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065章

灭明-第1065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天波和杨畏知吓得脸色都绿了,但他们坐得离李自成更近,几乎是背对着杨长知,杨长知什么也看不到。

    李自成并没有生气,却是淡淡笑道:“奥?在你的眼中,官员就是拍马溜须、阿谀奉承、讨好上司、贪墨银两?”

    “这……”杨长知迟疑了片刻,道:“皇上,华夏立国不久,或许官员们还不敢肆无忌惮……不过……”

    “不过什么?”

    “贪墨这种事,是很难禁绝的,”杨长知道:“当年大明太祖爷为了根治贪墨,连剥皮、抽肠都用上了……可依然刹不住贪墨之风……”

    “原来你是对官场的绝望?”李自成摇头,“官场的确是一个大染缸,但谁能确定,染缸里一定就是墨汁而不是鲜血?”

    “皇上……”

    “杨长知,你知道官员的操守,可你知道官员的职责是什么吗?”

    “职责?”

    “身在其位,总得为国家、朝廷、百姓谋虑一些有意义的事!”

    “皇上为何将国家放在最前?”

    “国家的就是百姓的,国家是百姓的群体,百姓是国家的个体!国家都没有了,百姓的利益还能得到保障吗?”

    “国家的就是百姓的?”杨长知喃喃自语:“是呀,国破自然家亡,没有国家的保护,百姓那还谈得上丰衣足食!”

    “乱世人不如狗!”李自成道:“百姓要想丰衣足食,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和军队做保障,如果每个人都要避世,那国家如何强大,军队如何强大?”

    “这……”

    “我们每个人,难道不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吗?”

    “皇上,小人习惯了耕种,对华夏并不了解……”

    李自成点点头,回身道:“守素,让人去买些熟食和酒,朕今日就在此午膳,嗯,桌凳就不用买了,或许用不上了!”

    “臣遵旨!”

    少顷,亲兵们买回了饭食,李自成和沐天波、杨畏知、杨长知他们,就在杨长知简陋的家中用餐。

    杨长知平生第一次喝醉了酒,吐得一塌糊涂!

    第二日醒来之后,简单收拾一下,带着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随着何小米南下征伐孟艮。

    李自成依然没有去昆明,第八营正在前方浴血奋战,他不能亲临战场,就必须为安置云南南部和新的缅甸省做些什么。

    他先是飞鸽传书郭世俊,无论多难,也要向西南派出三百小学中学高学的教员,比例为三二一。

    随后着飞鸽传书张献忠,让他去大理觐见,顺便带上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

    沐天波回昆明,李自成带着党守素和第二团的亲兵一路西行,虽然山石嶙峋,但有了大道,行程并不慢。

    第二日傍晚,李自成一行终于遇上了第四路桥公司的筑路工人,问了工地的负责人,方知道楚雄至大理之间,已经有六成大道完工了,数万工人正在前方至大理、大理至保山之间筑路。

    李自成顿时皱了眉头,眼下最需要的大道,的确是昆明经楚雄、大理、保山至陇川的主干道,过了陇川,就会进入缅甸省。

    不过,数万工人集中于一条路线上,山道过于拥挤,工作效率显然回受到影响,这与工人消极怠工有什么区别?

    他问了工地的负责人,方才知道第四路桥公司的主管秦四海,此时正在大理,策应东西两段的道路建设。

    李自成告别筑路工人继续前行,沿途总能遇上分段施工的筑路工人,有的在扩展路基,有的在交管水泥路面,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幸好原本便有管道,虽然不如水泥大道宽阔、平坦,却也是畅通无阻。

    李自成赶到大理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大理知府吴文瀛带着府城官员迎出城外,一个个叩拜于地。

    “免礼平身!”李自成的视线,在众人的脸上一扫,可惜,大理府的官员,他一个也不认识,“谁是吴文瀛?”

    “臣是吴文瀛!”一名身着宽袍大袖的官员上前来,“皇上……”

    或许是吴文瀛是官袍不太合身,李自成看着他的官袍,总觉得有些别扭,心中不禁一动:华夏立国已经五年了,至今尚未有同意的官服,不少官员还是穿着前朝大明的官袍。

    穿着大明的官袍,为华夏做事?难怪官员们延续着大明时代的贪墨习惯,趁着这次整顿吏治的机会,干脆设计一种华夏的官服,或者叫国服。

    灵感来自吴文瀛!李自成冲着他淡淡一笑,“入城吧,朕待在大理的时间不会太长,不用住官衙了,用银子给朕包下一家旅店,店员一律换成朕的亲兵。”

    “皇上,微臣已经将官衙腾出来了……”

    “就这样吧,爱卿继续办公,”李自成补充道:“带秦四海过来!”

    “臣遵旨!”

    入得城内,吴文瀛立即着人将城内最大的点苍旅店包下来,东主小二全部用银子打发了,换成李自成的亲兵。

    东主小儿乐得休息几日,收入又不会减少。

    亲兵在四面扎营,将整个点苍旅店包围起来,火兵抢着生火做饭,李自成则是单独召见了秦四海。

    秦四海不知道皇上入城后,不召见城内的官员了解民情,却是单独了解自己,心中惴惴不安,“小人叩见皇上!”

    “不用多礼,坐吧!”李自成面目含笑,显得异常亲切,“四海,修筑道路还顺畅吗?”

    “顺畅,顺畅,有官府的大力支持,小人只需合理调度工人……”

    “分段施工、分层负责、流水修筑、奖勤罚懒,不错,修路的速度很快,”李自成道:“云南、缅甸两省的道路,你是如何综合考虑的?”

