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27章

宋时行-第227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远处,大牢大门打开,玉尹迈步从里面走出。燕奴等人发出一声欢呼,立刻围拢过来。

黄小七端着个火盆,站在牢门口大声喊:“小乙哥,且慢且慢……跨过火盆,去了晦气再出来。”

玉尹本打算直接走出牢门,可是被黄小七等人这么一弄,不得不停下脚步。

此时,兴国寺大街上已有不少行人,见此状况便聚在牢门外,兴致勃勃的看热闹。

“小乙哥好!”

有人冲着玉尹,大声叫喊。

“小乙哥,不知下期周刊,何时能出来?”

“是啊,小乙哥休怕那些鸟厮,大家都等着你仗义执言呢。”

也不知是谁,偷偷把大宋时代周刊是玉尹一手操办起来的消息传递出来。更有甚者,还把玉尹入狱的原因,归结到了白时中等人的身上。说正是因为玉尹揭露了白时中等人的卖国行径,才遭受牢狱之苦。这开封城里,多得是血性汉子,听闻之后,便对玉尹称赞不已。今晨在桑家楼,甚至有说书先生编了玉尹的段子出来。

李若水等人处心积虑想要把玉尹赶出大宋时代周刊,却不成想,却平白成就了玉尹刚直不阿的名声。

只是玉尹此时,还不清楚这状况。

他盛情难却,笑呵呵迈步跨过了火盆,引得一阵喝彩声。

面带笑容,朝左右看去。眼角余光不经意间,扫过了站在拐角处的李观鱼。脸上笑容一滞,但复又恢复原先的笑模样。他遥遥向李观鱼点头,却见李观鱼脸色铁青,狠狠一顿足,转身离去。看着李观鱼的背影,玉尹眼中却陡然闪过一抹杀机。

这厮,不能再留下来!

想必先前那闯入牢里的马虞侯,便是这李观鱼指使。

别看此人不显山露水,可是却聚集了颇大的能量。他背后有女直人撑腰,收买拉拢那许多人。便连殿前司的将虞侯也被他拉拢过来,保不齐还有更多人被他拉拢。

这厮拉拢人,真个不分人。

居然连个将虞侯也要拉拢……那将虞侯,不过刚入品的武职而已,也值得要去拉拢吗?要知道,他李观鱼不管怎么说,也是太学身份。这般不计身份,却有些过了!

想到这里,玉尹不禁摇了摇头。

他刚要转身和大家离去,却突然想起一桩事,停下脚步。

“哥哥怎地了?”

见玉尹停下来,黄小七愕然问道。

玉尹想了想,突然招手过来,“去找封况,向他打听一下,殿前司一个姓马的虞侯,是什么来历。个子不算很高,很结实,眼眉骨上有一个疤,长的颇为凶恶。”

黄小七一怔,忙点头道:“哥哥放心,我这便去找封况。”

“小乙哥,出什么事了?”

燕奴忍不住问道。

玉尹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所以让小七打听一下。没事没事,咱们回家喽!”

“回家喽!”

伴随着杨再兴一声欢呼,众人呐喊着,簇拥玉尹大步离去。

※※※

宣和六年十月十八,太子赵桓就任开封府尹。

同日,徽宗皇帝罢御史大夫范宗尹,以御史中丞秦桧代之。随后,秦桧便作为大宋使者,与女直人展开了一场艰苦的谈判。而谈判的主题,便是太原三镇归属。

玉尹在这一天,离开了开封府大牢。

新任大宋时代周刊总编朱绚,则派人前往观音巷道喜。

与此同时,善应向陈希真发出挑战,两人同赴少林,欲在太室山南天门决战。

燕奴本打算随同前往,却被陈希真拒绝。陈希真只带了齐龙腾和杨再兴,以及御拳馆地字房教头周凤山三人赶赴太室山。用陈希真的话说,人多了没有用处。他已和少林寺取得联系,届时将会封锁南天门。之所以叫上杨再兴,是为了让杨再兴能开阔眼界。玉尹得鲁智深指点,已有所领悟,而杨再兴作为陈希真的师侄,自然不可以厚此薄彼。而且在陈希真看来,杨再兴走的路数,和玉尹截然相反。

