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猪星高照 >

第124章

猪星高照-第124章

小说: 猪星高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曲文的话,没能卖出东西的村民又火急火燎冲回家里。没过多久又抱着一堆书本画册跑来。

这回曲文更乐了,村民们竟然连挂历和海报画都扛来,甚至还有小学生课本!

“你看吧,我到村里转转,只要你觉还能值些钱的都收下来。”曲文跟陈巍说道,然后转向熊五。“五哥麻烦你,只要是她看上的帮忙先付下钱,回头我一起结给你。”

熊五做了三年掮客,不敢说有多少鉴赏水平,基本的常识还懂一点,知道光靠村民很难发现好东西。点了点头:“成,全都坐在这估计很难收到什么好东西。”

“哎~~~”陈巍没想到曲文随口说一声就走了,扔下了自己和熊五俩人。

“不用叫了陈小姐,虽然和阿文接触时间不长,我多少知道他的性格,对朋友格外的信任,他把事情交给我们,我们就用心去办好就行。”熊五说道,男人和男人有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仅凭你的一言一行就知道你这个值不值得交往。很明显曲文在熊五心目中是值得深交的类型。

“是吗,等回头我收得贵了他可别怪我。”陈巍小小的埋怨,曲文真的不担心她和村民们的感亲,故意多给点钱。

“说了不会的,我以人格担保。”

曲文说到村里转转,村长亲自领路,对他来说曲文就像个财神爷,为人友善大方,十分好相处。

俩人边走边聊无意中说到修路的事情,村长脸上顿时露出无奈的表情:“村子修路的事情已经向上报告了很多次,可都没有具体的加答,说是乡里现在也缺钱,要等县市级领导的拨款,可这一等就是几年。我的小孙子从小学一年级一等就到了五年级。”

村长的言下之意是他的小孙子在前边的缆绳滑道上滑渡了四年,这四年来来回回不知吃了多少苦。

“只要没人重视,我看再等几年也未必能修好。”曲文接触到不少体制内的人,知道他们的行事作风,往往会把事情分成一二三等,轻重缓急,能突出政绩和出力不讨好的。很明显村里修路的事被分到了第三等,又或者出力不讨好,无法突出政绩之类。所以才一拖再拖,几年都没修好一条百多米的崩塌道路。

“是啊,为了这事,新来的陈老师帮忙跑过几回,上次带了两个人看了下,说是村前的道路太过狭窄,无法通过大型机械,所以这事又拖了下来。”村子一声叹息,顿了会接又说道:“说实话,陈老师是个好姑娘,我们这片的村子虽然缺老师,可都不想埋没了这样的好姑娘。我看你回头把她带回去早点成亲算了,她对我们的恩情,为大家做的事,我们记在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

曲文没想到陈巍才来几个月就得到村民们如此的爱戴,看来她确实为附近的村民们做了不少实事,不光光只是教书育人罢了。

“我会劝她的。”曲文只能这样回答,毕竟他不是陈巍真正的男朋友,俩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绝对不能扯上感情,否则受伤的不止是俩人个。

“那就好,等你们成亲的时候记得寄张照片给我这个老头子。”村长开心笑起,表情又有些惋惜,多好的一个姑娘,多好的一名老师。

说话间,村长领着曲文和梁山来到村里的祠堂前,一座两百多平的旧式单层木制建筑。四面的梁柱和窗台墙面全都是用老木料搭建而成,上边只刷了一层防腐用的光漆再没别的涂料,露出木料原有纹理和色泽。

在梁柱和檩椽都是靠yīn阳卯榫接连,环环接扣,井井有条,没有用上一根铁钉却异常的坚实牢固。从房顶开始,只要是有门窗的地方都刻有精美的纹饰图案,所用手法有透雕,镂雕和链雕,把一幅幅体现当地民族风情的画卷用雕刻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整个祠堂古朴典雅,富有历史遗韵。

曲文很惊讶的望着整座祠堂,与其说这是座木制建筑,倒不如说这是个大型木制工艺品。

“村长,这座祠堂有不少年头了吧?”曲文轻拍了下祠堂的门柱。

村长回道:“哪是,听祖辈说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们村里最老的物件。”

“三四百年。”曲文微微一愣,要推断一个建筑物的历史不比鉴赏古玩年代容易,因为所用木料的关系,会造成年代辨别上的偏差。就比如门梁上的拉花雕板,据曲文对木料的了解,应该是用大型的樟木和杉木拼接而成,这两样木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虫蛀,不怕变形,不易开裂,是木制建筑最佳的材料之一。

而门上的雕花门板则是由整块樟木直接锯好雕刻而成,抛开上边的木雕图案不说,光是这么大一块樟木都极难得见,像这样的樟木如果没有五百到八百年,甚至是一千年根本成不了材。所以单论祠堂的两块门板都能值不少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猪星高照

———————————————————————————————

正文第188章老祠堂(一)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第189章 老祠堂 二

   走进祠堂两旁的立柱上挂着“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的对联,整幅对联用笔刚劲有力,如龙在飞一气呵成,不管是谁题的词,这份笔力可以堪比许多大书法家。除此之外堂内还挂着四幅“福禄寿喜”图,用笔同样刚劲流畅,线条自然清新,与对联相比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用灵觉扫去上边全都冒着淡淡的青光。

曲文又愣了好一会,整座祠堂给他太多的惊讶和惊喜,怎么都没想到在这座深山里会有座满是精工制作,充满古香古韵的祭祀宗堂。

“老村长,你们祖上出过文豪?”曲文不敢肯定,不是文豪最少也是个颇有才学的才子。

“文豪是什么?我只知道我们祖上出过举人,在我们族谱上有记。大概是清朝中晚期的事情,中举之后回来出资修建了这座祠堂,之后外出任官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原来如此。”

举人是华夏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

据华夏古代的科考资料记载,在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七百多名状元,近十一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多不可数。不过像这种偏远山区能出一位举人那可是不得了的事,光宗耀祖不算,十里八乡都会为之庆贺。

不管那位举人最后是否回来过,最少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财富,一笔看得见却又想不到的财富。

曲文望着整座祠堂,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向老村长问了句:“老村长如果有人愿意出钱买下你们的祠堂,不知道你们肯不肯卖?”

