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大导演 >

第235章

崛起大导演-第235章

小说: 崛起大导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的确】则说:“可以关注人类破坏自然的事,但是没必要在这部纪录片里展现,介绍美食突然来个地沟油,有意思吗?”

打不合格分的另外一家是旅美作家沈睿,这个老太婆只给了1/4分:“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人才不停地说自己的饭何等好吃,而其他国家的饭不如自己的……中国一直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老百姓吃不起牛排这样的大肉,中国做饭的肉是猪肉……舌尖上的中国,好吃是好吃,但绝不比舌尖上的美国或舌尖上的法国更好,比起舌尖上的意大利,就更差之千里了。美国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地方,舌尖上的美国,比舌尖上的中国要丰富多样得多,在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我忍不住想:Nationalism(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真是个坏东西,连人们的舌头都被熏成或污染成有这种味道的了!”

面对沈睿如此厚颜无耻,跪舔美国的言论,网友们笑死了。

【我是中国龙】无语:“今天偶尔看到了她的影评,然后进了她的时光网主页,看了留言板,是个支持藏~独的煞笔,说出这种脑残的话自然就不奇怪了。”

【添:起灵】说:“嘛,舌尖触动某些人的神经了,有些人看不惯中国人团结,有文化向心力,一见到能宣扬和巩固国家民族凝聚力自豪感的东西就怕了。”

【惟我≌独尊】疑问:“沈睿这种煞笔老太婆,怎么能当上影评人的?时光网都不管?”

【胤琊】给与解惑:“没办法,时光网的影评人资格,是按媒介推荐的,一家报纸可以申请一个名额,然后作家、导演、演员、电影人等等,只要有代表作和知名度,都可以申请。所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能飞进来。”

【yaus_ming】说的非常简洁:“吃汉堡薯条的命,操满汉全席的心。”

【踩芒果】讶然:“奇哉怪也,既然都跑去‘希望国’了,还特地跑中餐馆去吃她口中难吃的中餐干吗,我能说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病么?啃你的汉堡去吧。难怪有人说二鬼子最TM的不是人,反起祖宗来比鬼子还龌龊不要脸。”

【那么骄傲1】说了个小故事:“母苍蝇带着同类来到露天厕所吃热大便。同类问母苍蝇,为什么我们不尝试着吃吃白米饭呢?母苍蝇回答说,能不能不在吃饭的时间谈这些恶心的问题?无他,屎吃多了,自然觉得饭不好吃了。”

【飞翔荣耀】一针见血:“大家别动怒了,现在中~宣部已经把宣传整地丢了,四大门户网站,网难、馊狐、新狼的主编和编辑,哪个不是当初南方系的人过去的,早被改造成反华前沿阵地了。也就时光网,在老板这位愤青的带领下,苦苦支撑,成为广大自干五(指自发地在网络上针对恶意攻击中国的谣言进行辟谣的部分网友)的乐园。”

【苹果你的西瓜】反讽:“说得好,舌尖上的中国,哪有舌尖上的美国好,美国有肯德基、麦当劳、麦当劳、肯德基、还有汉堡、双层汉堡、三层汉堡、多层汉堡、炸薯条、炸薯块、炸薯球、炸鸡块、炸鸡翅、炸鸡腿、三明治这么多美食,中国有几种啊?”

不得不说,在这些年的改开中,中国迎来了飞速的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西方国家,已经无法阻挡中国的崛起,于是开始鼓捣中国崩溃论,试图把中国逼到自我崩溃的角落。各种基金会、各种学术研讨会,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堂而皇之的走进了中国。

网络上更是乌烟瘴气,今天报道打死人路人大笑,明天报道国民麻木不仁,后天又报道怎么怎么,给人感觉中国人有劣根性,要乱了,要崩溃了,投向西方才是正确的。

让广的爱国网友,憋屈不已,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

这些憋屈如果不加以引导,迟早要憋出病来。

这时候《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人文故事包装,宣传中国美好形象的纪录片,一下子就成为大家矛盾的释放点,成为了爱国情操的寄托。否则一部纪录片,做得再好,也不能在短短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携带着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赞扬,《舌尖上的中国》威力不仅仅是收视率。

让中国人发泄了大国自豪感,让世界惊叹于中国的软实力在逐步上升,开始向国际上输出中国文化。

更让淘宝网上的美食销售翻番,只要是《舌尖上的中国》有播过的美食,淘宝的销售都是几十倍的增加。节目上出现的门店,更是每天都排起了长龙,前去品尝的人络绎不绝。

“从没有一部中国的纪录片,达到这样强大的影响力,万小虎总能做出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很多人说万小虎的电影内容空洞,缺乏中国气息的人文关怀,现在这些话显得尤为可笑,《风声》改变了主旋律死板的形象,《舌尖上的中国》蓬发的大国自豪感,这是中国文化最好的宣传!”

