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312章

我要做皇帝-第31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一切顺利,这次考举过后,汉室就将开启从封建军事贵族集团政体向官僚利益集团政体的过渡。

    为了能让这一切顺利进行。刘彻做出了大量的妥协和让步。

    譬如说,他下令,凡有列侯勋臣子弟参考,成绩一律自动上升一档。

    前两天,他又下诏,以照顾功臣为名义,所有两千石以上官员的子侄参加考举,一律依照列侯勋臣子侄待遇处理。

    黑吗?

    确实很黑!

    但却必须如此!

    不然,万一闹出最终录取者大部分是寒门子弟的悲剧出来。

    那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必然会仇视和抵制考举的进一步扩大化。

    想要让改革顺利推进,刘彻就必须在这方面做出妥协。

    刘彻从来就没幻想过。官僚贵族阶级会以国家社稷为重这样天真的事情。

    人都是自私的,为了国家和人民这样的口号,中二少年或许会信以为真,但,每一个成熟的官僚,都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事情。

    喂饱了贵族勋臣和官僚们以后,刘彻就得以对考举进行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规范。

    到今天为止,粗略的考举制度以及规范条例差不多出来了。

    主要就是将考举的三轮考试分为三档。

    通过第一轮的士子,将有资格被录用为关中地方的基层官员,譬如亭长、游缴、廧夫等等。从事基层的管理工作。这类士子被称为秀才,就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通过考举第二轮的,必然可以获得亭长、游缴、廧夫的任命,同时有机会出任地方县衙的刑曹令吏、书吏以及长安九卿衙门的低层文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贡士。

    通过考举第三轮的。必然将出任县一级衙门的各种低阶官职,同时有机会进入到九卿衙门乃至于成为天子侍从官。

    这一类士子被称为茂才。

    这三类,在未来的升职以及考核方面待遇一样,全部都将从最底层的一百石官员起步。

    但,很明显,基层的廧夫游缴在进步速度方面完全拼不过在县衙里的人。更不用说九卿衙门中的人和皇帝身边的人。

    之所以要如此划分,既是要选取最优秀的人才来进行培养,更是刘彻不得不对现实做出的妥协。

    毕竟,后世打个游戏,还要分个大神菜鸟,这考举,若没有个等级,就很难服众。

    不然,别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某某是九卿衙门里工作,哥却要去基层?

    有了这套等级,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分配。

    谁叫考了秀才而不是茂才呢?

    更重要的是,这套等级制度的出台,可以堵住旧贵族勋臣官僚阶级的嘴。

    朕都给你们的子侄加分了,优待了,还考不上,考不好,那是他们草包的缘故,不要再来埋怨朕不优待功臣了!

    而与这套等级制度相对应的,则是刘彻对考举士子安排的出路的规定。

    刘彻已经下令,所有考举士子,不管哪一类,全部必须从四百石以下开始工作。

    没有特殊原因,譬如天子诏书、太后谕旨,一年最多升一级。

    所有士子,三年内,不得出任一地主官如县令某曹首长等。

    这就明显是给列侯勋臣官僚阶级们上枷锁了。

    不然,那些家伙把自己的子侄安排到某些肥差上,让他像火箭一样的蹿升,三五年就运作到朝堂上或者某郡主薄、司马甚至郡尉郡守上。

    那十年八年后,这个国家岂不是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为了防止后世脑残子孙,被官僚们忽悠了,搞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刘彻下令,将他的那道手令,勒石于未央宫温室殿花园之中。

    只要这个国家的皇帝还姓刘,谁违反这条规矩,谁就是不孝子孙!

    现在,刘彻主要要头疼的事情,就是考举的试题了。

    现在,前两轮考举的试题都已经出炉了。

    第一轮,主要是考基础的知识点,像基本的书读写以及基本的算术计算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只要读过几年书,不是太草包的,基本都能通过。

    因此,这一轮的试题,刘彻是交给颜异和汲黯去编纂。

    反正,要求不高,只要能有点基本的能力,就可以胜任廧夫、游缴一类的职位。

    这第二轮就稍微复杂些了,要考校一些专业的知识。

    像什么某里有户xx户,田xx顷,口xx,请问,该里本年度赋税多少?

    又或者某甲犯xx罪,请问该处什么处罚?用那一条律令裁决?

    这个事情,刘彻就已经交给了丞相府和御史大夫衙门去搞定。

    一般能通过这一轮的,不是官宦世家就是名家弟子。

    当然,混进草包的可能性也很大。

    譬如那些自动提升一级成绩的列侯勋臣子侄。

    但,那些家伙混进来了,也没多大影响,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必然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

    第三轮的考题,刘彻亲自来出题。

    目前,题目刘彻也考虑的差不多了。

    与去年那次考举相比,今年的考举,刘彻个人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了。

    这第三轮的考举,就是刘彻挖掘那些未来的政治之星的途径。

    什么样的人才叫政治之星?

    当然是善于揣摩他这个皇帝的意图,能坚定的执行他的意志,并且贯彻下去的人才。

    所以,这第三轮的考题,第一题就是——朕闻之,昔者管子曰:夷狄豺狼,不可厌也,华夏亲昵,不可弃也。倘使诸公为某地官员,该地夷民居多,试问,何以化夷为夏?

