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67章

定居唐朝-第67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处理,在鱼塘的鱼尚不能吃的时间里,居然还真让薛朗把鱼肉给供应上了,军士夜盲症的现象大大好转。

  到农庄的第一批肥猪可以宰杀的时候,伙夫营居然成了精兵营最受欢迎的人,创造这一切条件的薛朗,去到哪儿都有人给他行礼,不过,打招呼的话,一般都是“薛主薄,今天吃什么”,情形也是满醉的。

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

  这天,薛朗起床先在家处理了一下公务,用完朝食才准备去农庄,刚要出门就被公主殿下使人拦住,叫到办公室。刚请人通报,里面就传出公主殿下那把独特的嗓音——

  “幼阳来了?速速进来。”

  薛朗连忙进去:“见过殿下。殿下唤属下前来,不知有何指示?”

  平阳公主的表情虽然依旧是一副安然淡定的模样,但还是能看出她心情不错:“幼阳且先坐下。”

  “谢殿下。”

  薛朗便在下首跪坐好,等着公主殿下的下文。平阳公主从案几旁边的斗柜中翻出一个陶罐子递给薛朗:“幼阳且看看,可还能入眼。”

  什么东西?!

  薛朗满脸疑问的接过,打开,一股茶叶香气扑鼻而来,竟是一罐散茶,抓起闻了闻,扑鼻的茶香,显然是炒制过的:“殿下,这是……”

  平阳公主道:“这是今春刚出的春茶,我让制茶的师傅按照幼阳所说之法试制了一些,这是刚从京中送来的,应是炒的尚可之作,幼阳尝尝,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喏!”

  薛朗满脸的欢喜之色。天晓得他真的受够了茶汤,多么想念清茶的味道。就着初雪端上来的空茶碗,放上一小撮儿茶叶,就着滚热的开水倒上,也顾不得烫,端起茶碗闻了闻,没错,就是茶叶的清香,不是恐怖的调料香味儿。

  薛朗闭眼深深吸了一口,满足的感叹:“只这个味道,不管炒制的手艺如何,于我来说,已然是惊喜。多谢殿下。”

  平阳公主抿唇淡淡一笑,道:“这不值当什么,不过是举手之劳。”

  说着,她也端起一碗,学薛朗闻了一口,道:“却有一股独特的清香之气,只不知味道与茶汤相比如何。”

  薛朗笑笑,其实他心里想的是,茶汤就像这包容天下的大唐,气象万千,包罗万象,颇具盛唐之色。只是,他喝惯了清茶,竟欣赏不来茶汤的滋味儿,说来,也就是一个习惯问题。

  薛朗端着茶碗端详一阵,慢慢的把水吹凉,喝了一口,道:“说来不怕殿下笑话,我虽然喝茶,其实不太会品茶,只知道这茶叶,明前茶为佳。一芽一叶或是一芽两叶,再多则嫌粗老,味道、色泽皆不如前两者。茶叶好了,好水也不能少,有位善于品茶的先生说,好茶须得配好水,先生一生,煮茶必佳泉。就是煮水,也是有讲究的,先生煮水分为三沸。一沸、三沸不可取,唯二沸之水为佳。”

  平阳公主感兴趣的问道:“二沸之水何以辨别?”

  薛朗笑道:“据说是锅边缘的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公主殿下奇异道:“这煮茶还有这诸多讲究和学问?”

  薛朗道:“学问多着呢,其实按照炒制方法的不同,这绿茶也不同。绿茶不同,则泡茶的水也不同。有一种茶,形如老人眉,泡茶之时,就用冬雪时节梅花上的积雪化水泡之,以雪水冲泡,晶莹如玉,汤色浅黄微绿,滋味甜爽。”

  “这般讲究?”

