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

第119章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119章

小说: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一方面军红五军团四十一师一二三团班长、士兵委员会主席、三十七师某部排长、代理连长、红十二军三十六师一O七团教官、机枪连连长、三十九师一一六团连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军事教员、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营长、鲁西独立营营长、中共寿张县县委书记、地委委员、鲁南独立团副团长、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参谋长、鲁南支队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一师一团团长、东北野战军一纵队三师参谋长、四野三十八军一一四副师长、一五一师师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龙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龙州地委常委、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师长、中南军区公安十一师师长、五十四军军参谋长、广州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享受副兵团待遇。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10月,曹灿章将军在信阳逝世。





00、符竹庭,原名符宗仔,191O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边界村。家境贫寒,父母去世,靠祖母帮人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1924年秋,符竹庭便进了一家布店当学徒。1927年秋,参加了游击队,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在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任交通员,因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嘉奖,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担任江西红军独立二团大队政治委员。1930年10月,调任红三军特务团政治委员。1931年,先后任红三军七师十九团政治委员、二十一团政治委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符竹庭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8 月间,一一五师奉命从陕西三原出发,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太原火车站上,他目睹了国民党军队不打日军,却到处抢劫骚扰群众的可恶行径,看到东北流亡学生和难民哭诉日军烧杀抢掠的罪行,恨不得插翅飞越黄河,横刀立马于抗日战场。 1938年9 月下旬,奉命东征的三四三旅部分部队,在边区乐陵县城与地方部队会师,10月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许世友任副司令员,邓克明任参谋长,符竹庭任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率纵队政治部和部分队伍,活动在阳信、惠民、商河一带,运用游击战术,毁公路,拔据点,声东击西,搞得敌人惶惶不安。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却诋毁八路军的抗日功勋,妄图赶走八路军。是年10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受蒋介石之命,领兵窜至乐陵,造谣惑众,胡说:挺进纵队是“客军”,必须撤离山东。 1943年3 月18日,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作出决定,各区党委,地委实行“一元化”领导,统一军事指挥。4 月下旬,中共滨海地委改称中共滨海区委,由原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一部、教导五旅和山东纵队二旅一部合编为滨海军区,撤销教导二旅番号。符竹庭被任命为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这年11月20日,他同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率领部队解放了赣榆县城,歼灭伪“和平建国军”七十一旅和伪保安队等2000 余人,粉碎了日军打通海(州)青(岛)公路,“蚕食”滨海根据地的计划。11月22日,滨海军区部队为避敌锋芒,主动撤离赣榆县城,转移到黑林区旦头乡一带。11月26日,报复的敌援兵赶到,突然分兵合击滨海军区机关。符竹庭率部队奋勇反击凶恶之敌。突围时,不幸受伤落马。经抢救无效,光荣殉国。 符竹庭牺牲后,滨海军民遵照烈士生前遗愿,将他安葬在巍峨挺峻的抗日山上。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赞扬他是一名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1944年冬,赣榆人民为纪念符竹庭烈士,曾将该县改名为“竹庭县”,并创作了题为《纪念符竹庭》的歌。 


00、曾思玉将军,1911年生,江西信丰人。1928年春参加赣南信丰农民起义。1929年春参加信丰游击队,任小队长。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通讯班副班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一O七团宣传队队长、师宣传队中队长。1931年11月转为中国***党员,任第一O八团二连政治委员。1932年春入瑞金红军学校上干队学习,同年秋任红十二军第一O七团代理政治委员。1933年春任红十二军第一O九团政治委员,6月部队缩编,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秋任第二师政治训练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10月任第二师司令部通信主任,随军长征。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参谋。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冬任军委警卫第三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7年春任第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东征战役。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九团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兼教导第三旅政治部主任。1940年秋任运河支队政治委员。1941年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员。1943年春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


00、欧阳文(1912…2004 )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政治部宣传员,第一理由政治部油印股股长,一团宣传队队长,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六八六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黄河支队政治部主任,教导第四旅政治部主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长,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兼中共粤东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解放军报社总编辑,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院长,中共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院委员会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00、刘锦平, 1918年生,九堡镇谢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师四团三营青年干事,六团政治处干事,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训练队排长,军团政治宣传员,陕北红八一师政治部副科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00、686团政治处副主任戴润生

生于1916年,阜田镇育贤总溪村人。1928年参加农民运动,任儿童团长,1930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传令兵、勤务员,红军学校训练处干事、政治营青年干事。红军学校政治教员训练班学习结束后,任公略步兵学校政治教员兼连政治指导员,军委干部团俱乐部主任,红一军团保卫局政治指导员,炮兵连政治指导员,骑兵二连政治委员,骑兵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巡视员,红四军十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他参加过遵义、土城、巧渡金沙江等战斗。并带领所属部队负责警卫和掩护过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先遣支队,顺利完成了金沙江、大渡河、赤水河、少数民族地区上打鼓守桥、守渡口等警戒任务。红军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吴起镇、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诸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一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委员,黄河支队一团、教导第四旅十团政治委员,教导第四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鲁豫军区第十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广阳、井沟、汾离公路、午城镇、樊坝、梁山、讨伐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李仙洲等诸战役战斗,以及湖西地区的抗日斗争。在梁山战斗中,他率领本团以对等兵力,劣势装备,在平原地区消灭日军一个大队,缴获野炮两门,九二式步枪炮一门,生俘日军23名。八路军总部嘉奖这次战斗是一个“模范战例”。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十七军副政治委员兼贵州安顺地委第一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一政治委员。参加了邯郸、解放遵义、保卫张家口、西台集、豫北、钜南(鲁西南)、挺进大别山、中铺、斛山铺、高山铺、北向店、淮海、渡江、进军西南、解放贵州、解昆明卢汉之围、贵州剿匪等战役战斗。西台集战斗,他率领第二旅,追歼敌三个团。受到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通令嘉奖。通令说:“一纵队在半个月行军后,仅休息两天,即以四天急行军参战,并在定中作战中,担任独立的主攻任务,达到歼敌刘汝珍三个团(欠一个营)的目的。该纵队强大的机动能力和顽强的突击精神,值得通令表扬,其强行军能力尤堪学习”。北向店战斗,他率领二旅以一个旅的兵力,抗击了国民党“王牌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三个旅以上的兵力,激战十五个小时之久,打退了敌人的数十次进攻。我军虽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近千人),但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毙、伤敌3000余人。刘伯承司令员称赞“这次战斗打得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第一期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十六军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员,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顾问组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