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13章

我要做皇帝-第31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笔交易,刘彻就不走国库了,直接从少府的物资里抽调。

    反正,少府东西多,而且放在库房里难免会有发霉变质的情况。

    还不如拿去换些东西。

    当然了,刘彻也不是冤大头,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此次交易的各种物资,刘彻会让人一个个的去标价,然后把价格告诉来人。

    汉室需要的,有用的,自然不妨给个高价。

    那些没太大作用的东西,随便给个价格就行了——总之,只要最终价格差不多达到对方的期望值就成了。

    这样下次交易的时候,对方肯定会把那些高价的商品运来。

    刘彻借此,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实现许多目标。

    “王道,再去将乌孙人送给朕的那几盘花拿来……”刘彻忙完此事,就对王道吩咐了一句。

    “诺!”王道点点头。

    不多时,几个宦官就捧着几盘色彩艳丽,芬香无比的鲜花,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这几盘花,是乌孙大禄作为‘礼物’‘免费赠送’给刘彻的。

    大体上,那位乌孙的大禄,是想用这种美丽无比的鲜花来讨刘彻的欢喜。

    不得不说,他做对了!

    刘彻确实对这几盘赠品很感兴趣!

    刘彻看着那几盘美丽无比,正含苞待放的鲜花,他的心,却是冰冷无比。

    “茎直单花不分支,花朵如此艳丽……”刘彻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地狱之花啊!”

    他虽然不是什么植物学家,也从未见过那传说中曾在近代风靡全球,毒害无数国家和民族的地狱之花。

    但,对于这种原产三哥家,其后遍布全球的这恶魔之花,真是如雷贯耳!

    哪怕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而这地狱之花的特征又是如此明显!

    说起来,这种植物,其实在最初,仅仅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出现的。

    就如现在这样,被人送来送去,当成一种好看的玩物。

    而它的药用价值和更深层的魔鬼属性,此刻还未被人发觉。

    “朕该怎么处置它们?”刘彻看着这几盘花,陷入了沉思。

    很显然,刘彻很清楚,他现在面对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

    作为穿越者,刘彻很清楚,这种来自地狱魔鬼的赠品,就是一柄双刃剑。

    它能杀人,也能杀了使用者!

    后世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确实用此物害了不少人。

    但也害了它自己的人。

    大英帝国的大烟鬼,从人口比例上来说,与我大清是大哥别笑二哥。

    然而,同时,它巨大的药用价值,也使刘彻无法忽视它。

    在这个时代,再没有比这种地狱之花更灵验的麻醉药和杀虫药了。

    有了它,南方的寄生虫病以及各种折磨人民的疾病,就不再可怕。

    甚至许多人的生命可以被再次拯救!

    前提是,只能小剂量的使用,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次数。

    但是……

    “呵呵……”

    “控制的了吗?”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谁能阻止?”

    刘彻非常清楚,那些闲得无聊的贵族们,假如发现了这个东西,会怎么对待它?

    看看现在的人参就知道了。

    魏晋时期,可不缺吃了五石散,连自己都不知自己是谁的‘风流名士’。

    “传朕的命令,把这几盘花,放到未央宫的兰台上,没有朕的许可,敢有接近此物百步距离者,杀无赦!”刘彻踌躇许久,最终也还是没下定决心,只能将这些花还有它的种子,全部放到只有他这个皇帝才可以进去的兰台,更下了严令,禁止一切靠近和查探者。

    对刘彻来说,这花,如它的外表一样,即美丽诱人,又危险无比。

    他有心想学杜邦,但又怕控制不住。

    只能暂时先搁置到一边。

    不过,在转身的那一刻,刘彻忽然想道:“话说,倘若将此物制成蜡丸,然后招募一批夷狄敢死之士,待其上阵时,分发此物……”

    人类的战争史上,使用兴奋剂的次数,数不胜数。

    没道理和尚摸得,贫道就摸不得?

    ps:  嗯,大家应该都知道那是啥~~~~~~

    明天一万~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八十八节 展示肌肉(1)

    次日,早朝之时。

    匈奴正使须卜雕难,就带着他的使节团,迈步走进宣室殿这个汉朝的中央权力核心。

    “外臣大匈奴当户须卜雕难,敬贺汉皇帝登基!”须卜雕难恭身下跪,以匈奴的礼仪伏地一拜。然后,就拿出一封木牍所著的国书,呈递在手上,站起身来,道:“此我主大匈奴撑犁孤涂亲笔所书之国书,呈与皇帝御览!”

    刘彻挥了挥手,一位宦官立刻跑下去,将那国书,接过来,然后,转交到刘彻手上。

    刘彻拿着那木牍,扫了一眼。

    如史书所载一模一样,匈奴人的国书,长曰一尺二寸,宽也差不多。

    抬头第一段文字,就是嚣张无比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

    这样的国书形制,是中行说那个汉奸教匈奴人搞的。

    目的是为了羞辱汉室君臣。

    但,俗话说的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历史上小猪,后来就报了这一箭之仇!

