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193章

大明1617-第1193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很多人看到大阵陆续出来一些骑兵,而且也在压向前方的时候,他们知道没有办法返回去,如果擅自逃回,必受严惩,这些骑兵发出惶恐又暴躁的叫喊,因为一时半会的不知道怎么办是好!

    更多的骑兵在号角声中集结起来了,他们面对左右两边的夹击,不过也有很多人在叫骂着,因为先冲上来的枪骑兵一千多人,猎骑兵还不到一千人,这些察哈尔左右翼的骑兵虽然受了挫,东一群西一股的,可是还有一万多人散乱在战场各处,两千人都不到的骑兵,想来夹击他们?

    发出愤怒叫声的多半是牧人,相反那些经历过战争,平时被供养起来以练习技战术为主的蒙古甲兵们反而都是沉默着。

    事实上他们感觉自己这一边处于劣势,而且是相当大的劣势。

    很大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胡乱奔跑的牧民们,毫无意义的胡乱奔跑,后路有相当大一部份被影响了,最少还有两三千人的骑队被方阵一路往西南挤,被切断,攻击,一团混乱。

    跑在纛旗下的只有五六千人,还有大量的牧人在草原上胡乱奔跑着。

    相反对面袭来的千人的骑兵队,队列十分齐整,透着威严和肃杀之气,令人感觉到心惊肉跳,这是杂兵对精锐的感觉,一般的人只看到自己这边人数众多,却完全不明白乌合之众的人数众多毫无意义。

    只有飞驰赶过来的右翼兵马还有些指望,因为也是高速前来救援,队列还算完整,而且士气还不坏,不象此前的兵马攻击方阵时受了挫,队伍变成一团混乱。

    包括塔什海和虎鲁克在内的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援兵身上,现在两边的大阵还隔着一段距离,主力大阵不可能一下子猛然都投入,双方都在试探和寻找真正的破绽,和记是想一击必杀,察哈尔人已经只想着拖延战事了吧,应该已经没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现在只是在下意识的做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塔什海和虎鲁克已经不是在希望获胜,而是希望能把眼前的危机解除,然后退回大阵之中,获得短暂的安全也是好的。

    开战至此,他们已经完全明白过来,自己这一方与商团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巴特尔在猎骑兵的队伍之中,他是掌旗的中队长,也就是以前的旗队长的感觉。

    红色的军袍和银色的锁甲配在身上,叫人勇气倍僧,身边全是这样军装和束甲的伙伴,人人都经历过苦训,最少几个月时间吃住在一起,在一起摸爬滚打,从陌不相识到彼此交托性命,这种信任也是团队的认同感在和记的理念中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就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一份子。

    巴特尔已经年过四旬,这样的年龄在商团军中原本只能够当辎兵了,甚至辎兵不当军官的话也考虑退伍了,毕竟这支军队成立的时间还短,军队中有大量的青年,又由于占了相当大的地盘之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助官员治理地方。

    和记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统治方式,需要用的人手太多了,退伍军人绝对是地方吏员的最佳补充。

    经受过训练,意志坚强,勇敢尚武,能遵守军纪的人也会对地方官员的命令不打折扣的执行,大量退伍军人成为吏员,会对地方的施政效率有很大的促进。

    可能也会有不合格的军人,但从比例上来说应该是少数。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

    巴特尔却是四十过后才参的军,并且直接就成为战兵。

    这也是和记政策带来的机遇,在白洪大台吉等人进言之后,出于安抚和招纳蒙古降人中原本甲兵,安定地方和物尽其用的目的,对有志于替和记效力的蒙古甲兵,和记不拘一格的招纳使用,促使其加入到枪骑兵和猎骑兵之中。

    当然也要选择,具有骑术和一定的战斗能力,又能在艰苦训练中适应下来的才会被留下来。

    这些原本的各部贵族身边的甲兵原本就是草原上少数的脱产骑兵,骑射和搏击的底子很强,身体素质也很不错,毕竟他们会容易得到充足的奶食和肉食,比起一般的牧民更强壮,体格更好。

    巴特尔不愿坐食山空,和儿子一起报名参军,儿子被选入到龙骑兵里,他由于休格和技战术都过关,性格也较为坚韧,对艰苦的训练能够承受,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丰富的经验弥补了这一点,在通过文化课程之后,授给和记的军官职位。

    在这一点上和记是没有什么忌惮和提防,此前被允许报名的都有初步的审核,对和记心存怨望,或是还有什么瓜葛不清楚的都不被允许报名,报名之后的训练和考核都是汉蒙一体,不存在照顾和倾斜,凭本事报名,就凭本事过关,凭本事当的军官才能叫所有人服气,张瀚绝不会因为要照顾和拉拢一些蒙古人就对他们有所照顾,没有本事混不下来的只能滚蛋,什么尊重传统大局为重这些屁话,在和记商团军里没有半文钱的市场。

    就算现在,巴特尔也感觉自己过去半年多的时间象是做梦一样,他此前也是个小军事贵族,一直跟着阿成台吉混,阿成台吉被大明授了都督同知,巴尔特也沾光混了个卫指挥同知,蒙古贵族多半有大明的武官职位,得了银印腰牌足够吹嘘好一阵子的,等和记一进来,此前的这些东西屁用不顶的,相反不要说和记的军官职位,就是能通过和记的考核成为战兵中的一份子,那也是难得的荣誉了。

    至于辎兵,很多土默特部的牧民,在三四十岁年龄的都报名当了辎兵,也不是那么容易,体格,语言,文化,都有要求,能通过的人大约是五六十分之一,甚至有时候更低,战兵和军官就更少了。

