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圣天子 >

第38章

圣天子-第38章

小说: 圣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周文博前世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军训时,很多人是把这个过程视为枯燥无味,并且用应付的心态来训练,自然进步速度很慢。

然而在目前的rǔ虎军中,周文博每rì里以身作则,可以说众新兵有休息的时候,他周文博却没有休息的时候。不但亲自主持训练,每天还同士兵们一起用餐,再加上每天夜里主帅军帐中那点昏黄的灯光几乎彻夜长明,所有新兵自然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主帅近乎每天工作十个时辰,这种以身作则的效果自然是极佳的,给不少新兵树立了一个榜样。

更何况由于周文博前世带来,印在他灵魂深处的人人平等和与人为善的心态,让他对待所有人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态度。

上行下效,包括段世辰、刘猛等军官也能注意自己的行为,并没有造成新兵和老兵之间的矛盾和仇恨。整个rǔ虎军中反而温暖的如同一个大家庭,让不少见惯了生离死别的新兵们都生出了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些原本多是活不下去才前来投军的乡下人不但能吃上了热腾腾管饱的饭菜,还能住在温暖的军舍里,这种恩德几乎等同于再生父母,没有人不想着报答赵国公的恩德的。

这样恩威并重,以身作则,让周文博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了这群新兵的心,让原本这个时代军队中容易滋生出的飞扬跋扈,以下犯上等极为恶劣的心态和行为。

所以在短短的一周内,已经有不少新兵能够非常标准的完成周文博所教的诸如队列、齐步走、正步走等训练内容,一千人出头的新兵站在大校场上,排成一个整整齐齐的方队,这么多人却寂静无声,能保持这种挺胸抬头的姿势长达半个时辰不走样。

这种看似简单的训练给这些泥腿子带来的改变让不知见过了天下间多少强军的李慕唐也感到了十分的意外和震惊,然而在同一时间,却又有一种自己亲身参与进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在周德返回洛京后的第三天,也是周文博开始训练新兵的第十天,赵铁匠与王木匠一同前来拜见找国公大人。

周文博一听这两人联袂而来,就猜到定是水转大纺车这个项目有了进展,他原本正在同崔皓谈论些最近的事务,如今正好一同接见这二位领地内的技术专家。

“国公大人,我二人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架水转大纺车,希望国公大人能前往河边验收!”王木匠和赵铁匠原本就是皱纹横生的脸上此时已经笑得如同一朵绽放开来的菊花,想比定然是大功告成才能如此兴奋,也不知这二位是为了能够亲手完成这件超越了时代的机械而兴奋,还是为了那笔不菲的赏金而高兴。

周文博和崔皓连忙跟随这两位到了洛河边上。

军匠集本来就是依着洛河边而建的,洛河在这个时代宽十余米,河水清且深,水流急湍,水力资源也是很丰富的。

当只是画在纸上的水转大纺车落于实处时,周文博才能明白为何两位工匠如此兴奋和喜悦。

这大水车足有九米长,高三米,几乎有三间屋子那么大,远远看过去如同一头老黄牛横卧于洛水之上,巨大的水轮在急湍的河水冲击之下快速转动着,在两条皮绳的带动下,三十二个纱锭在高速旋转,一个个原材料投进去,就有一根根成型的淡褐sè麻线从纱锭的下方传出来,这等奇观已经引起了不知道多少人在旁观起来,赵铁匠和王木匠的徒弟们正在全神贯注的盯着这个大家伙,有的负责送料,有的则负责抽丝,一幅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水转大纺车可抵多少小纺车?”周文博转头问起了身边的王木匠。

“这水转大纺车有三十二枚纱锭,又可全天不休转动,水力带动,速度远较手摇纺车为快,一rì出丝之量,可比百辆小纺车!”

王木匠满脸自豪的神情,他拿到国公大人的图纸之后,立下了三rì完工的军令状,自然也是有着极大的压力在身上,整天带着一众徒弟泡在了这个项目上,这才能及时完工。如今看到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机械能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自然是非常有自豪感。

“好,有功当赏,二位可前去兰芝姑娘出支取赏金,凡是参与制造的诸位弟子,每人赏钱一贯!”周文博做任务得的金币都花不完,还真是不吝啬这一点点赏金,他大手一挥,这赏金总额就高达五十贯了。

“宣德,既然这纺车已经完工,我托德叔购进的葛麻等原料都已运到,你组织起来军匠集上所有的裁缝和那些善于裁衣、织布、纳鞋的女子,速速为我军将士赶制军衣和布鞋。”

周文博在等着赵王二匠赶制水转大纺车之时,已经命崔皓提前召集并重金雇佣了附近乡里,包括宜阳县城中的裁缝和一些擅作服装衣物的女子,只待这纺车一成,就开始大面积快速制衣。

第六十六章欲收卒心破万难(五)

“定不负瑾瑜所托!”崔皓虽然是个传统的士人,jīng通经史子集,然而出身贫寒的他经过了几年磨练后早就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满腹才华却单纯无比的书生。

他目前虽然都是在做一些琐碎无趣的工作,整rì里同一些乡下人、商人、手工业者甚至农妇打交道,尽管他的悍妻经常抱怨他辞了主薄的工作到这来吃苦,崔皓却毫不犹豫的坚持做了下来。

若说一开始的认真工作还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态度,那过去十rì之后,崔皓已经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他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往常相处中谦恭清雅的小师弟了,这位小师弟自从大病一场后,所作所为当真是让人不解、震惊有敬佩不已。

先是瞿石亭上一《沁园chūn·雪》,其席卷宇内气贯星河的霸气真是让几位师兄弟都是大吃一惊,虽然没有交流,以崔皓对诸位师弟的熟悉,自然能看出来他们心中暗中生出的一个念头,其实崔皓不也是如此吗?

