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大导演 >

第236章

崛起大导演-第236章

小说: 崛起大导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小虎现在就是发达了,想要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公知叫兽说得,他一个大导演难道还说不得吗。

所以,在《焦点访谈》中,万小虎敞开了说。

“我之所以拍《舌尖上的中国》,是有我的目的的,除了我之前说的,要传递中国文化,更主要的是要展现中国。我因为拍电影的关系,经常往返中国和美国,我就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一点,两个国家的民众,互相不了解。”

“中国很多人,总觉得西方国家有多好多好,西方人生活在天国,其实不然,西方人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我遇见过很多美国人,他们也被生活压迫的喘不过来气,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账单,甚至流落到露宿街头。”

“而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生活,误解就更深了,我记得美国一个机构发布了中国人~权报告,拍了几组照片,上面可能是一个农村家庭围着桌子吃炒韭菜,然后它旁边配了一段文字,说‘中国西部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野草度日。’”

“还有一个加拿大还是哪国的电视台,说中国只有30万权贵喝得起可乐……你说这些内容可笑不可笑,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还就信以为真,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在上个世纪停留,还认为中国养不活自己的老百姓,又穷又落后。”

“说真的,我在美国虽然也受到很多人的吹捧,但依然感觉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给我的感受就好像,你是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投奔他们发达国家一样,其实我只是去赚钱的,而且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商机,比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要多。”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西方世界各种好生活,外国人认为我们吃草、喝不起可乐?因为西方国家它会宣传,它们的电影啊、电视剧啊、纪录片啊各种样式的文化宣传非常到位,它把自己好的一面都拿出来宣传了。”

“你再看看中国,为什么总书记开会时说我们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因为我们不懂得展现自己,我们生活已经越来越好,大家都奔着小康去了,可别人不知道啊。我们以前的电影,拍农村题材,不能说不好,很多都有很强的艺术性,这样的电影该有,这是我们的人文传统,但是我们展现现代生活的电影太少,销售不出去。”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拍商业片,我觉得能借着这个机会,把中国方方面面的变化,展现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哦,你们看,魔都多美,世界性的大都市,这就是中国。我们要办奥运会了,我前一阵子还在跟张一谋讨论,开幕式该怎么排,我就说拉军队过来排练,咱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看。”

“《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我的这种想法促使,你们不是说我们农村人还在吃草吗,我就拍给你看看,我们的农村家庭,是怎么生活的,我们的劳动人民,我们中国人,是多么的美好、善良、勤劳、淳朴。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你们也看看,祖国强大了,你们更要有自信,在外面好好生活,对不对。”

0309 【艺术顾问】

“万小虎解答《舌尖上的中国》,用纪录片提升国家软实力。”

“成功人士!万小虎的个人座右铭?”

随着《焦点访谈》对万小虎采访的播出,全国观众见识到了万小虎的用心,也看到了他的办公室墙上,那副“成功人士”字画。

一时间,夸赞万小虎爱国的人不计其数,笑话这幅字画的人也不计其数。

某著名书法家,在时光网博客上盛赞:“万小虎的这幅字画,虽然只有寥寥四个字,但是整体上节奏感出色,笔力雄劲,气势万千,锋芒毕露,精气内敛。远看是一副字,近看是书生拜大将,张牙舞爪,力透纸背,即便是草圣张旭在世,也莫过如此。”

下面有个网友【消逝之枫】简约翻译了一下:“总结起来,就两字,装比。”

而某心理学教授,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评论:“相由心生,在心理学上每个面相都对应了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的状态,但是这种表现形式毕竟过于肤浅。于是我们引进了一个概念,叫做寄物法,就是有些人会把自己的‘相’,寄托在周围的物品上。”

“察其言,观其行。万小虎的行事风格,从最初的谨小慎微,应对记者颇为圆滑,到现在的深居简出,无所顾忌。这是一个显‘相’的过程。人总是在移居高位的时候,暴露自己的本来性格,就是说的这一点。”

“而万小虎的‘相’又是什么呢,这幅成功人士的字画就做了很好的解答,张扬、霸道、不可一世、自信心爆棚,从字形字体再到字词的选取,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人格特征。我们再联系万小虎拍的电影《永无止境》,一个小人物,忽然崛起,然后开启了风搔的人生。”

“这就仿佛是万小虎自我的写照,从一名不文的农村学生,到举世闻名的国际大导演,这种变化完全暴露了万小虎本来的性格,极度扩张型的自信,俗称自大狂。一副‘成功人士’,一张通往心里的窗,让我们揭开了万小虎内心的最深处!”

在博客的最后,教授还把《焦点访谈》中的截图给放上去,截图中,万小虎靠在真皮老板椅上,后方墙上的“成功人士”的确清新脱俗。

“汗啊,老师,您真的是心理学家吗,您这是哲学家和玄学家的合体吧?”网友【飞火轮】大汗。

显然,这幅“成功人士”字画,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吐槽,更让万小虎的影迷们汗颜。

中国人讲究温良恭俭让,万小虎你就是再成功,谦虚一下能死吗?

