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530章

明朝大丈夫-第530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奇从缅甸给我‘弄’了一块‘玉’,我让夫人找工匠雕琢成‘玉’佩,给你们这些孩子一人一块儿。”李景笑着从箱子里取出一枚‘玉’佩递给郭从文道。

“大帅,这得多大一块‘玉’啊!您给切割成这么多‘玉’佩,太可惜了吧!”郭从文惊道。

李景摇摇头:“有什么可惜的,要我说,你们这些孩子能抱成团也是最珍贵的。”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你们都长大了,以后做事的时候,难免会产生冲突,我给你们每人一块‘玉’,就是想告诉你们,你们就像这些‘玉’佩,是从一块‘玉’中分出来的,任何利益都没有你们之间的兄弟之情可贵。”

“爹!”郭从文闻言猛地跪倒在地:“爹,孩儿谨记爹爹教诲。”

轻轻拍了拍郭从文的肩头,李景温声道:“好孩子,起来。你有好几个月没回家了,前几天你闺‘女’过生日你也没赶上,回家去看看吧。”

“孩儿还没见过母亲大人,等孩儿见过母亲大人再回家。”郭从文说道。

李景闻言笑道:“你们这些孩子知道孝顺,这点很好,不过我们什么都不缺,别‘花’钱给我们买什么东西,这次是不是又买东西了?”

郭从文笑道:“没‘花’什么钱,那破地方有钱都没处‘花’。”

李景笑道:“那可不是破地方,你别以为我没去过朵甘思,就不知道那里有什么。我跟你说,那里的好东西多的是,尤其盛产‘药’材,最珍贵的就是鹿茸。”

郭从文笑道:“大帅真是渊博,说的一点不差,孩儿们在朵甘思带回来的就是‘药’材,其中有三副整的鹿茸,是孩儿孝敬您和母亲大人还有郡主姨娘的。”

李景笑了笑:“你倒是乖巧,行了,去见你母亲去吧。”

“是!孩儿告退。”郭从文躬身道。

微笑着看着郭从文离去,李景感慨一声:“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老喽!”

“大帅,您才四十出头,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就说自己老了?”苏衡笑道。

李景摇头笑道:“我是被这些孩子们‘逼’老的,当年我收养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才这么高。”

说着李景伸手比量了一下,然后笑着接道:“现在他们一个个比我都高了,安国今年都十七了,皇上这些天老让我叫安国回来,说要让安国跟公主完婚。我儿子都要成家了,你说我还不老?”

“呵呵,这是两码事,大公子成家是您给拖着,要按皇上的意思,您前两年就能抱孙子了。”苏衡笑道。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公主才多大就生孩子,她自己就是个孩子呢。皇上以为我拖着婚事不办,担心我有别的想法,其实我是想等公主长成以后再说。”

“公主今年已经及笄了吧,大帅还要等?”苏衡疑‘惑’道。

“才十五呢,怎么着也得十八岁完全长成了才能成亲。”李景笑道。

“十八岁成亲?这对公主的名声可不大好。”苏衡忙道。

李景摆摆手:“什么对公主的名声不大好,说公主嫁不出去?公主是我李景的儿媳‘妇’,这事儿定下来快十年了,天下人谁说不知道?晚几年成亲有什么关系!”

“就怕皇上不这么想。”苏衡低声道。

李景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书桌上的公文道:“这样,你进宫一趟,请皇上过来,我跟他好好解释一下。”

苏衡应了一声,疾步出了书房。

过了良久,朱由检带着王承恩来到李景的书房。

见了李景,王承恩忙躬身行礼道:“老奴参见大帅。”

李景摆摆手笑道:“你这老东西,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要这么客气,就是不听。”

王承恩笑道:“这礼数可不能废,不然可不‘乱’了规矩?”

李景摇头笑道:“你问声大嗣,也比这么说让人听了受用。”

摆摆手,李景对朱由检笑道:“来,皇上请坐。”

又对苏衡道:“平之,给皇上上茶,给王公公也倒一杯。”

朱由检笑着坐下,对李景道:“李兄找我商议什么事情?”

李景笑着拿起桌上的信递给朱由检道:“皇上请看。”

朱由检疑‘惑’地接过信看了起来,看完以后,朱由检面‘色’一下子‘阴’沉下来:“卢象升搞什么鬼,怎么把安国安排到朵甘去任职了,那是什么地方,一旦安国有什么好歹,他担待得起么?”

李景笑道:“皇上不要生气,建斗兄这是在提拔安国呢。”

“提拔安国?用得着他提拔?再说,提拔能提拔到朵甘?还一个八品小吏,真难为他想得出来!”朱由检怒道。

李景笑道:“皇上,安国现在可不是八品小吏了,现在是从六品的镇抚使了,这升的可够快的了。”

朱由检摇摇头:“李兄,你别糊‘弄’我,你是不是不想安国娶媺娖?”

李景笑道:“皇上,我绝无悔婚之意。公主容貌端庄,贤良淑达,乃是难得的好‘女’孩儿,我怎会毁掉这‘门’亲事?”

