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世说新语译注1 >

第26章

世说新语译注1-第26章

小说: 世说新语译注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踊中窥日 。” 
       【注释】 

     ①北人、南人:一说北人指黄河以北的人,南人指黄河以南的人,因为褚季野原籍在黄河以南, 

孙安国是黄河以北,两人互相推重。渊综:深厚而且融会贯通。 

     ②清通:清新通达。这两句是说北方人做学问着重渊博,南方人则着重专精。 

     ③忘言:指默识其意,无需用言语来说明。 

     ④中人:中等人,指具有中等才质的人。以还:以下。牖(yōu):窗户。按:显处视月,视野 

开阔,但不易专一;牖中窥日,视野狭窄,但能专一。 

       【译文】 
     诸季野对孙安国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广博而且融会贯通。”孙安 
国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新通达而且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到后,说; 
 “对圣贤,自然不用说了,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说,北方人读书,像是在 
敞亮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 
       (26)刘真长与殷渊源谈,刘理如小屈,殷曰:“恶卿不欲作将善云梯 
     ① 
仰攻 ?” 
       【注释】 

     ①恶 (wū):何;怎么。作将:做。云梯:长梯。 

       【译文】 
     刘真长和殷渊源谈玄,刘真长似乎有点理亏,殷渊源便说:“怎么你下 
想造一架好云梯来仰攻呢?” 
                                                   ① 
       (27)殷中军云:“廉伯未得我牙后慧。” 
       【注释】 

     ①康伯:韩康伯,是殷浩的外甥,殷浩很喜欢他。牙后慧:指言外的义理情趣,殷沽善清谈, 

这里是说康们还不善谈玄。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说:“康伯还没有学到我牙缝里的一点聪明。” 
       (28)谢镇西少时,闻殷浩能清言,故往造之。殷未过有所通,为谢标 

… 页面 73…

                     ①                                                   ② 
榜诸义,作数百语 ;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 。谢注神倾 
                      ③ 
意,不觉流汗交面 。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 
       【注释】 

     ①过:过分。通:陈述;阐发。标榜:提示。 

     ③佳致:风致,指谈吐举止风雅。辞条:文辞的条目,指辞藻。丰蔚:丰富华美。骇听:骇人 

听闻,使人听起来惊讶。 

     ③交面:在脸上交织。按:殷浩只比谢尚大三岁,便成名士,且谈玄能把人引入胜境,所以对 

尚不觉流汗。 

       【译文】 
     镇西将军谢尚年轻时,听说殷浩擅长清谈,特意去拜访他。殷浩没有做 
过多的阐发,只是给谢尚提示好些道理,说了几百句话;不但谈吐举止有风 
致,加以辞藻丰富多采,很能动人心弦,使入震惊。谢尚全神贯注,倾心向 
往,不觉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吩咐手下人:“拿手巾来给谢郎擦擦脸。” 
                                                      ① 
       (29)宣武集诸名胜讲《易》,日说一卦。简文欲听,闻此便还,曰: 
 “义自当有难易,其以一卦为限邪!” 
       【注释】 

     ①名胜:名流。 《易》:即《周易》,大概是殷周时逐渐成书的,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对它 

的注述。 

       【译文】 
     桓温聚集许多著名人士讲解《周易》,每天解释一卦。简文帝本想去听, 
一听说是这样讲就回来了,说:“卦的内容自然是有难有易,怎么能限定每 
天讲一卦呢!” 
                                                                               ① 
       (30)有北来道入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于时 
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 
                                                                               ② 
此道人每辄摧屈。孙问深公:“上人当是逆风家,向来何以都不言?”深 
                                                            ③ 
公笑而不答。林公曰:“白旃檀非不馥,焉能逆凤 !”深公得此义,夷然 
     ④ 
不屑 。 
       【注释】 

     ①才理:才气和文思。 《小品》:指佛教经典《小品般若波罗密经》。这是略本,称小品。另有 

详本,是大品。 

     ②“上人”句:上人是佛教用语,称有上德的人,也用来尊称憎人。这一句指深公本不在林公 

之下。当不会甘拜下风,一定会迎风而上,做逆风家。 

     ③白旃 (zhān)檀:白檀香树。这一句说,这种树只能顺风闻香味,意指深公也不是自己的对 

手。 

     ④夷然:平静地;坦然。不屑:不顾;不理会。 

       【译文】 
     有位从北方过江来的和尚很有才思,他们支道林和尚在瓦官寺相遇,两 
人一起研讨《小品》。当时竺法深和尚、孙兴公等人都去听。这位和尚的谈 
论,屡次都设下疑难问题,支道林的答辩分析透彻,言辞气概都很爽朗。这 
位和尚总是被驳倒。孙兴公就问竺法深说:“上人应该是顶风上的人士,刚 
才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竺法深笑笑,没有回答。支道林接口说:“白檀 
香并不是不香,但逆风怎能闻到香呢!”竺法深体会到这话的含义,坦然自 
若。置之不理。 
                                                                    ① 
       (31)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 。左右进食,冷 

