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69章

定居唐朝-第69章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易参军颔首赞同道:“确实如此,往日府兵轮换,换一次头疼一次。自有了队列练兵之法后,只需三天,府兵就能对军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再略复练旗令,比之往日花费的时日少不说,效果也好上许多。”

  薛朗看了这么一会儿也看出些门道来,道:“我的方法并不完美,皆是用口令,我看现在改的就很好,鼓点结合旗令,更加适合。”

  用旗帜指挥行进、阵型,用鼓点指挥步伐,完美解决没有无线电通讯的缺点。易参军道:“此是将军的主意。薛咨议的练兵之法提出来后,将军曾召集众将研究过许多次,训练中可用口令,战时却无法使用口令,故而,将军提出此改进之法,试训后效果颇佳。”

  薛朗点点头,道:“以前曾听说过一句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训练当从实战出发,这才是练兵的目的。一切不以实战为目的的训练,不过是白费功夫。”

  “此乃真知灼见也!”

  竟是公主殿下回头夸了薛朗一句,道:“以后,我军中训练,一切当以实战为准!”

  自此后,苇泽关军中训练,不管是戍边军还是府兵,或是熊罴军,训练之时,金鼓、旗帜齐备,一切皆以战时的要求训练,全军素质皆有突飞猛进之感。

  话说,这个授旗演武仪式整整进行将近两个时辰,完美错过朝食饭点。仪式后,是平阳公主举行的大宴。

  薛朗在自己的位子坐下,不知公主殿下的大宴,会做什么菜上来。说来,在唐朝一段时间后,薛朗也大致知道唐人的饮食习惯。

  凡是所有面食,一律称为饼。蒸的叫蒸饼,煮的叫汤饼。蒸饼多是带馅料的,馅料倒是不一定,随厨师发挥。薛朗到现在为止,已经吃过豆沙馅儿,各种肉馅儿。

  蔬菜现在经常吃的,茄子、芹菜、秋葵、萝卜、藠头、韭菜等,现代人吃惯了的土豆、青椒等是一律没有的。这些菜,秋葵和藠头在现代南方吃的多些。藠头在许多地方喜欢腌制后再吃,腌制后,带点儿蒜的味道,口感爽脆。

  这样的大宴,因在军中,不是庆功,不会有酒,倒是在火上烤了几只羊,还有蒸好的大筐馒头,大锅中煮着鱼汤,还有些生的蔬菜。唐人吃蔬菜,喜欢生吃。

  待菜上来——

  新鲜的秋葵,切得细碎,拌着豆浆、鼓汁;一碗豆腐鱼汤,这还是薛朗贡献的菜谱;烤的羊肉,薛朗或许是被关照的对象,直接给他上了一只烤羊腿;还有一碗生羊肉,剁得碎碎的,拌上了调料、葱姜蒜,就这么端上来。

  薛朗脸都绿了,他个人不太喜欢吃生食,不为别的,只是怕寄生虫病。这里可没有驱虫药,不想得寄生虫病,只能最大限度的吃熟食。

  众人都在等平阳公主动第一筷子,薛朗就算饿的腹中响如雷鸣,也耐着性子等着。正等着呢,忽见人剥开一只烤羊,从里面掏出一只鹅来——

  鹅置于盘中,直接端到薛朗桌上来。

  薛朗一愣,不明所以。坐上首的平阳公主道:“幼阳异国归来,往日吃了你不少美食佳肴,我大唐的美食你却未食过,今日我举行大宴,特意着人做了一道浑羊殁忽,请幼阳品尝!”

  这是大大的荣耀与赏赐。

  这菜看样子就是把鹅杀好,置于羊腹中,羊是烤熟的,鹅则是生生闷熟的,既有羊肉的的香味儿,又有大鹅的香味儿,想来应是极好吃的。也是极奢侈的菜式。

  纵观整个大宴,浑羊殁忽也就只做了这一道,里面的大鹅还被赐给薛朗来了,看看其他人满脸的羡慕之色,薛朗就秒懂其中的珍贵。

  连忙站起身致谢:“薛朗谢殿下赏赐。”

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范

  平阳公主笑道:“与幼阳所立之功相比,区区一道浑羊殁忽算不得什么,快尝尝,可还吃得惯?”

