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大清风云 >

第95章

大清风云-第95章

小说: 大清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阿哥允裪先是被封为多罗履郡王,由于没有搞好和雍正的关系,两年后,又降为贝子。没过多久,允裪又犯错,被降为镇国公。允祥去世以后,雍正才恢复允裪多罗履郡王的爵位。雍正的丧事就是允裪操办的,乾隆在位期间,允裪被封为和硕履亲王。乾隆三年,皇太子永琏夭折,允裪继续操办丧事,简直可称得上是治丧专家。乾隆十六年,时年六十六岁的允裪唯一的儿子弘昆去世,为了安慰叔父,乾隆把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他。允裪的母亲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才去世,母亲去世六年后,允裪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十五阿哥允禑在雍正四年被封为贝勒,三十九岁时突然病故。十六阿哥允禄对数学挺有天赋,参与编修了《数理精蕴》一书,允禄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治作为,但一直得到雍正的赏识。雍正元年,和硕庄亲王博果铎去世,无后,雍正让允禄袭取庄亲王的爵位。雍正驾崩后,允禄是四辅政大臣之一,乾隆前期重用允禄,给予他双倍的薪俸。后来,允禄跟乾隆的皇子们交往频繁,遭人参劾。
乾隆觉得允禄这个人平庸无能,成不了大事,跟皇子们往来不过是饮酒作乐,是以从宽发落,免去他的职务,保留了他亲王的爵位。此后,允禄老实了许多,乾隆三十二年,允禄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十七阿哥允礼由于年龄较小,二十六岁之前没有被封过,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储位之争。雍正继位后,封允礼为果郡王,后来又派允礼处理西藏事务。雍正驾崩后,允礼成为辅政大臣之一,被晋封为亲王,可惜允礼天年不永,四十二岁时就逝世。允礼没有子嗣,乾隆让他的弟弟弘瞻承袭他的爵位。
二十阿哥允祎,康熙去世时他才十七岁,储位之争跟他更不沾边,雍正后来封他为贝勒。但允祎这个人非常懒,雍正曾骂他“人本庸愚,性复懒惰”。十一年,雍正派他去祭陵,结果这个懒弟弟走到通州就打道回府,说生病了,其实是嫌累。第二年,雍正又让他去祭陵(雍正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知这人懒,偏要让他去干),这次,他还是托病不去。雍正愤怒之下,将他连降三级,从贝勒降到镇国公。
乾隆继位之后,恢复了允祎的贝勒爵位,尽管如此,乾隆其实比老爹更狠,让他带着三十九人去守陵,让你祭陵你懒得去,那好,你就整年守在那里吧!这位懒人在那里待了二十年,直到乾隆二十年死在那里,结果他也葬在那里,终年五十岁。
最后四个阿哥跟乾隆的年纪差不多,他们都没受到雍正的迫害,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

