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法克麦赖夫 >

第31章

法克麦赖夫-第31章

小说: 法克麦赖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够有力度。

  那么我们就从结尾说起。

  在黑色的背景下,白衣的Tsotsi举起了双手。导演很做作的,当Tsotsi准备将孩子送回去的那一刻开始,白衬衫便出现了,意味着什么自然不用我多说了,举起的双手意味着什么自然也不用我多说了。

  但我还是不太明白,这样就表现出Tsotsi的救赎吗?很值得怀疑的。

  下面我例举一下Tsotsi之所以能够还小孩子的原因。

  第一点,这个孩子令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水泥管子在我儿时是离家出走时的记忆,后来也知道无家可归的人也会找到水泥管子的,可以挡风遮雨。比较起来,这个孩子太幸福了,生在富人之家,这令Tsotsi非常羡慕,但如果他继续养这个孩子,那么这孩子的未来也许也是住在水泥管子中,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坏人的天性中有一丝善良,他不能让孩子这样生存,不能象自己一样成为一个暴徒,活得没有尊严。这是我们主人公极为可贵的地方,即虽然是暴徒但天性中的善良并没有泯灭。于是,他决定将孩子送回去。

  不过有一点,如果这个暴徒的心态极为不健康呢?比如说看着人家孩子出生在富贵之家,我感到了不公平,于是死活不让这个孩子回家,这种想法也是可能的。所以Tsotsi能送孩子回家的前提是他心中还存在着善良。

  第二点,关于母爱。

  孩子要吃奶,这是暴徒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暴徒为孩子找了一个奶妈。

  当奶妈敞开衣襟的时候,丰满的*十分的诱人,这是一种温暖的母性关怀,也是Tsotsi少年时所缺失的。

  孩子的母亲被Tsotsi废了一条腿,并丢失了孩子。这意味着Tsotsi杀害了一份母爱,也意味着小孩丢失了母爱。恰巧,咱们的主人公也丢失了母爱,在南非那种环境中,疾病是什么无关紧要,但因此失去母爱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母爱缺失的同时,Tsotsi的狗也被父亲打了,从那个时刻起,爱再也不存在了。

  但奶妈却在Tsotsi面前展现出他久违了的母爱,对于一个在缺失母爱的情况下长大的人来说,这种母爱对他的刺激太重要了。于是,在想到病床上母亲无助的伸向自己的手时,他也想到了那个被自己打伤的母亲。

  儿子是需要母爱的,这一点奶瓶甚至奶妈都替代不了。

  第三点,关于暴力。

  电车上,Tsotsi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刺进胖老汉的胸膛,令号称小老师的波士顿极为不爽。

  于是,小老师挨揍了。

  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吗?影片虽然是关于暴徒的,但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只是在揍完小老师后,Tsotsi显得是如此的孤独,少年时候,酗酒的父亲也令他如此的孤独,暴力有时候是孤独的涌泉。

  当Tsotsi为了保护富人而杀死同伙的时候,发小终于离他而去。虽然这次暴力有其正义的一面,但事实上,他变得更加孤独了。

  此时的孩子是他唯一的希望,当然可能还有那慈母般化身的奶妈,但事实上这两个人都是暴力所结识的,是无法正式原谅他的暴力。

  Tsotsi将孩子送回去与其说是对暴力的赎罪,莫若说是对孤独的恐惧。

  第四点关于尊严。

  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即便是那个车站的残疾老头。什么叫尊严,体面,风光?

  都不是,尊严就是尊重自己,这是那个被Tsotsi痛揍过的小老师的回答。

  片中关于尊严的还有一处,就是Tsotsi与残疾老头的对话。

  尊严是什么,是喜欢感受街上的阳光,就算只有两只手,还是能感到温暖。这也是活着,与贫穷无关的。

  有一只狗被打折了背骨,爬在地上,那是自己的化身吗?Tsotsi因为害怕象狗一样,所以变成了一个暴徒。但事实上,他却无法见到阳光,无法真正的活着。

  风铃在响,代表着高兴与悲伤,碎玻璃中也有色彩,美丽的色彩,即便丈夫逝去,但还是要活得快乐有滋有味。

  奶妈的话不多,也没有关于尊严的直接对白,但那间小屋却让Tsotsi真实地感受到尊严的可贵。生命就是尊严的全部。

  Tsotsi为了尊严将孩子送了回去,只有活在阳光下的人才能够享受尊严。

  Tsotsi并没有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他的所有举动的确是一种救赎,但并不是救赎现在的他,而是一个过去的,那个少年时缺少了母爱,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他。

  也许将那个孩子送回他父母怀里的时候,Tsotsi是满怀着感恩的,感谢孩子让他回归了少年,感谢孩子令他重新拾回了尊严。

  但作为一个暴徒,这种救赎的意义真有如此之大吗?

  救回少年时的Tsotsi就意味着成年的Tsotsi可以象好人一样生活吗?难道尊严真的可以在贫穷的快乐中得到满足吗?

  虽然四个理由都摆在那里,也促成了Tsotsi把孩子送回去的动力,但这仅仅是少年时的Tsotsi,对于成年的他来说,这些理由都是幼稚的。正因为如此,当身穿白衣的Tsotsi向警察举起双手的那个瞬间,作为观众的我反而迷失了。

  是Tsotsi泪流满面时的褪变还是我眼中的现实?我也分不清楚。

  也许,Tsotsi不是向警察投降,而是向自己那不堪回首的童年屈服,这是极度可悲的事情!

