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103章

唐朝小官人-第103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请你吃茶吧。”他拍拍手,有胥吏送来茶水。

而这茶水不消说,自是不知从哪些门路,从秦家那儿购的公主茶。

秦少游也懒得客套,直接拿茶当水吃,武崇训的脸上很明显的露出肉痛的神色,这茶现在炒到了天价,一般时候,武崇训也未必舍得吃的。

“秦都尉,既然你没有难处,那么可就好说了,这河南道的兵事,本王就都托付于你了,往后你多来这里走动,本王很喜欢和你这样的年轻俊杰交朋友。”

秦少游心里冷笑,交(KENG)朋友大家谁不喜欢,却是一脸正儿八经地点头道:“下官也很喜欢(KENG)朋友,尤其是殿下这样的人中龙凤。”

………………

顺便求点票!

第一百四十三章:生杀夺予

和武崇训的会晤,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个字,瞎扯淡。

这个郡王,显然属于躺在父荫上混吃等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

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是无法指望的,而秦少游自然也不指望他。

他更关心的是这一次丰厚的赏赐。

一千五百户,朝廷赐了近四万亩良田,这就相当于后世一个镇还要多的土地了,在这里,秦少游自然是山大王,幸运的是,这块地也在孟津,北靠河水,右依凤凰山,倒算是一个好去处,至于编入县公的户籍人口,倒也都妥当了,按道理,秦少游应当任命一个长史来对这些人进行管理,而这长史实在找不到人,只得将那陈杰搬来,于是乎,一个简陋的管理机构也就成立了,陈长史现在是好大的官,既管食户的生产,还有税赋的征收,除此之外,甚至是协调邻里纷争的大权也落在他的身上。

而他的第一个任务,则是组织人手种桑和移植山茶,这都是秦少游预备好了的,单靠种粮,这几万亩地指望不上,那不如就种植经济作物,男人们负责耕作,女人们都要聚在一起进行纺织。

要将土地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如此。

眼下是百废待举,而秦少游的团结营,要抓的无非是两条,一条是操练,另一条是生产,生产是为了养兵,养兵是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而如今,他最关心的还是生产,现今孟西有四团团结营,人数在一千二三百人左右,如今全部移到了孟西,直接设了孟西大营。

分驻各地,毕竟操练起来麻烦,而且他虽是都尉,直属于总营将军之下,看上去倒是吓人。这样的级别,至少也得有几千上万个兵,而事实上,他的兵只有一千多而已。没有分散各地的必要。

大家聚在一起,自然就不免要扎营了,营房要进行重新的修葺和扩建,不只是如此,还要新增一些操练的场地。以及靶场、马场,甚至在这附近,还得搭起几个铁匠铺子来,虽然眼下,还不可能生产兵器,可是进行修理和养护却是必须能做到自给自足。

至于这营房的搭建,则是俘虏们的事了,这些河北来的兵,当然不能让他们吃干饭,秦少游将他们当做辅兵使唤。辅兵的人数在四千人左右,负责养马、修葺营房、运输粮草、甚至是提供伙食,只要给两口饱饭吃,倒也不怕他们滋事。

这一千多人的开销,其实十分惊人,因为秦少游的富养政策本就教人咋舌,一个团勇的开销足足抵得上几个禁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秦少游心里自知,团结营之所以被人看重。并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天子,天子想要有一支脱胎于李唐的军马,而且战力必须不俗。至少也要能与禁军旗鼓相当,否则这团结营就没有任何意义。瞧着武则天把武崇训空降下来的意思,分明是很认同秦少游这武家军的看法,自然而然也就对团结营格外的关注,秦少游能做的,就是必须把这团结营缔造成一支精兵。现在,这就是秦少游的立身之本。

隐隐之中,秦少游总有一股危机,虽然现在顺风顺水,可是不要忘了,当年自己堂堂校尉,却被丢到这团结营来,若是在军中没有人做什么手脚那才怪了,而秦少游当时的校尉可是武则天敕封,这也意味着,那个人必定在军中的权势不小,他当日可以打压秦少游,那么今日,秦少游虽然借着团结营重新恢复了风光,可人家还肯坐视吗?

所以……虽然不知道那人是谁,可是秦少游却是明白,迟早有一日,大家会争锋相对,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做得比从前更好。

而要做得好,操练的事,秦少游其实也不懂,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偶尔也会骑着战马在营中来回的溜达,有时也请方静指点一下自己的马术,而大多时候,他唯一思考的就是一个东西——钱。

一千多张血盆大口啊,这些人每日操练,体力消耗惊人,而体力的消耗就带来了饭量的提升,鸡鸭牛羊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牛肉,对人的营养补充最好,偏生这个时代,牛肉的价格却是极为高昂,因为这玩意是耕田的利器,所以朝廷早有规定,寻常宰牛是犯法的,想要吃牛肉,得等牛死了,而后到官府报备,再进行屠宰。至于羊肉,价格也不算低,鸡鸭也是一个麻烦,倒是蛋类,只要有钱,也能供应充足。

这一番下来,真是教秦少游肉疼。

他化悲痛为动力,提笔开始便躲在自己的大帐里给许多人写信和奏疏,无论是送去总营还是送进宫里的,无非就是那么一个字……钱。

会哭的孩子未必有奶吃,可是多少都会有娘疼,做娘的舍不得给天天喊饿的孩子吃什么,可心里头不免就会有那么点儿惭愧的心思,秦少游要的,就是这种心理。

而另一方面,他既深知要不来钱,那么这生产的问题也就成了头等的大事,这一千二百多人,食户是一万七千户,河南府的各县都有土地和人口,秦少游想着法子让王勇去推广亚麻、桑、山茶等植物,原因无他,因为单靠种地是养不起这样多的闲汉的,在这个粮田亩产量低的令人发指的时代,秦少游没有任何的选择。

