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13章

我要做皇帝-第101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主爵都尉和少府,都有些太过热情了。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跟官僚机构本身的意志有关。

    对于一个官僚机构而言,它存在的时候,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扩张自己的职权、人员,同时拼命的争取经费和编制。

    在后世,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无论东西方的官僚机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趋势——人员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臃肿。

    一块牌子下面,坐着十几二十个副局长,常务处长什么的,一数一大堆。

    这是官僚机构腐化堕落的代表。

    典型就是不干人事。

    但,官僚还有另外一面。

    让人闻之丧胆,令无数巨头胆寒,战斗力比fbi和cia加起来还要强大数倍的可怕的无敌的米帝国税局,就是官僚机构的另外一个极端化代表。

    铁血、冷酷、无情,忠于使命,永不懈怠。

    一切为了收税,为了收税的一切!

    这个可怕的官僚机构,在米帝历史上,始终一枝独秀。

    fbi和cia都搞不定的黑帮老大,因为逃税,被它送进监狱。

    叱咤风云,坐拥无数资源的商界大佬,只要敢逃税,也肯定会被送进监狱。

    甚至,就连号称控制米帝的华尔街精英们,听到国税局的名字,腿肚子就忍不住发抖。

    而在新世纪,这个可怕的官僚机构,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在米帝国内横行了。

    他们将税务账单,寄到了那些压根没有在米帝生活,但却拥有米国国籍的富翁手上,很是亲切的提醒他们:亲,报税的时候到了哦!

    而现在的汉室少府的盐铁司和主爵都尉衙门,在刘彻眼里,已经隐隐具备了一些米帝国税局的影子。

    尤其是少府,简直将盐铁专营,看成了自己的禁脔。

    不管是谁,无论是谁,只要胆敢染指盐铁销售,就要被它咬个半身不遂,遍体鳞伤。

    在少府眼里,现在,它生存的意义,似乎都已经变成了为盐铁而存在。

    因为,现在少府大多数的福利,以及很多新增编制,都仰赖于盐铁专营的利润留存。

    而那些大型作坊,甚至秘密研究,也都离不开盐铁的利润留存的支撑。

    为了钱,少府是横一条心。

    而一个官僚机构要是认真起来,它所能发挥的战斗力是无穷的。

    而少府,拥有独立的军队、独立的监狱,甚至还有不同属汉家其他系统的官员。

    当它认真的严查盐铁私营买卖后,很多私营商人顿时倒了血霉。

    少府官员直接破门而入,人赃并获。

    然后,这个被抓的家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认罚,二,去服苦役。

    很多人都被少府罚了个倾家荡产!

    甚至曾经有窦氏外戚的旁支,都被少府抓起来,关进监狱,直到其家人缴纳了巨额罚款后,才放了他。

    这个典型一立,顿时,其他人都规矩起来了。

    至少在关中地面上,少府基本消灭了盐铁私营,彻底的垄断了盐铁销售。

    而少府却不满足于此。

    刘彻听说,已经有少府官员去了雒阳,打算在当地,照抄关中的模式。

    私自买卖盐铁物资的,只要抓到,就直接课以重罚。

    对此,刘彻是很鼓励的。

    毕竟,难得有一个官僚机构愿意干事了,这是好事。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少府太无敌了,于是,居然就学起了米帝国税局的吃相。

    他们居然连民间同族之间的铁器交易也要插手了。

    这次抓捕的那几百人,基本上都是农民,他们被捕的原因,也仅仅是自己私底下请托当地的铁匠为自己打造农具。

    但少府却觉得:尼玛,你们这些庶民居然不从大爷这里买?想造反咩?

    于是,就将带头的农民和铁匠统统抓起来。

    课了一个他们根本无法承受的巨额罚款——最少的那个都要罚一万钱!

    苦哈哈的农民,怎么交得起这笔钱?

    自然,只能是去给少府义务劳动三年,偿还这笔罚款。

    这事情,被绣衣卫报告了上来。

    刘彻一看就知道,此事必须管了。

    少府打击私营盐铁,这是好事情。

    但连百姓自己宗族和同村内部的盐铁贸易也要干涉和插手,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少府,将这些百姓都放了吧……”刘彻敲了敲手背,吩咐道:“以后,少府只要管私营商人,且私自贩卖盐铁价值超过五千钱的人就可以了……”

    “其他小民,生活本来艰难,其宗族内部,同村同乡,亲朋好友之间的帮忙,少府就不要插手了!”

