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生活中的处事禁忌 >

第32章

生活中的处事禁忌-第32章

小说: 生活中的处事禁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有身份的人,称“老师”。对德高望重的人,称“公”或“老”。平辈的朋友、熟人,彼此之间可以直呼其姓名;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样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能这样。为表示亲切,可免称其名,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称,如“老赵”、“小钱”等。

对关系极为亲密的同性的朋友、熟人,可不称其姓,直呼其名,但对异性一般不宜这样称呼,只有其家人或恋人才允许这样称呼。对于邻居、至交,可用令人感到信任、亲切的称呼,如“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也可以在这类称呼前加上姓氏,如:“毛爷爷”、“宋奶奶”、“曹叔叔”、“王阿姨”等。

工作场合的礼仪称呼是最值得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职务性称呼,如“老板”、“经理”等。也可加上姓,称“王老板”、“李经理”。二是职称性称呼,直接以对方的职称相称,如“教授”、“主编”等,也可在前面冠以其姓,如“王教授”、“李主编”等。某些正式场合,也可在职称前冠上全名,以免与同姓者混淆。

称呼普通人也应注意一般的礼仪。对于普通人,一般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等相称。在非工作场合,也可称“大伯”、“大妈”、“大姐”、“大哥”等。对普通人,职务性和职称性称呼也同样适用。如“刘博士”、“李总工”、“王医生”等。

步行的禁忌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遵守礼仪亦是源远流长。

在公共场所步行时,需自尊自爱,以礼待人。走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行为,因此走路不但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有一些基本的礼仪要求应当遵守。

在公路上行走时,要自觉地走人行道,不要走行车道,还应自觉让出专用的盲道。无人行道时,应尽量选走路边。在道路上行走时,按惯例应自觉走在右侧一方,不可逆行左侧一方。

走路时切不可做一个失礼的莽汉。多人一起步行,尤其是与尊长、异性一起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步行时,一定注意位置的具体排列应符合礼仪。多人并排行走时,其规则是:两人时,以右为尊,以内侧为尊;以左为卑,以外侧为卑。并行者多于3人时,以居中者为尊。多人单行行走时,以前为尊,以后为卑。所以,要尽量让尊长者或女性走中间和内则。

第81节:第七章 日常禁忌(8)

走路时忌多人携手并肩前行,那样会阻碍别人行走,而且还不利于交通安全,当走在狭窄的道路时,很容易被来往的车辆刮到。

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要行动太慢,应该保持一定的速度,以免阻挡身后的人,更不要在路上停留、休息,或与人长谈。

走路时不要吃零食,这样不仅吃相不雅,也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给其他行人造成不便,妨碍他人。不要认为走路吸烟是一种帅气的行为,那样其实会令人望而生厌。

走路时不要随手乱丢废弃物,应将要废弃物品投入专用的垃圾箱。

走路时需要清嗓子、吐痰,应在旁边无人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然后投入垃圾箱,不要将其咽下,更不能随地乱吐,也不能直接吐入垃圾箱。

恋人或夫妻一齐走路时,不应有勾肩搭背、搂搂抱抱等不雅举止,不能表现得过分亲密。因为这种行为极不自重,而且令旁人鄙视。

街头发生冲突时,切莫围观、起哄,应劝阻。对于陌生的异性,不要频频回首顾盼,更不能尾随其后进行骚扰。

对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物品,要自觉爱护。不要攀折树木、采折花卉,践踏绿地、草坪或在墙壁上信手涂鸦、划痕。

对毫不相干的私人居所,不要贸然上前打扰,不要在别人家的门口、窗口、墙头偷偷观望,窥视他人的隐私。

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天桥或地下通道,要看红绿灯或听从交警指挥。不要乱闯红灯,翻越隔离栏,或在马路上随意穿行。

切忌冷面视人。熟人相遇,要问候,要用适当的方式与对方打个招呼。

有人问路时,应真诚相助,不要不理睬。向他人问路,事先要用尊称,事后要微笑致谢。

遇到老弱病残者,或盲人、孕妇、孩子有困难时,应主动上前帮助,不要歧视,更不要讥讽或呵斥。

通过狭窄的路段时,应请他人先行。在拥挤处不小心碰到别人,要立刻说“对不起”,对方应答以“没关系”。不要以粗鲁的态度予以回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打电话的禁忌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交往方式,就因为它较为普遍,才有许多礼仪环节要掌握。具体而言,在打电话时,要时间适宜、内容简练和表现文明。

电话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在你与他人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既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接电话的人着想。不要因为你的鲁莽而让对方感到不便,造成了他人的困惑。

