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长相忆(重生) >

第34章

长相忆(重生)-第34章

小说: 长相忆(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恪立在殿下,思虑良久,眼中忽然精光乍现。他站出队列,拱手道:“臣有一问。”
赵能眉梢微挑:“不知成国公有何话要说?”
成恪微微一笑:“既然长平军已能深入车前,为何不趁其两败俱伤之时,坐收渔翁之利呢?”
作者有话要说:1、日常么么哒~
2、很抱歉今日发得很晚,假如以后十点未发,小天使们就先去碎觉觉吧~只要没说不更就一定会更哒!

    
第45章 朝议(捉虫)
这样的想法,赵能不是没有过。但商讨之时,他能觉察到宋誉对此事的态度,又思及宇文凉之前所书的《平西八论》,以为趁此强取,或有后患。
可是成恪既然提出了异议,他倒也想听听。
“国公有甚高见?”
成恪瞥了一眼宋誉的背影,眼中划过暗芒:“三十年前,车前犯境,在雁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若不是宇文老将军及时攻退敌军,恐怕他们就要长驱直入,为祸苍生。
车前人野蛮无礼,无信无德,既有此前例,难保不会有后续。如今其内乱已起,不如趁机一举攻下,将车前之地纳入熙国,使北境再无后顾之忧。”
宋誉温吞的声音慢慢响起:“当年车前军队被护国将军打得溃不成军,几无还手之力,但先帝仍只下令将其攻退至密林即可,并无侵犯之意。”
“先帝自有先帝的考虑,然眼下时势不同,陛下雄才大略,当以现状为先,不必拘泥于往古。”
宋誉面沉如水:“车前为何肯寻我熙国之助?正是因先帝之信。若熙国趁其不备,突然发难,那与当年的车前有何区别?与成国公口中的野蛮无礼,无信无德又有何异?”
成恪将背挺直,嘴角虽有笑,目光却带着不屑。
“兵者,诡道也。车前偷袭雁城时,亦用得此法。如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正是理所应当?一昧死守信义,只是迂腐刻板,结局怕只会同尾生一般。”
赵能眉梢一挑。他过去以为,朝中唯有宋衡是个敢说的,熟料这两位老臣却是不遑多让。也不插言,静观其变。
宋誉转身,淡淡看着成恪:“尾生之行,若放于千百年前的乱世,或是刻板。但眼下熙国统一,万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鲜受流离之苦。世道无洪水,为何不能行尾生之礼?”
“世虽无洪水,却仍有走兽凶禽。当机不断,只怕再无良机。”成恪又向前走了几步,几与宋誉并列,“陛下!北方百年来皆是熙国心头之忧,可碍于天险密林,迟迟不能动手。如今车前亲自将兵刃递到了眼前,皇图霸业近在眼前,若是不取,恐将来悔之晚矣!”
赵能的笑容慢慢消失,随意搭在龙椅上的手倏然一紧。
宋誉眉心微蹙:“长平军攻下车前,确只是探囊取物,然而取了之后要如何?车前的语言、风俗、钱币等皆与熙国不同,如何治理,如何安抚?若其中一丝一毫出了差错,只会给熙国带来无穷无尽的战乱。”瞥了成恪一眼,“再者,陛下所施之道向来为王道,理当以德服人,以信为立,使四海来朝,来之安之。”
成恪没有看他,对赵能行礼一揖:“国之大事,最终仍需陛下做主。”
赵能扫视了一眼群臣:“众卿有何看法?”
不出他的意料,亲近成恪的官员皆支持他的建议,右相的门生皆声援老师之见。
武官却是一致地沉默。赵能眸光微动,将目光落在疾风将军谢萝身上,她是朝中唯一的女将军,八月又恰是其回京述职之期。
“青林怎么不说话?”
青林是谢萝的字。她跨出一步,气势甚足:“臣不知该如何开口。”
赵能微哂:“但说无妨。”
谢萝剑眉微扬,神色却是肃穆,说话的语调板正恭敬:“身为武将,本着攻伐之职,臣以为成国公所言甚是有理,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停顿片刻,“但身为熙国人,臣更赞同右相大人。”
说着就无下文了,倒是符合她的性子。
“为何?”
谢萝皱皱眉,她没读过几年书,遣词造句一向不佳,可在群臣面前,总得有些文雅的样子,想了想,道:“或许这样的问题,陛下更应该去问百姓。”
赵能有了些兴趣:“问什么?”
