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699章

我要做皇帝-第69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像匈奴的奶酪,因为制作工艺不过关或者发酵不彻底,常常保质期只有一个月。

    作为从小就跟在老上单于身边,南征北战,在战争中长大的单于,军臣很清楚,这种能长期保存的奶酪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汉朝人在草原上的活动时间,要比匈奴骑兵还要长。

    他们甚至可以远离后勤辎重部队,深入辽阔的大草原深处,远征几个月,然后再返回长城。

    而匈奴,却反而要受制于后勤问题。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所以,在过去,军臣一直不遗余力,甚至不惜一切手段的从汉朝进口各种各样的青铜和铁器。

    尤其是铁锅和青铜鼎。

    这两种器皿,都是加工奶酪,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只靠进口,解决不了匈奴面临的困境。

    汉朝人也不可能无限制的供给匈奴青铜和铁器。

    “所以,才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大宛!”军臣在心里对自己说。

    大宛,这是一个原本不在匈奴猎食名单里的遥远王国。

    直到一年多前,它忽然出现在了匈奴的视线里。

    然后,军臣通过派遣细作侦查,发现,这个人口几十万的国家,居然有着大量的工匠!

    尤其是还有着许多能生产各种搪瓷制品和青铜的工匠。

    若是能征服大宛,获得大宛人的青铜生产技术,尤其是那些工匠。

    匈奴就能摆脱目前的窘境,得到它所需要的大规模的青铜制造技术。

    至于南方的汉朝?

    只要想到长城脚下,那密密麻麻的要塞,军臣就感觉有些脑仁疼。

    过去数十年,汉朝用血告诉匈奴,想进来?先崩掉几颗牙再说,想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

    军臣就自己亲自尝试过一回。

    在五年前,他统帅四万骑兵。南侵汉朝。

    结果,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带回了数千个伤兵。

    捞到的东西,却少的可怜。

    差点就要亏本!

    正是自那以后。军臣发誓,打死也不去长城脚下,自讨没趣了。

    更何况,如今的汉军,骑兵规模也不算小了。

    匈奴除非全面动员。拉出所有的力量,才有可能在战争中占得上风。

    但……

    平城会战后,匈奴上下就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四十多万骑兵,几百万的牲畜群,拉锯长达一年的苦战。

    最终就换了个和亲条约……

    而汉朝北方的严寒,也同样让匈奴吃尽了苦头。

    “右贤王想打?”军臣站起来冷笑着说道:“那就不妨去试试……”

    若是尹稚斜真带兵南下,那军臣做梦都笑出声来。

    长城的铜墙铁壁,肯定能将尹稚斜撞的头破血流。

    然后,自己再名正言顺的以作战不利。丧师辱国的罪名,将他贬黜到北海,去跟中行说一起去放羊!

    就算万一,尹稚斜运气特别好,碰上汉朝的将军脑残,皇帝傻逼,被他打开了一个口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那就更好了!

    也不需要西进了!

    抢西边的苦哈哈,有个屁用啊!

    真正能吃饱的地方,还是在南方的长城内啊!

    任意一个长城内的郡县里囤积和储藏的粮食以及各种金银财宝和青铜、铁器。就足够匈奴全国上下吃上三五年了!

    若能占领长安,那匈奴更是一辈子都不需要放牧,可以过上天神一样的生活。

    在这个前提下,军臣跟尹稚斜。根本不会有任何矛盾,他们只会紧密的合作,直到占领长安,入主中国。

    南下,是自古以来,就刻在了所有草原上的民族的基因中的冲动。

    但……

    这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随着汉朝开始强盛。军队的战斗力开始不断提升,这个幻想,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幻想。

    尹稚斜被军臣这么一呛声,顿时就有些面红耳赤。

    “大单于,汉朝明目张胆的庇护乌孙****,摆明了没将大匈奴放在眼中,若不予以惩戒,以后西域诸国和附庸的部族,恐怕都会离心离德!”军臣的狗腿子之一兰氏的兰陀辛站起来道。

    自从两年前,奉命将北海阏氏送到汉朝和亲归来后,这位兰氏的未来族长,就成了单于庭里最主战的贵族之一。

    他成天在单于庭到处撒播着汉朝威胁论,也颇拉起来了一批支持者。

    要不是看在这个家伙对自己这个单于还算恭敬的份上,军臣早把这个成天在自己耳边嗡嗡嗡的叫着的家伙丢到北海去了。

    汉朝对匈奴的敌意和威胁,单于庭里又不是只有三五两个人看得仔细。

    用得着你成天嚷嚷?

    不过,这次兰陀辛说的很正确。

    假如汉朝明目张胆的庇护了乌孙****,还没有得到任何惩罚。

    这单于庭的威信,岂非要颜面扫地了?

    以后他这个单于还凭什么号令诸部,做这个草原共主?

    当年老上单于毅然决然的带领匈奴主力,南下在长城附近,跟汉朝大战了一年多,甚至在折损了一个大当户和数千的战士后,依然不肯退却。

    不就是因为有几个匈奴的贵族,跑去了汉朝,请求庇护,丢了面子嘛?