第三章功臣血宴

雍正对年羹尧的好已近乎肉麻的程度了,物极必反,君臣关系太近往往是一种危险的征兆。
雍正坐山观虎斗
年羹尧和隆科多是雍正最重视的两个心腹重臣,两人在雍正继位和巩固皇位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年隆二人,雍正坐不上皇位,至少坐不稳皇位。
对年羹尧,雍正宠信至极,继位后,授予他一等公爵号,加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赐给年的儿子年富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还将年羹尧的妹妹由侧福晋晋升到敦肃皇贵妃。在平定青海叛乱前,雍正为了笼络年羹尧,下令:“西北军务,交给年羹尧全权处理,调兵遣将、动用粮草、边防等等事务一切按照年羹尧的意思办……”
雍正还命令四川提督岳钟琪:“西北防务,都由年羹尧全权调度。”
雍正不仅让年羹尧掌管西北地区的军权,还让他参与政事,有问题都会咨询年羹尧,以示对他的尊重。
为了让年羹尧死心塌地,雍正还对他的家属关照入微,经常把其家属的情况告诉年羹尧,以示对其家人的关心。有一次,雍正让人从北京快马飞奔西安,用了六天的时间,仅仅是为了给年羹尧送去新鲜的荔枝。年羹尧平定西北后,位高权重,俨然是没有封王的西北王。
在平定青海叛乱后,雍正竟然称年羹尧为自己的“恩人”,他发谕旨给年羹尧:“朕实在不知道如何去疼你,用词语来描述你的功劳太无力。西北危险之际,朕正好心烦意乱,你给朕的奏折中总是安慰朕,不想朕有任何的烦扰,其中的情感朕岂能不知。你是如此体谅朕,朕全都感知到了。每每向怡亲王谈到你的时候,朕总是难以禁住泪水。朕有你这样的臣子,实在是一种幸运啊!”
在封赏方面,雍正对年羹尧毫不吝惜,查出苏州织造李煦的家产后,将李煦的所有住屋都赏给了年羹尧,仆人也是任由年挑选。
雍正还在大臣面前夸奖年羹尧,他说:“像年羹尧这种为国出力的人,是国家的栋梁,不但朕依靠他嘉奖他,朕的子孙和臣民们也该对他尊敬仰赖,如果有一点点的负心,就不是朕的后代。如果臣民对年羹尧有一点点的不敬,就不是朕的子民。”
年羹尧虽然远在边陲,对于朝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雍正的姿态可以理解为稳住年羹尧,担心他思想不稳定。雍正经常让年羹尧上密折议政,年羹尧和雍正的书信往来至今还有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
雍正在惩办允禟后,就把允禟交给年羹尧看管,后来雍正还问年允禟的情况。年羹尧也算是个厚道人,他实话实说:“允禟颇知道收敛。”这样的回答显然是让雍正无法满意的,雍正告诉年,允禟和允祀是不可能改变的,你一定要小心提防。
在用人和决策方面,雍正也常常和年羹尧商量,经常以年羹尧的意见决定人事的去留。雍正曾听到人们议论京口将军何天培,由于众说风云,雍正不知道何天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便问年羹尧。葛继孔是江苏按察使,年羹尧参了他一本,立刻被雍正降职。赵之垣是代理直隶巡抚,年羹尧说这个人是纨绔子弟,雍正听了,立刻将此人撤职。雍正准备让宋可进担任江西南赣总兵,年羹尧说这个人不可用,黄起宪适合这个位子,雍正马上采纳他的建议……
年羹尧受到雍正这般器重,难免会有骄矜之气。
雍正元年春天,年羹尧进京,路过陕西,发现该地欠收,便让巡抚征收钱粮,巡抚没有照办。年羹尧将此事告诉雍正,雍正将巡抚撤职,等于是肯定了年羹尧越境管事的权力。年羹尧可能没意识到他的举动触犯了帝王的忌讳,虽然雍正不仅没批评他,还按他的意思办事。
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回京。雍正让礼部制定迎接年羹尧的礼仪,结果一个侍郎因为拟定得不够妥当,被降一级。年羹尧进京时,王公以下的大臣都要跪地迎接,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年羹尧对文武百官甚至懒得看一眼,骄矜如此,已伏大祸。对那些问候他的王公大臣,年羹尧也只是点点头,似乎这些人全不入他的法眼。
雍正对年羹尧的好已近乎肉麻的程度了,物极必反,君臣关系太近往往是一种危险的征兆。
隆科多的地位也非常尊崇,雍正视之为第一功臣,封一等公,加太子太保头衔,兼任总理事务大臣和吏部尚书。当然,隆科多和雍正的关系不及年羹尧,毕竟隆科多曾经投靠允祀。为了表示对隆科多的尊重,雍正还尊称其为舅舅,实际隆科多并不是雍正的舅舅。这时,隆科多是“密勿大臣”,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丞相。雍正说他是“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同样非常肉麻。在对待功臣方面,肉麻几乎是雍正的一种策略,通过这种方式稳住自己的统治集团,淡化内部矛盾。
