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 >

第21章

莫斯科1941 作者:[苏] 伊万·斯塔德纽克-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蕉诽趿詈鸵罢教趿钚惺拢淙挥幸恍┮笠丫惫城āT诘鼻敖徽剿蕉寂浔缸抛远淦骱颓湮淦鞯那榭鱿隆2荒馨汛蟛糠植奖淦鞣旁谧萆钐荽闻渲玫恼蕉范有沃形匏魑Τ浞址⒒游淦鞯耐Γ奔械厣鄙说腥恕U饩托枰膳诺绞υ谡绞跎侠匆桓龈母铮褂Φ敝匦卵芯恐富釉痹谡蕉分械闹霸鸷臀恢谩

  不过,目前总参谋部顾得上这件事情吗?如果真有点象一句谚语说的那样:“奔驰中的马不能换……”,在事务纷繁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某些措施吗?可这是关系到各集团军和方面军几百万人的大事……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突然回想起在学院学习时的导师、军事史教授尼尔·伊格纳托维奇·罗曼诺夫来。有一次,他说他喜欢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想问题。教授心绪不宁,浮想联翩,在天花板上看到了五洲风云和以往战火纷飞的场面……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也把目光投向病室高高的天花板上,遥想着此刻不在浴血战斗的地方。头上的天花板象电影的银幕一样开始出现了一组组镜头,而且逐渐对准了焦距。他感到他的内心进发出一股巨大力量,仿佛悠悠然从空中看到了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间的公路干线,在这条公路上象石笋一般矗立着亚尔采沃、维亚兹马、莫扎伊斯克……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有密林疏木舟河小溪,还有城镇乡村。只有真正的军人才可能有如此杰出的想象力,因为他们长期和地图打交道,他们往往看到的不是地图上的标记,而是在战火包围中的活生生的空间,和在这空间里生息着的人和发生的事。现在,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泽尽力看清他指挥的军队集群在斯摩棱斯克西南某地残存的几个团,想象着他们的处境……但是,他的想象又为冷酷的现实所窘而显得无力,现实是,敌机械化部队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南区及其近邻……自然,他属下的集群被分割了……他的眼光不由自主地掠过碧波荡漾的第聂伯河。在那里,卢金将军的第十六集团军、库罗奇金将军的第二十集团军和科涅夫将军的第十九集团军几乎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继续战斗。斯摩棱斯克东北硝烟滚滚,由北面的杰米多夫、杜霍夫希纳方向突入的德军,在亚尔采沃燃起了熊熊大火。七月十九日,法西斯德军从西南方向冲进叶尔尼亚,那里也是火光烛天,看来,他们急欲北进同亚尔采沃集团会合。敌人一旦会合.第聂伯河上索洛维耶沃和拉钦渡口必将落入敌手,而卢金、库罗奇金、科涅夫的各集团军和他丘马科夫军队集群的余部则必将陷入重围……

  由于他知道在他惟妙惟肖的想象中出现的结局难以避免,由干悲观绝望,他感到太阳穴象火一样燃烧,而胸中又象有体皮冰块冲击,心情十分沉重。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不知道,这些天来,红军的高级领导采取了哪些措施,把哪些后备队投入了战斗,又用哪些新部队去屏护法西斯德军可能进袭的维亚兹马和莫斯科方向。可是,当他从维亚兹马乘军医院的飞机飞行的时候,从不太高的高度,向不远处宛如灰色的长带一股的明斯克——莫斯科公路紧张地眺望,希望能看到有开赴前线的部队行列,在莫扎伊斯克、库宾卡和莫斯科附近,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纵深梯次配置的各防御地区。部队是在开赴前线,但为了躲避敌机的空袭,队伍实行昼间伪装,显得稀稀落落。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不理解这种催人清醒的情感是怎么来的: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尔、维亚兹马和卡卢加这片方形地区,我军防御力量薄弱,很可能被敌机械化兵团迂回包围。他想象着锐利的蓝色箭头由罗斯拉夫尔地区直指尤赫诺夫、卡卢加、梅登,由社霍夫希纳地区直指维亚兹马、格扎茨克……

