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灭明 >

第1064章

灭明-第1064章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沐天波急了,皇上刚刚来到云南,万一出了事,朝廷的官员还不活剐了他?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汗来,灵机一动,道:“皇上,云南的南面,到处都是山林,现在是夏末秋初,山上瘴气正盛,当年诸葛孔明南征,险些被瘴气折损了许多兵马,皇上万万不可……”

    李自成奇道:“孟艮是当年诸葛孔明南征之地?”

    “这个……因为年代久远,史书不详,臣也无法确认,”沐天波道:“不过,当年诸葛孔明是南征,应该是成都的南方,或许就在这一带也说不定,皇上万万轻视……”

    李自成心有不甘,“东吁小国,竟敢抢占华夏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上,第八营高将军不是在征伐东吁吗?入冬的蚂蚁,还能蹦跳几日?”

    “不是这般说,第八营深入东吁内地平原,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回到孟艮这样的高原,朕亲征孟艮,不但可以尽快收复孟艮,还能从侧翼接应立功,毕竟立功是一支孤军。”

    沐天波哪敢放皇上出征,长途奔袭,本就人困马乏,“皇上,高将军一直进展顺利,连粮食都不要了……”

    何小米心中一动,忙道:“皇上,沐大人说得不错,皇上不该立于危墙之下,如果皇上要从侧翼增援高将军,不如让臣前去……”

    “你?”

    沐天波大喜,何小米是否是出色的将军,他并不清楚,他也不用管,只要皇上不用亲征,他就谢天谢地了,“何将军如果出征,我这倒有两名出色的向导……”

    “向导?”李自成瞪着眼,“沐爱卿,你不是说山中有瘴气吗?”

    沐天波练练摆手,“皇上龙体金贵,万不可冒险……”一边说,一边向何小米使眼色。

    何小米直接忽略了沐天波,不过,现在华夏是东吁的敌对国,山中地形复杂,谁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皇上的安全才是第一!

    他向李自成一拱手,“臣跟在皇上身边,一向鲜有作战,这次终于有了为华夏立功的机会,求皇上成全,只要皇上给臣一个千户的士兵,臣保证将孟艮府收回来!”

    李自成思索片刻,自己刚来云南,对孟艮及周围的环境一无所知,的确不宜冒险,“小米,一个千户怎么够?至少要一个团!”

    “皇上,高将军的第八营,已经迫近东吁国都,东吁在孟艮的守军,应该已经回援国都了,一个千户足矣!”

    “孟艮已被东吁侵占多年,即便没有东吁的驻军,百姓也未必心向华夏,一个千户不够,”李自成遥望着南面的远方,“这样吧,你带着第一团去,给朕留下第二团!”

    “皇上……”

    李自成摆摆手,“就这么定了!”思索片刻,又道:“告诉当地百姓,华夏是来解救他们了,这些年来,他们受苦了!”

    “臣明白!”何小米一直跟在皇上身边,自然知道皇上要归化孟艮的百姓,“皇上,臣这就去征伐孟艮!”

    “今日先准备准备,明日再出发不迟,”李自成拍拍何小米的膀子,“小米,一切小心,必要的时候,让汉清部的人为你提供、传递讯息。”

    “臣明白,臣多谢皇上!”

    “当你成功返回的时候,朕给你授爵,”李自成道:“这么多年,一直跟在朕的身边,害得你没有军功,军职便上不去!”

    “臣愿意跟着皇上,臣唯一的责任,便是保护皇上!”

    “哈哈,”李自成大笑,“小米说得是,保护也是一种军功!”

    “那是臣的责任,不算军功,”何小米说到这儿,一把将党守素拖过来,“这段时间,我要去孟艮,你要保护好皇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皇上。”

    “属下遵命,属下会十二个时辰跟在皇上身边。”

    李自成哈哈大笑,“小米,你怎的像个老太太?”看着正在微笑的沐天波,“沐爱卿,院部的官员还在路上,你先派几名文官跟着小米,小米每打下一处,让文官们跟着安置百姓,嗯,派出一位高官,准备临时出任孟艮知府!”

    “臣遵旨!”沐天波道:“皇上,前朝大明有一位云南副使,叫杨长知,天命军进入云南之后,既没有抓捕,也没有任用,一直赋闲在家……”

    “为人如何?”

    沐天波一愣,皇上不问为官,却问为人?做人如做官,学会做官之前,先学会做人。他略一思索,道:“皇上,杨长知为人还算不错,从不仗势欺人,也不善于趋炎附势,特别是,他已经是副使,却只有一个妻子,与妻子相亲相敬……”

    “一个妻子?不会是河东狮吧?”

    “皇上,应该不是,”沐天波道:“如果杨妻是河东狮,她可以在所有时间内瞒住一个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瞒住所有人,但绝对不可能瞒了所有人这么久……”

    “哈哈,沐爱卿是研究哲学的?”

    “哲学?”

    李自成摆摆手,“沐爱卿,这个杨副使有多大年纪?”

    “回皇上,杨长知四十不到,三十七八的样子!”

    “三十七八?已经赋闲在家?”李自成道:“大明灭国都四年了,这个杨副使,任职的时候不过三十吧?如果不是趋炎附势,三十岁能做到云南副使?”

    “皇上有所不知,云南是偏远省份,不但土司林立,没有多少赋税,还时不时的发生土司叛乱事件,有门路的人,是不会来云南做官的。”

    “原来如此!”李自成哈哈大笑,这才觉得自己意会错了,以为沐天波要推荐自己的亲信,“那沐爱卿时代居于云南,岂不太委屈了?”

