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大丈夫 >

第325章

明朝大丈夫-第325章

小说: 明朝大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未让刘二愣和陈大虎往北方运粮。

等到开春以后运河解冻,但是两省忙于春耕,也没有闲散劳力进行运输,因此这些粮食一直在两省存放 可现在马上就要到五月份了(农历),春耕早己结束,老百姓正是农闲之时,若不抓住这个时机运粮,再有一个多月,就到夏收时节,那时又无人可用了。

想明此节,李景大喜,忙让小九传沈正和张鳌速来东暖阁议事。

少顷,沈正和张鳌匆匆赶来。

“大帅,什么事情这么急?”沈正落座后问道。

李景笑笑,给两人倒上茶,然后将曹文诏的军报递给沈正。

沈正粗略地看了一下忽然惊喜道:“盛京攻克了?这么快?”

“啊,大喜事啊!”张鳌闻言惊呼道。

说着从沈正手中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后,张鳌忽然皱了皱眉道:“这些女真人行事好毒,这不是想把老百姓饿死么?”

李景摆摆手:“事己至此,多说无益,我找你们来,就是商议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

沈正摇摇头道:且实在是太不划算了,“现时怕是无法解决,平阳府那边的存粮就算全部运到辽东,也派不上多大用场,而每运送一批粮食,倒有一半要落入民夫的肚子里。”

李景点点头:“平阳府的粮食是不能再动了,要以防万一,现在只能从南方想办法,二愣和大虎去年收了不少粮食,要想办法把这些粮食运到北方。也不需全部运来,两省各送一半,所有的难题便可解决。”

张鳌沉吟了一下道:“大帅,要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怕是没那么容易,我查过户部的资料,这几年,运河淤积的厉害,嘈运十分不便,这几年南方的粮食大多靠陆路运输。”

“哦。运河的嘈运不通么?”李景闻言一e。

张鳌和沈正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皱了皱眉:“马上调动人力,疏通运河,务必要保证运河畅通,不然的话,南北物资运输不便,既费钱又耽误时间。”

“可是,辽东方面怕是等不到运河疏通,要是从陆路运送粮食,送到辽东至少也要一个多月,辽东方面等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么?”沈正忙道。

李景摇摇头:“不能从陆路运输,时间长不说,消耗太大,我们承受不起,还是要靠船运。运河不通,就走海路。”

沈正闻言一匪 :“走海路?现在旅顺等地都被清军占领,想从海路运送粮食,这个风险太大了。”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我们必须先把辽南地区的清军消灭,把通往辽东的海路通道打开。”

沉吟了一下,李景接道:“不过,咱们不能等万事俱备,要双管齐下,辽东方面尽快解决驻扎在辽南的清军,同时南边也得做好运粮的准备,让刘二愣和陈大虎马上组织人手和船只把粮食装船。不能辽南平定了才起运粮食,或者是南边的粮食己经起运,辽东方面还没动手。”

“大帅,虽然咱们己经掌控了辽东的局势,不过想平定辽南地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听说吴三桂现在还被阿巴泰拖着到处跑呢。”沈正说道。

李景点点头:“说的不错,吴三桂现在被阿巴泰拖得厉害,以至于辽南的战事拖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太大的进展。不能让清军这么拖着,得速战速决,现在皇太极己被生擒,盛京也己攻克,可以把主力部队抽调出来增援吴三桂了。我准备让虎头率兵驰援吴三桂,把辽南的清军解决掉。”

沈正闻言迟疑了一下道:“调虎头所部增援吴三桂,这样一来咱们在辽东的骑兵部队就只剩下定国这一支了,后面的仗单靠定国这一万来人怕是不够。”

李景看着沈正笑了笑:“岳父,看来你对朝廷原来的军队还是放心不下啊。”

沈正笑道:“不是放心不下,实在是无法放心。盛京一战,祖大寿部损兵折将,伤亡一万五六千人,我现在正害愁战后的抚恤问题呢。这些战死和那些受伤的士兵的抚恤,我估计至少得花二百万两银子,现在大明到处都用钱,我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银子?”

李景摆摆手,正色道:“岳父,你可别在战后的抚恤问题给我打马虎眼,多少钱都得出,这些士兵都是为国战死的,是我大明的英雄,我不能让他白白的为大明流血牺牲。

那些受伤的士兵和战死的士兵的家眷一定要妥善安置,我得对得起这些士兵,不然的话,以后谁还愿意当兵,为国家卖命。”

顿了顿李景接道:“还有,战后对立功将士的封赏,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要是真的拿不出这笔钱,那我自己来出这笔钱。”

沈正闻听忙道:“济民,我哪能让你出这笔钱?其实封赏的银子以及抚恤的银子我都准备了,只是我没想到会伤亡这么多人。现在这仗还没打完,就己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算。

祖大寿的部队要是争点气,不死那么多人,我怎会对他有看法,他要是接下来的仗还这么打的话,国库真的拿不出抚恤的银两了。”

2楼2014…05…21 07:44 |

第443章 清军余部

l>;第443章 清军余部_明朝大丈夫吧_ 贴吧  | |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关注:78贴子:1;3201回复贴,共1页 第443章 清军余部

收藏     吧主10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1楼2014…05…21 07:52 |

竞价沙发:t豆首次抢占本贴沙发,竞价t豆越多,被超越的难度越大!我的t豆余额:0回复内容:还可输入140字前排沙发1970…01…01 07:00      吧主10   李景摇摇头:“岳父,你不懂军事,其实祖大寿己经是尽力了。祖大寿所部并未列装咱们的新式武器,就算列装,这么短的时间他们也不可能熟练使用。

