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17 >

第1192章

大明1617-第1192章

小说: 大明161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耀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时机由猎骑兵团指挥自己决定,完毕。”

    闷雷般的马蹄声响再次响起,大股的骑兵从敌军右翼奔驰而出,一万余人向着方阵右侧西端而来,那边的六个连的枪骑兵也正在向着战场快速机动。

    周耀下意识的看了看时间,指针接近八点了。

    从半夜开始准备,早晨六点开始哨骑站,然后派出方阵掩护哨骑退后,蒙古左右翼快速出动企图吃下前阵,接着他们碰了一脸的血,但方阵也岌岌可危,在此时拖后的枪骑兵和猎骑兵各自从两翼前冲,蒙古右翼再次增兵。

    这一系列的动作下来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三个大型方阵已经排好,步骑和炮兵协同,并且开始快速向前。

    现在就看左翼切入的时机了。

    也有可能张世雄会慢慢向前,直到中阵和右翼和蒙古人交战时才出动。

    周耀看了看右翼,轻炮营的火炮,以四磅炮和六磅炮为主,大量的近百门的火炮快速向前,每门炮有六人到八人的炮组构成,他们用挽马拉着大车牵引着火炮急速向前,炮位和炮兵阵地在右侧大方阵的右侧,紧邻河岸,距离西拉木轮河不到一里地,土地松软,易于构筑炮位,距离敌阵大约二里到三里之间,火炮可以覆盖大部份的战场,由于火炮的有效射程不超过三里,这些炮组成员希望所有的火炮能在第一时间发挥更好的作用,他们希望把炮位构筑的更近一些,而且火炮还不能等主力上来之后再构建阵地,那时候炮兵想发挥作用就很难了。

    在同时代的欧洲,天启元年左右的时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宣布给所有的军人制作统一的军服,同时他开始把火炮小型化,这个时代是大航海的时代,陆军不是特别受重视,各国都在铸造超级大炮,战舰的火炮主力舰炮从九磅炮到十八磅炮,到二十四磅炮和三十六磅炮,一直到五十磅炮,在帆船战舰时代五十磅炮到达了顶峰,再大口径的火炮安装和无法使用了。后座力和火炮的重量会是一场灾难,火炮炮位的竟赛才停止了,各国开始研究怎么做更好的防御,蒸汽时代来临,铁甲战舰出现,又是一轮新的比赛,更大口径更好的大炮,更坚固的铁甲,更大的吨位,一切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真正的军事天才就能抓住最合适的东西,并且利用起来。

    在后世研究者的资料里就出现了古斯塔夫和张瀚,一东一西,两人都同时开始重视火器,在他们手中实现了近乎完全的火器化,张瀚达成了难以想象的成就。

    古斯塔夫二世,这个北欧小国的国王和张瀚同处一个时代,同样也有相当杰出的军事成就,瑞典在古斯塔夫时期入侵了后来德国的大部份区域,屡败强敌,占据了后世瑞典和芬兰挪威等大半的北欧地盘,国小而民富军强,端典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不仅陆军强,海军也强,其陆海军在百年内压的俄罗斯人抬不起头来,俄罗斯人在出海口上的不好的回忆多半都是和瑞典人有关。

    古斯塔夫的军队,也是长矛手和火枪手配合的军阵,他率先把火炮车量化,陆战实战化,同时把火炮集中使用,可以说后来拿破伦也是古斯塔夫的好学生,拿破伦只是更加重视炮兵,还有步炮骑三种兵种的最佳配合,加上法国上升时期有优秀的陆军,可以承受几十步距离面对面的排队枪毙,同时代的军队,俄罗斯人不行,普鲁士人也不行,只有英国的龙虾兵可以在陆军会战中承受法国人的进攻压力,并且最终也是英国人战胜了拿破伦。

    “快点,你们每拖延一分钟,前方可能就死十个弟兄!入你们娘的,再拖老子就毙了你们!”