  说着,公主殿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细细品后,道:“初尝微苦,咽下回甘,别有一股清香滋味,比之茶汤的浓郁,确实清淡许多。”

  薛朗笑道:“属下是粗人,自然没有那些先生的诸多讲究,于属下来说,就是另外一个先生曾说过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如今托殿下的福,我也能享受这一番清福。”

  平阳公主笑道:“彼此彼此,我也托幼阳之福也。”

  两人一对一坐着品茶,虽没有高堂阔论,倒也其乐融融。正品着,侍从来报:“禀娘子,董司马求见。”

  平阳公主微微皱了下眉,旋即恢复平静,放下茶碗,道:“让他进来。”

  “喏!”

  不一会儿,董司马便走进来,脸上一副气哼哼的神色,先是行礼:“末将参见公主!”

  “董司马免礼。请坐。”

  董司马并没有立即起身,抬头扫了一眼,看到薛朗也在,道:“末将不敢免礼,恰好薛军需官也在,末将有几句话请问公主与军需官。”

  关他什么事?

  薛朗不明。平阳公主倒是八风不动,未有半分惊异之色,只安然道:“董司马且坐,有事坐下再论不迟。”

  平阳公主都说了两遍了,董司马也不可能不给面子,“喏”一声,依言坐下。待坐下后,平阳公主开口问道:“董司马有何事?且慢慢讲来。”

  董司马抱拳,慨然问道:“敢问殿下,军需官,同样是兵员,为何精兵营就可顿顿大鱼大肉,顿顿咸食?而其余兵员却咸淡掺杂,偶有荤食?如此差别待遇,何以服众?”

  敢情是来争待遇的!

  薛朗不说话,这个事情由他出面解释,只会坏事,这个需要公主殿下自己说。公主殿下显然也清楚,直接道:“此事董司马无须责问幼阳,幼阳乃是听我之命令,尽心尽责办事,二者区别对待,乃是我之意思。”

  董司马:“敢问将军,为何如此?”

  平阳公主道:“精兵营之军士,鸡鸣三遍即起,早起之后,衣甲军械齐备,先长跑六里地,之后朝食,朝食完毕,歇息两刻,之后是队列、军姿训练,直至哺食,令行禁止,如有违令,动辄责罚,决不轻饶。此乃前十天的训练量。之后,早起长跑延长至十里,朝食之后,一个时辰的队列训练后则是体能训练、军械训练。一年四季,除休沐之外,天天如此。对精兵营待遇眼红者,只需如此训练,本将军必然供给同样的待遇。”

  董司马哑口无言,脸孔通红的道:“是末将莽撞,请公主责罚。”

  平阳公主淡然道:“你且把我之原话传下去,就说我说的,只要能做到与精兵营一般的操练,不管是哪一营、哪一队,本将军皆以精兵营待之。如若做不到,则就闭上嘴,扰乱我之军心,先领五十军棍责罚再说!”

  “喏!”

  董司马满脸羞愧的立即转身走人。

  待董司马走后,平阳公主才哼了一声,拳头捶了案几一下:“这个何藩仁,就会给本宫添乱!参军已数年还不脱满身商贾习气!”

  薛朗问道:“殿下的意思董司马是何藩仁挑拨来的?”

  平阳公主道:“董毅乃是耿直之人,见精兵营待遇或有不平之心,何藩仁挑拨两句,不就找上门来!来人,传令下去,让何藩仁去军纪官处领六十棍!告诉他,如有疑问,可来本宫面前辩罪。”

  “喏。”

  传令兵出去传话。薛朗想了想,道:“殿下,如何抹平别营的不平之心,此事虽是小事,却也不可不管。”

  平阳公主道:“此事我已有主张,幼阳做好军需之事即可。”

  “喏!”

  平阳公主心中有数,薛朗也就不再多管,管理军队公主殿下肯定比他在行就是。

第二卷_第114章 好买卖

  被这么一打岔,都没了品茶的兴致,薛朗堂而皇之的直接把装茶叶的罐子收起来,准备带回听风院去。

  这厚颜无耻的样子,惹来平阳公主别有深意的一瞥,倒也没说什么。薛朗正欲告辞走人,平阳公主突然道:“险些忘了正事!”