  很难理解,理智是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带动想象的车轮奔驰的。显然,有这种规律。人往往下意识地感到重任在肩,要竭尽全力去承担。丘马科夫将军是否突然想起了一八一二年那场战争,于朦胧和昏暗中见到了早已过去的在维亚兹马的那场恶战?……一八一二年十月底,俄军前卫部队在米洛拉多维奇将军指挥下,奉库图佐夫之命,与沿旧斯摩棱斯克大道向斯摩棱斯克败退的法军后卫部队交战……当时,法军战斗队形在费多罗夫斯科耶和戈罗维特卡两村之间地区遭到夹击。库图佐夫命令:“沿大道追击敌人,并尽可能逼近它,采取平行追击,力争在

  行军速度上超过敌人……”,俄军照此行事。法军在猛烈的翼侧火力下向维亚兹马且战且退。他们虽然在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但仍被逐出该城。法军死伤被俘八干多人,又开始向多罗戈布日清退……

  但是,当时是另一个时代,一支军队只消有一挺重机和一辆坦克,就可能决定战争的结局,使之有利于这支军队。不过,丘马科夫将军怎么会想到上一个世纪呢?……显然,回溯历史是着眼于今天。是的,是这样。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第一次想到,如果德军将主要突击力量指向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在翼侧部署辅助机动集团,再以炮兵和航空兵的密集火力,以保证其军队实施广泛的包围、,那么,红军部队就可能被分割肢解,谁知道,那时是否还有兵力来掩护莫斯科……

  不过,还有一线希望使他不安的心情稍微有所缓和,有这种想法的恐怕不止丘马科夫将军一个人。绝非仅他一人慧眼独具,看到莫斯科上空高悬利剑,应当及时拿起坚实的盾牌力挫其锋芒,尔后再打掉法西斯德军统帅部手中的这把利剑……

  旁边的床头柜上,扬声器隆隆作响,接着响起了播音员的声音。丘马科夫小心地侧转身来,仔细倾听新闻广播,同时,感到纱布覆盖下的伤口,直到颔部锁骨,一阵阵疼痛。

  新闻广播开头说,收到英国政府关于苏联政府要求开辟第二战场以抗击希特勒德国的复函。英国政府现在借口说盟国军队尚未准备就绪,拒绝了苏联政府的建议。①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思索着盟国心怀叵测的政策,再往下就没有听到又广播些什么内容。这些盟国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不可告人的,即希望借苏联之手挤垮德国,同时削弱苏联,使其永远不得脐身于强国之列。只能是这样……但是,英美统治者在苏联处于险境中却袖手旁观,又将怎样向本国人民交代呢?

  接着,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突如其来,但他感到有重要意义。

  ①指一九四一年七月十八日丘吉尔给斯大林的复信,信中英国拒绝在法国北部和挪威北部开辟第二战场。——作者

  “如果红军能将侵略者阻止在国境线上,不让他们深入苏联境内一步,英美两国又将怎样行事呢?……”

  在这个问题面前,丘马科夫将军感到无能为力。索绕脑际的思绪不再翻腾,而是冷静下来。他下意识地想到,到那时,这些盟国总会采取措施消灭这个企图统治世界的强国——德国的。但,这种情况会在何时,又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呢?它们以后会对苏联采取什么态度呢?