“问他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君王。”是不顾一切地开拓疆域,还是仁德慈悲,手下留情。
成恪的声音有些冷:“胡闹!陛下是真龙天子,生而为君,哪里有什么需要不需要?”
户部侍郎裴祯站出来替谢萝说话:“先贤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之存亡,根源便在于此,臣以为谢将军之言不无道理。”
一场小小争论,最后竟能扯出这样多的看法,赵能忍不住拍手一笑。
“众卿之想,都甚有道理。”想起宋衡,又是笑,“往日只有宋御史在朝堂上严词利辩,这人刚走,诸位便妙语连珠,实在令朕欣喜。”
成恪眼皮一跳。这话在他耳中,就是平息的意思了。
宋誉嘴角牵出一丝笑。
陛下终归是陛下,心里到底比谁都有数。
成恪回府时,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成夫人被他吓住,一时竟不能语,半晌回过神,才记起将下人挥退。
“这是怎么了?”
成恪却没有搭理他,只是皱眉坐着。
成夫人不敢再问,小心替他倒了一杯茶,便悄悄退了出去。
成薇恰好从屋中走了过来,见着母亲,高兴上前:“是父亲回来了吗?”
成夫人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拉着她向一旁走去。
“怎么了,父亲心情不好吗?”
成夫人叹了口气:“应当是吧。自下朝回来就在生气。”
那就是朝堂之事了。成薇放开母亲的手,纳闷道:“可近来并未听说有什么大事——”
成荃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看见母亲和姐姐,忙将车前一事告诉了他们。
“待宋衡将圣旨送至雁城,长平军便可以出发了。”
成薇心中一沉:“他又要出征了吗?”
成荃不咸不淡道:“以他的本事,总归不会横着回来的。”
成夫人闻言,立刻拍了他一掌:“在姐姐面前,胡说些什么呢!”
成荃不满道:“我不是说的实话吗?”
成薇盯着他,问道:“你是从何处得知这件事的?”
成荃磕磕绊绊地开口:“总有一些朋友。”不愿姐姐再追问,忙接道,“听说今日父亲在朝堂上,提出要长平军趁势攻打车前的想法,却被陛下搁置了。”
成薇的注意力果然被此吸引。
“车前不是请求援兵吗?父亲他——”她咬住嘴唇,没有继续说下去。
“我倒觉得父亲说得对。区区一个边远小国,打下来纳入熙国,不挺好的嘛。”
“但那毕竟是一个国家。”成薇扫了一眼屋子,小声道,“或许他们正希望有人可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姐姐你就是妇人之仁。”
成夫人觉出一丝不对,低声斥道:“你们两个不准再提这件事了。”
成薇迟疑片刻,点了点头。
木木到帐门时,阿诺思正在说话:“……尽量控制沿途平民的伤亡,能带他们远离战火最好。”
“是。”
待她吩咐完,木木才走了进去。
阿诺思拿起一卷文书,笑道:“你怎么过来了?”
“左右无事,便想过来看看。”
阿诺思放下文书,挑眉道:“木木,你很不擅长说谎。”
木木忽地想起,那日她骑马到了迟丽的城门口,因力竭而落下了马时的心境。
彼时眼皮重如千钧,可她知道不能睡过去。
撑着身子想要站起来,模糊中似是看到了卫兵的身影。慌乱得想要夺门而逃,却一丝力气也无,她甚至想要躺下去,躺在路的正中间。
耳边突然传来女子熟悉的声音,冷静而温和。
“她是我的妹妹。”
女子又说了些什么,木木记不清了,但她记住了她身上的桂花香味。
“你怎么知道我在那里?”
“恰好有事需要出城一趟。”阿诺思笑道,“不过那日我的眼皮确实一直在跳。”
木木抿了抿嘴:“若秦还能支撑多久?”
“你去过战场了?”
木木摇摇头:“只是听见了声音。”
阿诺思走到她的面前:“昨夜又做了噩梦?”
“恩。”
阿诺思想了想:“以往将军杀人时,我也看不下去。”又笑了笑,“不过后来习惯了,噩梦就不再做了。”
木木认真看着她:“我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
“等待。”阿诺思轻轻一笑,仿佛觉得有趣,“女人最擅长的,不就是等待吗。”
作者有话要说:1、日常么么哒~

