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砺刃 >

第488章

砺刃-第488章

小说: 砺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工人在平时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计。已经持续了三年的经济衰退在很大的程度上榨干了工人的积蓄,而在罢工期间,日本工人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只能依靠积蓄度日,当他们的积蓄都用光了之后,就只能复工。最后,日本的政党也很特殊,几乎都得依靠大财团支持,而且政党本身并没有资产,也就无法为罢工工人提供生活保障。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认为,日本的罢工最多持续到下个月的月底,甚至在月中就有可能结束。到时候,只要日本政府出来调解,然后主要的大企业做出一些让步,那么工人与工会就会接受新的条件,罢工结束,工厂恢复正常的生产。”

黄龙飞等人都听得非常的认真,而且也都在思考着。

“当然,罢工结束不意味着日本社会就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罢工的影响肯定是长远的,这甚至会对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的时期内,会使日本的出口业务难以恢复到罢工之前的水平,不说别的,在日本罢工期间,很多原本从日本进口产品的国家与公司都转为向共和国,甚至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新兴产业国家进口货物。因此,日本经济要想恢复到罢工前的水平,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新夺回海外市场。这个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到五年。反正,这次罢工将在未来好几年之内严重地影响到日本的发展。说不定,这将是日本经济自上个世纪泡沫破灭之后,又一次大衰退的开始。”

“凌先生,你以前学过经济?”方兴国惊讶地问了一句。

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我是当兵出身的,根本就没有学过经济,这些,都只是我这段时间从报纸杂志,以及各种传媒上了解到的。”

方兴国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黄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看来,凌先生从你这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看到有人夸奖凌天翔,黄龙飞也大笑了起来,而且他也觉得,凌天翔开始对日本经济走向,以及罢工对日本未来产生的影响所做的分析相当准确,也相当精辟。

“那么,我们的资金在这个月月底,最迟不过下个月月初就应该撤出日本市场。”这时候,袁鸿业也开口了,“虽然日本股市的波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日本政府肯定会在解决了罢工问题之后立即救市。另外,罢工结束的消息对股市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险期间,我们应该提前撤走,免得被套在了里面。”

黄龙飞沉思了一下,说道:“确实如此,我们这次的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赚的钱,比我们预料的要多得多,也该早点撤出来,到时候,日本政府要找人发泄的话,就只能去找那些西方的金融大鳄了。我们不能惹火烧身,更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成为出头鸟。”

其他两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凌天翔则感到有点可惜,本来他还想立即让自己手里的资金进入日本股市呢,而现在几个大炒家都撤退了,他这个小虾米再跟进去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不过,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达到了。”黄龙飞朝凌天翔看了一眼,“至少,在短期内,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这三家公司的船只不会出现在东海,而我们的勘探船,以及钻井平台在半年之内就能够获得成果。我们在东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方面已经走到了日本的前面。”

“可是,这仍然不够,至少从实力上讲,那三家日本石油公司都超过了我们任何一家石油公司,如果让他们缓过气来的话,我们就肯定有麻烦。”朱世宏点明了重点。

黄龙飞点了点头,朝凌天翔说道:“你们那边的准备情况如何?”

“至少需要半的时间来搜集情报,确定行动计划。”凌天翔没有隐瞒事实,“这次的行动相当关键,不能出任何差错,所以在部署方面,我们相当的小心谨慎,半年的准备时间已经是最短的了,按照连豫泯与罗贵勇的意见的话,他们需要足足一年的准备时间。当然,我觉得,半年之内,日本经济还无法缓过气来,而且那几家石油公司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他们再组织力量准备前往东海进行石油勘探与开采的话,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那就好,半年时间不算长,而且我们也需要时间准备经费。”袁鸿业首先表态,“最重要的是,这次的行动一定要做得隐秘,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不然的话,没有人可以承担责任。”

凌天翔很清楚袁鸿业这番话的意思,如果他们捅出了漏子的话,没有人会来给他们擦屁股的,也不会有人帮他们背黑锅。

“那就这样吧,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们仍然通过连豫泯这条线联络。”黄龙飞没有再啰唆。“你也尽快回去,免得惹人生疑。另外,在东京那边小心点。”

凌天翔与四个长辈告别之后,就乘坐那架S90型直升机离开了游艇。一路上,他都在思考着这次会谈的事情,显然,黄龙飞他们的准备工作也在加速,而对凌天翔来说,接下来半年内的要做的事情才是最为关键的。

第十三节 波涛未平

当月的下旬,在罢工还没有完全停止,日本政府就公布了几项与金融、股票有关的法令,开始整顿股市,准确的说,是日本政府利用政策救市了。也正是在日本政府的这些政策的刺激下,日本股市开始上扬,那些已经跌到了谷底的股票开始回升。借着这个机会,黄龙飞等人开始清仓,准备将资金从日本股市中撤出来。

也正是日本政府的救市行为,让很多人认识到,已经遍布日本各地的大罢工即将结束,日本的市场即将复苏。当然,这肯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工作。

