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猪星高照 >

第123章

猪星高照-第123章

小说: 猪星高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暂时够用了吧。”

“够了,我想再过几天也用不完。口渴吗?罗校长的房间里有热水,你想喝的话可以到他的房间倒。”

陈巍好心问了句,在此之前她绝没想到曲文会有这么好的体力,将整堆柴火劈完竟然连口大气都不喘。托他的福在罗老师回来之前总算不用自己或是罗校长坐在操场边劈个老半天。

“不用了,我看这缸子里的水很清,应该是山里的泉水,正好我就爱这口。”曲文说完直接拿起水瓢舀上一瓢,全然不顾水的冰冷咕嘟咕嘟的喝着。

真正的山泉味道很甜,有一种清凉回甘的感觉,只要喝过一次就知道比超市里所谓的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真空水,太空水好多少。还有人敢说是什么大自然的搬运工,谁知道他那水从那来的。

陈巍像见到另类似的看着曲文,就算他在乡下呆过可也还是个城市仔,但这股豪迈随和是很多城里人所没有的,而那份精明富有才学又是许多乡下人没有的。

陈巍再次淡淡的笑起,她很高兴,高兴好姐妹苏雅馨能够找到个可以依靠的好男人,仅仅接触了一天,曲文便得到了陈巍的认可。

山里没什么娱乐活动,吃过晚饭帮忙辅导了下几个孩子的作业,然后便去到罗校长的屋子休息,从进山起足足累了一整天。曲文很自然的倒头就睡,一觉直到天亮,等天蒙蒙亮起,这家伙才和周公结束了棋局。

这时罗校长已经来到学校,在帮孩子们准备早餐的同时也帮曲文三人准备了一份。吃的很简单。白粥加馒头,不过曲文和梁山从来不挑,能填饱肚子就行。吃过早餐跟着陈巍去往山后边的村寨。

从学校出发在靠着山边的小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陈巍突然停了下来。指着不远处说道:“前边就是被山石封住的路面,由于山体滑坡的关系整节路面有一百多米的路程需要靠缆绳滑渡,每次只能滑渡四个成年人,多了缆绳可能会承受不了。”

十多分钟之后,四人来到一座大山前。和周边的山峰相比眼前的这座大山上半部如同被人狠狠的用锤子砸成了粉碎,大量的泥土石块倾泻而下,堆叠在山下的河道边。而进山的道路正好在山的半腰部份,因为泥土流失的关系形成一节很长的凹面。

滑渡的缆绳就架在崩塌大山的两边,听说是原来用来渡河用的,到现在最少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上边锈渍斑斑,曲文很怀疑这样的缆绳滑锁能有多大的安全系数,说不定滑到一半就会断掉。

“这缆绳能用吗?该不会滑到半就断掉吧?”熊五用手轻轻拉了下只有一号电池般粗细的钢细缆绳。抱以同样的疑问。他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以觉得自己的命越来越精贵,凡事都会优先考虑安全问题。

“六七百斤应该没问题,我曾经见过村民驮着一头小牛过去。”陈巍的话让熊五微微放宽了心。

如果是在风景区娱乐场所,曲文倒愿意试试这样的缆绳滑渡。最少周边的事物让人觉得轻松没有心理压力。而眼前四面都是陡峭的巨石,曾经因为地震造成的整体滑坡山面,脚下是湍急的河流,还有那该死的高度落差感。

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头一轮碰这玩艺身边就是崩塌过的山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但是既然来了总不能中途落跑吧。这不是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吗,特别是在陈巍这样的大美女面前。

“我来帮你系锁套吧。”见曲文在缆绳呆了会,陈巍走了过来,拿起系在缆绳上的皮带绑在曲文的腰间。由于身体过于接近又弯着腰的关系,领口内的春光映入曲文眼中,里边白花花的一片,是那么丰满又富有弹性。

等帮曲文系好锁套,陈巍直起身子轻拍缆绳:“自己用力向前拉动就能过去。”

“知道了!”曲文急忙收回下流的目光。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美丽的事物是人都喜欢看,尤其是这么养眼的东西。心中一片叹息,怎么这么短才得看了一分钟不到。

一百多米的距离如果是在平路上行走几分钟就结束,若换成刘翔不过是十秒的事情,可是在缆绳上滑渡,尤其是在充满危险的断崖山面滑渡,感觉时间会被无限拉长。在上边滑行十分钟,你会有一个小时的感觉。在这里完全是靠双手前进,臂力好的就快些,臂力差的花的时间则会加倍。曲文很难想像山里的孩子是怎么用他们的那双小手滑过这段惊心动魄的山面。

五分半钟!

等曲文落到地面粗略推算了下自己滑渡的时间,以他的臂力竟然也花了五分多钟。当然他还可以再快点,可是速度过快重心就难以掌握,还会造成缆绳的摇晃,会给自己和后边滑渡的人带来危险。

随着曲文第一个落地,梁山和陈巍紧随其后,熊五却还在绳索上慢慢悠悠的晃着,他的个子偏矮,双手也短,要拉动缆绳会更加的吃力,所以他这会还没到达地面。

“五哥你行不行,要不要我过去接你?”曲文向挂在腰间的熊五大喊,声音不断的在大山中回荡。

“不用,再等我一会!!”熊五倔强的大声回答,怎么说他也是个大老爷们,绝对不能让人看扁了,吃力归吃力还是很努力的向前滑行。

见熊五都这么吃力,曲文忍不住向陈巍问道:“孩子们每次过这段吊索要花多少时间?”

