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848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848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已经过了耀州驿吗?也就是说,路程已过一半了?”秦良玉稍稍的松口气,又担忧起来,耀州驿在三岔河和海州卫城中间,过了耀州驿,也就走了一半的路程,这一路,因为比较安全,所以,倒是加紧了赶路,没有鞑子来拦截,自然是好事,但,即将进入不完全遮蔽的场地,这危险也就大增,只怕要更加的小心了,这前进的速度,只怕也要放缓一些。

“回总指挥,是的。”马祥麟认真的回答道。

“好!传令各部,稍作歇息,吃过了饭,继续前进,……已进入危险地段,传令各部,要多加警惕,不可大意……”秦良玉下令道。

“末将得令。”马祥麟朗声答应道。然后去传令了。

大军随之便停下来,一个运动中的巨大车队,很快就停下脚步,不再前进。

洪承畴看着战车营整齐的停下来,动作犹如波浪一半,逐层的推开,实在觉得好奇,心里对这战车营更加推崇,只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这战车营的战法摸索清楚,日后也一定要带领这么一只战车营。

大军吃过了饭,喝足了水,牲口也歇息过了,又重新开动。继续朝着海州卫前进。

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一些想靠近大军观察动静的探马,不断的被明朝的斥候追赶,驱逐,这一路走来,实际发生的,只有残酷的斥候战而已。

到了下午,离海州卫不过十来里的时候,海州卫里才传出动静来。

海州卫城里刚传出动静,明军这边便已知晓。

“报!……”秦良玉正在带领着大军行进,见大军已经行进此地了,心中甚安,到了此地,这海州卫几乎就是必下的,看见前方奔来的探马,也停下来。

“何事?”秦良玉问道。

“回大人,海州卫城里奔出万余鞑子,朝我大军而来。”探马急速的说道,声音甚是洪亮。

“鞑子何人领兵?”洪承储问道。

“回答人,鞑子头领阿敏。”那探马回答道。

“万余吗?”秦良玉再次问道。

“回大人,是的,只有万余。”这个探马肯定的说道。

“好,再探!有新情况,即刻来报。”秦良玉稍稍皱皱眉头,说道。

“小的得令。”那探马答应一声,转身上马往回奔。

秦良玉得了这个情报,倒是思索起来。

“总指挥,不是说海州卫里原有的兵马加鞑子头领阿敏带来的人马,总数不过万余,难道是倾巢而出了,莫非,这海州卫城都不要了?”洪承畴道。

“我大明这边光是左右马军就有四万余,全是一等一的精锐,鞑子头领阿敏哪里顶多一万余人,如何敢和我大明硬碰硬,以下官看,多半是虚晃一枪就要走人的,否则,一旦我大军围拢上去,阿敏就是死路一条……”毛文龙倒是不以为意的说道,对阿敏是相当的看不起。

秦良玉稍稍的思索了一下,也算是赞同毛文龙的观点,大明这边,光是算毛文龙和袁崇焕的骑兵,就有四万以上,远超阿敏的人马,根本不惧怕阿敏搞鬼,明朝这边的探马撒得极广,方圆几十里之内的动静,别想瞒过明朝,这大平原上,也别想在什么地方埋伏下多少人马,所以,秦良玉虽然听到了阿敏前来的消息,实际也并未下令车队停下布阵,而是继续前进。

“毛帅说得不错,光是马军,我大明就远超阿敏的人马,根本不惧他冲阵,阿敏前来,只怕是想打个过场,做做样子罢了。”秦良玉很快做出了判断,如今大明这边的士气可比鞑子要高得多,士气上就不怕鞑子,人数上更是鞑子的几倍,更加没必要怕他,万余人就想打这只队伍的主意,实在是有点妄想,在秦良玉看来,只怕阿敏也是在敷衍了事,做做样子给东虏虏酋看,以军情局的情报,虏酋和阿敏素来不和……

“总指挥说得是。”洪承畴在这几个人面前,是绝对的新手,战场嗅觉、观察,应变方面,差两人太远,听了两人说的话,忽然醒悟过来,立刻称是。

大军继续前进,并没有因为前方有鞑子而停下,好像似乎根本不在乎鞑子。

巨大的车队继续前进。

“报!……”又是一名探马飞奔过来。

“前方如何了?”秦良玉淡淡的问道。

“回大人,鞑子大队人马已经折回去了……”这个探马禀报道。

“哦,知道了,再探。”秦良玉听了,微微笑了笑,果然不出所料,万余人就想来阻大军,实在有些自不量力了,不理他是对的。

“小的得令!”那个探马也是利索的答应,转身,上马,回奔。

“总指挥好算计,鞑子果然退走了……”毛文龙倒是率先恭维起来。

“哪里,不过是正常的推测罢了,算不得什么。”秦良玉微微的笑着说道。

“总指挥,只怕鞑子不光是退走这么简单,只怕连海州卫城都不会要了,只怕会绕城而过,直接退走,下官以为,是不是该追击一下……”毛文龙也笑着说道,在绝对实力面前,碾压鞑子毫无悬念,毛文龙倒是装起高深来。

“毛帅说得在理,本指挥也是这么想的,我大军逼近,他海州卫城根本无法防守,只能放弃,既然已经出城,怕是不会回去的,毛帅可是想去一试身手?”秦良玉笑着说道,对于碾压鞑子,心情也实在好得很。

“总指挥,下官老了,老了啊!”说着,毛文龙倒是装起了高深,看向了洪承畴。

“总指挥,下官愿意带队,追一追这鞑子,也算是给下官涨涨见识。”洪承畴也不是傻子,明白得很。这是毛文龙有意“考”他,如果他是个有胆量,明事理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明白这话里的意思,肯定会立刻要去追赶鞑子。如果他是个糊涂蛋,软蛋的文人,这个时候,只怕不会明白毛文龙和秦良玉两人对话的里的意思,对于要不要追击东虏还会犹豫和疑惑。