… 页面 74…

                ②                                                               ③ 
而复暖者数四 。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 。殷 
                                                ④ 
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 !”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 
           ⑤ 
当穿卿颊 !” 
       【注释】 

     ①许:处所。精苦:精心竭力。无间 《jiàn):没有空隙、漏洞 

     ②数四:再三;三番四次。 

     ③莫:即暮。 

     ④强口马:比喻嘴硬,不服输。 

     ⑤”卿不”句:说明如果可不认输,人家就会象穿牛鼻那样穿你的腮,那你就无法挣脱了。决 

鼻牛,挣破鼻子的牛,按:马不穿鼻,牛才穿鼻,但牛能挣脱鼻绳,孙安国利用殷浩的急不择言,予 

以反击。 

       【译文】 
     孙安国到中军将军殷浩处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精心竭力,宾主都 
无懈可击。侍候的人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这样 
已经好几遍了。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 
满了。宾主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殷浩便对孙安国说:“你不要做硬嘴 
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安国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 
人家会穿你的腮帮子!” 
       (32)《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 
             ①                                                             ② 
郭、向之外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 
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 
支理。 
       【注释】 

     ①逍遥: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论述了万物要无所依靠。才能逍遏自得的思想。 

可:一本作“共”。拔:突出;超出。郭、向:郭象、向秀,两家都是注释《庄子》的,参见本篇第 

17则。 

     ②将:和。冯大常:冯怀,字祖思,任太常 (主管祭把、礼乐的)、护军“将军。 

       【译文】 
       《庄子·逍遥游》一篇,历来是个难点,名流们全部可以钻研、玩味, 
可是对它的义理的阐述却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有一次,支道林在白马寺里, 
和太常冯怀一起谈论,便谈到《逍遥游》。支道林在郭、向两家的见解之外, 
卓越地揭示出新颖的义理,在众名流之外提出了特异的见解,这都是诸名流 
探求、玩味中没能得到的。后来解释 《逍遥游》便采用支道林阐明的义理。 
       (33)殷中军尝至刘尹所清言。良久,殷理小屈,游辞不已,刘亦不复 
   ①                                                     ② 
答 。殷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 !” 
       【注释】 

     ①游辞:不切实际的躲躲闪闪的言辞;浮辞。 

     ③尔馨:这样。这一句是讥笑殷浩强学谈玄。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曾到丹阳尹刘惔那里去清谈,谈了很久,殷浩有点理亏, 
就不住地用些浮辞来应对,刘淡也不再答辩。殷浩走了以后,刘惔就说:“乡 
巴佬,硬要学别人发这样的议论!” 
                                                      ① 
       (34)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 。忽言及《四本》,便若汤 
                        ② 
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 

… 页面 75…

       【注释】 

     ①才性:才能和本性,指才、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② 《四本》:即《四本沦》,见本篇第5则,四本涉及才性的异同离合四种关系、汤池铁城: 

流着沸水的护城河、铁造的城墙,比喻非常坚固。 

       【译文】 
      中军将军殷浩虽然才思精深广阔,可是独对才性问题最为精到。他随便 
地谈到 《四本论》,便像汤他铁城,使人找不到可以进攻的机会。 
       (35)支道林造《即色论》,论成,示王中郎,中郎都无言。支曰:“默 
           ①                                        ② 
而识之乎 ?”王曰:“既无文殊,谁能见赏 !” 
       【注释】 

     ①默而识之:把它默记在心,语出 《论语·述而》。识(zhi),记住 

     ②文殊:文殊菩萨。 《维摩诘经》说: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例者是菩萨入不二法门?”(不 

二法门,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道:“是真入不下二法门也。” 

王坦之意指文殊是从维摩诘的默然无言中领悟其意的,既无文殊,谁能赏识我的默然无言呢!王对支 

著不置可否,实际是不欣赏。 

       【译文】 
     支道林和尚写了《即色论》,写好了,拿给北中郎将王坦之看。王坦之 
一句话也没说。支道林说:“你是默记在心吧?”王坦之说:“既然没有文 
殊菩萨在这里、谁能赏识我的用意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