陈巍想了想:“年纪大的一般要二十分钟左右,年纪小的由大人带过去,也要花上同样的时间。”

“二十分钟!”曲文倒吸一口冷气,这种感觉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绝对要比玩过山车和蹦极还刺激。“这路是该修了……”

等熊五也渡过断面落到地上,足足花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口中喘着大气休息了好一会才缓过来。口中不断嚷嚷,就算给他一千块钱,他也不想再滑一次。不过这事由不得他,回去的时候还要往这经过,除非他肯绕远山而行。

渡过断面路又开始顺畅起来,虽然还是碎石小路,可比起滑渡的感觉要强上太多。特别是经过了断面滑渡之后,你会惊然发现双脚能踏实地面的感觉是那么的美好。

陈巍领头在山间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然后渡过条铁索桥来到了个村寨门口。

寨子内的建筑极具民族特色,一幢幢木楼相依成排,大小错落有致。如果没有前边的断崖相信很多人愿意来这里搞民族风情旅游。

见有人进村,闲得无事又好奇的村民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一看是陈巍就热情的打起招呼。

“陈老师,你今天怎么有空进村,学校放假了吗?”一个老汉问道。

“不是,我今天带几个朋友来看看,学校暂时由罗校长看着。”

“陈老师……我前两天打了两只野兔……,正好回去的时候给你捎上。”另一名年轻的村民走了过来,眼中充满了爱意,表情却又有些羞赧,说话时断断续续。

“不用了虎哥,你上次送我的兔肉还没吃完,而且我男朋友这次从城里来给我带了很多东西。”陈巍说着突然挽住了曲文的手,微笑着脸上现出满满的幸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猪星高照

———————————————————————————————

完,您可以返回列表。

第188章 老祠堂 一

   虎哥块头很大,相貌憨厚耿直,十足就是个勤劳诚实的农民样板。听见陈巍的话,看了看她又看了看被挽着的曲文,在脑中寻思了半天终于想起一个词:郎才女貌。脸上不由的露出失落和羡慕,但还是咧嘴笑笑:“你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我们感谢你还来不急,送点兔肉算什么,我现在就给你拿去。”

虎哥说完转身甩开膀子蹭蹭蹭的跑了。

虎哥一走,曲文用极小的声音说道:“你伤害了个纯真汉子的心,再说了我什么时候成你男朋友了。”

陈巍望着虎哥离去的背景,松开了曲文的手,一脸的幽怨:“是男性朋友!”

曲文耸肩笑了笑没再说话,跟着她向村内走去。

村子不小也有百来户人家,听陈巍说明曲文三人的来意,没怎么出过大山的村民觉得格外的新奇,在他们眼中新东西就是好东西,越新越值钱,城里人却把破烂当宝贝。于是有几位村民按着曲文所说的样式,把家里外表看起来最破最老的瓶瓶罐罐都拿了出来。

看着几位村民拿来的东西,曲文无奈的笑了笑,十多件东西全都是民见常见的实用器,其中除了碗碟,还有淹酸的坛子,甚至还有散发着恶臭的夜壶。,谈不上年代更谈不上价值。

陈巍也很无奈的解释道:“乡亲们没什么鉴赏知识,能按你说的把类似的东西拿来算是不错了。”

“我知道,反正时间还早再慢慢看下吧。”曲文又笑了笑,古玩鉴赏不是小儿读物,随便翻两页书就能学会,这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累积,如果这些村民全都懂得鉴赏知识,那还要鉴赏师来干么,古玩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接连看了十多件东西,曲文终于发现了件稍具价值的老物件,一件清末的白釉束莲纹盘。盘子不大直径约在三十五厘米左右,内外施满了白釉,盘心暗刻束莲纹饰,釉面稀薄,光泽度欠佳。一看就知道是民窑制品。而且保存欠妥盘身内外出现不同程度的刮伤。像这种盘子拿到市面上也就是三四百的价格。

“大叔你这个盘子我三百块钱收了怎么样?”曲文向盘子的主人问道,这件盘子肯定进不了自己的新店,等新家装修好,清洗下当成摆设还不错。

听见曲文的话。大叔呆愣了好半天,这件盘子平常都是家里用来装菜的,用完随手放回碗柜里,怎么也没想到这件盘子这么值钱。三百块钱相当于他一家人半个月的收入。

“行行!”大叔点头如捣蒜,爽快的答应。接过钱连声感谢又跑回家看看还能翻出些所谓的好东西不。

见同村的一件盘子就卖了三百块钱,围观的村民一片惊讶,像石头掉入滚烫的油锅瞬间炸开。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的村民都往家里跑。

没过多久村民又从四面八方跑回,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瓷器,大部份都是碗碟类,而且以白色的居多。敢情都觉得白色的盘子能卖个好价钱。

可惜上百件碗盘没有几样值钱的,基本上都是近几十年的制品,再普通不过的民间实用器。难得有几件民国时间的东西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

古玩行有这么一个说法。一缺少十,也就是说一件器物上有一个缺口最少要少十分之一的价格,缺口越大越不值钱,更何况是普通的民窑制品。

由于村民拿来的东西较多,陈巍也加入了鉴定的行列。梁山和熊五则帮忙维持次序。村民们也非常的配合,不争不抢,一个个排着从村中排到了村口。

为了不让村民失望,同时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曲文像征性收下保存较完好的几件民国瓷器。虽说价格不如之前的清白釉束莲纹盘,但也让卖出东西的村民们感到高兴。

“老乡们。老乡们请听我说,除了瓷器,你们家里还有些什么书或者画之类的东西也可以拿来。只要具有历史价值,我一样会收。”曲文再次提示到,山里人心性老实,见瓷器能卖得钱,一股脑的拿来的全都是瓷器。

听到曲文的话,没能卖出东西的村民又火急火燎冲回家里。没过多久又抱着一堆书本画册跑来。

这回曲文更乐了,村民们竟然连挂历和海报画都扛来,甚至还有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