    “臣……臣家是世袭黔国公,与云南都司同掌云南军事……”

    李自成点点头,“这个杨副使,现在何处?”

    “回皇上,杨副使就在楚雄城内!”

    “楚雄?”李自成一愣,“带杨副使过来,不,朕亲自去看看。”

    “是,皇上请!”

    李自成回身道:“小米,去准备吧!”

    “是,皇上!”何小米将党守素拉到一边,小声道:“平日多长个心眼,皇上就交给你了,记住,每日十二个时辰,绝对不能离开皇上半步!”

    “属下遵命!”

    李自成带着党守素,在沐天波的引导下,出了府衙,转过两条街,进入一条狭窄的巷口,巷子里阴暗潮湿,就像刚刚下了小雨。

    沐天波躬着身子,“皇上,这条巷子太肮胀,臣还是去将杨副使叫过来吧!”

    “杨副使就住这条巷子?”李自成几乎不敢相信,他向前扫了一眼,没看到什么高楼大厦。

    天命军既然没有抓捕他,应该没有劫掠他的财物吧,难道他就是他原本的家?

    一名副使,住在这样的街道,房屋和普通百姓的房子没有任何区别,仅仅是不善于官场钻营吗?会不会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皇上稍等,臣马上就回来!”

    “等等!”李自成笑道:“孟艮知府,对云南对华夏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朕看不上杨副使,多走几步路又如何?如果杨副使注定是孟艮知府的人选,朕的臣子能住,朕还不能走一遭?”

    “这……”

    李自成哈哈一笑,“爱卿,前面带路!”

    “臣遵旨!”沐天波没法,只得和杨畏知踏着潮湿的街面,在前方给李自成引路。

    不过行了百步,李自成的战靴上,已经沾了不少烂泥,他毫不在意,一路上对两侧的民房指指点点,谁也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沐天波和杨畏知在一所陈旧的泥墙小院前停下,“皇上,这就是杨副使的家!”

    李自成抬头观望,院墙不仅低矮,墙上的泥土也脱落了不少,显得坑坑洼洼的,比普通的乡绅家都不如,不过,院前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杨畏知道:“皇上,臣上前叩门,让杨副使出来迎接。”

    “不用了,”李自成摆手,“朕既然来了,就进去讨杯水喝吧!”

 第1255章 出海口

    小院之内,比外面的院墙还要寒酸,厅堂内像样的桌椅都没有,李自成坐在一条并不平坦的木凳上,沐天波和杨畏知的木凳更矮,几乎就是席地而坐。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杨长知惶恐不安,“皇上……”

    “你也坐吧!”

    “是,皇上!”杨长知四面打量,终于找到一条三条腿的小木凳,正要坐下去,又觉得不妥,向远处移了两步,方才勉强落坐。

    “来,这边坐!”李自成向自己的身前一指,“朕有几句话要问你。”

    “是,皇上!”杨长知将小木凳向前移了移,距离李自成还是比沐天波、杨畏知更远。

    李自成淡淡一笑,也不说破,“杨长知,你是前朝大明的副使,应该是从三品吧,月俸二十六石,折合白银一十三两,家中为何如此……如此贫困?莫非家中遭了盗贼?”

    “这……”

    沐天波道:“皇上在此,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不要有所顾虑!”

    “是!”杨长知小心地道:“不瞒皇上,朝廷的账面上,月俸是二十六石,但实际发到手中的,除了粮食、银子,还有宝钞,现在的市面上,宝钞根本无法使用,而且……而且,云南是偏远省份,俸禄根本不会足额发放!”

    李自成摇头叹息,大明用宝钞糊弄官员、商人的事,他早就知道了,可是,云南是偏远省份,国家、民族向心力弱,朝廷应该设法笼络才对,难怪大明将各个宣慰司丢了,“杨长知,云南的其他官员,也是如此清贫?”

    “回皇上,云南百姓的赋税,绝大部分都交给当地的土司,朝廷的赋税,连官员的俸禄、将士们的军饷都不够,俸禄低些也属无奈,”杨长知道:“想要银子,就只能贪墨了……”

    “你为何没有贪墨?”李自成淡淡笑道:“崇祯年间,官员贪墨的事,见怪不怪,朕总是觉得,明末乱世,官员无不贪之人!”

    “小人……”

    “说实话吧,是不是受到天命军将士的迫害?银子被他们搜去了?”

    “小人……”杨长知猛地抬起头,“皇上,小人的确没有贪墨!”

    “为何?”

    “不屑!”

    “奥?”

    “小人虽然清贫,却难得心安,”杨长知的目光中,有着几分淡然,“小人出生寒门,习惯了清贫的生活,连盗贼都不会造访府邸。”

    李自成默默念叨,难道自己错了?大明的乱世中,竟然有如此操守的官员?看来,杨长知最好的职务,不是孟艮知府,而是监察部!

    等到孟艮府稳定下来,便让他进入云南省的监察厅……为免将来忘记了,他向身后的党守素耳语几句,让他记下来。

    “杨长知,大明灭亡,华夏新生,你有什么打算?”

    “回皇上,小人习惯了耕种,小人愿意守着几亩薄田,”杨长知轻轻摇头,“臣不适合为官……”

    “不合适为官?”李自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虽然有些人的确不适合为人,但谁会说出来呢?“杨长知,你为何认为你不适合为官?”

    “小人不善溜须拍马,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讨好上司,不愿意贪墨俸禄之外的任何银两……”

    沐天波和杨畏知吓得脸色都绿了,但他们坐得离李自成更近,几乎是背对着杨长知,杨长知什么也看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