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军事电子书 > 砺刃 >

第487章

砺刃-第487章

小说: 砺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产,或者是被迫裁员,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最后,这些罢工工人在事后肯定要受到处罚。日本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强调纪律性的国家,在绝大部分日本人,特别是那些占据了高位的日本人看来,罢工等同于造反,而他们怎么可能容忍一批造反的工人呢?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日本政党的利益。

将这些问题都综合考虑进去之后,日本的罢工浪潮就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平息下去,只要双方都不让步,那么罢工就不会停止。

到了第二个月,参加罢工的日本工人已经占到了全国总工人的35%。这也绝对是史无前例的,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大规模的罢工浪潮。最要命的是,在这场大规模的罢工中,已经有2000多架中小型企业宣布破产,另外还有几十家大企业宣布暂时歇工。可以说,这对日本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日本经济的基础就是出口,可以说,日本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拿来出口的,只有一小部分用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公司都是出口公司,而当这些公司歇业之后,就不可能按照合同向客户交货,最终面临的是客户的高额索赔。按照当时一些日本经济学家的评估,如果罢工浪潮持续三个月的话,日本将有至少5000家企业因为需要面对高额索赔而破产。如果罢工持续半年的话,那么日本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将破产。

这也正是日本工人手里的武器,在政党的指导下,工人都认识到,只要他们坚持下去,那么企业就会做出让步。换句话说,当罢工浪潮铺开之后,工人与资本家拼的就是耐力,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得胜利。

两个多月来,凌天翔一直在密切地关注着日本的工人罢工浪潮。他觉得,自己只是不小心划着了一根火柴,结果却点燃了一片森林。如果这片森林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话,那么这场大火是烧不起来的,只有森林中的大部分树木已经枯萎,已经枯死,这场火才能烧得这么大。

到底有多少日本公司破产,到底有多少工人参加了罢工,以及日本有多大的损失。这些,都不是凌天翔所关心的,他唯一关心的就是,那批停泊在东京湾里的船只不能离开码头。这也是最重要的,至少,他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罢工的浪潮是从三菱深钻开始的,而这家公司也最先倒霉。虽然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都转向别的企业订购勘探设备,但是罢工的浪潮很快就波及到了其他的生产企业,毕竟这些企业中的蓝领工人数量最多,而他们是整个日本社会中最低层的劳动者,也是最贫困的劳动者,是最支持罢工的劳动者。

三家石油公司都没有能够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厂为他们提供勘探所必须的设备。无奈之下,这三家公司只能把目光投到了海外,想通过进口来获取所需要的设备。只是,当时全世界能够生产深海钻探设备的国家与公司都不多,而且大部分工厂的生产线都排满了。

当罢工的浪潮波及到了三井能源、住友开拓与三和勘探的时候,这三家公司的运转也出了问题。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想到要去东海勘探油气田了,这三家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解决内部矛盾上来。

也正是如此,两个多月过去了,三家公司的那些勘探船只仍然留在了港湾内,没有任何出发的迹象。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严重得多。凌天翔在他的办公室里就能够俯瞰东京湾。在他才来到东京的时候,港湾里是非常忙碌的,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船舶进出往来,几乎每天都有数十艘,甚至是上百艘船只进入港口,或者是离开港口。而在罢工浪潮全面铺开之后,东京湾里顿时清静了很多,每天进出的船只不到30艘,最凄凉的时候,一天也就只有12艘船只进出。

这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即使是在以商业繁华而全球闻名的银座,这两个月来,顾客与游客都少了很多。结果,两个多月里无所事事的袁德良等人成为了银座好几家高级夜总会里的常客,如果没有他们那几十人每天的高额消费的话,恐怕有好几家夜总会将要倒闭,上百个坐台小姐都将失业。

最让凌天翔哭笑不得的是,袁德良那几个混蛋竟然想到了援助交际,在这两个多月里,玩遍了日本的名山名水,当然,每次都不会忘记从东京,或者是日本其他地方知名学府中花钱请一大批清醇的女大学生做他们的导游。而用袁德良的话来说,现在绝对是到日本来旅游的好时间,以往,一个女大学生一天的援助交际费用至少在5万日元以上,而现在只要2万日元就能搞定,而且肯定是校花、系花,最差的也肯定是班花,反正都是一流货色。而在以往,校花一天要40万日元,系花要20万,班花都要10万呢。按照这一观点,袁德良认为他给军团,以及军团里的官兵节约了大笔费用!

凌天翔没有去阻止袁德良他们的胡搞非为,可同时,他也知道,这场罢工浪潮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第十二节 误打误撞

日本罢工的浪潮还没有平息下去,凌天翔就收到了连豫泯发来的消息,他将东京这边的事情交给袁德良与罗贵勇负责后,乘坐租来的一架S90型直升机出海了。直升机向南飞行了大概300多公里,在八丈岛西南海域上空降落到了“飞天”号游艇上。

“黄总在哪?”

