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04章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04章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冯云山说到做到,每名前来的工人,都发放安家费用300两白银,并以每月10两白银的价格将这4人全部聘请下来!三万一千两百两银子的补贴,还有四百两银子的中介报酬。

    同时,这个乔治很是被圣王冯云山夸奖了一番,并被派了个任务,继续从欧洲帮忙招募专业水平高的技师。得了甜头的乔治,高兴地带领着手下,跟随南洋公司的人将纺织机器运至河西,安装机器设备去了。

    接下来,南洋公司后续的诸多订单,在伍崇曜的安排下,都进行了货物验收与付款。

    而冯云山也不再一个一个进行盘问和验货,他确实没那么多时间,都放手让南洋公司的总经理伍崇曜和副总经理潘文涛两人带领一帮管事和讨虏军前去处理。

    而他,也只是第二天听听伍崇曜的禀报便行了。

    “加工面粉机器十套,普通蒸汽纺纱机二十套,普通蒸汽织布机十套,矿用瓦特双动式蒸汽机五套。清点和验收都合格,准备支付全额69万两银子的一半资金。”

    “崇曜,是如何验收的,有没有安装过,开动蒸汽机试用过?”冯云山还是有点不放心。

    “圣王放心,这些洋人态度都很好,都想着下次的生意,生怕得罪我们洋公司,主动要求只支付一半的货款,等这些机器正是安装完成后,投用正常,再支付剩下的一半!而且,他们承诺,在三年内除了问题,都是免费修理。”伍崇曜禀道。

    冯云山点点头,这个时候的洋人,还算淳朴,即便连乔治这样的狡猾生意人,也愿意诚信做生意。

    “法国人的那套有点过时的查尔维尔mle1816型号的燧发滑膛枪的图纸和设备,也都到了。火枪生产的一应设备,准备安装在韶州府的乌石镇的南洋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旁边,可以就近利用钢铁厂的钢铁。还有配套的子弹制造设备,也都陆续安装调试。届时,韶州府旁边的乌石镇,便成为工业重镇!”

    ………

    当初南洋公司成立的时候,采购的货物基本到货。

    最后安排的,却是冯云山主动要求要见见英国人乔治介绍的那名朋友,在伦敦管理过两家机器厂,对于工厂的建立和各种机器都非常熟悉,来代理并帮忙组建机器厂。

    这可是将近50万两白银的大订单,不但要提供各式各样的机器,还要帮忙组建一座大中型的机器厂!

 第290章 建立标准度量衡

    “尊敬的圣王殿下,我是布朗,便是乔治介绍来的那名英国机械师。这次,便由我来帮您组建一家机器厂。”一名浓密黑胡子,各自高瘦的快四十余岁洋人,主动向冯云山打招呼。

    据布朗自己介绍,他是英爱尔兰人,机械师,曾经在英国管理过两家大型机械厂,并且,他还在1851年发明了游标卡尺,精度达到0。025毫米。只不过,没人理解和重视他的发明。

    “什么?游标卡尺是你发明的?”冯云山用不大熟练的英语惊讶地问道,他平常的日用语打招呼还行,说到游标卡尺,便很生疏了。

    “正是!怎么,圣王殿下也知道游标卡尺?”布朗好奇地问道。

    “不是,只是觉得奇怪!本王目前十分需要这些计量标准,因此听见尺子之类的便很敏感。”冯云山随意解释着。其实,在他心中,无疑是震撼的。

    这个时代,能发明游标卡尺的人,真的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并且,这个布朗还管理过大型机械厂,正是南洋公司要组建机器厂需要的专业人才。

    于是,冯云山直接跨过伍崇曜,任命布朗为南洋公司第一机器厂厂长,并且牵头圣国的计量单位标准化工作。

    终于,冯云山从布朗那边,得到了一米的标准长度。

    作为机械方面的专家,布朗对这些标准非常了解,1795年4月法国政府颁布采用公制的命令,但直到1799年才完成,测量,将一米的标准值确定了下来,英美等国也开始采用法制米的标准。他随身便带着一根钢尺,便是一米长。

    并且,除了长度外,还有重量的,布朗随身带了一枚英镑金币,他说这便是一磅重量。

    冯云山这才想到,原来,这个时候,整个世界还没出现公斤的重量标准,英美国家都还是采用磅的重量单位。不过,这个磅,冯云山可不喜欢使用,他还是想用原来的公斤制来得习惯。

    但布朗根本就没有公斤的标准,冯云山忽然想起来,这个公斤的标准,要等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之后才会制订。这样一来,这个没出现的标准,便要自己来进行制订了?

    冯云山想了下,便让布朗制作一个湿木盒,要求长宽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这样的出来的木盒容积便是千分之一平分米,再倒入较低温度的井水,所得的重量,便定义为一公斤。

    布朗大惊,不禁佩服地赞道:“圣王,您制订的这个公斤,与这个米制的标准完全贴合起来,布朗感觉比磅强多了,以后,必将大行其道!”