“老板就是老板,爱的就是老板敢作敢为的个性。”【打酱油的小P孩】点赞支持。

【我什么也不懂】则在自己的淘宝门店叫卖:“书法大师高仿‘成功人士’五百元一副,加一百可表框,与万小虎办公室真品相似度高达99。99%,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几乎是在这幅字画上架的第一时间,十五张“成功人士”就被哄抢一空。

有钱的自然去买高仿作品,没钱有才华的,就自己手书一幅,然后找间房子装作办公室,摆出与万小虎一样的姿势,拍照上传。更多的人,直接用钢笔、铅笔、彩笔书写一幅歪歪扭扭的字,找张小板凳就开照了。

然后po(上传)在了网上,一时间无数版本的成功人士,浪迹网络,蔚为壮观。

……

“你还说你现在不爱现了,你看吧,这下子你又成了焦点人物了。”京城别墅,苏雅捧着笔记本电脑,坐在沙发里上网,看着网上一片的成功人士,又好气又好笑,“早说了,你那副字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万小虎则在一边自己给自己擦皮鞋油,抹的极为细致:“没办法,我现在就是见了光的夜明珠,哪怕塞进角落里,一样熠熠生辉,挡都挡不住。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万小虎,他为人民拍电影,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偶像。”

“哈哈,别给自己脸上摸金了,真爱现。”

万小虎擦好了皮鞋油,换上去,站起来抖了抖,问:“怎么样,这身行头还可以吧?”

苏雅就放下笔记本,认真的打量了一下:“嗯,帅!”

“那行,我出门了。”

“晚上妈让我们过去吃饭,你别忘了。”

“放心吧,我记在心里呢。来,我们来个吻别。”万小虎说着,凑过去,要亲吻苏雅。

饶是已经确定了男女关系,苏雅还是有些害羞,躲躲闪闪:“不要啦。”

“说上说,女人说不要就是要。”万小虎厚着脸皮,直接搂住苏雅的脖子,探下身子,吻住了苏雅酥软甜腻的嘴唇,舌头轻叩唇齿,当即推门而入,好似蛟龙入水,搅和一个翻江倒海。

吮吸了不知道多少津液,这才满意的松开,看着脸蛋红红的苏雅,志得意满的大步离开:“我走了。”

“嗯。”

出了门,助理早已经等在门口,伸手就把万小虎的包给接了过去:“老板,早上好。”

“早上好,小宋,今天怎么感觉你变漂亮了啊。”万小虎笑呵呵的开玩笑。

小宋的大饼脸上,笑容满面:“老板你的洞察力这么差啊,没有发现我今天换了一个发型吗?”

“是吗,还真是。”万小虎有点汗颜。

对于自己身边的这些助理,他虽然经常与她们说说笑笑,但是因为这些助理的姿色不够,万小虎很少去关注她们穿什么了、做什么发型了,就是说话时,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助理身上,现在想想,自己眼中似乎只容得下美女了。

坐上车,一路直奔京城奥委会开闭幕式筹备办公室。作为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艺术顾问,万小虎今天要去开一次会,主要是确定明年的奥运会开幕仪式和闭幕仪式的方案。万小虎虽然将总导演的位子谢绝,让给了张一谋,不表示他就不关注了。

这么一次绝佳的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机会,身为中国人,自然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午八点钟,万小虎就感到了办公室。

“万导。”

“万导好。”

“嗯,你们好。”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奥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情洋溢的打着招呼。进了办公室,就闻到一股冲天的烟味,使劲扇了扇,万小虎才进去。

“小虎过来了。”

“万导。”

“Tiger。”

办公室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除总导演张一谋,副总导演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副总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艺术总监歌华集团北奥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公司总经理路健康,技术制作组组长京城特种工程设计院院长于建平,剩下的就是顾问团队成员了。

2008京城奥运会,中国花了大力气筹备,因此顾问团队请来的都是国际级的大牌和各领域的专家。

第一批文化艺术顾问名单,有著名电影导演万小虎、著名文化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著名哲学家北大教授汤一介、著名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著名戏剧教育家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法国舞台设计公司ECA2公司总裁伊文思。潘平、澳大利亚著名大型活动策划里克。伯奇。

第二批又增聘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吴祖强,和著名导演李桉。最后还把格莱美奖获得者,著名音乐制作者昆西。琼斯添加到了文化艺术顾问团队。

不过,像季羡林、汤一介这样的老先生,都已经九十多岁了,就没有来到现场,他们的顾问头衔,需要张一谋亲自去拜访。

因为有些成员还没到,万小虎等人就在一边闲聊。

万小虎便找上了李桉,李桉最近刚刚把《色。戒》杀青,还没有接下新的导演计划。作为华人导演中,唯一一位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人,李桉也是经常被人拿来与万小虎对比的一位,不同的是,李桉拿奖拿到手发软,万小虎数票房数到手抽筋。

两个极端的导演。

“李导,有没有看过一本书?”

“什么书?”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扬。马特尔在200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获得了英国布克奖,描述一名印度男孩与成年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历时两百二十七天的生存历险故事。非常畅销的一部小说。”

万小虎向李桉卖力的推介这本书,目的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把这本书的电影改编权买来了,想要把它拍出来。不过他自己对这种宗教隐喻的文艺商业片,不是很擅长,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