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东方不败同人)浴火 >

第34章

(东方不败同人)浴火-第34章

小说: (东方不败同人)浴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景象,东方不败只觉得手脚冰凉,什么反应都做不出来了:心中空空荡荡,无知无觉,连目光都前所未有的失了神采。
上天给他机会重生一次,却夺去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人,何其残忍!难道是惩罚他擅自改变了原本的历史,所以才……
身后有人隐约在说着什么,入耳不入心,东方不败猛地闭上眼,忽然扬起衣袖飞出数针钉在甲板上,而后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大侠!”
“啊!”
一时间惊呼声此起彼伏,他们并没看清东方不败掷出的那几根银针以及其上细小的红线,只看到那个人忽然便跳下海,顿时又惊又疑。而杨秀才更是看得呆了:那人就这么跳下去,难道是为了救他的儿子?但——现在这种境况下,怎么可能?!
……
内力运至极致,在身体砸入冰冷的海水那一瞬东方不败憋住气,感觉到身体被海水裹住,身不由主地向下坠去,他将内力运至掌中,连连在水中拍了数掌稳住下坠之势,不顾海水刺得双眼生疼勉力睁眼,四下梭巡半晌,却哪里还有杨莲亭的身影?

如是找了许久,气息不够便浮上水面深吸口气,而后再度潜入。他的红线长度有限,所能看到的区域也不过数十丈罢了,尽管如此也还是一无所获。直到身体不堪重负,他才用力一扯红线浮上水面,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游到船边。
此时船上早有水手看到了他的身影,均被他的义气与举动所折服,见他游过来忙丢下绳子拉了他一把。
勉强爬上船,东方不败面色阴沉地紧紧握住手中的红线:他不信命!也不相信莲弟会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然而下水尚且找不到,又该如何去寻找杨莲亭的踪迹?
这一瞬他心中难得有了片刻的茫然,下一刻又下定决心:就算搜遍这片海域,他也一定要找出莲弟下的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在没找到莲弟之前,他决不会放弃!

不知过了多久,风浪终于渐渐变小,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消散,天海尽头也隐隐露出了鱼肚白。船员们极目远眺,忽然有人高声欢呼道:“船!有船来了!看那边!”
那人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水手们纷纷向着那边望去,果然见到不远处的海面上隐隐几点船影,还不止一条。他们拼了大半个夜晚,终于等来了希望,如何不兴奋?甚至有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向着那边高呼起来,全不在乎这么远的距离之下,他们的声音根本传不过去。
杨秀才搂着哭成泪人儿的杨诗诗也站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全身湿透的东方不败,动了动唇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不知道儿子究竟是怎么认识的这个人,也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为了儿子如此拼命,但此时亭儿已然消失在海中,就算知道答案又有什么用呢?
最终杨秀才只是叹了口气,放弃去询问东方不败,只是紧了紧搂着女儿的手臂:若不是亭儿,只怕他们两个人此时也一起葬身鱼腹了。

“他不会死。”
叹息声刚刚发出,耳边忽然传来一句低得不能再低、却十分笃定的话语,杨秀才惊讶转头,就见东方不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目光望着先前杨莲亭消失的方向。这个角度杨秀才看不到他的脸,但却感觉得出那个男人的坚持。
“他不会死,没我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夺走莲弟,即便是索命的阎罗也不能!”

杨秀才怔怔的看着那个坚毅的背影,惊讶之余却是一阵悲哀:这句话究竟是这个男人仅剩的坚持,还是自欺欺人?
想到被大海吞噬的儿子,鼻间忽然一酸,两行泪水自眼中滑落,杨秀才连忙转身以衣袖擦干脸颊,深深地叹了口气,最后看了眼那个男人的背影,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

其时天边已亮,日出东方,这一眼仿佛已成了永恒。







第54章 二十七、
二十七、流年


那一日凌晨,东方不败发出信号所召唤来的下属,终于在这艘残破不堪的船彻底支离破碎之前到达了这里,将余下的所有人都接到了船上。
看到为首之人向着东方不败行礼,那些水手才终于相信东方不败之前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逃出生天的喜悦让他们且喜且悲,见他将杨诗诗也带上船后只当没看见,只是各自缩在距离杨家父女甚远的角落低声谈论着这次劫后余生,偶尔压低嗓音猜测东方不败的身份,却谁也不敢逾矩,任是谁都看得出,因为之前少年的失踪,那个人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致。

对于这些东方不败完全视而不见,他在踏上船后下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命人在这片海域中仔细打捞,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哪怕只是一具尸体。神教教众们虽然不知道东方左使究竟想做些什么,但也依言在此处来回巡视,同时放出信号叫了另外几艘船过来参与寻找。
那些船员们此时对于这片海域已经有了阴影,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东方不败沉着脸问了他们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后便单独叫了一艘船将他们送往屯门澳了,随行的还有那几个倒霉的红毛鬼。至于杨家父女,在听到东方不败下的命令后便执意要留在这里,他们也希望能够找到亲人的下落,尽管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场由东方不败坐镇,日月神教教众执行的搜捕与救援行动持续了许久,零零散散救上来了几个人,还打捞到了几具尸体,然而那些人之中没有一个是杨莲亭。东方不败看着这样的结果也不知是喜是悲,就连杨家父女也隐隐生出了些许希望:毕竟没有消息也有可能是好消息不是吗?

