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64章

悍臣-第164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儒闻言慌忙从床上爬起,胡乱披衣而起,趿着鞋子就将门打开了。

门外,心急如焚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已经等了一阵了,看到张儒衣冠不整的出现,这位大汉将军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拉着张儒就走。

畅通无阻的进宫,东暖阁内已经传来了朱佑樘的啜泣声,梁芳侯在门口,看见张儒仿佛看到了救星:“张帅,您可算是来了,陛下要见您。”

进入东暖阁后,张儒一咕噜跪在地上:“臣张儒,参见陛下。”

朱见深还在跟朱佑樘说着什么,听到声音后,这位大明皇帝无力的挥了挥手:“起来吧!”

张儒一个箭步到了床前:“陛下。”

朱见深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朕,时日无多,虎子,你是第一个进宫的。朕有事要交代,你先且在一旁站着,朕和太子说说话。”

朱佑樘哇的一声哭了:“父皇,不,我不要你有事。”

虽然贵为东宫太子,可他终究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不,还没满十七岁。

“傻孩子,人总要死的,朕也是人,朕不是神。”脸色灰败到了极点的朱见深抚摸着儿子的头发,有气无力地道。

“虎哥,你最有办法了,你能帮我把父皇救回来,对不对,对不对!”朱佑樘一把抓住张儒,疯癫如魔。

张儒无奈摇头,他是有很多办法,可是朱见深已经油尽灯枯了,莫说他前世不是医生,就算他前世是医生,只怕也难救回朱见深的性命。

说话间,几位内阁大学士和兵部尚书都到了,一干忠臣基本上都到了位。

朱见深这才对跟着张儒进了东暖阁的梁芳道:“让他们都进来。”

紧接着,等床前跪满了人之后,朱见深这才唤过张儒,如枯枝一般的手紧紧抓住张儒的手:“虎子,两年历练,你羽翼未丰,朝中要拿捏你的人,却也不敢胡乱下手的。往后,太子要靠你辅佐才是。你二人自幼相识,亲如兄弟,答应朕,将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让佑樘失去你这个兄弟!”

很难想象,皇帝的临终之言,竟然是对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说这话。

别人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张儒却是明白的,皇帝没有朋友,朱见深如此,他老爹朱祁镇亦是如此。可是朱佑樘不是这样,这位太子爷骨子里太过仁慈,对身边的人同样重情重义,他需要一个朋友。

自己手里握着重兵,虽然说兵权朝廷可以想收回就收回,但是一旦太子继位,张儒的权势只会增加。只要让张儒成了气候,将来难免发生某些不愉快的事。

“陛下放心,臣活着一日,便是大明的屏障,臣不死,谁也别想伤害佑樘。”张儒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他说话的时候,是哽咽着说的。

对这位皇帝没太深的感情,可终究还是有感情的。纵使满朝文武都觉得成化皇帝昏聩,他对张儒,终究是不错的。

朱见深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几个跪着的内阁大学士:“太子继位,朝纲不稳,尔等需竭力辅佐太子。朕一生褒贬,自有后人评说,尔等一生褒贬,亦当由后人评说。孰轻孰重,自己掂量清楚,切莫自误。”

意味深长的话,貌似是在敲打某些人,跪在地上的群臣,已经有不少流下了冷汗。

“钦命太子朱佑樘为大明正统,诏书朕早已写好,待。”说到这里,朱见深突然急促喘息起来。

他费劲的捂住胸口,脸色通红,双目圆睁,仿佛有什么东西扼住了他的脖子一样。张儒和朱佑樘飞快的伸手想要将朱见深扶起来,手还没碰到皇帝,就见朱见深脑袋一歪,身体完全瘫软。

“太医,太医。”朱佑樘嚎啕大哭,张儒在悲痛莫名之际,还没忘了喊太医。

老态龙钟的太医急匆匆进入东暖阁,手在朱见深脉搏处停顿片刻,忽然瘫坐在地:“陛下。驾崩了!”