朱由检道:“那你为何让安国到朵甘去?还一去就是一年多。我屡次跟你提起孩子的婚事,你都推三阻四?”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我让安国到建斗兄的麾下乃是让他下去历练历练,不经过基层的历练,以后让安国如何任事?至于延缓安国和公主的婚事,主要是因为公主的年纪还小。”

“李兄,媺娖已经及笄了,怎么还能说小?你想历练安国,等他和公主成亲了再历练也不迟啊!”朱由检道。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皇上,公主虽然已经及笄,但是还没长成呢,现在让他们成亲,对公主的身体不好。皇上,公主虽然是你的‘女’儿,可却是在我家里长大的,我待她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我可不能让‘女’儿还没长成就嫁人。”

顿了顿,李景接道:“再者,你我都是打年轻时过来的,应该了解年轻人的心思,安国要是成亲了,跟公主儿‘女’情长起来,到时怕就不愿再下去历练了。”

朱由检闻言轻叹了口气道:“就算下去历练,也用不着跑那么远的地方吧?”

李景笑道:“年轻人多吃点苦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儿,而且你看信里写的,安国在朵甘那边干的还是不错的,他升职可是名正言顺呢。”

指了指信,朱由检接道:“我知道你是想让安国名正言顺的升职,也承认安国在朵甘干的不错,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卢象升知道安国是你的儿子,他就是变着法子也要升安国的官儿,安国一年时间从一个八品小吏升到从六品的镇抚使可不说名正言顺。”

李景笑道:“这信可不是卢象升写的,是我派下去的人据实报上来的。”

朱由检摇摇头:“就算安国是靠自己的本事升职,可是天长日久的,安国的身份难免泄‘露’,那边现在还是黄得功等人的势力范围,你有没有想过安国的安全?”

李景笑了笑道:“这一点皇上大可放心,建斗兄做事还是很稳妥的,他早就把高杰和刘泽清调走了。”朱由检道:“那黄得功呢,信里说,最近半年黄得功传见了安国好几次,想必黄得功已经知道了安国的身份,不然的话,黄得功没事闲的会传见一名低级小吏?而且信里还说,安国有好几个难题都是黄得功派人帮他解决的。”李景笑道:“这一点皇上不必担心,黄得功这个人做事是很有分寸的,他传见安国这么多次,说明他可能已经知道了安国的身份,但是黄得功没有跑去安国的治下去见安国,可见黄得功并非趋炎附势之徒,也知道安国的身份不能泄‘露’。若是高杰和刘泽清,怕是就要整天围着安国了,安国每天听着他们说那些奉承的话,恐怕早就忘乎所以了。”……50581+dsuaahhh+25512986……>;

第七百一十三章 政见与立场

听李景夸奖黄得功,朱由检看了看李景,一时沉默起来。;最新章节访问:。 。

李景见状不由笑了笑:“皇上,黄得功为人忠义,我对他并无任何想法,就像对皇上,这两年李某对皇上可有不恭?”

朱由检连忙摇头:“李兄对我亦如往常。”

李景笑了笑:“皇上,你是不是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我估计朝中很多大臣对我的做法都不理解。”

朱由检沉‘吟’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我以前说过,换成是我,我肯定把你拿下。”

李景摆摆手笑道:“皇上,你别‘激’我,你‘激’我也没用,我是不会动你的,包括跟随你的那些人我都不会动,我说的是实话。”

转头看了看王承恩,李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以后把心放肚子里,不要胡思‘乱’想。”

“大帅!”王承恩呼道。

李景摆摆手,叹息了一声道:“你们对皇上忠心,我心里对你们也是很敬重的,而且这件事说不上谁对谁错,我不能因为你们反对我,就处置你们。”

说着李景忽然笑了笑:“其实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李景不过是个‘乱’臣贼子罢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呵呵,我心里是很明白的。”

听李景的口气充满落寞,王承恩突然热血上头,急声说道:“大帅对大明的功劳天人可鉴,谁敢说大帅是‘乱’臣贼子,老奴跟他拼命。”

李景微笑着轻轻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李景接道:“我说这些并不是想抱怨什么,而是想告诉你们,有些人认为我是忠臣,是好人,可是有些人认为我是‘奸’臣,是坏人,立场不同,看法就不一样。

而立场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就像我跟皇上两个人,由于我剥夺了皇上的权力,那我们的立场肯定是对立的,可如果抛去权力这一项,那我们俩的立场又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为了国家,为了大明。所以我制定的那些制度,皇上大多是支持的。

因此这个立场不能说谁是谁非,既然不能说谁是谁非,那么就不能以忠‘奸’好坏来评价一个人。

实际上在我看来,作为政治人物并无忠‘奸’之分,好坏之别,世人都说严嵩是‘奸’臣,都说魏忠贤是‘奸’臣,但是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是‘奸’臣,他们认为他们对皇上是很忠心的,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如果从这一点来讲,倒也不能算错。

可是从朝廷的角度来看,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们为皇上,或者说假借皇上名义做的事都是坏事,都是祸国殃民,他们肯定是坏人,是‘奸’臣,这也不能算错!是吧?”

朱由检和王承恩闻言连连点头。

李景笑了笑接道:“所以,我从不以忠‘奸’好坏来衡量朝廷那些大臣,我只看他们是不是为国家做事,为朝廷着想,为老百姓谋福祉。

那些反对我的大臣,其实很多都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朝廷着想,只因做事的方式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或者说是不理解我的政令,这才反对我,如果我因此就把人拿下,那我也太霸道了一些吧。”

端起茶杯,轻轻饮了口茶,李景接道:“另外,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如果我把这些不同政见者都拿下,虽然短时间内,国家可能会快速的发展强大,但是要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出问题。”

朱由检闻言疑‘惑’道:“怎么会呢?令出即行,怎么会出问题?”

李景笑着摇了摇头:“人哪有不犯错误的,问题是能不能发现错误,以及发现错误以后能不能改正。

可是发现别人的错误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很难。

就说我吧,这些年我犯的错误可不少,可是我的错误都是谁发现的?不是沈正,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