  “喏。”

  薛朗也不推辞,大方从容的坐下,旁边立即有侍人上前,拿出一把精巧的匕首,干净利落的把大鹅切片——

  这鹅应该还小,骨肉都嫩,也或许是侍人的匕首锋利,连骨带肉居然切成了片状,原来鹅腹内还有东西,薛朗看了看,应该是肉和调料拌的糯米饭。

  执着筷子夹了一片,尝了尝,满口的鲜香,薛朗毫不犹豫的竖起大拇指,朗盛笑道:“纵有千百个形容美味的词语,我此时也想不起来,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好吃!”

  平阳公主笑起来:“好一个好吃!有这一句好吃足矣!”

  众人也是一阵大笑。

  大宴正式开始。

  浑羊殁忽确实好吃,鹅是小鹅,份量不算多。薛朗自己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让人给江临送去。他跟江临是兄弟,公主殿下的赏赐,自然可以分享。

  无有酒水,大宴的气氛当然虽然热闹但不热烈。大家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各自归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再上班工作。

  回到听风院没一会儿,如圭带着人来给薛朗送公主殿下对他的赏赐。公主殿下没赐他田宅,只是命如圭送来几个木箱子,听着如圭唱礼,皆是金银珠玉。金赐了一斤,银千两,还有一小箱子珠玉,两大箱子绢帛。总之,都是硬通货。

  这些是赏赐。如圭命人捧着的还有他的官服!咨议参军事是五品上的官职,也就是说,从此摆脱绿色官袍,踏入绯红官服的行列!

  才刚升了官就送来官服,看来公主殿下早就在做准备,只等精兵营成军就升他官职。薛朗有些感动,又有些开心。

  诚心诚意的道:“请内侍官转达薛朗的谢意,殿下厚赐,薛朗没齿难忘,定当鞠躬尽瘁,尽力辅佐殿下。”

  如圭笑得和煦:“薛咨议的谢意,一定转达。殿下说,薛咨议如今身在苇泽关,以薛咨议之才,将来定是要进京任职的,田宅且等回京再说。”

  薛朗连忙道:“不敢,只这些已是受宠若惊,哪里还有再要殿下田宅的道理。”

  如圭道:“薛咨议的功劳,殿下是心中有数的,莫要客气,这些都是薛咨议应得的。”

  谢了如圭,如圭回公主殿下那里交差。薛朗梳洗一番,去找公主殿下致谢。经通报进去,公主殿下正一个跪坐着,端着一碗清茶,慢慢的品着。见薛朗来,招呼他过去坐下,让初雪也给他泡了一碗:“喝过幼阳所泡之清茶后,再吃茶汤总觉得味太杂乱,不如这清茶恬淡。”

  薛朗道:“茶汤放葱姜蒜就罢了,居然还醋,酸唧唧的,怎么喝?喝茶自是清茶才有滋味儿。”

  薛朗还挺怨念的。公主殿下莞尔,笑问:“幼阳所来何事?”

  薛朗连忙放下茶碗,起身向公主殿下行礼:“殿下厚赐,薛朗愧不敢受,特来致谢,薛朗……”

  薛朗话都还没说完,就被公主殿下打断:“致谢的话无须再说,幼阳所立之功,区区薄赏,哪里有不敢受的道理!待红薯收成,圣人那里还会有赏赐余幼阳,届时,那才是真正的厚赏。”

  薛朗这才不说了,重又坐下。不知道李渊陛下会给什么赏赐,想来田宅是会有的,只怕奴婢杂役也会赏赐些,绢帛金银器等。

  “幼阳今天授旗时在想何事?”

  平阳公主突然开口问道。薛朗悄悄地汗了一下,实话实说:“属下是看场中旌旗招展,各有不同,在想旗子为何不同,有何功用之类的。”

  平阳公主显然没想到薛朗居然是在想这个:“就此事?”