朱佑樘疯了一般扑在朱见深身上大哭起来,跪在地上的群臣也或多或少挤出了几滴眼泪。

当然,有些人是真哭,有些人是假哭。

梁芳也想学着太医瘫坐在地上,还没倒下却被张儒扶住了:“传令御马监,加强防范,传令内廷禁卫,未得太子诏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内廷。”

如雷霆一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才将梁芳失掉的魂魄拉回现实之中,他知道,现在什么人都能乱,唯有他和张儒不能。

一连串急促的命令从张儒口中下达,那些跪着的大臣没有一个站出来反驳的,大家都知道,张儒这么做是为什么。

一直到凌晨,悲痛欲绝的朱佑樘才昏睡过去,由几个梁芳的亲信小太监抬着去了西暖阁休息。面对一干朝臣,张儒可就没了好脸色:“各位达人,陛下驾崩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继位诏书和礼仪安排,还得麻烦诸位大人了。”

刘吉点头哈腰道:“这是自然,张帅无须担心,我等会办妥。”

不觉之中,已经年过六十的刘吉已经将对张儒的称呼都变了。

其他朝臣不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妥,纷纷唯唯诺诺的表示不会让事情出现任何变故。

张儒很满意的点点头:“既然这样,礼部尚书周大人留下,其他人各自回去准备吧!”

安排完毕之后,锦衣卫十四个卫所纷纷出动,连带着朱永老国公麾下的十二团营全部加强了对京城特别是内城的控制。

皇帝驾崩,新帝继位,向来都是朝纲不稳的时候,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行动。

龙兴谷,朱见深继位之后给朱见深添了不少麻烦的固伦长公主得知朱见深已死的消息之后,整个人变得呆滞,口中呢喃:“皇帝哥哥,你怎么就走了呢?”

身边伺候的侍女仆人没有一个敢吱声的,就连一向受固伦长公主宠幸的清茶公子,也不敢做声。

“传令下去,动手。”良久,回过神来的固伦长公主这才下令。

清茶公子脸上闪过一抹喜色,准备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发动了。

一离开龙兴谷,清茶公子就回南麓庄园准备了,他知道身边有锦衣卫的人盯着,但是他无所畏惧。

京城内,随着皇帝朱见深的死,渐渐掀起了诡异的云波。这诡异的气氛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不少人提醒吊胆,大家都在担心,担心某一天某人的屠刀,会毫不留情的落在他们的脖子上。

刘吉府邸,头发花白的刘棉花坐在桌案前,手里拿着一张只有寥寥数语的宣纸,久久无语。

第211章 :兄弟话

翌日一大早,用一天时间安排了个大概的张儒入宫求见朱佑樘,朱见深如今停灵,礼部在准备皇帝大行的礼仪,朱佑樘伤心也只能窝在毓庆宫内。

每天都有奏折通过司礼监送到毓庆宫,尽管伤心,朱佑樘还是强打起精神在处理国家大事。

坐在案头处理奏折的朱佑樘一脸疲态,眼眶红肿,刚哭过不久,在覃吉的劝说下,这才勉强拿起朱笔批阅奏折。

覃吉迈着小碎步出现在毓庆宫正厅:“殿下,张大人来了。”

朱佑樘愣了愣,飞快放下朱笔,大声道:“快请。”

张儒进入正厅之后,单膝跪地行了个武将礼:“臣张儒,参见太子殿下。”

有了上次的说教,朱佑樘这次没有执拗的要求张儒不要客套,有些激动的说:“快快请起。”

张儒起身,径直走到桌案前,语气低沉:“殿下,节哀。”

不提这一茬还好,一提这一茬,朱佑樘的眼泪又不争气的掉了下来:“虎哥,我没有父皇了。”