    他不止在战场上狠狠的教训和报复了匈奴人,更在外交国书上,将匈奴君臣羞辱的体无完肤。

    小猪是这么说的——南越王头已悬汉北阙,今单于能战,朕自将待边,不能,则南面而称臣,何苦远走亡匿漠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更戏剧性的是,匈奴人的单于,早被打破胆子了,连半句硬话都不敢放,就那样眼睁睁的看着传信的汉使大摇大摆的离开单于庭!——伊稚斜以后的匈奴单于,可谓一蟹不如一蟹。

    乌唯那个软蛋一度曾经想干脆投降算了,且鞮候更加不堪,居然说出了‘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明摆着把自己放到了汉室藩臣的地位。

    刘彻不认为。他三世为人,有着汉室两代天子为他打下的坚实无比的基础,又有着臣民的支持,拿着这么好的一副牌。还打不出小猪那样的牌局出来!

    所以刘彻也懒得去看国书的具体内容了,他微微一笑,道:“请贵使转达朕对匈奴单于的问候……”

    现在,匈奴的军事力量远超汉室。

    汉室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刘彻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机。

    所以。表面上的客套和礼节,他还是会的。

    须卜雕难微微欠身,道:“外臣代大匈奴撑犁孤涂,多谢皇帝问候!”

    话虽然说的很客气,但那态度,却是嚣张无比,只差没把鼻孔朝天了。

    看的殿中的大臣人人怒目相对。

    刘彻却是挥挥手,不以为意——假如换位思考,他是匈奴人,见了老对头家里面新上台的是一个十几岁的毛孩子。他也会这样。

    不为别的,只为了试探那个毛孩子的城府和性格。

    类似这样的战略试探,史书上屡见不止。

    便是后世天朝与米帝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故意挑衅式试探,为的就是摸摸对方新上台的那位大统领(总书记)到底有几把刷子。

    说实话,这次匈奴人是派出使团而不是军队来试探,已经出乎刘彻的预料了!

    刘彻本来都已经做好动员关中及边郡民兵应对匈奴入侵的准备了。

    既然匈奴方面不想动刀兵,刘彻自然欢迎之至。

    当然,刘彻深知,一位的软弱。只能让人认为你好欺负。

    只有展示肌肉,才能吓阻战争!

    所以,他给这次的匈奴使团,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接风宴。

    刘彻微微笑道:“贵使来得正好。朕明日将于上林苑观兵,贵使不妨与朕同去!”

    自打墨家开始重新为汉室效力后,刘彻已经借着杨毅网罗了近百名墨家子弟。

    这些人,与少府的机器一结合,立刻就爆发了空前的效率。

    到今天为止,墨家的学者们在少府的工匠以及军队将领的帮助下。已经成功的发明两种新式武器,并改进了汉室多种在役主战兵器。

    其中就包括了大黄弩和连弩这两种威名赫赫的武器。

    按照刘彻的命令,这些新式武器将首先在南北两军开始装备。

    这段时间,正好有一个南军的司马已经完成了换装。

    七百把陌刀,五百副连弩,因此展开的火力,将告诉所有敢于挑衅汉室的人,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须卜雕难闻言,自然不会拒绝这样一个近距离观察汉室军队的情况。

    他于是恭身道:“皇帝有请,外臣不敢拒绝!”

    刘彻哈哈一笑,道:“那么贵使就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朕会让人来带贵使去上林苑观摩的!”

    这么好的一次展示汉家肌肉的机会,刘彻自然不止请了匈奴人。

    他还请了目前在长安的真番王、马韩王以及其他小国国王。

    除此之外,刘彻还特别没有节操的邀请了另外一支‘匈奴’使团。

    当然,在安排上,刘彻将这两支使团做了有效的隔离,基本可以确定,双方谁都没有机会与对方接触。

    “诺!”须卜雕难恭身一拜,罕见的说了一次汉语。(注)

    待得须卜雕难一行退下去后,刘彻一挥袖子,将那封匈奴国书,往地上一砸,极为愤怒的道:“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勃逆,太宗、仁宗两代先帝忍辱负重,今日匈奴再辱朕之颜面,昔者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朕誓必令匈奴人知道,什么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他这个皇帝必须要表的一个态度!

    汉人刚烈,尤其刘氏天子更是如此!

    当初,刘彻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撕毁和亲协议,悍然入侵,这位天子亲被甲胄,发三辅兵,置三将军,又以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屯于渭北,征集了一千辆战车,骑步兵十万,太宗孝文皇帝御驾亲至渭北,教训士卒,慰问官兵,激励鼓舞军民的斗志,甚至,他还坚决要御驾亲征。

    要不是薄太后拉着,汉匈在当年就全面开打了!

    因而,对刘氏来说,继承太宗孝文皇帝遗志,向匈奴讨还血债,就是政治正确,即使是最坚决的主和派,也没法子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障碍,最多说些什么实力不济,不该跳起战端或者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屁话。

    因而,刘彻此话一出,主战派们自然是嗷嗷叫着,鼓舞不已。

    便是主和派们,也只能劝道:“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此刻,还不是开战之时……”

    刘彻看了一眼大臣们,心知,这个戏演到这里应该是刚好,再演下去就要过犹不及了。

    于是他道:“朕知道,所以朕才要忍辱负重,然,有朝一日,朕,必亲执匈奴单于问罪于朕阶前!”

    这不是嘴炮,而是一个政治信号。

    刘彻完全就是想借此告诉长安的贵族们,都给朕去读兵书,练武艺吧!

    整天斗鸡走狗,小心上了战场,有命去没命回!——汉室与后世王朝一个截然不同的特征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