    “先修干道,”秦四海道:“昆明至陇川,然后转回昆明,向南……小人已经着人去查探道路了,主要是利用现成的管道……”

    “利用现成的官道,并非不可取,但官道毕竟是数百上千年前走出来的,如果能根据地形适当削减弯道,甚至用火药炸开一些山口,大道将更加通畅,”李自成凝眉思索,道:“为何修筑至陇川就结束了?”

    “回皇上,缅甸的战事尚未结束……”

    “战事早已推进至南方,从陇川进入缅甸省,缅甸省北部应该可以修路。”

    “是,小人这就派人去缅北勘测!”秦四海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皇上,这是汉清部搜集的缅甸地图,缅甸省的干道,还请皇上定夺……”

    “缅甸省地图?”李自成大喜,接过地图,展开一看,地图比较简略,地形也是不太清晰,他用手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近似的直线,“大道从陇川进入缅甸省后,经木邦、阿瓦,一直延伸至缅甸省西海岸的出海口……”

 第1256章 缅甸省

    李自成游览了点苍山、洱海,又在大理城内闲逛了一日,张献忠一行方才赶到大理。(全本小说网,https://。)

    张献忠听从严锡命的建议,只带着数百士兵和属下大半文武,他入城后,并没有寻找馆驿,而是立即打探李自成的住处,单独求见了李自成,“臣张献忠,叩见皇上!”

    的确是臣,不过,朕似乎还没有敕封!

    李自成面目含笑,“秉忠快快起身!”

    “谢皇上!”

    “秉忠,坐,”李自成让张献忠在自己的对面落坐,“秉忠,我们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吧?”

    “回皇上,有七年了,”张献忠屈指一算,“当日在湖广,臣遵从皇上诏命,带着将士们去了西南,但并没有见到皇上……”

    李自成点点头,“秉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回皇上,臣来到云贵之后,粮食并不充足,臣原本过得并不舒心,”张献忠笑道:“天命军进入云贵之后,臣将云贵让给高将军,臣带着属下十余万将士去了云南与东吁交界之处,粮食反而更加充裕,东吁产粮呀……”

    “哈哈,秉忠真会说话,”李自成大笑,“秉忠,你可不要怪朕,当时的情形,朕不愿多线作战,朕只想尽快推翻大明,相信秉忠也是想尽快推翻大明吧?”

    “皇上说得是,臣的确痛恨大明,更痛恨大明贪赃枉法的官员,”张献忠向李自成一拱手,“臣明白皇上的心意,所以,臣去了云贵,便是高将军进入云贵的时候,臣并没有与高将军决战,而是直接让出云贵……”

    “奥?”李自成一愣,这次第八营南征,不是与张献忠部打了一仗吗?

    张献忠似乎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思,“皇上明鉴,臣让出云贵之后,一直在云南与东吁边界生存,高将军也没有与臣发生过龌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今年新元之后,高将军部突然进入臣的属地,臣一时不测,以为高将军要吞并臣的部属,是以双方发生过小规模的战斗……等到臣明白高将军的目标是东吁,臣便选择归顺了华夏……”

    “秉忠的意思……”

    “臣与皇上之间,无论谁胜谁负,都是汉家天下,”张献忠道:“当日皇上让臣来西南,臣就明白,皇上是让臣来西南消灭土司,所以臣愉快地来了西南,而且,这些年来,臣稳步推进,消灭了不少打小土司……”

    “秉忠有此想法,朕心甚慰,”李自成淡笑:“秉忠说得不错,你我之间,甚至我们和大明之间,那是汉人内部的问题,都是让汉人百姓有日子过。”

    张献忠若有所思,“皇上,臣有所不明……”

    “秉忠,你我虽是君臣,也是兄弟,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那……臣就斗胆了,”张献忠拱了拱手,方道:“皇上迁都昆明,可是为了东吁?”

    “看来秉忠已经猜得差不多了,”李自成觉得,张献忠虽然是穷途末路,但他仍然坚持汉人的利益,与华夏“国家利益至上”的国策,似乎异曲同工,至少张献忠也有民族情怀,遂道:“军事征伐东吁,并不算难事,关键是治理,不要像大明那样,明明已经征服了安南,治理的成本却是太高,最终任由安南重新独立……”

    “所以皇上每征伐一地,必定实行归化,连满清、蒙古都是彻底泯灭……”张献忠目中精光忽地一闪,“皇上要收复安南吗?”

    李自成笑而不答,过了好一会,方道:“朕暂时没有考虑安南的事!”

    “臣明白了,”张献忠道:“皇上是要彻底巩固东吁……”

    李自成点头,“大明时代,在云南南部设置了不少宣慰司,就是实行土司存在的缘故,这些宣慰司大部分被东吁吞并……”

    “皇上圣明!”

    李自成淡淡一笑,“秉忠,朕实话告诉你,朕这次迁都昆明,并非仅仅为了东吁!”

    “皇上……”张献忠心中一动,难道是为了我?也是,自己毕竟是武装割据,谁做皇上,都不会允许疆域内有割据势力的存在,哪怕这个割据势力曾经立过功……

    李自成看透了张献忠的心思,笑道:“朕迁都昆明,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为了西洋人,否则,朕不会这么快迁都!”

    “西洋人?”

    “西洋人在遥远的西方,不过,他们已经来到东方,华夏的东南沿海、南洋各地都有西洋人的足迹,东吁也不例外,”李自成道:“秉忠一直在东吁边境,可曾听说过东吁境内的西洋人?”

    “这个……臣实在不知!”

    “第八营已经进入东吁南部沿海,很快就会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