悲切的语气,让覃吉都忍不住老泪横流起来,张儒鼻子一算,伸手想要拍打朱佑樘的肩膀,手到了半空,却又缩了回来。

现在是朱佑樘最为脆弱的时候,他需要一个人安慰,可是自己是臣子,自己不能不分尊卑的安慰。

看他的动作,朱佑樘索性趴在一堆奏折上大哭特哭起来,他根本就没有做好成为一国君王的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朱见深十年如一日将朱佑樘带在身边,教他如何处理国事,教他如何驾驭群臣,可是心理上面,朱佑樘依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可能在其他臣子面前他能够摆出一副君王的面孔,可是在最熟悉他的张儒面前,他却怎么都做不出这种姿态。

张儒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等着朱佑樘哭完之后,这才不顾身份的伸手帮朱佑樘擦掉了两腮的泪痕:“振作起来。”

“那么多大臣,那么多心怀不轨的人,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朱佑樘心里完全没底,有些彷徨道。

张儒斩钉截铁道:“你是大明的皇帝,等先帝出殡之后,你便要继位。这些朝臣和武将,你不喜欢,可以换,换一些听话的,你喜欢的人上来。但是现在你不能乱,现在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后盯着咱们,你乱了,所有站在你这边的人都会乱。我们不能给任何人可乘之机,不能白白送给别人机会。”

朱佑樘一愣:“皇姑就这么不想我当这个皇帝?”

张儒冷哼道:“何止是不想,先帝仁厚,不曾对他们动手,可是他们的篡位之心,却没有丝毫消减。殿下放心,有臣在一日,他们就翻腾不起什么大浪来。现在十二团营和腾镶四营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些宵小,闹不起来的。”

“你会帮我的,对不对!”朱佑樘眼中满是期盼的目光。

张儒坚定的点头:“殿下放心,臣不死,殿下可安枕无忧。臣答应过先帝的事,就算是死,也会做到。只要臣在一日,就断然不会任由这些宵小作乱。来一个,杀一个,来一百,杀一百。”

他的话,让朱佑樘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心里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担心自己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担心父皇走了会有人为难他。

覃吉在一旁不咸不淡的道:“张帅的杀心,未免有些太重了。”

张儒毫不留情地道:“杀心不重,怎么震慑那些宵小,覃公公若是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本将可以将锦衣卫交给你,本将倒是愿意作壁上观,看看覃公公是怎么兵不血刃的将那些宵小拿下的。”

覃吉看不惯自己,张儒知道,但是他没有跟覃吉之间起什么冲突,一来怕朱佑樘难做,而来这个老太监除了狗眼看人低之外,对朱佑樘还算忠心耿耿。

可是现在是危急关头,他可不想平白生出什么事端。

朱佑樘也看出了二人之间的火药味,赶紧拉着张儒道:“虎哥,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张儒道:“殿下这些日子暂时处理国事,其他事情有朝堂官员去办,礼部那边会拿出章程来。”

静观其变,是朱佑樘最好的选择,却不是张儒最好的选择。

作为当政者,朱佑樘可以选择暂时躲避,张儒却不行。他是九边总督,也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每天要处理的锦衣卫公文就不在少数,更何况城内锦衣卫已经传来了龙兴谷那边异动的情报。现在,他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决不能出半点纰漏。

“罢罢罢,这些事情,有劳虎哥了。”朱佑樘有些怅然道。

张儒笑着安慰道:“先帝给殿下留下了一个江山,殿下切不可松懈。”

朱佑樘脸色微变,沉重的点头:“孤知晓了。”

“臣告退。”听到这声孤,张儒就知道到了自己离开的时候了。朱佑樘已经将自己放到了大明的统治者这个身份上来,他担心的自暴自弃将不会出现在这个性子绵软却行事果决的帝王身上。

前世看历史书,不管是当朝的臣子还是后世的人,对这位大明的中兴之帝,评价都是非常不错的。

出宫之后,纵马疾驰,回到北镇抚司没多久,就听手下人汇报说有神秘人求见,张儒皱着眉头让人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