“买我们的祠堂?”老村长惊讶的把嘴巴张得老大,曲文来到村里花钱收了一大堆破烂货不说,连他们的祠堂也要买。这事怎能叫人不奇,让人不惊!

“这座祠堂可是我们祖宗留下的东西。把它卖了你让我们怎么有脸面对族里的先人。”

老村长的话极有道理,华夏各族都有认宗归源,厚待先祖的习惯,祠堂是专门用来供奉先人的地方,如果把祠堂都给卖了。那就是有违天理。大逆不到。

曲文只是记得二师兄夏钧亮曾经说过,香港有一位豪绅想买些古祠堂的摆设构件,比如门窗雕板之类,用来改建家里的祠堂。让其显和更具古韵,家族历史悠久流长。

像这种事说怪也不怪,人有了钱各种古怪癖好都会跑出来,连供贡先人的地方也要弄得尽善尽美。其实说白了就是面子问题,当然还有些迷信的成份在里边。就好比大伟人在建国初期说过。年号要取得长,这样国家存在的时间才会更长,于是就继续延用了公元多少多少年。

不过普通的祠堂构件那位豪绅看不上,好的祠堂别人又不愿拆来卖。就好比村里这座,你让村民们拆掉,他们不跟你拼命才怪,拆人祠堂如同挖人祖坟,所以曲文才犹豫了老半天。

“算了,就当我没说。原想把这座祠堂卖掉能抵得了修公路的钱。”曲文笑了笑没在继续往下说,他确实是出于好意,很多时候指望那些贪官不如指望自己。

听到这话老村长的神色微微一变,沉默了很久略带忐忑的向曲文问道:“能修得了前边塌方的山路?”

曲文点了点头:“能,如果我估计得没错。连前边到进村的路都能修,修成条大路。”

“大路……”老村长又开始沉默起来,蹲在祠堂门口从腰间拿出根旱烟杆,塞满烟丝吧唧吧唧的抽起。在云贵一带很多老人家都喜欢抽旱烟。

等老村长把一杆子旱烟抽完才慢慢站了起来。又问道:“你能保证一定抵得了修路的钱。”

“八成吧,就算修不了水泥路。全铺成石子路我想应该没多大问题。”这事曲文那敢保证,修山路可不是一般工程,光是把材料运进山里都要花一大笔钱,粗略算下全部修完两三百万跑不了。这也是曲文给这座祠堂初步评估的价钱。

“你让我和大家伙儿合计合计。”看来老村长有些心动,死去的老祖宗重要,可活着的娃儿更重要,谁家长辈愿看着自己的子孙受苦,如果有条件改变,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有利于眼前的选择。

“没关系,我看我今天也走不了了,可能要在村子里住一宿,老村长不介意的话给我腾出个地方,能睡觉就行。”

进山淘宝不像进菜市场买菜,满菜市的菜任你随意挑,你得慢慢看慢慢掏,如果操之过急很容易漏掉宝贝,这样一来进山的辛苦也就白费了。

老村长听见微笑道:“这事容易,晚上上我家住就行,村子里也很久没有外人来了,大家伙儿还可以一起闹闹。”

曲文性格随和,跟着笑了笑:“那就闹闹。”

在村里大致转了一圈回到陈巍和熊五身边,俩人已经收了十多件东西,基本都是清末民初的民俗用品,价值都不怎么高,要拿到曲文的新店肯定不行,拿到市场上转卖或是放在家里当摆设还可以。

见曲文回来,陈巍嘟着嘴美艳中带着七八分可爱,神情微微的满:“究竟是你在收东西还是我在收东西,你倒好把我当成佣人,自己成了甩手掌柜。”

曲文不好意思的挠起头:“我这不是也在忙吗,再说了我绝对相信你的鉴赏能力,能和我说说都收了些什么好东西。”

“你自己不会看吗。”陈巍责怪道还是拿出个小本子,上边记着收了些什么东西,都花了多少钱。

俩人一问一答,倒真的像是对小情侣在争吵,旁人看见呵呵笑起,还有人瞎起哄问道:“陈老师你们俩什么时候成亲?”

“成亲!”陈巍愣愣的转望曲文,眼中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丝。

晚上全村人都到村长家吃饭,因为人数过多,很多人都是从自家扛来桌子,一直排到了村长家的露台上。吃的虽然简单,但都是村民们自己养自己种的东西,就连酒也是农家自酿,没有任何添加剂,使其格外的清爽甘甜。唯一的缺点就是后劲大了些,酒量稍差的人喝上一两碗就开始说起胡话,甚至醉倒在地。

见大伙请吃请住,曲文也不想太亏欠村民,拿出了一千块钱执意要塞给村长。村长却婉言谢绝,只回道如果真能帮忙把山里的公路修好,让他来村里白吃白住一辈子都成。

想致富先修路,看来老村长也懂这个道理,只要路一通村里的很多土特产便能带出去换成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