    巴特尔看了看远处的左翼,那边是枪骑兵,通过更难,很多甲兵进去了又被淘汰出来,努力一些的转到龙骑兵去了,还有一些人成了烂泥死狗,又想回青城混饭吃,这一下惨了,直接被关到铜矿去的不少,也有人被弄去放鸭子,或是修路去了。

    看到这些人的教训后,别的甲兵老实了很多,他们原本就是败军之将,不管是土默特还是喀喇沁的或是套部,鄂尔多斯的,都可算是丧家之犬身边的看门狗,原本的台吉们不需要他们了,在和记内只能努力上进,巴特尔在青城安了家,成了猎骑兵军官之后,算是真的住下来了,不然迟早有一天会被清查之后撵出城去,想在青城住,原本土默特小贵族的身份根本就不够看。

    大伙儿都在奋力向前,五个连的猎骑兵还有一部份是此前的尖哨部队,蒙受了一些损失,憋着一股气,全军的猎骑兵大半都在这里了,有一些营连建制的分散在大战场的四处,比如在北边的密林里就有几支连级分遣队,都是以猎骑兵为主的部队。所有猎骑兵都有相当强烈的自豪感,团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都很强烈。

    此前被迫后退是少见的事,被步兵方阵掩护撤回也感觉憋着愤怒,现在反击的机会到了,所有猎骑兵都死死盯着军旗,同时也有人看着左侧,那边枪骑兵们也冲出来了,而且面对着更多的敌人。

    半里外的察哈尔人也动了,他们从方阵左侧好不容易脱离过来,又有猎骑兵冲杀过来,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整顿队列了,只能又策马狂奔起来。

    几百人上千人一股的牧民在草原上奔腾起来,象是奔腾的黑色河水,凌乱混杂,被河道与山石随意改换着方向。

    “平举骑枪,侧击!”

    旗号和鼓点声中,所有的猎骑兵们放平了自己手中的骑枪,火药和弹丸早就装填好了,一大股察哈尔骑兵从他们侧边奔腾而过,是南北方向疾驰着,小股的少量的骑兵在战场上往西侧的河边跑过去了。

    还有更多的骑兵被步兵方阵夹击,已经失了分寸,多半的人往河边涌去,枪声不停,牧民们已经顾不得还射回击。

    在猎骑兵们面前是大队的往西北方向跑去的察哈尔人,他们知道无可避免的要被猎骑兵们攻击,脸上是扭曲的惊骇之色,嘴里发出怪叫声响,有些过于慌乱的在百步开外就用骑弓抛射,他们的骑弓根本射不了这么远,箭矢半空中力竭落地,坠落在地上,被半人高的野草给覆盖了,看不到了。

    巴特尔简直觉得丢脸,这些家伙丢尽了蒙古人的脸,号称骑射无敌,成吉思汗的子民,身上有狼性,蒙古人是狼,汉人是羊,这种说法已经流传很广,可是巴特尔很想告诉这些傻子,当羊的占了膏润之地,当狼的被封锁在漠北,享受着风沙和白灾,一年到头冻饿交加,只能南下抢人家的一点残羹剩饭吃,这样的人还有狼性?巴特尔自己都觉得脸红。

    真要有狼性就不会被汉人撵回来,又不会撵回来之后只敢打草谷了。

    “准备。”负责指挥队伍的是一个老资格的营指挥,早就跟着张世雄混,马贼出身,三十五六岁年纪,在猎骑兵中很有威望。

    营指挥高举右手,身边的旗手和号手都紧紧盯着他,猎骑兵也调整了方向,三排纵横变成了横队,与往南边跑的察哈尔人越来越近,队伍也越来越快要重叠了。

    很多察哈尔射手开始象样的射过箭来,有不少猎骑兵中箭了,锁甲挡不住的地方箭矢也会带来伤害,不过并没有多少人在意,也有少数人被射中了要害,掉落下马,或是战马的要害处被射中了,扑倒在地,将身上的主人重重翻滚着压在地上,传来响亮的骨骼被压断的脆响。

    猎骑兵们没有第一时间开火,无此必要,在充分展开队形,三排骑兵也错开身位之后,带队的营指挥终于把手臂落了下去。

    旗号挥舞,清脆响亮的喇叭声猛然响了起来。

    三排猎骑兵依次开火,两个并排向前奔跑的骑队象是很亲热的友军,双方互相友好的打着招呼,一边是弓箭,一边是火枪,火枪明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大量的蒙古牧人被扫落下马,很多空着马鞍的战马出现了,三轮射毕,最少有超过三百人被打落下马,考虑到这个时代滑膛枪特别是骑枪的射距和威力,还有准确率等各种因素,可以说是在三十多步的距离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

    “自由射击。”

    营指挥又下了一道新的命令,喇叭声再次响起来。

    很多猎骑兵从自己的战马一侧取出另外一支骑铳,当然也在事前装填好了,又是一轮密集的骑射。

    巴特尔打完了两轮,并没有和其它人一样选择在马背上装填,而是取出了自己的骑弓。

    这一点可能会叫人嘲笑,不过很多蒙古甲兵喜欢这样。

    骑弓他们已经用了最少二十年,在八十步内他们能指哪儿射哪儿,命中率在九成以上,巴特尔是甲兵中的神射手,在八十步左右的范围,一般的人看目标只是一个小点儿,没接触过弓箭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瞄准,更不要说命中目标。

    射箭是一个整体性的运动,不光光是眼神,最重要的是经验。

    当你手中握着弓箭的时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完成瞄准的过程,手腕和手臂,腰力,眼神,最终配合在一起,完美的融合一处之后,远处的标靶就在你的视线之内,你看似普通的看了一眼,全身的所有动作都准备的妥当了,手指一松,弓弦震动,箭矢飞掠而出,正中靶心。

    对蒙古人来说,没有什么固定靶,草原上的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