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惊虹一剑 >

第5章

惊虹一剑-第5章

小说: 惊虹一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践约。

那一尘自知不敌,却又对一微心存猜忌,因此竟不惜重金,觅得一枝千年老参,另外配上三色重礼,不等期到,先自登门拜访“天山樵魔”邓来阳,自执后辈之礼,乞求邓来阳宽恕。一面伪造遗命,将一微永禁于寒山石洞。

这一段事迹,一尘虽然记得简略,但辞气之间,不难推知真相。一微看完之后,面色灰白,长叹无语。

侯陵却是嫉恶如仇的脾气,大为愤愤不平,向一微冷笑道:“哼!这就是你们少林名派的作为,我都替你们羞死了。”

一微摇头不答,端的痛心疾首到了极处。

侯陵一半是不忿一尘的卑鄙,一半却也爱惜少林声誉,便怂恿道:“师兄,照我看,一尘犯了三大项罪名:第一,不遵遗命。第二,腼颜事敌,辱及师门。第三,擅禁师弟,同类相残,又有何德何能,敢据此掌门人的大位。”

一微仍然不语,侯陵便又说道:“师兄何不召集僧众公开宣布一尘罪状,取而代之……。”

语犹未完,一微变色叱道:“师弟莫非要陷我于不义?”

侯陵毫不畏怯,抗声答道:“是他先不仁,又何怨师兄你不义?再说,光大门派,也正赖师兄的戒律武功,师兄也不想想,照一尘如此作风,亦真、亦玄两位老前辈,在天之灵亦未见得不痛心吧?”

这话却说到一微心坎中去,长叹一声道:“唉!话虽如此,老衲实不忍见少林的家丑外扬,更不忍见少林有内哄之事。”

侯陵紧接着问道:“照师兄说,就在这寒山石洞中永不出世?只怕你为令师兄打算,令师兄却容不得你。”

一微沉吟半晌,惨然说道:“看来只有各行其事了,师弟,我们走吧!”

侯陵一看如此情形,不敢多问,只随着一微行事。

但见一微在石洞中略一收拾,走到那巨大石门之前,举右掌,沿着石门缝隙,自上而下。轻轻一划,随手一拉,石门缓缓移开,门外那把灌了铁汁的大锁,连着铁闩,碎成两半,落在地上。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石洞,脚步看起来极其从容,实际上却是飞快,不一会来到少林寺大殿前面。

少林众僧,一看一微突然出现,无不惊奇,有些赶来参见,有些赶紧去通报一尘。

一微单掌当胸,作为答礼,脚下却并不停留,直上大殿拜佛。

且说一尘闻报,说是一微无故出洞,后跟一人,即是昨夜大闹方丈精舍之人,显见两事必有关连,千万要小心应付,才可免去一场大辱。因此急急命首座大弟子道印过来,低声嘱咐了几句。

道印受命赶了出来,正遇到一微和侯陵要进方丈的院子,当下躬身说道:“弟子道印,参见师叔。师父听说师叔功德圆满出洞,万分欢喜,快请师叔方丈室相见。”

侯陵暗骂一声:“好秃驴,真会做作。”

这里一微却摆摆手说:“不见也罢!”

说着,迳自往方丈室对面,那间挂着历代高僧遗容的大厅走来。

道印不敢多说,随侍在侧。

只见一微向神龛参拜以后,取出度牒,就着烛火焚花,霎时熊熊火焰过后,将琥林仰望,禅门重视的少林出身,付之烟尽火灭。

这一举动来得太为突兀,侍立僧众,无不大骇,却又不敢拦阻,侯陵亦自纳闷,只不过此时不便询问,怔怔的瞧着一微下一步动作如何?

