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68章

定居唐朝-第68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连忙道:“岂止说得过去,简直就是中肯之言!”

  平阳公主笑起来,道:“可!就与幼阳说定,你四我六,幼阳出技术,我出剩余的一切,这对外做这桩买卖的人,都不用再找,直接把何藩仁派去,既不忘商贾习气,就让他做商贾去。”

  这个薛朗不评论,公主殿下自己做主就好。

  一切说定,以公主殿下的人品,既然答应了,自然就不会再变卦。薛朗终于有了一门稳定的来钱营生,干劲儿都高了几分。

  也不让公主殿下避开,就把陶盆置于大盆中,两者都灌上水,然后拿木勺,一勺子一勺子的把磨碎的硝石搅拌到大盆的水中——

  搅着搅着,陶罐里的水越来越冷,不一会儿就凝结成冰!

  平阳公主看得不由连续眨了好几下眼睛,但她沉得住气,除了多眨了几下眼睛,也不问话,只看薛朗弄好一盆,接着弄下一盆,连续操作数次,就做出好些冰块来。

  这些陶盆皆是敞口的。叫人把装着冰块的陶盆拿去火上稍稍烤了下,冰块融化了一些,很轻易就能倒出来。

  平阳公主一直看薛朗操作数次,才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何故?为何水能凝结成冰?”

  薛朗爽快的解释道:“因为硝石的缘故。按照化学原理,硝石里含有一种叫硝酸钾的东西,溶于水后能吸收水里的热量,所以水就凝结成冰了。不过呢,硝石水凝结出来的冰不能直接食用,所以,要用单独的陶盆隔一下,陶盆里面的冰,吃了就没事。还有,木盆里的冰,等下把水倒出来,杂质就可以扔掉不要了。水煮一下,析出的晶体,还可以二次利用。”

  公主殿下听得悠然神往:“化学原是这么一门神奇的学科……真想看看。幼阳何时把化学书写出来让我看看?”

  薛朗听得蛋疼,化学在现代都是初三了才开始接触的学科,说明学习化学需要其他学科做基础。平阳公主又没学过其他学科的知识,怎么学化学嘛!所以,这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典范?

  薛朗只得敷衍道:“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自会写出来给殿下看。”

  言下之意,如果机会不合适,就不写了,殿下也不用看了。

  平阳公主也不知道听出这个意思没,只淡然点点头。略一沉吟,道:“我再命人建几个大的冰井出来,储上一些冰,待至夏日,这桩买卖就可以开始了。”

  “殿下合作愉快。”

  薛朗开心的朝公主殿下拱手。公主殿下笑着点点头,转身回府去。

  把薛朗留着,她自己回府,派了人过来,先跟薛朗学习制冰之法,然后薛朗就可以脱开身,在一边指挥着就行,等这些人上手,就是多多的制冰,先把冰井储满。

第二卷_第115章 画风不同须谨慎

  人手多了,储满冰井就是轻而易举之事。薛朗与公主殿下合伙干的营生,还得等冰井建好,到时候再弄冰块出来就行。有人接手后把储冰的事情丢开,只交代了庄大海,当天吃不完的肉,可以存放到冰井中。

  农庄的肉食渐渐能跟上后,薛朗就清闲下来,就只需要定期到农庄去巡视,完了就是经常去种红薯和棉花的田里转转,关心一下长势。

  到了四月底,精兵营的兵,已有了几分样子。公主殿下并没有古代大多数精兵一样以骑兵为主,这是一只以陌刀兵、弓弩手为主的部队。

  毕竟,这是为镇守关隘训练的军队,初期只能以守城为要。以后会不会配备骑兵,以公主殿下的作风,估计应该考虑过,只是现在练兵时间短促,自然是先以守为主。

  五月初一,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头天,公主殿下就下了通知,今天要给精兵营正式授予军名、军旗,自此后,这支军队就是正式成军。

