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明 >

第444章

乱明-第444章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郑芝龙的强大,是建立在林纯鸿默许的基础上。

所以,他的眼睛始终盯着荆州,惟恐荆州战略突然转向,打他个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郑芝龙一直苦思破局之策,以求有朝一日摆脱林纯鸿对他的羁绊。

当山东之战结束后,江南与林纯鸿之间重新燃起战火时,郑芝龙一度看到了希望。于是,他立即派遣郑鸿逵至江南,与瞿式耜、堵胤锡、史可法串联,以图在货源及市场上打开一个缺口,改变受制于林纯鸿的局面。

崇祯七年之前,由于大明对海贸或多或少的排斥,江南的货物进出直接出海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一般都通过江西转运至福建沿海。这样做成本极高,但对于郑芝龙而言,显然极其有利,他可以一家独揽海外贸易。

然而,自从林纯鸿在广东强势崛起,在江南遍设直通海外的货栈后,海贸找到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成本大幅度下降。顺带着,郑芝龙在海贸上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了边缘化势力,必须仰仗林纯鸿的施舍吃点残羹冷炙。

按照郑芝龙的想法,必须从江南抢占部分货物来源渠道或者市场,方有与林纯鸿一抗的可能。他想出的办法就是依托江南本地豪强,建立不受林纯鸿控制的货栈和海港。

他的想法,得到了瞿式耜、史可法的支持,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帮助他。

经过了详细的筹划后,郑芝龙在宁波的第一家货栈正准备开业之时,他忽然接到消息,林纯鸿的东洋舰队悍然开赴长崎,炮轰长崎繁华之地,致使日本人死伤无数。另外,西洋舰队八艘三层甲板战舰云集台湾海峡,有切断福建与台湾岛、棉兰老岛联系之势。

郑芝龙一下子认怂了,马上单方面断绝了与瞿式耜、史可法的合作,让宁波货栈胎死腹中。

瞿式耜、史可法气得破口大骂,却又无可奈何。

郑芝龙的一小步尝试,遭到了彻底失败,他终于认识到,任何试图在大陆上拓展生存空间的企图,都会遭到林纯鸿无情的打击,于是,他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投入至经营南洋上。

更让他愤懑欲吐血的是,林纯鸿宣布,将在上海和广州一口气建造六艘三层甲板战舰!

郑芝龙有点灰心丧气,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他看到了大明银行这个新鲜玩意,而且还注意到,黄宗羲建议福建也占一个名额。

虽然郑芝龙对货币这玩意了解不多,但他还是知道,林纯鸿通过金票、票据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从他这里,从江南,乃至从大明全国收刮了无数的真金实银!

郑芝龙甚至认为,正是有了金票、票据这些玩意,林纯鸿方有实力一枝独秀,以一己之力独抗朝廷、江南等诸多势力,而且还将朝廷、江南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若黄宗羲的设想能变成现实,那么,林纯鸿对大明货币的控制权将削弱。任何能削弱林纯鸿实力的事情,他都会拥护。

更何况,通过福建的一个名额,他将得到在陆地上梦寐以求的话语权!

郑芝龙一下子活泛起来,想来想去,他令郑鸿逵至江南去拜访堵胤锡,探探史可法、瞿式耜的口风,若时机成熟,可表明支持黄宗羲建议的态度。

郑鸿逵顺利见到了堵胤锡。

堵胤锡知道郑鸿逵的来意后,不由得感慨万千:若论对政治变局的敏感性,史可法、瞿式耜、张溥不及郑芝龙远矣!

摆明了对江南极其有利之事,史可法、张溥和瞿式耜居然按兵不动,只管站在一边看热闹,没有一点中流击水的豪情和主动性。

堵胤锡认为,江南如郑芝龙的势力一般,也应该以设立大明银行为契机,削弱林纯鸿对货币的控制权,获得江南在朝政中的话语权!