  薛朗满脸郑重:“就是此事。”

  公主殿下淡然道:“原来幼阳不懂旗帜之意。按规制,身份不同、将帅不同,旗帜自然不同。”

  公主殿下就着清茶,给薛朗科普了一番。所谓旗帜,除了军旗,还有仪仗旗。仪仗旗一般有爵位的将领才会有。比如平阳公主的,除了有表明皇族身份的旗子,还有代表品阶的旗子。

  皇族的旗子叫朱旗,上面绣的是朱雀,并不是说平阳是公主,所以才画朱雀。皇族出行,如果仪仗齐全,旗子就好几面。

  军旗又与仪仗旗不同,主帅与将领各有各的旗帜。行军旗与驻地旗有不同,还有传令旗。所以,大凡大军行进,总是旌旗飘飘。可以说,看懂这些旗子代表的意思,几乎就懂了大半的唐朝军制。

  “那请问殿下,金鼓之声又有何意?”

  薛朗继续请教。平阳公主安然道:“所谓金鼓之声,乃是号令,闻鼓而进,鸣金而退。金着,锣也!”

  所以今天演武,听到的鼓声多,而鸣锣声少。

  “幼阳所缺者,皆是些常闻。难道幼阳所来的种花家,不用金鼓吗?”

  公主殿下真是见微知著,闻一知十。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难道告诉平阳公主咱们大种花家都用无线电!那么,无线电是什么?既有无线,肯定有有线,又是什么……等等!

  感觉问题将会无穷无尽。于是,薛朗一脸正色应付公主殿下:“属下也不知军中用的是何种传令方法,没参过军。练兵之法是听参军过的师长叙述加上书上看来的,通讯之法却没有。”

  平阳公主道:“想来此乃机密之事也,幼阳不知也不奇怪。”

  平阳公主真是好上司。可惜这么好的人,却不长命……说来,如今已是武德五年的五月,历史记载,公主殿下亡于武德六年,具体年月却没说——

  那些重男轻女的史官!多记个日期会死吗?会死吗?会死吗?

  搞得现在薛朗想救人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因为生病亡故的还是因伤致死的呢?完全没有头绪,没有头绪,自然也就无从下手。

  薛朗是想救平阳公主的,且不说平阳公主是他的救命恩人,只说他受到的来自于平阳公主的照顾,就无法让他袖手旁观。在薛朗心里,平阳公主不止是一个好上司,还是一个能理解他的朋友。虽然,这只是他单方面的认知。

  对于朋友,哪能眼睁睁看着她死期来临。

  薛朗深深吸口气,突然问道:“敢问殿下,府中可有生丝?”

  “生丝?幼阳需要吗?这个容易,需要多少?我让人送来即可。”

  公主殿下问都不问一声做来何用,直接就问薛朗要多少。薛朗忍不住微笑起来,这样的公主殿下,又怎么忍心不救!

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过端午

  薛朗道:“属下曾听闻,用生丝编织细密的衣服,连箭也射不穿,即使被射伤,箭头也会连着衣服一起被射进伤口,救治的时候,只要拉衣服就能把箭头带出来,大大提升治愈几率。”

  传说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每次战斗开始前,都会披上一件生丝编织的绸衣,这种衣服很难被箭射穿,战士被箭射中,只会连箭带衣服一起插进伤口,医生救治的时候只需要拉出衣服,就能把衣服连着箭头一块儿拉出来,大大的降低了蒙古铁骑的伤亡。

  薛朗不知道平阳公主会遇到什么劫难,只能尽己所能的提醒公主殿下多做防范,准备的充分些,想来度过生死大劫的机会就大些。

  平阳公主看薛朗的目光,颇为奇异,只是神色转眼即逝,又恢复往日的平静模样,问道:“幼阳怎会想起此事?”

  薛朗自然不能告知公主殿下是为了保障她的生命安全,只能道:“今天看演武,将士们威武强壮,刻苦勤奋。每一位将士的身后,代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