随后突然有噩耗传来,赵国公同嫡子战死蜀中,崔皓虽然没有言语,心中却为小师弟捏了一把汗。

父兄惨死是极大的噩耗,然而其中却内蕴生机,若是小师弟能够力挽狂澜,维持住赵国公府的地位,那可真就是鲤鱼一跃过龙门,从此化龙九天游。

周文博接下来的行动并没有让崔皓失望,虽然未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周文博已经争取到了缓冲的时间,随后周文博前往各县招募新兵的行动更是让崔皓眼前一亮,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师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明主!

崔皓半生不得志,满腹才华却没有用武之地,如今眼看小师弟正要腾飞而起,却正是缺乏人才之时,若是不趁机前往投效,那可真就是有眼无珠之辈了。

因此崔皓毫不犹豫的辞官而去,前来投效自己已经选定的主公——周文博。

周文博毫不犹豫就委他以重任,可以说目前已经在周文博麾下的民政方面占了先机。这让崔皓自矜的同时也不敢放松,对于周文博交待的所有任务都超水平完成,这也算是君臣相得,周文博对大师兄的能力和态度自然是极为满意的。

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周文博所有工作的内容和勤奋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原本他还对周文博雇佣来这么一大群庄户,并且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训练军队而不解,但是当他看到这些庄户在可见的利益面前迸发出来的超强能动xìng和那些原本目光麻木瘦弱不堪的新兵在短短十rì内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他也被这种浩浩荡荡的力量所感染。

他终于意识到了平rì里他从未真正用心审视过的,这个社会底层的百姓蕴含的如同海面下的冰山般深不可测的力量。

尽管平rì里嘴上总是挂着先贤孟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为轻,君次之。”但是只有自己放下平rì里高高端起的架子,真正融入他们,平等的和他们交流,这才能有新的感悟,这样才是知行合一啊。

按照周文博之前询问诸位裁缝的经验,以周文博雇佣来的裁缝和女工的人数,一天大概能赶制出近百套衣服,布鞋也能赶制出五十双。

按照这个速度,目前的一千名军人大概能在二十天后就能每人分到一双布鞋和两套麻衣。

周文博决定一批批的举行近期训练过程的验收工作,将最先生产出来的衣服鞋袜作为奖品发给优胜者,这样也能刺激其余新兵对于训练的热忱和认真程度。

于是就在这天正午,在招兵第一天前来报道的两百多名士兵接到了通知,将于第二天正午进行评比验收工作。

凡是认真训练并且基本掌握了所有动作的新兵都有着一种期待感,而那些平rì里偷jiān耍滑,伍长又不管事的新兵,这下可真是有些惊慌失措了。

然而时间并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无论是怀着期待的心情还是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天的光yīn很快就流逝过去了,rǔ虎军的第一次考评工作也正式开始。

这一次场面上的规模就非常大了,后面几天前来投军的新兵都被他们之中选出来的伍长指挥着,排着整齐的方阵站在一片被提前划定的角落,准备旁观比他们资历老那么一点点的老兵的表现,不少新兵也在庆幸着能够有这些人先出头为自己探路,也算积累见识了。

周文博、崔皓、刘猛、段世辰等一众rǔ虎军中暂时的高层都坐在高台的上的主席台。

从周文博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第二rì前来投军的那一批组成的方阵已经整整齐齐,有模有样;而新来的那一批则明显还没有进入状态,歪歪斜斜的队伍真是让人有些看不下去,这些不过在军营里住了一个夜晚的新兵也带着不安和激动的神情,不停地向四周张望着。

由于第一批参与评比的新兵不过两百多人,所以他们将在整体排成一个方阵通过主席台后,以一伍一伍的形式再返回出发处,这样一次不过是十个人在上千人的注视下还要在这段路上做好所有的动作,自然是很有难度的。

刘猛这次作为评比总指挥,他眼看着太阳已经到达了正头顶,预定的评比时间已经到达,就大声宣布评比开始。

由于二十二个伍之间的顺序是按照选拔伍长那天决出胜负的速度来决定的,所以李慕唐这一伍就排在了入场的第一排,而花青和宋金彪的队伍则分别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排。

每一排在齐步走之时都要盯着排头的方向,而李慕唐毫无疑问就成了场上所有人目光的焦点。

李慕唐虽然身经百战,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然而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让他一时间却回想起了当初主上亲自给自己授大唐天策上将衔时的情景。

天策上将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给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所设的一个官职。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曾许诺封李世民为太子。

然而在唐朝建国之后,李渊却立李建成为太子,为了安慰李世民,封他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正一品,负责大唐对内外的所有军事作战,府主,总判府事。

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三师。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有唐一朝,从未再设天策上将一职。

李慕唐被封天策上将之时,大唐已经被朱温狗贼灭亡五年,主上的兄弟,大唐的末代皇帝死于朱温所下的剧毒。

主上信任李慕唐,并将这个流亡政权的所有力量都交付给了他,封他以天策上将衔,然而在多年的反抗和躲藏之后,主上和主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