哪知这少林高僧,已是情不能已,颤声向神龛祷诉道:“恩师,恕弟子不孝。弟子不敢背叛师门,无奈弟子忍辱含垢至今,非去不可,如若不离少林,眼看墙祸起……”语声未了,扑倒在地,痛哭失声。

这一哭哭得天愁地惨,佛家子弟虽说四大皆空,但到底是人就有血性,一微见一尘如此对待,实已寒透了心,如若流连不去,一尘还不定使出什么诡计,那时古刹蝶血,兄弟几墙,说出去为天下耻笑,犹在其次,只恐平日与少林有嫌的几个帮派,联结一气,趁机打击,那时少林瓦解,才真是百身莫赎之罪。因而以壮士断腕之心,宁肯牲牺小我,保全师门。这份委屈恐无人谅解,只好在涕泗滂沱中发泄了。

侯陵一看如此情形,又是难过,又是愤怒,枉说佛门广大竟容不下自己弟子,不由得对道印而视。

当时情景,实是尴尬,道印除了极力慰劝以外,别无他法。

一微尽情哭过一阵,收泪起来,又换了一副坚毅的神情,掏出那本小册,交给道印说:“烦你转给你师父,并请转告,但愿好自为之,克保少林令名。”

说罢,又向侯陵微一扬手,说声:“师弟,咱们走吧!”起大袖一抖,侯陵跟着飘起,翩翩如两只灰色大鹤,霎时间海阔天窆,走得无踪无影。

这一微二次踏入江湖,纵横三十年无敌手,可是从不妄杀一人,其间两至天山收服邓来阳,完成亦玄遗志。三上少室,解七派围攻少林之危,义救一尘,又曾在高邓湖独擒水怪,保障一方生灵,完成侠义门中种种可歌可泣的侠义事迹。

三十年以后,江湖元奸巨憝,死的死,隐的隐,一微倦鸟知返,这时少林掌门人已由道印继承,数次叩请师叔回山怡养,那一微自觉不甚合适,坚持不肯,悄悄在伏牛山寻下一处石洞,以一鹤一猿为伴,闭门静修,除了侯陵一年两度去探望以外,江湖中人根本不知他尚在人间,不过盛名却是二十年不衰,凡是年过花甲的武林前辈,每一提起“一微上人”四字,无不肃然起敬。

就在去年盛夏,侯陵上伏牛山避暑,与一微上人盘桓了半个多月,临别之时,一微上人说出一件生死大事。原来一微上人,功行猛进,静中神游,默悟前因,有一段四世宿业未了,此一前世有缘之人,七年前中秋之夜,降生中州富贵人家,如能度化上山,解消宿业,功德亦说圆满了。

话中之意,是想请侯陵代为寻访此一有缘人,老友生死大事,义不容辞,侯陵慨然答就应下来。

这下可苦了闲云野鹤,游戏人间的九指神偷侯老侠。盖因一微上人,不过朦胧参悟,到底此人姓什名准,降生中州何处?一概不知其详。侯陵如大海捞针般,四处探访富户人家的幼年子弟,不是年龄不对,就是生日不对,日子愈长愈觉渺茫。

由于这一年多来,侯陵足迹始终不离开中河洛一带,因此常到诸葛玉堂家盘桓。他爱诸葛玉堂秘制的百花佳酿,更爱诸葛玉堂潇丽不俗,因此原来泛泛之交,倒结成了晚年的密友。湘青和艺儿这一对小儿女,更是与侯陵投缘,因此,每当踏破铁鞋无觅处,心中烦闷异常之时,只要到诸葛玉堂处来大醉一场,逗弄逗弄这一双娃娃,一切尤愁便都抛到九霄云外。

这年夏天,侯陵从铜山沿黄河西上,直到潼关,再沿渭水西到咸阳,细细搜索了一避,仍旧毫无踪迹。由咸阳踅回长女,顺道到黑珠崖来探望诸葛玉堂,正值重阳佳节,登高置酒,闹谈之中,侯陵提及当年与艺儿之父伏一睿,在泰山登高,分手以后,伏一睿不上两个月,就在海南五指山误饮毒泉而亡的往事,唏嘘不止。那诸葛玉堂也黯然微叹道:“老前辈可知,艺儿并非一睿的遗孤?”

侯陵闻言诧异,问道:“那么艺儿又是什么人呢?”

于是,诸葛玉堂停杯低语,说出艺儿一段神秘身世。

事在一年半以前,长安城内安平镖局掌柜,诸葛玉堂的三十年老友“银枪神臂”胡胜魁,派趟子手丁四骑子快马,来请诸葛玉堂去诊治一宗疑难大症。

病人乃是一个幼童,据胡胜魁说,他从太原交镖以后,回程在潼关附近的山涧中,发现这个孩子,浑身伤痕,但胸头犹有一丝热气,江湖道上,讲的是扶倾济危,岂能见死不救,因此将他带回镖局,延医诊治。奇怪的是,孩子始终昏迷不醒,但又并不断气,请来的医生都识不透其中道理,这才求教于不轻易下山出诊的诸葛玉堂。

诸葛玉堂,果然名不虚传,一看之下,微微笑着问胡胜魁况:“贤弟久行江湖,见多识广,可知此子为何如此?”