当堵胤锡向史可法点明了设立大明银行中蕴含的机会后,史可法大感兴趣,令堵胤锡与郑鸿逵一道至常熟探听瞿式耜的口风。

堵胤锡和郑鸿逵递上拜帖后,迅速获知,张溥和王大俊行动比他们快乐一步,抵达常熟已经一天了。

于是,瞿式耜的西厢厅内又多了两个人。

五个人,身份背景皆不一样。瞿式耜代表着东林党的在野势力,这股势力不被朱由检所待见,被周延儒、温体仁等人赶下台。

堵胤锡代表着史可法,也就是代表着东林党的掌权势力。东林党在经历了天启年间的惨烈屠杀、崇祯年间温体仁的打压后,业已式微。不过,这种式微仅仅相比较极盛时而言,东林党在地方高官中,依然拥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史可法就是其中之一。

郑鸿逵不用多说,代表着郑芝龙的势力。

王大俊代表着江南地区豪商,张溥则代表着江南地区积极应考的士子。

仔细寻思,五人又有共通之处:均强烈要求江南、福建等地方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从一开始,五人便即达成共识,这是增强江南、福建地方势力的绝佳机会。但是,在讨论至是否由荆州主导大明银行时,发行了严重分歧。

王大俊想来想去,沉吟道:“若不让荆州主导大明银行,所谓的大明银行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若真如此,我等五人也不必再议。”

王大俊的想法,得到了郑鸿逵的赞同。郑鸿逵道:“林纯鸿费心费力地折腾出这一出,肯定想着捞到足够的好处。目前看来,除了能得到本该属于朝廷的权力外,还能让朝廷的银票胎死腹中,得不到这两点好处,我觉得他不会轻易设立大明银行。”

王大俊和郑鸿逵的态度激怒了瞿式耜。

这些人当中,就属瞿式耜最为厌恨林纯鸿。两人最初见面时,林纯鸿不过山野一村夫,而瞿式耜虽然失去了朝廷的官位,但在士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时至今日,两人调了个,林纯鸿成为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之一,而他瞿式耜几乎成了落水狗。

不谈当初温体仁和林纯鸿合谋,让钱谦益和瞿式耜师徒差点掉了脑袋,也不必说两人勾心斗角斗了这么多年,仅从两人地位的变迁,瞿式耜就咽不下这口气。

瞿式耜颇为生硬地说道:“难道我们要为林纯鸿做嫁衣?林纯鸿对我们的欺负还不多吗?大明银行设立,则意味着林纯鸿可以抛开朝廷,按照他的想法设立统领全国的机构!如果瞿某所料不差,大明银行若真让林纯鸿主导,紧接着,就应该是大明都督府、大明中书府、大明监察府!”

瞿式耜虽然说得是气话,却让张溥和堵胤锡悚然一惊,心里皆冒出一个想法:难道林纯鸿真的在步步为营,准备做大明的曹操?

若真为此,诚为可惧也!

王大俊和郑鸿逵的政治敏感性显然不如张溥和堵胤锡,还没有明白瞿式耜的忧虑之处。

王大俊苦口婆心地劝道:“起田公,钱钞这玩意,现实的情况就是被林纯鸿独掌,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看到这点。当前,无论是江南,还是福建,在钱钞上皆被林纯鸿所左右,无一丝决策之权。朝廷现在弄出了银票,就冲银票不到五百万的发行量,迟早也会被林纯鸿搞死。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我们拥有一份决策权,好歹可以牵制林纯鸿,让他不敢肆意妄为!”

堵胤锡将瞿式耜和王大俊的回味了好几遍,发现他们陷入了两难之境:到底是应该融入其中,分享一部分权力;还是应该光荣孤立,不要那份权力,也不让林纯鸿统领全国?