玉尹之前是过于细腻,所以要经过鲁智深的打磨。

而杨再兴,却过于粗矿……虽说杨再兴也是军中打法,但却少了些变化。此次前去太室山,正好可以指点一番。对于此,玉尹倒也没有在意,只让杨再兴多多留心。

出大牢第二日,依旧风和日丽。

玉尹本打算前去拜访黄裳,哪知道封况却匆匆赶来。

“哥哥,你要我打听的马虞侯,我打听到了。”

“呃?”

“那马虞侯上任并不算不久,也是前次禁军遭遇大范围袭击后,补缺上来。

我听人说,此人原本是广济军节度使曹荣帐下,也不知犯了何事,被发配灵河镇充军。后又不知怎地,有人在暗地里使了钱,便调到了禁军,不久前接掌将虞侯。”

广济军,属京东西路,治于定陶。

玉尹听了封况话,心里顿时一咯噔……

“似马虞侯这种情况,多不多?”

“有不少!”封况笑道:“前次禁军遭袭,有许多出缺,便我也是因此才做了押官。”

不对,真个不对!

玉尹这心里面,越发惶恐起来。

他有一种莫名的慌张,莫非那李观鱼,和此前禁军遭袭有关吗?

若真是如此,东京禁军之中,恐怕有不少基层军官,已经被李观鱼所掌控。如果……

玉尹想到这里,激灵灵一个寒蝉。

封况道:“哥哥,莫非出了事情?”

玉尹闭上眼睛,沉吟半晌后,突然走到门口,“九儿姐,家中还有几多闲钱?”

燕奴在门口,正缝补衣衫。

听闻玉尹的询问,愣了一下之后,便说道:“家中而今,尚有几千贯。”

“取一千贯来。”

“啊?”

“便取来再说。”

燕奴不明白玉尹这好端端要钱做什么,不过既然他吩咐了,便也不再询问。

唤上了高世光,从地窖里取了一箱银子出来。

玉尹把银子往封况跟前一放,“贤弟,把这些钱拿走。”

“哥哥这是作甚?”

“三郎休要误会,我与你这些银子,确有用处。我打听过了,禁军一个都头,需五百贯。

我知道你有门路,所以要你拿五百贯去走一遭,买个都头回来。

剩下的钱,我要你帮我打听一下,似马虞侯那样的人,在军中几多,最好能控制起来。”

封况吓了一跳,“哥哥意欲何为?”

“你休问这许多事情,只管笼络住那些人,做一回都头。

其他事情,我自会为你谋划。你我兄弟一场,莫不是以为,哥哥会害了你的前程?”

封况闻听,顿时满面通红。

“哥哥这话怎说来,只要哥哥吩咐,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三郎也不皱眉头。”

玉尹顿时大笑,“好端端,我要你上甚刀山,下甚火海?我只要你做一回都头,在给我盯紧马虞侯那些人。其他事情,你不必多问,该你知晓时,自当让你知晓。”

封况听罢,用力点头。

“既然如此,三郎便尊哥哥吩咐。”

送走封况之后,玉尹独自坐在屋中,闭目沉思。

燕奴走进来,在他身边坐下,“小乙哥,莫不是又出了事?”