  是啊,人的思想可以唤起内心的痛苦,并且象熔化的银水一样可以在任意斜面上流淌。此刻,丘马科夫将军就体验到了这种思绪的浮动和胸中的隐痛。他竭力想抓住萌发于他的想象中的思绪的实质,这思绪暂时还没有形迹,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达……他反复思索,给自己提出新问题,突然找到了答案,以致使他内心焦灼的第一个问题变得无所谓了。下面是他提出的并非不重要的问题:

  “如果红军顶住了希特勒侵略者的压力,转入反攻,出现于西欧和西南欧,英美两国又将怎么办?”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默默自问,感到脊背上一阵寒颤。他的思绪纷乱如麻,如同暴风雨中的海面一样,恶浪滔天,激越翻腾。此刻,莫斯科面临的可伯的威胁,在他看来已经不那么突出,不那么迫在眉睫了。他过去所有的不安,仿佛都留在了梦境中,而现在他已挣脱了梦魔,看到了赤裸裸的、严酷的现实。道理再简单不过了:红军一旦击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打出苏联国境,进入欧洲,以英、法、美三国为首的许多资产阶级国家就会立即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反对苏联……也许,他,丘马科夫将军就是以这种设想,来尽力为红军如此大踏步后撤到苏联内地开脱守土之责吗?想要为我们的重大损失和严重失误开脱责吗?不,在他看来,这是极不公正的,是对那些在边境战斗中抛头颅,在阻击贪婪的侵略者前进的道路上洒热血的千万名军人们的粗暴的亵读。他思考军事上的问题,只不过是做出各种设想,从各个方面观察事态罢了。他明白,当前在胜负未见分晓的形势下,暂时还不能对盟国寄予多大希望,他们正在坐山观虎斗,他们感兴趣的是,苏联人民还要流多少血……

  费多尔·克谢诺丰托维奇按了一下潮湿得发黑的圆胶木上的按钮,值日护士穿着白得耀眼的大褂走进病房。他问她:

  “您能给我拿点纸吗?……要写个材料……或者买个练习本也行……”

  “我写给谁呢?”护士走出病房后,丘马科夫将军自问,“应当帮帮马雷舍夫上校……但他需要帮助吗?……写别的问题吗?……人家会送个‘病房的战略家’的绰号……要不,写给尼尔·伊格纳托维奇·罗曼诺夫……这有什么用,他早死了……这个情况,我当时竟不知道。否则的话,我就可以象在慈父面前一样,毫无顾忌地和盘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推测……重要的是要把这一切想法清楚、明白,言而有据地写在纸上。” 

第十八章
 
  七月中旬最后三天,在战火纷飞的斯摩梭斯克高地上,下了一场倾盆大雨,驱走了暑气,冲去了空气中的烟尘和焦臭气息,两军对垒的官兵们也感到呼吸轻松了些。铸沦大雨确实给德军带来了种种不便。航空兵难以出动,道路泥泞不堪,斯摩棱斯克南区周围和该城远接近地上满载部队、弹药和油料的汽车队行动艰难。

  七月下旬的一天,炽热的太阳冉冉升起,大地上水汽蒸腾,空气显得闷热、静止不动,早晨的清爽气息很快消失。在这窒闷的淡蓝色轻震中,战争的气氛似乎缓和了。深居斯摩棱斯克避弹室和地窖中的德国将军们却感到轻松自如,他们每天都从早到晚不停地派部队越过第聂伯河,目的是夺取这座古老城市的北区,然后再前出至明斯克至莫斯科的公路。直到七月中旬,德军的作战是严格按照日程表行事的:早八点开始,至晚八点上,侦察员的夜间偷袭自属例外。现在,侵略者开始积极行动了。

  是啊,德国侵略者简直急不可耐,他们一向深知,用兵致胜之道,不能靠双脚慢吞吞地走,而应插翅快飞。这一点在卢金将军的地图上看得清清楚楚。图上,每天不止一次地画上一个又一个线条,标示出敌我双方部队的位置、作战和调动情况,仿佛画家用笔在画布上作全景画,眉目逐渐清晰,可以看出具体的含义,老练的眼晴一下就能在广大的空间抓住事态变化的实质,于是沉思默想,在忐忑不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