    杜伏雷还是和以往一样的暴烈脾气,站在炮车车顶怒声喝骂,下令所有人加快动作。原本他不太适合当一个主官,过于暴燥的主官并不一定能带出雷厉风行的强兵,很有可能带出一群唯唯诺诺的乌合之众出来,上有所好,下必媚之,可能那些中下层的军官也会有样学样,整支军队的风格都变成霹雳雷霆,对普通的士兵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还好两个车炮团拥有商团军最优秀的师级军政官,也是军令司对拳头部队的照顾,聂磊的经历丰富,个人魅力和能力都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在军政官这个特殊的体系中充份的展现出了自身的价值,已经多次受过张瀚的接见,稳稳当当的踏入了高级军官之门。

    听了杜伏雷暴燥的叫喊,聂磊也只是微微一笑,他骑在一匹大青马上,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前方,远处的察哈尔骑兵还是缓慢的向前移动,聂磊感觉对方的速度并没有加快,从这一点来判断,整个察哈尔骑队对获胜已经严重缺乏信心了。

    在西拉木轮河的岸边,也就是蒙古人的左翼到商团军的前进方阵,这一片区域相当的混乱,大量的骑兵来回跑动,方阵斜切向河边,把不少骑兵挡到了西边,很多骑兵向西北方向跑,又要面对迎头上来的猎骑兵,更北方则是大量的骑兵在汇集,不停的有人吹角,更远处蒙古人的右翼兵马动了,跑的很快,发出轰鸣声,几千上万匹的战马一起奔跑,有前有后,骑队拉的很散,也很宽,最前头只有几十骑,他们身后的骑兵却越拉越开,形成了几百上千人的正面。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组

    聂磊看到这里撇了下嘴,他是厚道人,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这种场面还是很容易看的出来,察哈尔人都在胆怯和害怕,敢冲在最前头的肯定是被贵族撵出来的,后头的人巴不得躲在队伍后不敢向前,于是把队伍越拉越宽,这种人人都想当滑头的队列在商团军里肯定是不可能的,每个小队和中队都有固定的位置,冲击时何队在前,何队在二排,三排,在哪一排的位置都是规定好的,平时每天都要训练若干次,哪怕是在战斗进行中也要保持队列,所有商团军人都明白,队列是战胜敌人的根本,越是能在混乱中还保持着建制和队列的部队,越容易摘取到胜利的果实。

    不过此时聂磊也没空替蒙古人操心,等杜伏雷停下喘气的当口,聂磊也高声道:“大伙儿记着,辛苦流汗再累也没啥,前方的将士在流血,都和我们穿一样军服的袍泽兄弟,咱们苦累能帮上他们就好。军功属于龙骑兵,属于枪骑兵,属于猎骑兵,更属于我们炮兵,万岁,商团军!”

    “万岁,商团军!”

    所有炮兵都被真正鼓励起了士气,几个军政官擦着汗,骑马在整支炮兵队伍里按聂磊的大致说法鼓动队伍,于是拉着长长的队伍的行进中的炮兵队伍时不时的发出山崩海啸般的万岁声,整支队伍的行动猛然一下子加快了,从远处看,象一条巨大而肥硕的长蛇,蜿蜒曲折,正在奋力游向前方。

    不同之处就是队伍中的那些火炮,保养很好,看起来色泽光亮制造异常精致,而实际上又是异常结实牢固的火炮。

    一门门火炮都是军工司的精心出产,如果说和记最重的是军队,军队最重的兵种其实还是炮兵,养一个枪骑兵的耗费能养三个龙骑兵,原本是能养五个步兵,后来龙骑兵也配了马,于是减为三个,一个枪骑兵需要两到三匹马,厚达七十斤的铁甲,还有马甲,仆役,每天耗费的人的军粮和马粮都相当的多,一个枪骑兵团的耗费是相当惊人的,以和记一年七百万以上的军费开销,枪骑兵团也只养得起两个而已,而炮团也已经有两个,并且很显然在组建第三个或第四个。