面对越来越火热的《舌尖上的中国》,《焦点访谈》也开始做了一期特别节目,主持人敬一丹采访了回到中国做《功夫熊猫》宣传的万小虎,一起聊着这部美食纪录片。

“万小虎导演……”

0308 【访谈】

“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特别报道《纪录片的崛起》。”

敬一丹从容的做着介绍:“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本台在每晚的22点40分新开辟了《魅力纪录》栏目,专门播放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而首播的纪录片,就是如今火热全中国的《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我国著名国际大导演万小虎亲自编导,著名导演宁皓、任长箴、刘洋、程耳、陆剑青、乌尔善和胡迎迎担任分集导演,介绍中国美食和背后人文故事的一档大型高清纪录片。在3月19号首播后,立刻成为了国民关注的焦点,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和赞扬。”

“是什么样的一种原因,能够让一部纪录片,取得这样多的话题,受到这样多的人关注,成为时下最火热的焦点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焦点访谈》栏目组特别做了这期《纪录片的崛起》报道。”

敬一丹做完了开场白,画面跳到《舌尖上的中国》画面,然后就是一段旁白。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目标观众不单止是为喜欢美食的‘吃货’,执行总导演宁皓表示,拍摄的时候,剧组就把观众群体锁定为普通的正常人,并表示该片的目标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通过展示人和食物之间的故事,透过美食来看社会,向观众展示传统农耕的中国,同时也告诉观众很多中国传统正在改变,而有些片中出现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纪录片拍摄的是承载中国人精神的食物。”

画面一闪,宁皓出现在镜头前。

不见记者,只见话筒:“《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非常高,节目影响也是巨大的,你们当时做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有想过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吗?”

宁皓似乎是在拍摄《黄金大劫案》的现场,坐在监视器后面:“设想过,因为我们规划的时候,投资很大。我们几个导演,跟万小虎商议的时候,就说了,不要过度煽情,不要随意浮夸,不要介绍超过50元一道的菜,要介绍人和食物的关系,做食物的人的家庭变迁。观众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纪录片。”

“是什么动机,促使你们拍摄这部纪录片?”

“万小虎提议的,他的想法很多,他说我们拍一个美食纪录片,尝试一下纪录片这个题材,然后就开始做脚本做计划。”

“《舌尖上的中国》影响力这么大,但是只有七集,很多观众意犹未尽,会有续集吗?”

“这个要看情况,毕竟我们这些导演,除了任长箴和胡迎迎,都是电影导演,现在我们都没有时间了。万小虎要在好莱坞拍《猩球崛起》,我要拍《黄金大劫案》,乌尔善要拍《画皮》,刘洋要拍《叶问》,程耳和陆剑青,也在计划新的电影了。”宁皓一边回答问题,一边还不忘趁机宣传一下电影。

接着,又是一段旁白,介绍了一下《舌尖上的中国》剧组的主创人员。

主创人员介绍完,万小虎出现了。

坐在一张老板椅子上,标志性的三七开发型,梳的铮明瓦亮。这是在蒲公英大厦顶层,万小虎的办公室中接受的采访。整个办公室宽敞明亮,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和几份文件,整个办公室的装饰,都是高大上档次的。

不过,在万小虎椅子的背后墙上,一幅字画,格外的显眼,而且破坏格调。

这是一幅毛笔字,用鎏金的画框裱起来。

上面行书四个大字“成功人士”,落款是万小虎自己的名字。

在一个如此典雅的办公室,出现如此拉风的一副书法,还上了如此高档的节目,简直吊炸天。

很多观众几乎是当场就笑喷了。

而《焦点访谈》中接受采访的万小虎,反倒是板着脸,一本正经接受采访。

记者依然只见话筒不见人:“万导,您是如何想到要拍摄《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题材?是像很多观众认为你的,您也是一个吃货吗?”

“准确的说,我不是一个吃货,我对吃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也不挑食。之所以想做这样一个纪录片,更的多是想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传递一些被我们忽略的东西。而且我其实很早之前,就想要拍纪录片了。”

“万导,您是一个高产的电影导演,应该说非常忙碌,为什么还要拍纪录片?”

“导演你是创造故事,纪录片更像是保存历史,它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相册。我们国家现在在纪录片上的投入不是很大,事实上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软硬两个方面你都要去提升,文化产业就是软实力的最直接体现。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电影业,这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在别的方面的发展,纪录片同样如此,如果我能尽一份力,我肯定要这么做。”

“现在《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开始在央视二套重播,而且已经在海外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你会想过,它能起到宣传中国文化的作用吗?”

“当然啦。”万小虎很肯定地说,“我在布置脚本任务的时候,我就告诉这个团队,我说我们不要只看到国内,我们要放给外国人看。我还给他们布置了任务,我说你们要去学一下BBC的纪录片,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纪录片的。我们不去刻意美化,刻意用数据来表现,我们就一个目标,诚意。”

“也就是说,这部纪录片一开始就是面向海内外的所有人?”

“对,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国家,找上门来希望购买版权。而且我们也接到了戛纳电影节方面的邀请,希望《舌尖上的中国》去参加纪录片环节展映。我们也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看到这一部纪录片。”

即便是这种官方的正规的舆情节目,万小虎聊起来也无所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到了他现在的地位,想说点话真没人能拦着。

而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国家,一旦混的出人头地了,最终都会想要在政治上插一手。

就像古代文人范仲淹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万小虎现在就是发达了,想要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公知叫兽说得,他一个大导演难道还说不得吗。

所以,在《焦点访谈》中,万小虎敞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