    冯云山不由高看这个布朗一眼,果然是能发明游标卡尺的机械专家,眼光独到。

    很快,圣王王府颁布圣王令,正式宣布在整个圣国范围,施行度量衡标准制。所有正式交易,标准,都采用圣王王府颁布的度量衡标准,但也只是强力推行而已,冯云山决定以一年为期限,一年内并不对使用旧制的标准进行处罚,但一年后,再有使用旧制的,一经发现,将视情形进行处罚。

    一是长度标准,以布朗带过来的米尺作为标准长度,推行米制标准。所有长度度量都以米来实现,从小到大,一次有千分之一米的毫米,百分之一米的厘米,十分之一米的分米,米,千米的公里。平时民间说的一尺,则是三分之一米;而一步,则为1。5米;一里路,则不是一千的三百步合计450米,而是加上50米,合计500米。

    二是重量标准。以公斤为基本单位,长宽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的容器内冷水的重量为一公斤,也叫一千克,所有重量度都以公斤来实现,实际可使用市斤,而2市斤,便是1公斤。从小到大,一次有毫克、克、千克即公斤、千千克即吨等重量单位进行核定。

    而民间说的斤、两、钱、厘等,一次对应500克、50克、5克等去计算衡量,不再是以前的一斤600克之类的。

    而且,以后类似粮食的重量便不再以容量来计算,而是以重量。比如一石粮食,大致有60公斤上下不等,根据实际称重来计算。

    三是时间标准。

    冯云山在圣王令中规定,一天的12个时辰中,每个时辰分为2个小时,一共分为24小时。而每小时,又分为60分钟,没分钟又分为60秒。一刻钟便是15分钟,900秒。

    四是温度标准。

    王府规定,水结冰一半,半冰半水的那个温度,为0度。而水在海平面烧开汽化的温度,为100度,进行等分,可以测量出人体的大致温度为37度上下。

    建立这四种度量标准后,冯云山放下心来。推行后世的国际单位制,主要还是为了统一标准,方便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最近,冯云山想要在圣国兴建近代工业,大到工厂、小到作坊的各类机器制造、纺织、军工等产业。但他突然发现,不要说圣国,连满清都没有与近代世界承接合适的度量标准,只有粗略的诸如里、步、丈、尺、寸等长度单位,有传统的斤、两等重量单位,还有斗、升等容积单位,但都是无法与洋人那边的度量进行方便的换算。

    于是,冯云山想到了度量衡的标准统一。只有建立起统一的度量衡标准,才有可能发展精细的工业体系,才能批量地培养人才,才有统一的标准件可以运用在整个工业中去。

    美国在十九世纪末突然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之一,便是率先建立了标准化体系,所有制造业都采用统一的标准,机器设备维修就有统一的标准零件可以更换,非常方便。

    而这标准的零件,之所以能达到要求,便是通过标准的度量衡来实现。

    零件的型号尺寸大小、重量等性能指标,在标准度量的核算下,符合要求,便很容易地规范了零件质量。

    于是,在这几天的《南方日报》中,开辟了专栏,进行度量衡的标准化推行和说明,号召圣国的各类工匠和民间百姓采用圣国新的圣制标准:米,公斤,分秒,度。

 第291章 第一纺织厂的投产

    (圣诞节后便恢复正常更新,谢谢大家体谅!)

    冯云山回到广州已经大半个月了。

    这段时间,他跟伍崇曜等人一同忙得不亦乐乎,都是因为南洋公司所招标的订单全部到货了。

    除了到货的一批蒸汽机在广州就地使用外,其余还有一批蒸汽机,被冯云山送往韶州府、桂阳和郴州府、桂林府和南宁府等地,用来同时兴建纺纱厂、织布厂和机器厂,而几台矿用瓦特双动式蒸汽机,却送往大宝山铁矿和曲仁煤矿,用以采矿,加强采矿效率。

    而在广州北郊和韶州府城旁边,南洋公司各设立一座纺织厂,南洋公司和乔治等几名英法美等国的洋人共同投资,乔治等洋人采购了纺织设备,占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第一纺织厂雇佣了几名洋人技师前来安装调试,培训招募得雇工进行学习,组织纺织生产。

    这天,是位于广州北郊的南洋公司第一纺织厂开业投产的日子!

    冯云山特地起了个大早,和圣王王府众下属一同来到第一纺织厂内,察看纺织厂投产情况。

    第一纺织厂厂房是现成的一处原满清官仓改建而成,负责第一纺织厂组建和生产的是名洋英国人,叫查理德,是乔治特地从曼彻斯特找来的一名纺织技师。伍崇曜的一名堂弟伍元基任副厂长,相当于南洋公司的代表。

    厂长是查理德,副厂长是伍元基。

    冯云山等人来到厂房大门,查理德和伍元基俩人已经带领着一批纺织厂雇员在列队等候了。

    伍元基个子不高,典型的广东人面相,塌鼻梁,皮肤黝黑。见到冯云山,忙迎了过来:

    “见过圣王,便由属下陪同圣王视察纺织厂的投产。”说完,又将洋人查理德介绍给冯云山。

    冯云山安慰了俩人一番:“查理德先生,元基,本王期待第一纺织厂的顺利投产!”

    接着,伍元基一边陪同冯云山进入厂房区,一边介绍厂房布置。

    第一纺织厂分按生产工序,分为几部分。除了最主要的是纺纱车间和织布车间,还有原料车间,库房,机器修理车间,动力车间等。

    一共有工人三五四百人,掌管着新式的轧棉机4台,蒸汽驱动的环锭纺纱机8台,蒸汽动力织布机6台。

    “圣王,第一纺织厂的生产工艺并不是太复杂,便是从原料棉球开始,先是经过轧棉机让棉籽与棉花分离,得到干净的棉花纤维,再经过梳棉、条卷、精梳、并条、粗纱和细纱、络筒、摇线、织布等众多工序,最后得到布匹。”伍元基熟练地向冯云山介绍第一纺织厂的生产工艺。

    冯云山见伍元基说得头头是道,暗自点头称赞。

    由于没有开设用洋机器纺织厂的经验,伍崇曜派堂弟伍元基担任副厂长,呆在查理德身边。一方面,学习纺织厂的日常管理业务,一方面也是监督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