  韩兮

  2006…9…14于通州 。。

《世贸中心》:另类的灾难片
2001年9月11日那场灾难是美国人最大的心痛,也是永远的心痛,以这个题材拍摄出来的电影在最近一段时间连出了几部,水平各有千秋,但由于其真实的背景,多少都有些令人感到对生命的迷惑。

  《世贸中心》是大导演斯通的作品,这位一直有着政治情结的电影导演当然不会放过911这种极度敏感的题材,但当我们看过之后会发现,这部电影几乎没有关于政治的言论,也几乎没有对恐怖主义的谴责,对布什政府的质疑,这与政治无关,甚至与以往灾难片中的英雄无关,所以这是一部极度另类的灾难片,两塔的倒掉仅仅是一个灾难,它不会承载太多国际问题的,更不会承载一些领导者的功绩与失误。

  但必须指出,影片中有某个海军陆战队的搜救人员,他的出现多少代表了一些国际背景因素,看新闻中布什在渡假,搜救后准备打仗,等等,这是片子中唯一的政治立场,而影片中他的主要戏份还是在于搜救工作,并且由于他的努力而救出了我们的主人公。这是暗含的意思不言而喻,一个要为国献身的人救出了困于地下的受难者,看来斯通虽然极力避免政治因素,但多少还是不自觉得地带出了一些,但这与整部影片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姑且搁置在一旁。

  说到影片,既然将双塔的倒掉作为一个灾难来看,那么我们便可以将此部影片完全归纳于灾难片的范畴,前面说了,此片没有英雄,搜救的戏份并不是很多,这与好莱坞以往灾难片那种拯救式与救援式的情节显然有些不同。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更关心的是人的生命。

  我一直在想,遇到一部灾难片,这样的题材到底有多少种关系可以挖掘,本片由于摒弃政治(即灾难产生的原因),摒弃了英雄,所以恰好做出了例举。

  首先,影片中是两人身处困境中的警员间的友谊。在灾难中,战友间的友谊与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发挥点。此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是导演将这种友谊放在了一个绝地,即两名战士根本没有动弹的可能,只能靠语言来相互鼓励,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的确是一个冒险,主人公竟然不能动弹,在影视感觉中是极大的考验。

  于是,斯通先生便为这种极致的友谊设置了种种障碍,首先是事故现场的不确定性,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可能造成新的险情,这是两个无助警员无法操作,也是无法避开的。其次,身处于二十米深的地方,这显然就是一个绝境,简直令人绝望了。第三点就是身体所受的伤害,友谊能够维持相互之间的生命,但由于受伤的原因,友谊的力量也不是绝对的,只是勉力为之,很有可能由于内出血等原因随时丧命。还有时不常发生的回火现象,甚至连手枪的走火也成了一种障碍,可以说两名警员大难不死真是天主的意愿,否则真是无法解释的。

  而上述所说的都是外在的客观的障碍,内在的更有,包括一个幸福的一个不幸的家庭。这就涉及到影片中第二个关系,即受难人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了。

  两名警员的家庭背景并不同,一名没有生活很有激情,妻子*还怀着孕,另一名则由于婚姻过度长久而产生了审美疲劳。所以两位妻子的表现也十分地不同,感谢导演终于由于在演绎妻子的不同表现而把我们从那绝地中带了出来,可以看一看光明的一切。那个怀孕的少妇努力地将自己的担忧控制着,她把悲伤留给自己,用一种近似于疯狂的行动还掩盖自己的伤心,而另一位妻子则多少有些漫不经心,但由于儿子的责难令她醒悟到了丈夫的好处,她也便从那种冷却的感情中苏醒了过来,从而变得热烈而担心。在性格上,两位妻子一动一静,但在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其心理历程却是一静一动。可见导演在这两名妻子身上是极花费功夫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再看受困的两名警员,同样的,两个人也是一动一静,一个话多,一个话少,甚至可以说一个年轻一个年老,这种对比揭示出两个人不同的性格。而这种不同的性格对妻子的怀念方式也是不同的。年轻的警员看见了耶酥,谁都明白,他是经历了一场死亡的洗礼,信仰拯救了他,那道光影来得突然,当然走得也及时。在这个过程中,在死亡的瞬间,年青警员并没有过多地怀念起妻子来,虽然他清醒的时候妻子是他生存的动力。但与他不同,年老的警员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婚姻,由于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在他濒临死亡的时候,他看到的恰恰就是妻子本人,妻子的形象这个时候地出现绝不亚于耶酥的作用,于是,他得到了妻子的鼓励,他得救了,当他从地下被抬出的时候,那是一个长方形的出口,他终于可以脱离了棺木。通过两个人死亡瞬间的对比,我们意识到家庭在本片中的主导地位,这也就不难理解此部远离英雄,远离政治的主要原因了。

  友情与亲情是影片极度张扬的要素,与此要素相敌对的自然就是死亡,在死亡面前,一切原有的不如意与隔阂都消失了,但死亡的力量却是如此强大,战胜它同样也需要勇气,于是我们看到了友情与亲情所产生的巨大无比的可歌可泣的勇气。平凡人的力量就在这个时候以一种情的身份出现了。

  至于影片如何触动人心如何在细节处令观众感到心酸心痛,这一点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几乎是一个套路问题,而且是屡战屡胜的,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当然影片也同样涉及了更多的关系,比如通过那个海军陆战队员表现出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则通过无休止的新闻背景分析也略作了交代。还有诸如陌生人在危难时的相互救助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灾难片不可或缺的,但影片最主要的还是放在了亲情与友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