果然,洪承畴说要带队前往,毛文龙倒是对着洪承畴笑了笑,毛文龙现在对这个年轻的新任辽东巡抚更加放心了,看样子洪承畴不是个糊涂蛋,也不是个软蛋,皇帝似乎没选错人。

秦良玉也笑了笑,毛文龙的意思,她是懂的,听见洪承畴愿意带队去追,笑着道:“也罢,既然洪抚台愿意带队去追,那就劳烦洪抚台了,洪抚台就以一万人马去追,以十里为限……”

秦良玉的话还没说完,又奔来一个探马。

“报……”

“……何事?”秦良玉停下话,问道。

“禀大人,鞑子绕海州卫城而走,并未入城,海州卫城内已经起了数道浓烟,应该是鞑子在烧城。”探子大声的说道,因为急速的奔波有些气喘。

“嗯,知道了,再探!”秦良玉说道。

“小的得令。”那探马也是答应,然后转身,上马,回奔。

“鞑子在毁城了,洪抚台,还得麻烦你先进城控制一下火势,接收海州卫城……”秦良玉笑着对洪承畴说道。

“下官领命。”洪承畴倒是学那战将一般,朗声答应道,这可是秦良玉、毛文龙送他的一个大人情,虽然这海州卫城只是接收,不算什么功劳,可对于他这么一个新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对于提升他的威望还是有相当的益处的,他如今,资历太浅,完全靠皇帝的威望帮他压着,否则,铁定压不住下面的骄兵悍将的,如今,追击鞑子,抢占城池,对他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洪承畴是个聪明人,立刻会意,倒是带着感激的答应的。

第688章 西进南下

明朝未战而一鼓作气,拿下了海州卫城。

尽管海州卫城被鞑子临走放了一把火,但并不影响明朝接收海州卫城的喜悦。

海州卫,这个曾经明朝的卫城,如今,再次回到明朝的手里。

……

孙承宗一直在等待前方的消息,按照预计,这次打海州卫城,应该不会遇到很大的阻拦才对,应该比较轻松,只要大军到达了海州卫城,就赢了。

按照车营的速度,一日之内,是绝对能行进到海州卫的。早上,孙承宗怀着忐忑的心情目送大军开拔,之后就一直等待着消息。

尽管事前已经做了周密的准备,做了精细的安排,可这决定大明朝生死的大战,孙承宗无法平静。

深夜,消息终于是送到了孙承宗的手上。

“好!好!好!……”孙承宗看过了信件,连说三个好,整个人终于是才松了口气,绷紧的精神才松下来。

“阁老,可是我大明赢了?”作战室里,一直有参谋值班,看到孙承宗连说三个好,也是情不自禁的问道。

“赢了!轻取海州卫城,如预料的一般,并未发生大规模战斗……”孙承宗说道,对于麾下参谋们的问询,孙承宗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整个作战室都沸腾起来,众人压抑着内心的喜悦,互相庆祝着。这确实是难得的喜讯,算是开门红,东虏连阻拦大军的勇气都欠缺,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印证着军情局的各种情报。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三岔河。

原本已经寂静下来的三岔河,立刻被众多的繁星笼罩,互相传递、分享这份喜悦。

孙承宗的脸是红的。不过,在这夜里,看得不是那么明显。

“拿下了海州卫城,也就是说,可以依靠海州卫城作为据点,将战场遮蔽的范围再向东虏推进五十里了,如此一来,就有一百五十里的范围了……”孙承宗在地图上,反复的用尺子测量距离,最后总得出了这个结论。

拿下海州卫不算什么大功劳,可却是整个作战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环。依托海州卫城,可以轻松的将触角伸向更深的内陆,伸向东虏的老巢。如今明朝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最不怕的就是消耗,明朝消耗得起,而东虏,消耗不起,打起斥候战来,明朝是不怕的。

“阁老,拿下了海州卫城,只怕此战先赢了三分了……”一旁有参谋道。

“不错,都说先声夺人,我大明确实做到了先声夺人,东虏士气、心气不如从前了。”孙承宗也感慨道。从送回来的战报上分析,鞑子不过只派了万余人做做样子,大队人马甚至都没来,就足以说明很多东西了。

“阁老,如今斥候战打得如此激烈,鞑子不是不知道一旦我朝占领了海州卫城,对他们的影响,明知了还不来,鞑子确实萎得厉害,不复先前勇猛,以前可是放出狠话,满万不可敌的,现在看来,却也是空话,大话了……”参谋们倒是热议起来。这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分尊卑,实际,这在参谋部,确是很平常的事。

“阁老,鞑子即便全来又如何,我大军根本不怕他,要和我朝大军对峙,起码也得有五六万人,鞑子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么?……即便是有,敢全来么?林丹汗那边吃亏已久,得知东虏全部来跟我朝纠缠了,岂是会善罢甘休的?”

作战室里,参谋们倒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

孙承宗倒是乐得这些参谋们自己讨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群体的智慧,却是无限的,以其指望人人都是诸葛亮,还不如给平凡人多配一些臭皮匠更有用。争得越多,也就越能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也就更能避免问题。

“如何,可争论出个结果了?”孙承宗待参谋们争论过一回之后,笑着问道,问归问,实际孙承宗心里是有数的,问,不过是考验一下这些参谋们罢了。

“回阁老,学生们已经有结果了。”其中一人说道。

“哦,说说看。”孙承宗心情相当得好。

“回阁老,学生们认为,应该暂且以稳定现有的态势为主,没有必要催大军继续进攻,有海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