  授旗的时辰是占卜出来的吉时。古代讲究这些,谁都不能迟到,要是敢在这样的仪式上迟到,简直就是自己找死。

  薛朗清早起来,只敢少少的吃一点面条垫垫肚子,水不多喝,东西也不敢多吃,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仪式,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

  只记得但凡参加古代的仪式,似乎中途都没有上厕所这种福利。衣冠必须整洁,厕所也不能上,所以,宁愿饿着也不能吃饱。吃好东西,上完厕所,在荷香帮助下穿上甲衣,带上军盔,坐上马车去参加仪式。

  江临在公主军中挂了校尉的职位,担任薛朗的护卫,这种场合他自然也要参加。昨日,公主殿下已经派人提前送来他的衣甲、军械。还给他送来一匹大马。

  江临是会骑马的,昨日得到马的时候,那欢喜的样子,简直无法形容。刚收了马,就自己去给马刷毛、喂食,还好,那是一匹颇为温顺的马匹,没蹶他。

  今天的仪式,公主殿下麾下的官员,不管文武都要参加,文官都在圆领袍外面穿了甲衣,戴上军盔。

  薛朗到的时候,公主殿下还没来,但官员多已来了。有军士来引领过去前方的高台上,文左武右,按品秩站。不过,薛朗却是被引到武官一边,薛朗恍然,问引路的军士:“我今天以军需官的身份出席?”

  军士恭敬的答道:“此乃将军特意吩咐的,薛军需官来后,以武官职站班。”

  薛朗点点头,安心的站到武官群里。江临站到他身后,宛如一尊神像似的,一动不动。

  苇泽关的守军,在军制里属于常备军、戍边军,最高长官是平阳公主,级别为将军,下设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参军、各军曹。

  除了戍边军,苇泽关还设有府兵,称为折冲府,长官是折冲都尉,这个是公主殿下兼任的,左右果毅都尉,之后就是各府兵营的长官校尉。苇泽关这个折冲府只是下等规模,主要是辅助戍边的守军的。

  这群武官里,薛朗就跟马三宝、熊郎将、易参军比较熟,其余的不过是泛泛之交,见面打个招呼的交情。毕竟,薛朗总的来说是文官,文武不相属,自然交道就打得不多。

  熊郎将看见薛朗,笑着拱拱手,道:“看来薛大郎这军需官的事务做的不错,将军都把你从文官中提出来,站到武官班里。待论功行赏时,大郎可别忘了请客。”

  原来里面还有这种缘故,难怪把他这文臣拎来武官班位上。敢情是要把他这功臣展示出来,薛朗觉得懂了!

  授旗是很严肃的事情,大家都挺守时,皆提前来到,场中也站满了军队,待时辰差不多,平阳公主一身戎装的到来。

  在平阳公主身后,还有许多枝旗杆,每一枝旗都不一样,颜色、样式,上面所绣的图案、字样等都不同。这个薛朗不懂,他只知道带兵的将领们,是用五色旗来表示方位的。旗子是不准倾斜、不准倒的,抬旗杆的兵要是犯了以上错误,只有一个后果,斩之!

  军中旗帜各种各样,皆有不同的意思,外来户真是不懂。所以,穿越过来就领兵作战、称霸天下的穿越客们,是怎么做到的?统帅如果跟兵完全是两个体系,怎么指挥?怎么作战?如果全靠口令……只能说要多大的嗓门才能让万军都听见!

  仪式庄重而肃穆,军鼓真是听的人热血沸腾,连大嗓门的传令兵宣读文书的时候,薛朗都注意听了下,虽然连蒙带猜,也只明白了个大概意思,并且,这个明白还只是心里明白,如果让他宣讲出来……那真是憋死都不一定说得清楚。

  不过,有一点他听懂了,公主殿下给这只军队赐名号曰熊皮!