  薛朗赶紧抱拳:“殿下请说。”

  公主殿下道:“你要的硝石,我已让人找来,两车可够?”

  薛朗汗:“殿下,多多有余,几年都要用不完了!”

  公主殿下笑起来:“够用就好,只怕不足,哪怕多余。说来,这硝石跟冰窖有何关系?为何幼阳说要有硝石才能建冰窖?”

  这是送上门的装逼机会啊!

  薛朗笑了,问道:“敢问殿下,冰窖可挖好了?”

  “早已挖好,就等硝石,如今硝石也到矣,只待幼阳也。”

  公主殿下还算配合。薛朗道:“既然硝石已经到了,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好了,再准备几个大盆和薄一些、比木盆小些的陶盆,粗陶就行,便宜的好使。”

  “速去置办。”

  平阳公主朝左右吩咐了一声,就有人飞奔着去准备。你看,在古代做地主阶级就是这么酸爽,动动嘴就成,自有仆人跑断腿。

  冰窖建在农庄里的背阴处,靠近山脚,原是一个山洞,阴凉干燥,工匠考察过后,觉得合适,便改建成了冰窖。对了,这时习惯称作冰井。

  一行人去农庄。薛朗依旧骑他的自行车,公主殿下则是骑马,看薛朗骑着自行车悠闲的跟着她的马走,颇为新奇的打量几眼,似乎对自行车颇为感兴趣。到了农庄,也没惊动庄里的人,径直去建好的冰井处。

  储冰在古代是一件颇为精贵的事情,冰块在夏天唯有权贵阶层才能享用。故而,冰井处,地面上盖了屋子,待储上冰后,要派人过来看守。

  薛朗就让人把硝石和盆都搬到空闲的屋子里,叫人去挑水来,正欲玩个凝水成冰的花样儿,平阳公主突然开口:“左右,全都出去,外退十尺,无故靠近者,先绑起来!”

  “喏!”

  公主殿下一脸郑重,吩咐完,自己也想避开,薛朗笑道:“殿下无需避嫌,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说起来,夏天快来了,殿下,我们不如做做这卖冰的生意,可好?我出技术,殿下就出人和材料,属下拿四成,殿下拿六成,可好?”

  平阳公主眼珠一转,道:“二八!我八你二!”

  你才二!你全家都二!

  不过这个不能说,薛朗咳嗽一声,道:“殿下,这个太多了,不成!技术是很重要的,虽然简单,可如果没有我提供的技术,这生意也做不成啊,属下已经很厚道了,只要了四成,殿下投入多,分您六成,多好!就这么说定吧?”

  公主殿下嫣然一笑:“三七!你三我七!”

  就算美人笑靥如花,薛朗也不为所动:“不行!就四六!”

  这也是薛朗刚想起来的打算。卖冰可比卖手工皂划算,只要有硝石,简直就是无本买卖,每年夏天就是销售旺季,这年头,总不能家家都有条件储冰吧?再说,储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有现成的买,花费又不太高的话,相信许多人家还是愿意买现成的。

  薛朗游说道:“殿下,这桩买卖有搞头,只要做好技术保密,年年皆可做,除了硝石,几乎是无本买卖!在哪里都可以做!四六吧,好不好?”

  薛朗卖力的游说平阳公主。平阳公主问道:“幼阳为何对赚钱如此执着?可是俸禄不够使?”

  薛朗摇摇头,道:“如果只有我一个,俸禄当然够了。可是,现在多了阿临,还有以后我可能会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只靠俸禄就不够了,自然要多多打算,先攒好钱再说。”

  平阳公主沉吟道:“这理由也算说得过去。”

  薛朗连忙道:“岂止说得过去,简直就是中肯之言!”

  平阳公主笑起来,道:“可!就与幼阳说定,你四我六,幼阳出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