堵胤锡眉头锁得紧紧的,不知如何选择。

第596章 妥协与坚持

林纯鸿口中的六大势力中,李自成与江南地方势力,实质上并不完整,或者说缺了一条腿。

相比较江南地方势力而言,李自成内部铁板一块,只是自身供血的能力奇差,只能靠抢掠维持生计。一旦有自身供血的强大势力压制,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李自成现在被林纯鸿压得举步维艰,便是明证。

按说,江南经济实力比起荆州来,有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江南地方势力一直从属于朝廷,内部无严密的组织机构,也未形成统一的声音,甚至连作为一大势力的自觉都没有。

因此,江南地区理所当然地被荆州、郑芝龙和朝廷视为了肥肉,谁都想把江南控制在手中,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

这点,瞿式耜看到了,堵胤锡也看到了。

可是,无论是瞿式耜还是堵胤锡,都无法痛痛快快地喊出一句:江南人要拥有更多的权力。

若江南人喊出了这句话,就像林纯鸿喊出“荆州人要更多的权力”一般,意味着谋反,意味着推倒朝廷再来。

至今,林纯鸿没有喊出这句话,江南人自然不敢喊出。

不过,双方的对策倒是出奇地一致:拐弯抹角地增强自己的权力。

大明银行,就是其中的对策之一。

也就是说,在设立大明银行上,江南人和林纯鸿都有相同的内在诉求。

林纯鸿正是看准了这点,方才神定气闲地等待江南人冲锋陷阵。

果然,堵胤锡一直在思考作何选择时,郑鸿逵的一句话,让大家从苦思中绕了出来。

郑鸿逵道:“即使大明银行不成立,我们不要那劳什子的席位,林纯鸿就不独掌货币了?现在,邦泰钱庄就相当于大明银行!好不容易等到林纯鸿犯浑,有让出一部分席位的打算,真不知道大家在犹豫什么!”

堵胤锡得到郑鸿逵的提醒,突然想到,货币如此,军队何尝不是如此?放眼全国,即便是号称满清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鞑子,都不是荆州军的对手,荆州军想要统领全国,还不是轻松至极?

非不愿为,实乃时机不成熟!

只要再过个十年八年的,荆州方面进一步强大,恐怕就是要求林纯鸿分享权力,也是不可能的事。

分享权力,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

堵胤锡做出了选择,开始苦劝瞿式耜和张溥。

最终,瞿式耜和张溥也意识到,从朝廷那里分享权力暂时无望,还不如趁着荆州侵夺朝廷的权力,助一把力,趁机拿到一份江南人自己的权力!

对嘛,一味地搞对抗有什么出路?妥协,才是政治的精髓所在嘛!

瞿式耜和张溥开始密谋,如何让朝廷同意就管委会的席位分配进行谈判。

涉及到政争,王大俊、郑鸿逵和堵胤锡都插不上手,各自返回扬州、厦门和安庆。

在荆州,对新设大明银行的看法并非铁桶一块。

最初,林纯鸿授意财政司拟定大明银行方案时,几乎无人支持。大多数人认为,邦泰钱庄已经掌管了整个大明的货币体系,何必设立大明银行,让朝廷分润其中的权力呢?如果担心朝廷发行银票动摇货币体系,最多花点精力搞死银票就是。

不过,当阁幕使们及财政司的大佬们看到管委会的权力分配格局后,都觉得这是兵不血刃收编银票的良策,还可以借杨嗣昌对推广银票的决心,将荆州的货币体系推广至大明各地。

朝廷拒绝大明银行方案后,荆州高层并未放在心里,大多以为,既然朝廷拒绝在先,那么就别怪荆州下手无情,彻底让银票昙花一现,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

林纯鸿授意将《新设大明银行之奏议》刊发后,众人也未多想,以为林纯鸿在为搞死银票寻求道义上的支持。

然而,事态的发展有点出乎意料,江南、福建各路势力开始串联,居然想动用手头的政治资源,推动大明银行的设立。

张道涵、朱之瑜越琢磨越不是味道,怎么看,林纯鸿都是有意纵容这种局面的形成。

两人稍稍一碰头,觉得此举不妥,会削弱荆州对货币的控制力。

朱之瑜只觉得心里沉重无比,用低沉的语气提醒张道涵道:“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