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227章

大明1617-第1227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奎会意,从怀里掏出一串小钱出来,丢给开始叫过来的那人,叫他与众人分了,几个苦力这一下都是眉开眼笑,着实奉承了几句。周奎没有心思理会,他近来的心思都放在北边,草原上最后一战的风声传扬极广,尽管朝廷有意遮掩和淡化这一战的意义所在,但消息已经传扬的很广,最少在京师内算是人尽皆知。

    “不行。”周奎猛然转身,自语道:“我得到和记看看,打探一下消息。他们对我还算客气,总不能一句实话没有!”

    ……

    辰时不到,也就是自鸣钟上六点一刻的光景,几乘大轿又把诸多内阁阁老往皇城里送了。

    这一次关注的人多些,早晨五点来钟宫门一开,立刻就有多名宦官驰马飞奔各处的事情已经传扬开来了。

    京师里这类消息往往传递的很快,由街市上的人传扬开来,然后进入深宅大院,直到所有的人都为之关注和打听。

    到阁老们一起进了皇城,还有兵部尚书冯嘉会也坐轿赶往宫城,这个消息更是在城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天启年间已经多年没有早朝,皇帝也不会进行孝宗年间一直坚持的午朝,更不会正常在御门听政。

    “派出去的多是乾清宫的太监。”王发祥对两个同伴道:“皇帝对乾清宫侍奉的人管的很严,等闲都不许出宫,东厂的人也盯着他们,咱们不好打交道。所以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只知道顾大佛和魏广徽还有冯铨等人,还有本兵冯嘉会都奉召入宫了。”

    “一大早晨就召人入宫。”刘吉紧皱眉头,说道:“看来是北方的消息确定下来了。”

    “皇帝应该是有专门的渠道,一有消息就送过来。”李国宾转头看王发祥,说道:“这一次我们自己的消息都没到,居然是大明朝廷先知道消息,这事传出去,老王你要成你们军情司的内部笑料了。”

    王发祥一脸无所谓,他从天启初年进京已经满六年,从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并且膝下有儿有女,在京师生活的也相当惬意,比起被派到别处经常调动,甚至被往台湾离家几千里的同僚来说,他已经够幸运了。

    京师还是一个行军司,负责管理很多方面,王发祥从一个军情司的地方主官升到了行军司的副政事官已经相当的出色,在仕途上也相当得意。

    这主要归功于王发祥经营的京师情报体系相当的出色,在这几年与后金的情报机构的斗智斗勇中北京的军情人员大获全胜,女真人毫无机会。

    至于大明的情报体系,东厂和锦衣卫,那些废物不提也罢。

    后金从原本的情报来源丰富京师遍及细作,到现在几乎一派人就消失的情况,主要的功劳当然要记在王发祥的身上。

    这一次的小小失败当然不算什么,丝毫不能影响王发祥的心态。

    “皇帝的消息肯定是蓟镇那边用四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并且一直在关注。我们这边不是突发情况,按正常流程走,今晚或明天消息也到了。”

    王发祥摊手笑道:“打仗而已,这些年打的少了?对察哈尔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吧?”

    “有特殊的地方。”刘吉用手指叩着桌面,说道:“好几个方面,我来说说,你们听听,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李国宾和王发祥都是点点头,刘吉的大局观很好,在京师主持的相当出色,很有可能被调往中枢任某个司的司官,不过这种传言始终是传言,王发祥觉得,多半是刘吉自己想留下来。以刘吉自己的想法肯定是愿意留在京师坐镇一方,军司在调动时按实际的需要,也会考虑到各人的需求,对王发祥来说也无所谓,反正他的军情体系背景不会被授命坐镇京师的行军司,所以他也希望刘吉留下来,配合久了公事很容易商量,并且私人方面的感情也相当不错,和刘吉继续配合下去,总比换个要重新打交道的新上司要好。

    “我军打败察哈尔人,彻底平定察部,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皇上会急召阁臣会议,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敢肯定,一定是与察部被灭有关。甚至林丹汗可能也被俘了,这是一个新动向,事关人心的整体变化。”

    “没啥不同吧?”李国宾有些懵懂的道:“此前我商团军击败火落赤,那也是大明四十年来的劲敌啊。还有漠北三汗,还有俺答汗的子孙们,顺义王都在我们手里,一个林丹汗虽然重要,也没有到动摇人心的地步吧?”

    “不同,不同。”刘吉相当肯定的道:“大为不同。林丹汗是共主大汗,其部被灭只能说明一点,和记完全的,彻底的,相当稳定的掌握了整个草原。我们在草原有块地盘不算什么,很多人都感觉只是蒙古人给我们一些地方做买卖而已。后来我们征讨各部,他们也觉得这些部落衰退了,被我们打了闷棍,偷袭得手。后来漠北三汗臣服,很多人的感觉就已经变了,这一次林丹汗完蛋,这说明什么?我们有强悍的叫他们难以想象的武力,我们是实打实的把北虏给征服了!这是太祖高皇帝,中山王,冯胜,傅友德,还有蓝玉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是太宗皇帝率五十万京营劲旅也办不到的事。这其中的含义还不够清楚和明白吗?可以说,自我们征服察哈尔部的那天起,我们不再是大明荫庇下的商家在草原搞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的一群商人了,我们的张大人已经是天可汗,是新的草原霸主。就象当年的冒顿单于,突厥的可汗们,象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甚至说,张大人给大明的威胁更强,毕竟和记的财力比那些鞑子要强的多,展露出来的战力也比他们强的多。自此之后,东虏都得让一让位,相比起来,我们和记的实力要强的多了。”

    “这倒也是,混一蒙古其实和记已经俨然是敌国了。”

    “是敌体之国,看大明君臣会怎么想,要是明智一些的话就得有一些更好的办法。”

    刘吉道:“此前皇上追赠凤磐公就是明显的例子,要把舆论弄在对我们大人不利的方向。要考虑到人心向背,大明现在是没有武力,只能用这种怀柔的办法。我想没准皇上会派出使臣,考虑给大人封一个王号,如果大人肯接受,那就是把这种藩属国的地位确定下来,如果大明没有明显的错漏失误,最少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和记安抚住……他们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这么做了。”

    “内阁群臣和本兵大人会这么建议不?”

