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63章

悍臣-第163章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猓醋杂谡湃宓囊桓龉嗜耍┌部ね酢斓v樬。

第209章 :酒酣耳热后

“来来来,大家安静一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朱晖大咧咧的朝那些正在品尝半点朱唇的勋贵们。

听到未来保国公的话,除了最里面的几人,其他人都安静下来,就连之前"jiao chuan"连连的青楼女子们,也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巴。

能够让未来保国公亲自介绍的人,身份肯定不简单。

“这位可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身上背着无数军功的九边总督张大人,来,为了表示欢迎,满饮此杯。”朱晖将手中酒杯高高举起,一群人立马附和。

大明的勋贵,是最为特殊的一群人。

一方面,他们是国家最大的蛀虫,每年从内库里面拨出来的银两,完全足够打造一支不下十万人的劲旅。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保障大明国祚的根本,每次作战,基本上都是这些勋贵冲在最前面,死的往往也都是勋贵。

当然,自永乐年之后,很少会有国公级别的勋贵战死沙场,不过死的勋贵依然不在少数。

朱晖很自来熟的拉着张儒朝里面走去,一路上认识或不认识的勋贵们都会高高举起酒杯以示敬意。

最上首的位置自然是朱晖自己的,就连泰安郡王朱祐樬都没那个资格做,毕竟这是朱晖做东。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朱晖拉着张儒直接做到了主位上,还亲自躬身为张儒斟满了酒杯:“今天请文轩过来,就是为了给你介绍介绍咱大明最金贵的一群人。”

这故作亲近的姿态,张儒倒觉得没什么,朱祐樬心里却是腻歪得不行了。

他本来跟张儒就有仇,而且掰腕子还不是张儒的对手,但是张儒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就连他老爹德王都不好动,就不要说他一个泰安郡王了。

朱晖很熟络的为张儒一一做了介绍。

坐在里面这张桌子上的人身份都很是不俗,凉国公蒋琬的儿子蒋兴、蠡国公梁珤的孙子梁涛、涞国公孙镗的小儿子孙直、荣国公赵辅的侄儿赵囿、宁国公周能亲自到场。

大明成化年间封出来的国公,基本上都有人到场了,另外还有几位承袭爵位几代的国公。一桌桌敬酒,一桌桌认识,张儒这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次简单的晚宴,这晚宴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大明勋贵的一次小聚。

除了他张儒之外,整个玉竹轩里面坐着的,都是有勋爵在身的人。

一轮酒敬下去,张儒有了几分醉意,脸上多出两块酡红,不过精神依然是清醒的。

等到被朱晖拉着重新回到主位坐下之后,张儒才压低声音道:“陛下圣体违和,你在这里大宴宾客,不要命了。”

其他勋贵可能不知道皇帝病危的消息,保国公却是知道的,作为保国公的继承人,朱晖也知道,所以张儒这话是单独对朱晖说的。

朱晖翻了个白眼:“来赴宴的没人会说出去,他们自己也有参与,再说了,要问罪,谁能问罪满朝勋贵?”

张儒悄悄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你牛!”

“那是,也不看看小爷是谁。”朱晖很是大言不惭的道。

张儒皱眉问:“你让这么多人聚在一块,要干什么?”

朱晖淡淡道:“这事可不是我折腾出来的,那是我家老爷子折腾出来的。既然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在太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自然要多拉一些人出来撑场面才是。你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也是东宫的红人,先让你来见见这些人,将来你这小阎王杀人的时候,也好有个分寸。”

张儒压低声音咬牙道:“你听谁说我是个小阎王了,长公主那边只要不动,我没理由去招惹这些皇亲国戚。”

朱晖嘿嘿笑道:“你以为他们不会动?”

张儒翻了个白眼:“这话可是保国公老大人说的。”

朱晖不屑道:“我老爹手握十二团营十万人马,他怕什么,该怕的人是你。”

“到底怎么回事?”张儒伸手抓住朱晖的手臂。

他是武将,一身功夫更是曾经的锦衣卫第一高手崔克己手把手教出来的,饶是同为武将出身的朱晖,也有些招架不住。

痛得龇牙咧嘴的朱晖只得告饶:“你先松手。”

张儒松开手没好气地道:“说。”

朱晖这才颇为幽怨的压低声音道:“最近有个叫清茶公子的很是活跃,给不少勋贵家送了礼钱,看来那边也知道陛下身边的消息了。今天把这些勋贵叫过来,就是让他们看看你,顺便也让你看看他们。有些态度不是很明显的,顺势敲打敲打,也省得将来麻烦。”

“这也是保国公的意思?”张儒问道。

朱晖笑道:“嘿嘿嘿嘿。”

“哪些人是收了礼的?”张儒又问道。

朱晖道:“这就要你锦衣卫自己去查了,我只是知道有人收了礼,具体哪些人收了礼我可不知道。不过今天没来的公爷,没来的侯爷,是最有嫌疑的。”

张儒叹道:“这事有点棘手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朝中清贵大臣都不敢招惹勋贵,你让我去招惹他们?”

朱晖贱笑道:“能不能让咱们闭嘴,就要看今天这酒能不能喝好了,酒喝好了,你拿几个人,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还是不会有人跟你过不去的。不过这酒要是没喝好,我劝你还是别动那些人为好。”

勋贵,大明最为特殊的一群人,连文官都不敢招惹,锦衣卫虽然是天子亲卫,却也不敢轻易招惹这些人。

土木堡之变之后武将势力抬头,然后朱见深打压了一部分,现在武将已经没了当初的气焰。可如果有人就这么无视勋贵集团,那就大错特错了。

朱晖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至少,这个盟友没有等到勋贵们发动的时候再告诉自己。

心里有了计较,张儒无奈端起酒杯,开始跟周围的人推杯换盏。

一桌子敬酒一轮,轮到泰安郡王朱祐樬的时候,这位老熟人可不怎么给张儒面子,冷哼一声连酒杯都不端。

“小王爷是不给下官面子?”张儒嘴角勾起,语气放冷。

朱祐樬不屑道:“本王凭什么给你面子?”