玉尹闻听睁开眼睛,朝燕奴微微一笑,“莫担心,最困难时已经过去,而今已无大事。

不过有些事情,却要弄明白才好……最近许要使些银子,你便多费心一些。

过些时候,待十三郎回来,自然会有好转!对了,告诉霍坚,让他着人继续,给我盯死那帮虏人。”

燕奴听罢,点点头,螓首靠在玉尹肩膀上,心中却平添了一丝忧虑……

第284章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雪后天晴。

严冬的阳光,透着一丝清冷之意。

虽则高悬天空,看上去很温暖,却让人感受不到暖意。

后世人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大致便是如此。那太阳看上去很明媚,可让人却感觉着,比下雪时更冷。坐落于观桥之畔,距离看街亭大约两个巷口的一座雅苑里,黄裳身着一件藏青色长袍,正缓缓施展拳脚,动作看似轻柔,却隐藏玄机。

玉尹站在一旁,不敢吭声。

只是这心里面有些奇怪:怎地叔祖这拳脚,恁似太极?

玉尹不懂太极,却不代表他看不出来。少年时也曾随一个太极宗师学习,只不过当时不太珍惜,所以也没有上心。等到他后来觉察到了太极之妙时,那位宗师已远渡重洋,在大洋彼岸开设太极拳馆,教徒授艺,玉尹便再也未能见到对方。

此时,他站在旁边,看着黄裳那舒展的动作,不免感到惊讶。

盖因这黄裳的拳脚,颇有些太极神韵。

不过动作,却非太极的架子……

一套拳打完,黄裳长出一口气,精神焕发。

玉尹连忙捧着一件袍子上前,为黄裳披在了身上,好奇问道:“叔祖,你这使得甚拳?”

黄裳一笑,“不过是我这些年来,钻研道经所创出的一套拳脚,能舒筋活血通络,用来调养身心,并无杀伤力。若你喜欢,改日我便教你,其实也不难,关键还是在个悟性。”

养生拳吗?

玉尹心里一动,“却未知,可有名目?”

黄裳摇头道:“不过一套拳脚,哪有那功夫想名目?”

玉尹忙道:“方见叔祖使拳,招数简单,可蕴意深刻。人言大道至简,叔祖这套拳法中,有阴阳动静,刚柔奇偶之妙,可谓无所不包。我记得曾有人说过: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以及雌雄、刚柔、动静……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也是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叔祖这套拳法,不如便叫做太极,如何?”

后世所谓张三丰创太极,与其说是创,倒不如说是总结归纳。

太极的道理,亘古有之。

至宋代,更被各家引用。黄裳钻研道经,领悟出这太极养生的道理,其实已经有了太极的神韵。只不过,黄裳不是武人,对此也不甚了解,只当作是一套养生拳来使用。

听了玉尹的话,黄裳愣了一下。

“太极?”

他哑然而笑,一摆手道:“此时你便做主,若你真个喜欢,回头便教你也无妨。

不过,我有一桩事要与你说,你且随我来。”

黄裳领着玉尹走进客厅,自有一个家人奉来温好的酒水。

黄裳孤身一人,又喜好安静。

所以观桥书院便给他配备了一个老家人,照拂他的起居生活。

“小乙,你进来,风头太甚。”

“啊?”

黄裳微微一笑,“你可是觉着,从开封府大牢出来,便没了事情?”

“这个……”

玉尹搔搔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黄裳叹了口气,沉声道:“你这次能如此顺利出狱,并非你朝廷不想办你,而是……这么说吧,你这次处理得当,大宋时代周刊及时脱手,才让你免去了灾祸。

而太子初得喉舌,也不想为难你,所以才把你放出来……可你却不知,你而今实际上,却已是大祸临头。”

玉尹听了,心里不由得一咯噔,忙起身道:“还请叔祖指点迷津。”

黄裳抿了一口酒,示意玉尹坐下。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大宋时代周刊,这次令白时中等人颜面无存。

官家心里虽然恼怒,可也不得不治罪白时中,据说准备罢免了他太宰之位。接替他的人,便是少宰李邦彦。那李邦彦和白时中,素来一路。白时中遭了难,李邦彦恐怕也未必高兴。可以说,朝中议和派,已经把大宋时代周刊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可周刊而今已到了太子名下,他们自然不好出手。

坊巷中,流传那份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