    每个炮团的开销又是枪骑兵团的若干倍,人员倒不是太贵,炮兵是技术兵种,和枪骑兵拿一样的饷,不过炮兵不需要重甲,也不需要一人配几匹马,甚至炮兵们马匹数量很少,因为在长途行军时,炮兵是边走边照顾炮车,很难一直骑马行军,多半的人是走一段路上车休息一会,休息一会之后再下地来走,互相轮换行军赶路。

    炮团的昂贵之处就在眼前的这些火炮身上,铜炮相当昂贵,一门四磅炮重七百到九百斤之间,一斤铜就是一两银子,一门炮用铜看起来才值几十两,但帐不是这么算法的。铸炮需要大量的工人,耗费大量的时间,这些都要算在每门炮的成本上头,另外就是以和记军工司的管理水准,还有火器局工匠们的努力,每门炮都得平均耗费三门炮的铜料,甚至更多才能铸造成功。

    失误很难免,浪费也很难免。

    平均每门炮都得几百上千两的成本才铸的出来,然后还得大量购买硝磺木炭还有制造出大量的炮弹,平时训练耗费也大,火炮打的多了炮管就磨损了,这时候金属铸造物的强度可不能与后世比,火炮训练强度大就只能报废,融成铜之后重新铸造,成本又上去一大块。

    但不管怎么紧张,铸炮和训练炮兵的开销军司从来没有节省过,哪怕是最困难的天启四年也是一样。

    铠甲没钱不造了,兵器没钱也不造了,不募新军,不搞大拉练,这都是天启四年时的应对,但炮兵的火炮始终在铸,炮兵的训练也从未停止过。

    炮兵真的是技术兵种,从装填到清膛再到点火,炮长,清膛手,上弹手,装药手,点火手,每门火炮都得最少六个人伺弄。

    想要打放的快,炮组的人就不能少。

    四个人一组的火炮也能打响,但时间要比六人一组的慢的多,战场上杀敌最多才是赢家,为了多杀伤一个人,这边炮组多用两个人也是合算。

    长蛇般的队伍加上一门门火炮,就象是长了脚的蜈蚣一样,张牙舞爪冲向前方。

    前方还在混乱中,但蒙古人显然还是想吃掉方阵,并且挡住枪骑兵和猎骑兵。

    炮兵们眼看前方,不顾自己满头汗水,起劲的向前赶着,炮兵阵地早就测算过了,能覆盖很广泛的距离,近百门火炮陆续发射时的场景,想想都叫激动的全身打摆子。

    ……

    巴特尔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中有明显的火药打放后的味道,有些呛鼻子,可是感觉很好闻。

    蒙古人以前没闻过这种味,可是并不排斥,巴特尔甚至感觉挺好闻的。

    战马在飞速奔驰,已经是以最高速向前方奔跑了。

    在巴特尔等人的右手边就是察哈尔左右翼的集结地,大约已经有超过五千人的察哈尔人集结在一起了。

    更多的察哈尔人从东边陆续过来,但被前进方阵挡住不少,小型火炮打放时的砰砰声一直不停,火铳声也是一直没有停过。

    察哈尔人一直有人被打落下马,更多的人只能避到更西边去,那边已经有十几个龙骑兵横阵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不停向前,距离已经很近,察哈尔人不敢继续往西跑了,马队有人想停,已经感觉到了稍感安全的地方,有人想继续向西跑,因为他们离方阵还近,怕火炮打过来自己莫名其妙就死了。

    很多人拥挤在一起,互相冲撞着,少量散乱的骑兵从南往北跑,也有人从北往南跑,一团混乱。

    因为感觉到了猎骑兵在侧后的威胁,在集结的骑兵终于开始重新整队,这些重新整队的骑兵有想往北跑的,因为从右翼过来万余人的骑队,两边可以会合呼应。

    也有人想往东南跑,那个可怕的方阵往更南边去了,他们想从那里跑回本阵。

    但很多人看到大阵陆续出来一些骑兵,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