  熊皮……槽点不要太多好吗?公主殿下那么有文化的人,怎么赐下这么一个军号,可看精兵营的人,都是一脸的激动自豪之色——

  熊皮……熊……看看公主殿下授予的军旗,绣了一只在薛朗看来十分抽象的怪兽。薛朗恍然,如果是一种怪兽的话,那应该不是熊皮,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熊罴!

  熊罴,猛兽也,常以喻勇猛之士或雄狮劲旅。难怪精兵营的将士们皆一脸自豪之色。

  薛朗偷偷抹汗,还好没找人吐槽,不然,以后就不要用才智之士的形象混了,看来以后吐槽要慎重,文言文不好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如果把熊罴听成熊皮的事情再暴露……画面太美,简直不敢想。

  于是,整个授旗仪式,薛朗就实实在在的充当了围观群众,时不时发散下思维,出一下神,或许是画手的本能,旗帜上那些绣着的猛兽,他都猜了好半天,可惜,最后唯一有把握的是一面黄色的绣着朱雀或是凤凰的旗帜,这还是因为联想到公主殿下身上才推测出来的。

  所以说,古代的画法太写意了,外来户根本就看不出来。以后涉及到这方面的,还真的需要慎重。

  “薛朗!”

第二卷_第116章 论功行赏

  正出神的薛朗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一激灵儿回神,连忙应道:“属下在!”

  平阳公主幽深的眼神扫过他,虽然没什么特别的表示,不过,薛朗总觉得她已经看穿了他的走神——

  在这种严肃的仪式上走神,会被公主殿下治罪么?

  薛朗莫名的有些心虚。平阳公主朝左右点点头,立即有传令兵拿出一封手书,大声宣读道:“主薄薛朗,兼领军需官一职,尽职尽责,殚精竭虑,为练兵平攻坚之难,解本将军后顾之忧。着薛朗晋升为公主府咨议参军事,吁谋左右,参议庶事,兼领主薄职事。”

  “谢殿下,薛朗定当竭尽所能继续辅助殿下,以谢殿下知遇之恩。”

  薛朗的感谢词很简单,语气、神色却极为诚恳,他不是不会说好听话,只是觉得言辞发自本心总比说些违心的华丽辞藻来得靠谱。想来公主殿下会明白的!薛朗有这个自信。

  公主殿下看他一眼,道:“薛咨议请起,今后就多多拜托薛咨议也。”

  薛朗诚恳道:“殿下但凡有用得到薛朗的地方,薛朗定当竭尽全力!”

  公主殿下爱你满意的颔首,传令兵接着宣布奖赏人选。涉及练兵的,不管官职大小皆按照功劳给予了奖赏。升官的却只有薛朗一个,别人多是物质奖励。

  授旗完毕,典礼也不算完,还有演武要进行。在古代,所谓的演武就是现代的阅兵式。平阳公主要检阅她的部队。

  军队皆是排着队列进场,不管府兵还是边军,精神面貌皆不错。一时间,场中旗帜飘扬,这些旗帜,不同的方阵,不同的将领,旗杆的高低,旗面的长度、图案、颜色等皆不相同。

  在没有无线电联络装备的古代,传达命令的系统是好几样东西的整合,金鼓、旗帜、传令兵三合一。

  薛朗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场中,看着士兵们无声的在旗帜的指挥下,列阵、散阵、前进、后退——

  这时候就显出士兵的素质来!

  精兵营……现在叫熊罴军,在旗帜的指挥下,对命令的反应十分迅速,聚散皆悄无声息,干净利落,进退整齐划一,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边军略有些声音,不过也能做到令行禁止。最差的是府兵,不禁有些嘈杂,连脚步都有紊乱,但也能听命令行事。

  薛朗只看出这三者的区别,一旁的熊郎将看出的却更多些,小声道:“薛咨议你那队列练兵之法,却有奇效,府兵比之过去好带多了。”

  一旁的易参军颔首赞同道:“确实如此,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