偏偏雍正手下的左膀右臂矛盾不断,年羹尧看不起隆科多,在雍正面前指责隆科多能力平常,不能担大任。隆科多则指责年羹尧性情狂傲,为人嚣张,而且见风使舵,不能相信。
两权臣互掐,对雍正来说并不是坏事,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掐得太过火,那样会影响高层的稳定。雍正经常居中调停二人的矛盾,希望将相和,国家昌盛。有一次,雍正在年羹尧请求年内进京的奏折上批道:“舅舅隆科多说,有些事必须等你来了才能商量。”等于是告诉年羹尧,隆科多很尊敬你。
为了澄清年羹尧对隆科多的误解,雍正还说:“舅舅隆科多,朕以前不了解他,现在才知道,他是先皇的忠臣、朕的功臣、国家良臣……”
为了让年羹尧和隆科多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雍正自作主张要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当儿子,隆科多的脾气比年羹尧要好,得知这个消息,他很高兴,说自己命中注定该有第三个儿子,现在得到皇上的恩赐,好像是得到上天的赐予一样。隆科多将年熙更名为得住,并表示从今以后和年羹尧团结友好,隆科多说:“如果我二人给人感觉像两个人,那么就是有负皇上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年羹尧当然也不会不给面子了。
年隆的和好也是雍正的一种策略,要稳定全国首先必须安内,因为要安内,雍正难免纵容年隆两位权臣。这两人功盖当时,但是也骄纵擅权,不过他们的骄横很大程度上是雍正一手培养起来的。
连年羹尧保举的官员都说年羹尧“狂纵”,这事肯定不虚。戴铎就揭发年羹尧违规让家奴桑承鼎当官,来喜说雍正听任隆科多等人擅权,用人唯亲。对于这些言论,雍正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说这些人的话都是无知言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无知言论,雍正的心思他们揣测不了,不久,雍正就开始收十年羹尧和隆科多,罪名恰恰就是之前这些人提出的。
权谋大师雍正当然比谁都清楚权臣对君权的危害。年羹尧和隆科多权势虽然煊赫,但雍正很早就给他们套上了项圈。隆科多的职位最高,但雍正不让他当大学士,让他与大臣有一定程度的隔绝;年羹尧尽管手握兵权,雍正却不让他在朝中当官,两人都受到了制约。所以,隆科多官职再高,也无法跟地方大员联络,掌控兵权,年羹尧兵权再重,也不能和朝中大臣结党。而且,雍正不断拔高隆科多和年羹尧的地位,故意让这两人处于风口浪尖,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最后,朝臣必然站在自己这边,要求严惩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的心术实在太高明,高明得让人感到害怕。
与年羹尧决裂
年羹尧跟雍正的关系有点类似于鳌拜跟皇太极的关系,年羹尧追随雍正长达三十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为雍正王朝的巩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功高震主向来为人君所忌讳,年羹尧的下场是很惨的,死前被罗列了九十二条罪状。一般人可能无法理解,雍正为什么对自己的心腹重臣出手这么狠。民间甚至有传言说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说是雍正的母亲以前是年羹尧的女朋友,怀孕后被送进宫里。这个传言当然不足为信,不过雍正跟年羹尧的关系确实非比寻常。
年羹尧跟雍正关系特别的地方在于,年羹尧其实是雍正的家奴。有人会奇怪了,年羹尧不是进士出身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的,怎么会是雍正的家奴呢?
年羹尧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一个叫严富的人身上,严富在永乐年间中了进士,结果发榜的时候写错了,写成了“年富”。年富的子孙后来流落到辽宁,在努尔哈赤时代成为了后金的奴隶,也就是包衣。
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时,年家分属于胤禛的门下。康熙四十八年,雍正被封为雍亲王,这一年年羹尧的妹妹被选入雍亲王的府中,当上侧福晋。年遐龄跟着发迹,当上了湖广巡抚。
年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