……………………………………………………………………………………………………………………………………………………………………………………………………………………………………

在紫微宫里,武则天批阅着奏疏,到了一处地方,猛地又皱眉,露出很是头痛的样子。

上官婉儿见状,忙是递上公主茶,武则天吃了一口,不由道:“秦少游又来讨债了,他好生的不练兵,真是钻钱眼里了。”

武则天确实是怕了,可不是吗,三天两头的上书,他现在是县公,确实有资格直接投递奏疏,结果这厮每天就是哭穷,昨个儿说看到士卒们端着破碗可怜的在吃稀粥,想到将士们日夜操练,竟是食不果腹,于是悲不自胜,今日又说圈里的马瘦了,再这样瘦下去,只怕不能作战,养兵千日,却是不能用在一时,于是,这位秦都尉又是触景生情,滔滔大哭。

这厮到底有没有学《梅花三弄》里的梅若鸿一样滔滔大哭,武则天不知道,可是只知道一件事,天天有个人在边上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切切的,实在是有够烦心。

可是呢,武则天又不能下旨申饬,毕竟这团结营是武则天让他练的,而且确实有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人家倒贴钱养兵,还立下了赫赫大功,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你好意思给人家摆脸子看?

既然不能,那么只好好生安抚一下,无非就是老套路,将来会重用,万事皆赖于卿之类,结果得了安慰,这奏疏就上得更勤了,已经到了武则天无法容忍的地步。

上官婉儿莞尔一笑道:“陛下,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既要练精兵,不负陛下所托,可是无奈何朝廷却又不得不厚此薄彼,团结营终究还只是民勇,哪里及得上飞骑和禁军的万一,既要马儿跑,可好歹也得给马儿吃草,不是?他要叫屈,其实也是无可指责。依臣之见哪,陛下倒也不是恼他,只不过嘛,有时他的性子是有点讨嫌,听说总营那儿,也是每日都有书信去,也都是抱怨,陛下可知道那高阳郡王怎么着?他呀,见了秦少游的书信就烧,看也不看,却让书吏回信,信里头只是不断表彰秦少游的功绩,高阳郡王特意叫了个书吏,专门就是写信,几天下来,把几个月的书信都写好了,足足数十封,秦少游来一封书信,他就挑一封回过去,以至于秦少游前几日,还给武承嗣武尚书写信抱怨来着,说是高阳郡王莫非有恙,为何回信总是前言不搭后语。”

武则天一听,忍俊不禁,秦少游给武承嗣的信虽是说得文雅,实际上就是那么一句,你那侄子的脑子是不是有病。

可以想象,武承嗣接到了信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武则天的心情顿时好转了不少,沉吟道:“朝廷确实有对不住他的地方,可是朕也有朕的难处,有些事暂且不表,多说也是无益,你抽个空去孟西一趟,亲眼去看看,也当是代朕宣慰于他,还有……给他传一句话,河南道团营之事,生杀夺予都由着他,朝廷绝不干涉,只要他能把事做好就成!”

…………………………………………………………………………………………………………………………………………………………………………………………………………………………

第三章送到。

第一百四十四章:这是什么鬼

作为武则天的的信使,上官婉儿清早便出发了。

抵达孟西时,便看到那光爆无垠的土地上竟到处都在栽种山茶和桑树。

这些山茶和桑树,许多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来的,有人专门督工,农人们则是按照规矩进行摆弄。

便是孟西那荒芜的土地也铲除了杂草,大有一副要将这荒地开垦的架势,上官婉儿瞧着稀奇,又见远处有人盖起一座座的大棚子,棚子用巨木做栋梁,却是堆砌了一些砖石,糊上泥,密不透风,她不晓得做的是什么,只是一门心思要去寻秦少游,所以没有停留,待到了孟西大营,便见着大营依山傍水,已是连绵数里,靠着河水宛如长蛇一样占据了上游和下游。

营地边必须得有水,这是常识,而这样搭建营地的办法虽不易防御,在生活上却很是便利,显然,秦少游搭的营是打算常驻的。

营地里,牛角号声呜呜作响,马蹄声和呼喝声更是不绝于耳,操练的气氛很重。

远远有游骑过来,呼喝道:“来者何人。”

上官婉儿坐在车里,掀开帘子,露出如星般的明眸:“本官奉旨见你们的都尉秦少游,请他出来相见吧。”

这游骑放松了一些戒备,却是挠挠头道:“都尉并不在营中。”

“那在哪里?”

“在女红坊……”

“什么……”上官婉儿微微愣住。

女红……这是什么鬼?

她略一踟蹰。

那游骑道:“就在不远,过了那个坡就到,某带女官去吧。”

他在前打马,徐徐向前,上官婉儿只得放下帘子,让车驾亦步亦趋的尾随。

待过了一处山坡,那游骑遥指前方的一处石头搭起的大棚,道:“就在那里,只是这儿有规矩,男人不得轻易靠近。违令者,都要挨鞭子,某就只能送到这里了。”

男子不得靠近……

可是秦少游为何在那里……他不是男子?

上官婉儿满腹疑惑,索性下了车驾。吩咐了车夫和卫士在此等候,接着便下了坡。

靠近了那诺大的棚子,便听到里头传出许多的女人声音。

“秦都尉,你看这样可好……”

“柳大娘……你这样可不成,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