    “这是应该出于皇上的决断,阁老和本兵们才不会出这种主意,立国之后就象安南脱离中国,谁知道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搞不好象石敬塘那样被人辱骂千年。”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堵门

    王发祥冷笑道:“我们大人可是不折不扣的汉人。”

    “这当然,”刘吉点头道:“不过人心变化之时可不会想这么多。这一层,我们必须考虑到。我感觉青城那边的文宣司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李国宾叹口气,说道:“近来大人的形象是有点叫人抹黑了,暂时还没有好的办法。”

    “我来继续说下去吧。”刘吉接着道:“二者,便是我们以后会直面东虏了。从科尔沁的沙地到沿嫩江的从林地方,再到十三山和广宁废城和义州卫城,战线超过千里。虽然相比于草原的阔大,我们在辽西其实只要守好义州卫和广宁就行。但要想到,我们不光是面对东虏,在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大明,这就叫人相当头痛了。以前我们和东虏是做买卖,两家还算是盟友。从去年开始我们和东虏有多次军事摩擦,同时断绝了贸易,现在更是我们占据了草原,断了东虏往草原发展的道路。东虏的大战略是要夺取黄河北方的汉家土地,恢复他们的大金。这个从他们的国号就看的出来,这是一种野心。他们退而求其次也是不行的,辽东那点地方和人口没有办法自立,他们只要不蠢到家就会在兵力强盛的时期努力进取,否则汉家一旦恢复实力,派一上将领十万精兵他们就全完蛋。这种矛盾不可调和,我们在未来定然会和东虏爆发大战,只是我现在也不能确定,这个时间点会是在什么时候。”

    “精辟。”李国宾击节赞叹道:“刘兄一席言,胜在下读十年书。”

    “少来了。”刘吉呆着脸道:“这种低劣的奉承令人开心不起来啊。”

    三人相视大笑,有一种默契于心的感觉。

    李国宾接着道:“三者就是人心的变化了吧?”

    “正是……就是我刚刚说的,此后的局面朝廷会有一变,东虏又有一变,民间,特别是士绅,生员会有相当大的变化,舆论之变,文宣司不知道会怎么打好这一仗。”

    “说起事,事情就来了。”王发祥听到外间有动静,起身一看,苦笑着道:“有人来闹事来了。”

    ……

    来闹事的是一个寄居京师考试的生员,上一次天启五年会试不中,原本心情郁郁,近来读不下来书,对时事就相当的关注。

    留在京师备考的举人很多,虽然京师物价腾贵,这些人也不租房,多半寄住在会所或是寺庙,这样可以节省相当多的费用。

    平时则是彼此往来,在京师试图攀附一些关系,为下一科的考试做准备。

    今天过来闹事的都是同年举人,去年会试没有成功,他们得等天启八年再考,还有两年时间,由得他们慢慢在京师游学,每天其实看书研习的时间相当有限。

    在京师这样的地方,除了少数举人之外,多半的人都做不到考中举人前那样的苦读了,而且从实际来说,现在苦读也没有什么鸟用了,举人考进士此前打下的基本功就足够了,底蕴足够就一定能中,很少有精英人物考进士需要考两回的,可能考举人这一关会涮下来不少有真材实学的,考进士这一关则相对要轻松许多。

    这些举人每日相聚,近来也无心追欢买笑,而是将时间和精力用来打探和记与朝廷之事,对北边的动向十分关注,今早的事情一出,整个京师的气氛都相当的紧张,皇帝急召阁臣,明摆着是和记对察哈尔的战事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果。

    这个时候,就是机会来了。

    几个举人都是满脸的兴奋之意,四周聚集的人越多,这几人就越是亢奋。

    他们当然也不会惧怕和记的人,论身份对方是商人,论口才学识他们是举人,就算是巡城御史过来,最多长揖谢罪离开就是,若是五城兵马司的人过来,直接骂走便是!

    河南睢州举子李梦辰身形瘦高,站在和记店铺的最正中,他一脸的高傲,完全无视那些和记的伙计,因为他的气质太讨嫌,不仅和记的伙计们一脸的嫌恶,就是四周围观的人对他也没有什么好的观感。

    不过李梦辰自己的感觉挺好,他近来和信王府的一个太监相识,为了结识对方他送了三百两白银的礼,是在灯市口的一家古董店费心挑的好东西……也正因为这一层的关系,李梦辰知道了信王确实相当厌恶和记。

    这还不是李梦辰今日前来的理由,那个太监还特别告诉李梦辰:京城之中,要动和记手的人大有人在,且都是身处高位的人。

    若不是有魏忠贤和田尔耕等人压着,怕是早就有人来寻和记的麻烦了。

    和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