    只可惜,那次匈奴以十八万骑兵南下,最终,还是打成一个平城之战的结果。

    损兵折将后,也就换了个互相承认和认可双方势力范围的条约。

    当年,老上单于统御下的匈奴帝国,尚且奈何不得汉朝。

    军臣不认为自己比自己老爹强。

    所以,看着长城,军臣摸了摸自己的牙齿。

    他还不想被崩掉几颗牙,却什么也捞不着。

    与其去长城脚下撞个头破血流,不如去西方发财。

    这是目前,单于庭里多数贵族的想法。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鲜卑王报告了汉朝人将匈奴的敌人,那些该死乌孙****,接到长城内给与庇护。

    这等于在单于庭脸上抽了几个巴掌,还当着整个草原的面,在他这个单于的脑袋踩了几脚。

    若不报复,也说不过去。

    要知道,匈奴帝国,能统治这数万里的无垠草原,控制西域三十六国,让整个世界都服从自己的意志。

    靠的就是残暴和血腥,震慑一切内外的敌人。

    乌孙反抗,就将乌孙连根拔起,猎骄靡这个老上单于的义弟的脑袋,都被制成酒器,放在单于庭里,供人饮酒作乐。

    用赤裸裸的鲜血,让所有的臣服部族,乖乖的按时上缴贡品。

    若这次汉朝明目张胆的庇护了乌孙人,单于庭什么表示也没有。

    那岂非是告诉所有人:匈奴惧怕汉朝。

    那样的话,别的不说,长城附近的那些墙头草跟小部落,还有藏在山里的盗匪和贱民,恐怕都会倒向汉朝。

    就是现在匈奴帝国的柱石,诸如白羊、娄烦、昆邪、休屠这样的大部族,心里面恐怕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了。

    在草原上,霸主是很难当的。

    它必须随时随地的保持自己的强大、残酷以及冷血。

    让所有的小弟,都看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也让所有的盟友和内部的山头都知道,单于的地位和威信,不容挑衅。

    一旦做不到这一点,无论多么强大的帝国,马上就要分崩离析。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军臣沉吟片刻后,对兰陀辛问道。

    “大单于!”兰陀辛非常兴奋的站起身来,他走到帐中,对军臣道:“奴才知道,长城是铜墙铁壁,我匈奴骑兵,很难逾越!但是……”

    兰陀辛抬起头看着帐中的各个部族的首领以及各个氏族的族长,大声的道:“汉朝还有一个地方,绝对没有在长城的保护范围内!而且,汉朝一定会救!”

    数十年的汉匈战和拉锯,使得有很多的汉朝城市和村庄,其实暴露在了长城的保护范围内。

    而汉朝人也在长城脚下,拉拢了许多跟单于庭不对付的部族,让他们在哪里放牧,作为长城的前哨和预警。

    但这些暴露在长城外的城市和村庄,汉朝人在战争时,放弃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一旦发现匈奴主力的踪迹,这些城市的军队、部族以及人口,全部都会迅速撤入长城。

    然后,匈奴人就只能看着长城的要塞,望而兴叹。

    但是,有一个城市,它暴露在长城的防御之外。

    而且,确实是汉朝必须救援的战略要地!

    军臣站起身来,吐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马邑!”

    ps:  昨天在整理思路,写细则,所以只更了一章,今天1200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八十八节 马邑会战(2)

    打开此时的汉匈地图。

    哪怕是最没有军事常识的人,也能一眼就看出,有一个城市,它矗立在长城之外,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暴露在长城防御外的大城市。

    它就是马邑城。

    这个城市,在雁门关外,长久以来,就是汉匈攻防的要点。

    而且,无论汉还是匈奴,都不可能在战争的时期,让这个城市,落到敌人手里。

    因为,假如马邑在汉手中,汉军就能抄从北方而来的匈奴骑兵的后路。

    任何军队,若是退路被断,基本就要被叛死刑。

    而,它若落到匈奴手里,那么,在雁门关前,汉军将无险可守,雁门关后的广大地区,也会暴露在匈奴铁骑的马蹄之下。

    就是雁门,也会很难防守。

    历次汉匈大战的经验,告诉对战双方。

    马邑在,则雁门可守,马邑不在,则雁门必失!

    而雁门一失,则云中和代郡,也就失去了侧翼的掩护,将暴露在匈奴骑兵的面前。

    匈奴人看着马邑城流口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但是,汉军在雁门关附近,囤积了重兵。

    即使是以单于庭对汉朝的了解,也知道,汉朝的五大野战军团,有两支的老巢,就在雁门关的后面。

    句注军就直接驻守在雁门关,三十年来,从未移防。

    这支总作战兵力达到了一万四千人的精锐野战部队,是匈奴白羊、娄烦两个部族的‘老朋友’了。

    彼此在过去三十年,大小摩擦,发生了数百起。

    彼此互有胜负,哪怕是最骄傲的匈奴人,也不得不对这支精锐的汉军,投以敬意。

    所以,当马邑的名字从军臣嘴里吐出来时,白羊王跟娄烦王,都是感到背脊发凉。菊花微痒。

    那可是个难缠的对手,素来就以作战勇敢,顽强著称。

    而且,句注军的灵魂人物。最开始叫夏侯婴,然后是郦寄,如今则是汉朝的宿将,丞相周亚夫的亲信将军苏飞。

    这位是前代的雁门太守,汉故楚国丞相苏意之子。在过去当过郦寄的副手,虽然名声不璋,但却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

    越过雁门关,在古老的飞狐道的附近,汉军在哪里驻扎了另外一支闻名世界的野战兵团——飞狐军。

    这同样是一支几十年没挪过窝的精锐。

    它是汉朝布置在长城后的预备军团,是随时随地可以支援长城北方的各个方向的援军。

    一直以来,这支军队,充当的就是救火队的职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