“会议室里面,还有袁鸿业与另外两个人。”连豫泯到甲板上来迎接了凌天翔。

凌天翔知道那两人是谁,他朝直升机上的飞行员看了一眼。“给他一笔小费,多给点,另外,让他就留在甲板上,派人盯着,不要让他乱跑。”

连豫泯点了点头,这次凌天翔租的是一家日本民用航空租赁公司的直升机,飞行员是个日本人。如果不是因为要搞得正规一点的话,凌天翔肯定只会租直升机,而不租飞行员了。

来到会议室,凌天翔顺手就关上了门。房间里烟雾弥漫,两个人在抽雪茄,两个人在抽香烟,而且气氛很是融洽的在聊着什么,显然,四个人都挺高兴。

“我们的大英雄回来了。”黄龙飞首先站了起来,其他三人也都跟着站了起来,“我们正在讨论,要不要给你分红,以及怎么计算你这次行动的功劳呢。”

“分红?”凌天翔并没有表现得多谦虚,而是感到有点惊讶。“你们已经开始了?”

“不是,我们说的是另外一回事。”黄龙飞一边说着,一边坐了下来。“连豫泯与我们联系了之后,我们就一直在关注日本的情况,第一劝业银行与三菱深钻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

凌天翔点了点头,肯定是连豫泯告诉他们的。

“本来,我们计划要到年底才动手的,毕竟,准备资金是一件相当麻烦,而且费时间的事情。光是抵押贷款就足够让我们头大的了。”黄龙飞勉强笑了一下,“不过,筹集资金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的。也就在你们搞第一劝业银行与三菱深钻的时候,我们手里有一笔资金,只不过,不是很多。”

凌天翔微微皱了下眉毛,现在他明白黄龙飞为什么要提到分红的事了。

“日本工潮的事情,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日本股市,而我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就算是在正式行动前的热身活动吧。我们四家一共投入了大概180亿欧元的资金,在日本股市里炒了两个多月,收入还算不错。”

凌天翔立即笑着问道:“那到底有多少呢?”

“不是太多,只翻了两番而已。”黄龙飞一边说着,一边耸了下肩膀。

凌天翔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翻了两番,也就是赚了三倍,仅仅两个月,就赚了540亿欧元,这还叫少?

“主要是我们错误的估计了三家石油公司股价的走势,在这上面没有赚到多少钱,如果我们当时重点抓住三菱与第一劝业银行的股票的话,那么收入还要增加不少。不过,这并不重要,我们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黄龙飞话锋一转,又说道,“在分红的问题上,我跟老袁,还有朱大哥,方大哥都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次你们的功劳很大,应该给你们分红。”

“这就没有必要了。”凌天翔立即谦虚的笑了一下,“我们做的都是计划范围之内的,分红的事就免提,反正最后也有我们的一份,是不是?”

黄龙飞点了点头。“那也行,最后分红的时候,我们再算吧。另外一件事,就是怎么估算你这次行动带来的利益。”

凌天翔立即就明白了过来,按照之前的约定,他们在日本这边造成多大的破坏,就算他们多大的投入。而这次的罢工浪潮产生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也就不好估算凌天翔他们的投入有多大了。

“这个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计算。”凌天翔也知道父亲此时很难做决定,多了的话,怕别人不满,少了的话,又怕凌天翔不满。“我们做的事情很少,只是点了一把火而已,谁也没有想到这把火能够烧毁整片森林。所以,要计算我们的投入的话,就按照我们行动中的收获来计算吧,罢工这方面的事情基本上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在东京也只是看热闹的。”

黄龙飞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朝袁鸿业三人看去。袁鸿业自然没有问题,凌天翔与他儿子袁德良是一条战线上的。见到凌天翔这么爽快的放弃了自己的好处,朱世宏与方兴国也对他有了好感,自然也都同意这么做。

“那就这么确定了。”黄龙飞也没有多罗嗦,凌天翔主动退让,实际上也让他有了下台的台阶。“另外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征求你的意见,即这次的罢工会持续多久,你觉得,这会对日本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个……”凌天翔早就猜到父亲找上门来,就是要问这件事,可他根本就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

“毕竟,你在日本见到得比我们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而且,这次罢工的起因也是你弄出来的,那么你应该比我们更清楚日本现在的情况。”黄龙飞鼓励了一下凌天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这里又没有外人,大家都知道你不是经济与社会学方面的专家,我们只是随便聊聊而已。”

凌天翔又考虑了一阵,这才说道:“总体上,我觉得这次罢工不会持续多久,也许很快就会结束。”

黄龙飞等人都点了点头,等着凌天翔继续说下去。

“首先是日本政府,以及各大企业必然会做出适当的让步。罢工持续下去的话,对日本来说是一场灾难,不亚于一场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仅仅两个月,日本就有几千家企业破产,几乎所有大企业的运转都出现了问题,而且出口持续下降。日本本来就是一个以进口加工再出口为基础的国家,如果国内的企业都出了问题的话,那么日本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到时候,吃苦的不仅仅是日本政府与企业,所有日本人都将尝到苦头。因此,日本的工人与工会,包括在罢工中最为积极的政党,都会在适当的时候接受政府与企业开出的条件,从而结束罢工。另外就是日本工人的承受能力。虽然日本也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日本的物价水平也同样是世界上最高的。这次罢工的主力都是处于底层的产业工人,而这些工人在平时就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计。已经持续了三年的经济衰退在很大的程度上榨干了工人的积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