小张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做事比较随意,想起什么就干什么,往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每次只要是有事,无论什么时间想打电话就打。有一天晚上,突然发现自己打算拿回家的文件不见了,也不管什么时候奇#書*網收集整理,拿起电话就问同事,睡眼朦胧的同事一头雾水,下班的时候都忙乎自己的那一摊,哪有功夫注意他的事情。挂掉电话一看都已经12点多了,弄得同事都没有睡好觉。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在他人的休息时间之内打电话,如,每日上午7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以及午休的时间;也不要在用餐之时打电话。给海外人士打电话,先要了解一下时差,否则,就可能会骚扰他人。打公务电话,不要占用他人的私人时间,尤其是节、假日时间。能避开对方的通话高峰时间、业务繁忙时间、生理厌倦时间,是打电话的最佳时机。

打电话之前忌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应该把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通话要点等等通话内容列出一张“清单”。这样一来,通话时就可照此办理,就避免了现说现想、缺少条理、丢三落四的问题发生。该方法简单易行,不仅为自己节省时间,还会给对方留下自己办事情干练、训练有素的良好印象。打电话应以简洁为佳,发话人应当尽可能言简意赅,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限定在3分钟之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一限定。

通话时,戒讲空话、说废话、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东拉西扯,无话找话和短话长说。讲话一定要务实,寒暄后,就直言主题,把要讲的话说完,就应果断地终止通话。按电话礼仪,你打电话给别人,也就由你终止通话。因此,不要话已讲完,依旧反复铺陈,再三絮叨。那样的话,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做事拖拖拉拉的,而且缺少素养。

第82节:第七章 日常禁忌(9)

打电话不可以冒昧,要以礼待人。通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该做到待人以礼,尊重自己的通话对象。在通话之初,要向受话方首先恭恭敬敬地问一声:“您好!”然后,再言其他。不要上来就“喂”对方,或开口便道自己的事情。在问候对方后,就要自报家门,以便让对方知道你是谁。通常,在电话里自报家门,有四种模式可以借鉴:一是报本人的全名;二是报本人所在的单位;三种是报本人所在的单位和全名;四是报本人所在的单位、全名和职务。其中,第一种用于私人交往中;后三种用于公务交往中;而最后一种最为正规。

电话需要通过总机接转时,要对总机话务员问一声好,还要说一声“谢谢”。另外,“请”、“麻烦”、“劳驾”之类的谦虚词,该用也一定要用。碰上要找的人不在,需要接听电话的人代找,或代为转告、留言时,态度同样要文明有礼。

通话时,电话忽然中断,或拨号时对方一再占线,要有耐心,不要骂骂咧咧,不要采用粗暴的举动拿电话机撒气,更不要不了了之,应等对方打来电话。最礼貌的方式是立即拨回,并说明通话中断是系统线路故障所致。打电话时,不要把话筒夹在脖子下,不要趴着、仰着、坐在桌角上,不要高架双腿在桌子上。拨号时,不要以笔代手,这样显得没有风度。不要用过高的嗓门通话,会让对方承受不起。标准的做法是:声音适中,话筒与嘴的距离保持3公分左右。

正所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终止通话放下话筒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却往往被人忽视,通话结束时,应等对方先挂掉电话,先挂电话时应轻放,不要用力一摔,会让对方怀疑是被冷落。掌握正确的电话礼仪,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礼,让你的人际交往变得畅通无阻。

餐桌上的禁忌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曾经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东方与西方进餐的习惯也有所不同,中餐的礼节一般人都知道,在正式的西餐宴会上,规矩颇多,很多人就不一定全了解。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接轨的涉外活动不断增多,如果对此一无所知,难免会贻笑大方。

希特勒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一位中国使节按照在国内进西餐的习惯,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这种做法极不礼貌,仿佛是责备刀叉不干净。希特勒一见之下,立即命令侍者将全体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换过,使那位中国使节窘迫难堪。

李鸿章出使德国时也出了类似的洋相。李鸿章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他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用的水端起来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虚实,为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形,其他文武百官只得忍笑奉陪。

随着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的不断交流,人民之间的交往愈益频繁,了解餐桌上的礼仪变成了十分必要的事情。尤其是参加西餐宴会更应该注意某些方面的禁忌。

用餐不能没有礼貌,即使很饿也不能过于心急,应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后才开始用餐。餐巾应铺在膝上。如果餐巾较大,应双叠放在腿上。如果较小,可以全部打开。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但绝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进餐时忌没有坐象。身体要坐正,不可过于向前倾斜,也不要把两臂横放在桌上,以免碰撞旁边的客人。使用刀叉时,应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只用叉时,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时,不要将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毕。绝不要用叉子去叉面包。取面包应该用手去拿,然后放在旁边的小碟中或大盘的边沿上,取黄油应用黄油刀,而不要用个人的刀子。吃色拉时只能用叉子。应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时也上了面包、饼干的话,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块面包或饼干,帮着把色拉推上叉子。

第83节:第七章 日常禁忌(10)

不要用水冲嘴里的食物。要喝水时,应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