当日本政府部门与最主要的200多家企业达成了一致意见,宣布了新的用工政策,以及日本政府承诺在年底前修改现在的合同法,更切实际的保护工人的利益之后,日本各地的工会纷纷宣布结束罢工,并且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同时各大企业也承诺将在年底前支付所有的拖欠工资,包括在罢工期间内向工人支付最低工资。

可以说,这是双方的妥协结果。工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并且得到了利益保证的承诺,而日本的大家族也避免了企业破产,政府也有更多的精力用来恢复经济,而不是去解决国内矛盾。不过,这种妥协都是有限度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必然会留下许多结症,并且由此引发日本自明治维新与二战之后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社会大变革。

罢工结束的消息对日本的股市来说,无异是一针兴奋剂。就在日本政府与各大企业联合宣布新的政策的当天,日本股市就上扬了好几点,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工商业板块类股票几乎全线飙红,几乎每天都有三分之一的工业股票涨停板。而这一个月之内,黄龙飞他们也加快了撤资的速度,虽然最终少赚了一点钱,但是最后抢在了所有其他国际大炒家之前,将钱收了回来。

凌天翔最后得到的消息是,黄龙飞他们投入的180亿欧元资金,在东京股票交易所经过了三个多月的炒作,最后撤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613亿,在扣除各项税收之后,净赚了422亿欧元,净利润率达到了234。44%,这比当初黄龙飞的估计还要多出了34%。可以说,这完全算得上是狠赚了一笔。

同样的,那些国际大炒家在日本股市上赚的也都不少。根据当时一家国际知名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在日本股市崩溃的这三个多月中,涌入东京股票交易市场的国际热钱就超过了5500亿欧元,而这些热钱在撤出的时候,净利润率都在150%以上。也就是说,短短三个多月里,日本就损失了近9000亿欧元。

这些损失几乎全是由日本的散户来承担的,那些大家族肯定不会在股价走低的时候抛掉手历代股票,甚至会趁机购买散户手里的股票。如果当时日本的十几个家族手里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的话,恐怕这轮股市风波中,日本各大家族赚的钱还会超过那些国际大炒家。

按照日本国内一家独立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在这三个多月里,日本股民的损失在15000亿欧元以上,另外日本政府为了救市,还投入了大概2000亿欧元。也就是说,一共损失了17000亿欧元。这其中,只有9000亿是被国际大炒家卷走的,另外的8000亿被日本的十几个大家族给瓜分了。可以说,那些大家族完全就是在发国难财。

因为这些大家族掌握着日本几乎所有的传媒,所以在宣传的时候,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国际大炒家。为此,日本政府甚至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并且很快就公布了调查结果,其矛头直指最后撤出日本股市的那几个国际金融大鳄,包括美国的索罗斯,英国的罗森蒂克,法国的埃德蒙,德国的岑克,以及意大利的巴巴维奇。这些人都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金融炒家,以炒短线投资而出名,而且都有上百亿欧元的流动资金进入了东京股市。因为黄龙飞等人这次投入的资金都只有几十亿欧元,反而没有引起日本政府的重视。

有了媒体的宣传,日本人,特别是那些在股市里几乎赔得破产的日本人,将愤怒全都发泄在了那些国际大炒家的身上。甚至有众议院的议员提出要修改金融法,限制国际大炒家进入日本股市,或者是在入市上设置更高,更严厉的门槛。当然,这只是个提议,日本是世贸组织成员,而且是核心成员国,早就签署了各项国际法案,其金融市场也开放了数十年,而封闭金融市场,无疑是再一次的闭关锁国,自然不可能得到支持与通过了。

股市上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多半也是日本人自己搞出来的,或者说是日本政府与那些大家族故意搞出来的。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吸引大部分日本人的目光,让他们将精力放在了股市上。这个时候,日本政府与各大企业也正在秘密地改变着日本的社会体制,并且秘密的调整着用工制度,这才是整个日本社会变革的核心。

第一个宣布废除“终生聘用制”的是三菱集团,在这次大罢工中,三菱深钻是爆发点,三菱集团遭受的损失也最大,因此打头阵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三菱集团的身上。在此后一周之内,包括三井集团、住友集团、芙蓉集团、三和集团、第一劝银集团、松下集团、东芝集团、丰田汽车等等企业集团,以及巨大企业相继宣布废除“终生聘用制”。

这是日本各大家族与财团砍向工人的第一刀,也是秋后算的第一笔账。

以往,很多国家都不理解日本在战后为什么能够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就崛起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一些经济学家的眼里,日本的成功有多种原因,其中,日本企业采用了“终生聘用制”就是其中之一。

“终生聘用制”是日本人首先弄出来的,日本企业界的传奇人物,丰田汽车的创始人就曾经说过,这种制度从根本上让工人成为了企业的主人翁,能够更彻底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企业给工人最高的保障,换来的是工人更积极更努力的工作,这对企业与工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也正是如此,“终生聘用制”在日本迅速得到了普及。当然,这也不是说该制度就没有坏处了。其中,最大的弊病就是增加了企业的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