    
第46章 战争
若秦距都城迟丽稍近,本也算一处繁华的城池。突如其来的战火让无数商铺关闭了店门,百姓举家搬迁,向西边逃离。
利安允诺他们,一旦战火平息,定会让他们回归故里。
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却不知有几位真的相信了他的话。
家乡已是满目狼藉。
“若不尽快结束,恐怕会错过今年的农忙时节。”
利安身着一身带血的盔甲,目光锐利:“还有一个月。”
阿诺思垂眸道:“若秦顶多能支撑两日。”
利安来回疾走了几步。
“宇文凉可有回信?”
阿诺思摇摇头:“他们的信使暂时无法进入且兰。”
利安抽出佩刀,指着地图上的一点:“岱云已知联军之事,派勒契带了一万兵马于密林设伏。”
“妾这就去传消息。”
“不必。”
阿诺思微愣,反应过来后,眉心轻蹙:“可是将军——”
“那一万人奈何不了他们什么。”收刀入鞘,利安慢慢道,“长平军不能以最佳状态援助车前。”
阿诺思低头敛目:“妾明白您的意思,但眼下的情况——”
利安的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
良久,他咬牙吐出了两个字。
“死守。”
宋衡到达雁城时,恰好是第九日。
日头高烈,万物明晃。明明与昌邑同在一国,他却仿佛来到了另一处天地。
雁城的树不多,隔几丈才能看见一棵,花草亦是。一眼望去,看不见几缕鲜艳颜色,莫论绮罗珠履。
一切好似灰蒙,却又不是。雁城的天是湛蓝色的,不同昌邑的瓦蓝。许是因为边邑的房屋比都城要矮上三分,雁城的天又显得更高些。
昌邑亦有城楼,却是高大金碧,边角处还有鎏金修饰的花纹,很是气派。但住了那么多年,城门的光亮外表在他眼里已渐渐黯淡。
他倒更喜欢雁城的门。简单的几块石头木材,几无甚纹饰,唯有天然的纹理,却是意外地悦目。
宇文凉见到他时,眉梢微挑:“怎么是你?”
宋衡望着他背上那一裹花布团子,再看看他一身浩然正气的铠甲,嘴角一抽:“宇文将军在雁城的打扮好生别致。”
依米被声音吵醒,动了动脚,将小脑袋伸了出来,圆溜溜的眼睛机灵地转着,宋衡一愣。
宇文凉盯着他的袖子,嗤笑一声:“少见多怪。”
军情在前,宋衡收起了刁难的性子,直言相问:“如今局势如何?”
“今日长平军便需出发。”
宋衡淡淡伸出手。
宇文凉会意,让屠白将利安的书信拿过来。
“这上面印有私信,是车前特有的工艺,熙国暂时无人能仿造。”
宋衡面无表情地看了半晌,将信件递还给他,慢慢道:“有一个条件。”
宇文凉略有些惊诧。
“既然是督军,便需让我同你们一道前往车前。”
屠白按捺不住,率先道:“可你是一个文臣,连剑柄都握不住。”
宋衡淡淡道:“我虽不善兵器,但骑术甚好,逃跑总是足够的。”
屠白一噎。
“我看不出这封信的真假,便只有随军,方知事实。”
宇文凉笑道:“你不相信我。”
“眼见为实。”
司徒钊欲开口说什么,被宇文凉止住。
“我答应你。”
宋衡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壮士出征。
二十万长平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