    要是白痴敢用怀柔施德来回答,刘彻肯定一脚把他踹出去。

    其他的题目,大体也类似如此,都是一步步的问参考士子,假如他们成为某个夷狄地区的行政长官,面对夷狄之民,或闹事,或撒泼打滚,他们的应对策略。

    毫无疑问,这是刘彻在计划培养一批未来殖民地管理人才。

    要求不高,心狠手辣,对外人能下得了手段,同时还懂的变通,没有满脑子的文青思想和仁义道德的人才。

    刘彻可记得清楚,后世西方殖民者在他们的殖民过程中,也并非完全是压榨和欺凌殖民地的人。

    譬如英国人发达了后,就想着推广他们的那一套价值观,玩什么人人平等,结果,人三哥的贱民不答应,于是,就有了印度大起义。

    嗯,这也是三哥唯一一次对英国殖民者说不!

    居然敢动摇贱民们的生活,简直活得不耐烦了!

    等这批人成长起来,应该刚好就是汉室殖民主义大兴的时候。

    ps:  阿~~~这一节写的好痛苦,有些东西还没考虑好,以后慢慢补充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八十七节 地狱之花

    关中北方门户萧关。

    匈奴正使须卜雕难,骑在马上,缓缓的走出萧关的甬道。

    一个去年他来汉朝时,所未见到的场景,猛然浮现在他的眼前——数以百计的汉人,正拿着各种工具,顶着烈日,在萧关城墙之外,直道旁边的土地上工作。

    一条条木制的器物,被他们一根根的按照严格的比例安放。

    起初,须卜雕难以为这是某个汉人富豪在玩什么花样。

    但随着他继续沿着直道向长安前行。

    在漫长的直道一侧。

    汉人的工匠和监工,数之不尽,到处都是在工作的人们。

    道路两旁,一座座过去所未见过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须卜雕难很轻易的就辨别出来,那些建筑,明显具有类似马驷一类的功能,可以供马匹休息、进食以及保养。

    “汉朝人,这是要做什么?”须卜雕难感到难以理解。

    一路走来,须卜雕难仅以肉眼观测到的工人和工地,就有上百处,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万多人正沿着直道建造着某种工程。

    这显然,已经不可能是任何私人所可以承担起来的巨大工程。

    甚至,当世除了汉朝这个拥有近乎无穷无尽财富与人力的国家外,不可能有其他任何势力,能进行一个如此庞大的工程。

    “或许,汉朝人是在修建类似水渠一类的工程吧?”须卜雕难心里想着。

    但是,须卜雕难看着那些在忙碌的工人,心中,隐隐有着不安。

    在这个时代,不管是汉室派往匈奴的使团,还是匈奴派来汉室的使团,都是写作使团读作间谍。

    收集一切沿途所见所闻的情报,回去整理备案,也是须卜雕难的工作之一。

    于是,须卜雕难让人请来负责迎接他的汉朝官员。问道:“敢问贵官,贵国这是?”

    负责迎接须卜雕难的是大鸿胪的一位丞令。

    这丞令神秘的笑了笑,拱手道:“贵使何必关心这等俗物呢?”

    然后就坚决不再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这就更让须卜雕难心中难受。

    可惜,一路上。汉人的军队一直都在监视使团的成员。

    不然,须卜雕难真想找人好好问问,汉人修建一个这样的工程,到底是要做什么的?

    须卜雕难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工程。恐怕十之八九与军事有关!

    而这次使团自从进了萧关,监视他的军队,就比以往出使汉朝时的军队数量要多上一辈。

    很显然,汉人并不希望他有任何打探的行为。

    汉人越不希望他知道,须卜雕难反而越想知道。

    “我一定要弄清楚,汉人,这是在做什么?”须卜雕难心里想着。

    一如汉人有着在匈奴内部的情报来源一般,匈奴人也在汉人中有着情报来源。

    这个世界,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可惜。须卜雕难永远都想不到。

    汉朝想瞒着他的,不是这个正在施工的工程——轨道马车,这个事情,是瞒不住的,一旦它竣工,必然会被天下人包括匈奴人知晓它的存在和运作方式。

    刘彻真正想隐瞒须卜雕难,不让他知道的事情是——就在须卜雕难进入萧关的同时,另外一个来自匈奴的使团,已经出现在长安城中。

    此时此刻,刘彻就正在宣室殿中。看着这支使团所呈递上来的一份长长的采购清单。

    “胃口还真不小啊!”刘彻看完清单,心里冷笑着。

    五千匹上等丝绸,一千石茶叶,五百石大黄。一百石花椒,这就是对方开出来的价码。

    这几乎是狮子大开口了!

    五千匹丝绸,即使以汉地的价格,也足足价值几千万钱了。

    其他茶叶、大黄、花椒,加起来,差不多也值一两千万。

    但是。对方开出来的交易筹码也不低!

    各种珍奇物种,足足装满了二三十辆大车。

    全部都是汉室本土所没有的,其中,甚至就包括棉花这样的神物。

    甚至,还有着三十匹种马!

    即使不算这些东西,单单就是,可以给匈奴单于添堵这个理由,刘彻都会很乐意做这个买卖!

    谁叫这个使团是乌孙国的大禄牵头,加上一帮匈奴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联合起来的呢?

    因此,只是稍微考虑一下,刘彻就在这张清单上写了一个可字,然后交给王道,让王道去转达给少府衙门。

    这笔交易,刘彻就不走国库了,直接从少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