连续七天再也没找到什么,加上总坛那边一遍又一遍发信催促,东方不败终于不得不离开了。黑木崖那边还有一个烂摊子要收拾,他已经离开了这么多天,再不回去情况必然会生变。而他心中也隐隐得知海中不可能会得到什么结果了,就算船出事的那里是礁石区,海面上也还有许多漂浮着的货箱或者木板,在海中连续飘荡七天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他们没能找到杨莲亭或者是尸首,若杨莲亭没有葬身鱼腹,便也有可能已经上了其他的船,或者得到了他人的援救。
想透这些之后,东方不败终于命令船队返航,并下令让沿海的教众仔细打听一下那几天出海的船只,又命画师画出杨莲亭的画像四处打听,这才急匆匆带着杨家父女回到了黑木崖。

杨家父女住在黑木崖山脚下已有多年,村中人听说他们父女在失踪多日后历险归来纷纷前往问候,亲友相见,自有一番悲喜。这些东方不败全无兴趣,只是命人安置好他们便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黑木崖上。
至此他离开黑木崖不过半个月,崖上已经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因为他临走之前的布置,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人敢接近任我行,包括任盈盈在内。任我行前几日还宛如疯癫一般在屋中叫喊,数日之后终于耗尽了气力,东方不败这次回来算是给萎靡不振的神教带来唯一的一线希望,毕竟除了任我行之外,现在的黑木崖上只有他能主事了,至于向问天,从任我行出事开始,已经没有任何人肯相信他,他只能每日被关在房中,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
明明是计划之中最美妙的结果,此时这里的一切看在东方不败眼中却都透着些许讽刺的意味。回到黑木崖上的那天晚上东方不败推了所有的事情,一个人去了任我行所在的院子,最后看了一眼那个末路枭雄,心中感概万千,那个逼得他与莲弟碎颅破脑的男人这辈子到此为止了,他将再也威胁不了他们。
然而那个能与他分享喜悦的人,此时已不知身在何处。

东方不败回到黑木崖上的第三天,任我行在茅屋中触壁而死,屋内情形惨烈,脏污不堪,一看便知任我行在经历过最后的疯狂后终于撞墙自残导致身亡。没有人注意到,东方不败和吴总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意味深长地交换的目光,至于这其中究竟做过什么手脚,只有当事人知晓,再不传第三人耳。
任盈盈因父亲的身亡放声大哭,东方不败肃然以待,期间不知吴总管在任盈盈耳边说了什么,女孩忽然夺过侍卫手中的长剑冲向了向问天如今所住的地方,然而当她赶到那里时,向问天的房中已经人去楼空,不知何时跑掉了。

任我行身死的第二日,原光明右使向问天叛教出逃,连着打伤了两个长老之后跳入山下的河水中消失无踪。至此便如滴水入海,很长时间之内都没能再找到他的踪迹。而他以及其死忠下属们也正式成了神教的叛徒,为神教上下所通缉,从此光明左右使从缺,神教之中大权尽落东方不败一人之手。
自此东方不败的计划大半都已成功,教中不可一日无教主,处理完教中那些事情后,他手持镇教之宝《葵花宝典》宣布自己是任我行之前指定的继承人,加上吴总管从旁作证,顺利坐上了那个至高的位置。
明武宗正德三年,东方不败继任日月神教教主,封任盈盈为圣姑,正式开始了他一统神教的生涯。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文成武德,泽被苍生。
当众人跪在下方高呼出这段话时,东方不败俯视着那些人,脑海中忽然再度浮现了上一世自己死前所说的那句话。

“我初当教主,那可意气风发了,说甚么文成武德,中兴圣教,当真是不要脸的胡吹法螺。直到后来修习《葵花宝典》,才慢慢悟到了人生妙谛。其后勤修内功,数年之后,终于明白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

嘿,果然是胡吹法螺,不要脸得紧。什么是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人生在世,若是所有的一切都无人分享,那么得到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坐在那个位置上的红衣青年静静地闭上眼,心中无悲无喜。

其后又过了半个月,东方不败终于得到了杨莲亭的消息。
那一日出海的船只并不只有神教中派遣出来的,还有另外一艘来自蒲丽都家的货船,而那艘船当日在海上救走的几个人当中,有一个看起来大约十四五岁的少年,据他人口述形貌与杨莲亭十分相仿,只是没能确定下来。
可惜东方不败知道这个消息太晚,等他再度派人调查的时候,那艘货船早已出海回国,再也寻不到踪迹了。
对于东方不败来说,得知杨莲亭仍旧在世便足够了,他相信莲弟总有一天会回来,就算不归,待他平定了神教中那些事情后,也定将乘船出海,誓要找回那个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人——虽然大明此时禁海严重,但他有信心在他治理之下的神教,想要发展到有足够能力远洋出国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消息东方不败没有告诉杨家父女,自从那日之后除了派人盯着杨家的情况之外也没再与他们接触过。一来不想触景生情,二来东方不败也因忙碌而分身乏术,根本没时间离开黑木崖。






第55章 二十七、
半年之后,东方不败以雷霆手段将总坛与分坛所有不服他的人一一扫平,鼓动人心者杀,作奸犯科者杀,图谋不轨者杀,其余人等视情节处理。一时间教中人心惶惶,所有因为老教主逝世新教主年轻而蠢蠢欲动的人都偃旗息鼓,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东方不败又力排众议从底层提拔了几个年轻人填补了神教因变动而空缺的位置,如江西青旗旗主秦伟邦,河南蓝旗旗主杜玉芳等等,又将桑三娘、童百熊等教中资历较老的提升为长老,如此恩威并施,举贤用能,顿时一扫教中这几年因为前教主不问教务所至的惫懒与颓废气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