你别忘了,清军的战力本来就不低于祖大寿的部队,再加上情急拼命,祖大寿能打到这个水平己经非常不错了,要不是他尽力拖住清军,令清军精疲力竭,定国如何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祖大寿是个将才,他知道这仗是怎么回事儿,也知道打到什么时候收手。不然的话,他可以为了保全部队提前撤出战场,或者是为了立功率领全军跟清军死掐。如果那样,盛京之战的不一定是个什么结果,我军的伤亡不一定会是多少人。

要是祖大寿提前撤出部队,清军士气大振,气力不衰,定国未必能那么容易把清军打回去,皇太极很可能会率部从北面突围。

如果祖大寿率部跟清军死战,哪怕最后打胜了,也不过是个惨胜。

岳父,辽东那么大,我军兵力原本就不足,若是祖大寿损失过大,咱们在辽东的兵力必然更加捉襟见肘,我总不能继续从关内抽调兵力调往辽东吧,祖大寿这个人虽然有些架鹜不驯,但是打仗还是不含糊的,这一仗打到这个水平,我是非常满意的。”

听李景为祖大寿辩解,沈正轻笑了一下道:“既然你说祖大寿打得不错,那他肯定是打得不错,我原来以为曹文诏给祖大寿请功,是念着以前的情谊呢,”

李景笑了笑道:“曹文诏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了解?他会在这样的大战当中何私么?他要是何私,那他就不叫曹文诏了,当年洪承畴也不会对他评价那么高了。”

沈正闻听,不由轻轻点了点头。

李景笑着接道:“祖大寿所部虽有损失,不过主力部队仍在,尤其骑兵部队还在,这就弥补了虎头所部骑兵调走以后,我军骑兵部队不足的尴尬局面。

这样一来辽中地区可以由柱子坐镇,配合祖大寿部消灭清军残部。

曹文诏和定国就可以挥师北上,全力围剿皇太极的两黄旗余部以及逃往长白山一带的满清王公重臣。”

“等平了长白山的清军余部之后,曹文诏便可东征朝鲜,拿下多尔衷,同时顺势收服朝鲜。”沈正笑道 李景摆摆手:“没那么容易,得让朝鲜主动要求内附才行,不然的话,朝鲜还是一个烂摊子。不过只要平了长白山的清军余部,多尔衷便成无根浮萍,朝鲜人只要有一点志气,便会起兵反抗,多尔衷所部寓居他国,必然要疯狂镇压,到时让林欲揖鼓动那些朝鲜的王公贵族,让他们主动要求内附,咱们便可名正言顺的把朝鲜纳入大明的版图。”

顿了顿,李景接道:“朝鲜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一段时间,辽东的事情却不能拖得太久,拖得越久,国库的压力越大,尤其辽南地区的清军越早消灭越好,辽南平定,以后往辽东转运物资便可省却一大笔费用。”

沈正点点头说道:“我马上给刘二愣和陈大虎写信,让他们尽快把粮食装船。”

“用六百里加急,告诉大虎和二愣,先运送三五万石粮食应急。这段时间,让曹文诏动用军粮救济盛京的百姓。”李景接道。

“前线的军粮怕是坚持不了几天,我让锦州方面把所有的存粮都运到盛京。”沈正闻听忙道。

李景点点头:“就这么办吧。”

沈正不敢耽搁,急忙起身告辞。

李景则命文青马上给曹文诏修书,把自己的思路告诉曹文诏,然后命人快马送往盛京。

待书信送出,李景看向张鳌说道:“兄弟,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不过暂时我还不能让你休息,运河淤积,嘈运不通,清理河道乃是大事,这件事你抓一抓,我让沿河各地官府配合你,争取在雨季之前,把河道清理出来。”

“大帅放心,我马上召集人手清理河道。”张鳌忙道。

李景点点头:“钱粮方面你不用担心,我让户部给你专项拨款。”

“多谢大帅。”张鳌拱手道。

李景笑了笑:“谢我做什么,应该是我谢你才对。”

张鳌忙道:“大帅,张鳌这条命都是您给的,为大帅效命……”

李景摆摆手笑道:“这些陈年往事说他干嘛,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和小莲吧,怎么样?有没有动静?”

张鳌闻听满脸通红,过了一会儿方道:“应该是有了吧!”

李景闻言不由大摇其头:“什么叫应该是有了吧?我都得了消息了,你还断不准?”

张鳌忙道:“大哥,这些年一干兄弟们都添儿添女,只有我不争气,这次郎中说小莲怀了身孕,我是不敢相信啊!”

李景闻言大笑,重重拍了拍张鳌的肩头道:“这有什么不敢信的,回头我让太医再去给小莲把把脉,给你吃颗定心丸。”

“多谢大哥。”张鳌忙道。

李景笑了笑接道:“兄弟,小莲有孕是件好事儿,不过我得给你提个醒,古语说得好,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可不能因为小莲有了孩子,以后不尊重弟妹,否则的话,我可是要给弟妹做主的。”

张鳌闻听忙道:“大哥放心,兄弟绝不是忘本之人。”

李景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儿就好,这次疏通河道,你恐怕有的忙了,现在小莲有孕,家里不能没人照顾,你派人把弟妹接进京,让弟妹照顾小莲。”

张鳌叹了口气道:“大哥,你这么忙,还顾着兄弟的家事,这让兄弟如何报答大哥。”

“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你们各个事务缠身,远比我忙的多,我只能帮你们解决后顾之忧。”李景淡淡笑道。

张鳌叹了口气道:“大哥,您别光顾着兄弟们,您也该把两位夫人接进京了。”

李景摇摇头,叹息了一声道:“先生去世,我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