张儒揶揄道:“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王爷好歹也是大明的郡王,为了当初一点鸡毛蒜皮的小时,有必要么?”

朱祐樬不无嘲讽地道:“你张大帅近年来混得风生水起,巡视九边、大战大同,身上的军功也不少,何时将我们这些尸位素餐的勋贵放在眼里过。”

张儒道:“这话可就说得过分了,张某人对边疆武将狠是事实,可张某貌似没有动过你们一根汗毛。郡王真要跟张某过不去,张某也无可奈何,这酒,你喝酒喝,不喝,我不强求。”

几位身份几位显贵的公侯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劲,朱晖赶紧过来劝说:“二位都是朱某的客人,可不要失了和气呀!小王爷大人大量,那些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张大人也是给了面子,何必闹得不可开交。”

张儒的面子他可以不给,朱晖的面子他可不能不给,朱祐樬心不甘情不愿的端起酒杯。

可他端起了酒杯,张儒却不动了。

朱祐樬一挑眉,厉声道:“你什么意思,消遣本王不成!”

张儒淡淡道:“不敢!张某忝为九边总督,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小王爷给了张某一个台阶,张某岂能不下。不过张某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王爷答应。王爷若不答应,这酒,张某就算喝了,也不安心。”

朱祐樬咬着后槽牙道:“你在威胁本王?”

张儒笑道:“不敢不敢。”

朱祐樬见他脸色不像是消遣的意思,这才面色稍缓:“本王倒要听听,你的不情之请到底是什么?”

张儒笑道:“张某和小王爷之间,只有一点关于东司房的小小误会,没必要闹得不可开交。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今日张某就借小国公的花,献小王爷这个佛。今日说开了,前尘往事抛诸脑后,如何?”

朱祐樬凝眉道:“你这是要讲和?”

“怎么,小王爷不愿意?”张儒道:“末将先干为敬,小王爷愿意既往不咎,便喝酒,小王爷若不愿,末将转身就走。”

这时,他们已经吸引了房间内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到了朱祐樬的身上。

皇上身边的新贵红人和大明的勋贵杠上,这将是十分精彩的戏码。

很多人心里想着张儒和朱祐樬能够就这么翻脸,那样才算真正的好戏登台。

可惜,朱祐樬让他们失望了,在张儒将杯中酒水一口闷干之后,朱祐樬歪着脑袋想了想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紧张的气氛因为朱祐樬的举动而变得轻松,等朱祐樬将酒杯放下之后,朱晖就一只手揽住一个年轻人哈哈大笑:“这样才对嘛,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把脸皮撕破了。来来来,喝酒,喝酒。”

张儒和朱祐樬的脸色都有缓和,渐渐的,在推杯换盏之中,两人不知不觉走到了一起,到最后,酒喝了不少,两人相互抱着,简直好得跟多年老友一样。

第210章 :生死之道

有了一场酒宴作为铺垫,张儒和朱祐樬之间的情义急速升温。

朱祐樬是个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并不是说他蠢,而是这位泰安郡王不是很喜欢勾心斗角,有些事,他明明心里清楚,却懒得去想,懒得去管。

骨子里,他更像是一个愣头青,如果剥去他那华贵的外衣将他放到仁寿坊随便一条小弄堂里,以他的脾性,绝对不会让人看出端倪。

张儒也是个很豪爽的人,对自己身边的人,他可以好到冒泡,对敌人,他可以狠到没朋友。

两人算得上是臭味相投,一来二去,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连朱晖有时候看到他们两个时不时的一起在北镇抚司‘秀恩爱’都颇为吃味地说你们两个真该一个为男一个为女。

当然,这话说出来之后免不了被两个无法无天的年轻人一顿暴走。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朱晖也不在乎这些,只觉得跟这两个年轻人放下身份的相处方式十分惬意。

张儒每天必去的地方就是东暖阁和毓庆宫,而且每天在皇宫待的时间都不短,宫中有内侍甚至说张儒比朱佑樘还要孝顺。

不过说出这话的内侍第二天就永远消失了,梁芳动的手,一般人找不到什么痕迹。

朱见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醒着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内阁几个大学士担起了治国的重任,太子朱佑樘暂时监国,很多不懂的地方,这位东宫的太子爷不是问那些学识渊博的内阁大学士,而是问身边的覃吉和张儒。

对覃吉的信任,源于十几年的陪伴,对张儒的信任,更多的是有一份亲情夹杂在其中。

作为朱见深中途相认的儿子,除了和太后那边的关系还算好,朱佑樘跟其他皇子皇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一来那些皇女皇子不怎么认识这位太子爷,二来朱见深的可以保护也让他少了很多和家人相处的机会。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丑时,锦衣卫大汉将军忽然紧急出宫,分别前往九边总督府、内阁大学士刘吉府、内阁大学士刘珝府、右都御史屠滽府。

“笃笃笃笃笃!”夜深,张儒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翻身起来握住绣春刀,猛然想起这是自己的九边总督府,复又放下绣春刀,带着睡意问道:“什么事?”

门口锦衣卫校尉语气气促:“大人,皇宫来使,陛下病危,请大人即刻入宫觐见。”

张儒闻言慌忙从床上爬起,胡乱披衣而起,趿着鞋子就将门打开了。

门外,心急如焚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已经等了一阵了,看到张儒衣冠不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