胡胜魁欠身笑道:“正因小弟愚昧,才来请教老大哥。”

诸葛玉堂不再答话,打开了药囊,取出秘制的紫金夺命丹,调化开了,将那孩子身上伤处涂遍,白布包好。下余之药,撬开孩子牙关,和茶灌了下去,然后在他右边肺底稍下,用两分真力,使掌一推,孩子的手足一动,哼出声来。

旁边看热闹的镖头、趟子手、车把式挤了一屋子,一看孩子醒了,一齐高兴的叫道:“好了,好了,果然诸葛大侠好手段。”

这时胡胜魁也已明白,便问:“这孩子可是让人点了重穴?”

诸葛玉堂点头回说:“正是让人点了胸前的巨阙穴。可也亏得先点了穴,气血一闭,内里才不受伤害,要不然从出上摔到山涧里,岂还有他的命在?”

胡胜魁一听这话,不由孤疑,接下来又问说:“先点穴后摔落,那就不是失足,难道他小小年纪,就受人暗算?”

诸葛主堂罢手回说:“贤弟问得有理,回头一问孩子就知道了,现在先救人要紧。”

说完,在八仙桌前坐了下来,提笔开了一张加减十三味的方子。胡胜魁赶紧叫人去抓了药来,煎好让孩子服下。

果然诸葛玉堂有起死回生的妙术,不消半月,那孩子便已复原,鲜蹦活跳,茁壮调皮。就有一样,可煞作怪,问起孩子,姓什名谁?家住何处?一概都茫然不知。胡胜魁无计可施,只得带了孩子,再来求教诸葛玉堂。

诸葛玉掌闻言也觉怪异,八、九岁的孩子,应已懂得人事,再说孩子没有一个不要找父母的,这孩子在胡胜魁家一点都不认生,仿佛对他自己过去的一切,毫无印象,这其中必有原因。

于是诸葛玉堂将孩子带入静室,从头至足,细加检视,好久才出室问胡胜魁道:“说来惭愧,愚兄自问对点穴之道,精研四十年,江湖上少有对手,现在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天竟未看出来。”

胡胜魁大骇急问:“怎么?”

诸葛玉堂拉过孩子,指着他脑后说:“这里是玉枕骨,名为脑户穴,为督脉阳气上升入泥丸的门户,通十二经脉,如击成重伤,七日必死。脑户穴下一寸,即是哑穴,点伤成哑吧,无治。此子在脑户穴与哑穴之间,被人以阴柔掌法所击,所以过去记忆,尽皆丧失。”

胡胜魁又问:“那么该如何解救呢?”

诸葛玉堂摇摇头说:“愚兄可无能为力。”

胡胜魁方在沉吟之间,诸葛玉堂又问道:“动问贤弟,此子如何处置,贤弟想已成竹在胸?”

胡胜魁知道话里有话,便反问道:“老大哥看,该怎么办?”

诸葛玉堂略停一停,庄容答道:“山居寂莫,湘青得找一个小朋友作伴,如果贤弟肯割爱,就让愚兄我来抚养这个孩子,如何?”

胡胜魁一听此话,正中下怀。原来他膝下已有五男三女,妻室刘氏本就在埋怨,自己的孩子还照料不了,又拾个野孩子来添麻烦,因此原有把这孩子送人的打算,此时一听诸葛大侠愿意收养,那真是千稳万妥的好事,自然一口答应。

在诸葛大侠却另有深意,说给湘青作伴,实是托词。因细看这情形,这孩子乃是受人暗算,必有深仇大恨在内,如果仇家得知消息,赶来强索硬要,岂不是平地风波,替胡胜魁招惹麻烦,因此才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实是成全老友的一番好意。

从此这孩子就跟了诸葛大侠,起名艺儿,对外则宣称是他的远房表侄银鞭大侠伏一睿的遗孤。

当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