    “诺!”刘舍哪里敢不听命令,闻言立刻恭身道:“臣会将圣命告知部下!”

    “对了……”刘彻看着刘舍,道:“在放人,少府按关押天数,付给这些百姓一些补偿吧!以朕看来,就用五十钱每天为标准!”

    这种刷声望,还要邀买民心的事情,刘彻从来不惮去做。

    这也是作为统治者的基本功。

    在事实上,每一个统治者都是影帝。

    唯一的区别,仅在于,你是否能看破他的演技。

    想到这里,刘彻就忍不住再次仰望星空。

    今夜,云淡风轻,月色正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九十八节 分蛋糕

    酒宴渐渐进入高、潮。

    文武百官,都举着酒樽,向刘彻恭贺。

    “陛下万福!”无数人举杯敬觞。

    刘彻看着这些臣子,手指微微的弹着桌面,在他看来,在河阴之战后,汉家收复河套,重建秦长城的全部体系,同时将防线推到阴山,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河套平原,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无论是畜牧还是农耕,当地的潜力都非常大。

    更何况,当地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都非常富饶。

    于是,怎么开发当地,就成为了刘彻心里面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所谓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历史上,武帝举全国之力,开发河套,屯田朔方,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和心血。

    当然,效果也是惊人的。

    河套从此为中国所有,直至东晋,子孙不肖,才失去了当地。

    但,带来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的。

    不提过度开发,导致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被破坏,造成风沙肆虐,沙漠蔓延的恶果。

    单单就是因为朔方屯田投资巨大,却见效缓慢,使得汉室经济背上重担,就让刘彻不得不考虑武帝之策的优劣。

    毕竟,世人大都没有什么为了百年之计,吃苦忍耐的觉悟。

    对多数芸芸众生而言,皇帝开发远方,导致我们要加税?

    皇帝你他妈在搞什么飞机?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书同文,车同轨,大兴基建,造福子孙后代,遗泽让后世享受两千年,但秦帝国二世而亡。

    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修大运河,伐高句丽,也都是造福子孙,着眼千年的大策。

    大运河之利,就不必多说,后世苏杭能成为人间天堂,就是仰仗大运河的便利。

    而高句丽,则是为诸夏剪除了一个威胁自己的敌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唐王朝继起继续攻伐高句丽就是证明!

    但他们都跪了!

    独独那些只考虑眼前蝇头小利的家伙,却公侯万代,享国十余世。

    譬如宋太祖、宋太宗,为了自家江山的稳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崇文抑武,极力打压武人和尚武精神,甚至出现了在前线为国厮杀的英雄,不及在家读书的纨绔子万分之一的谬论。

    以至于以两宋之富庶和经济的发达,竟然被北方异族吊着打。

    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王朝最大的耻辱!

    在宋之前,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被北方游牧民从头吊打至尾。

    甚至,即使是诸夏自身四分五裂的时候,都曾经有藩镇,以一州之地,追亡逐北,吊打草原。

    但宋却是狭诸夏举国之力,不仅仅要跪契丹,特么连西夏也要跪!

    真正是丢光了诸夏的脸面!

    但,赵家的江山,却是稳如泰山。

    以至于延绵数百年,直到蒙元出世,才被灭亡。

    也不得不说,这特么真是个笑话!

    但事实就是如此。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

    自然,刘彻也是不敢逆这历史大势,更不敢得罪天下人。

    不过好在,身为穿越者,刘彻倒是明白,为何秦隋二世而亡,而赵宋却能享国数百年的缘故。

    这是因为利益啊。

    对中国人来说,有好处的事情,拼了命也会去做。

    倘若没有好处的事情,自然是谁傻谁做。

    就如同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真真是诸夏的地理大发现。

    庞大的舰队,越过万里海疆,直抵非洲好望角,甚至有传言,郑和舰队曾经抵达美洲。

    即使只是好望角,这个发现也足够惊人了!

    因为,他证明了这个世界很大。

    但是,明朝是怎么做的?

    朱棣为了摆阔,拿着大批的资源,跟外域之国,做起了平等贸易。

    甚至,有国家进贡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就能从明朝哪里换走几乎是数十倍乃至于百倍的财富!

    这样的行为,固然是让西洋诸国都是欢天喜地的来到北京,恭问陛下圣安。

    但是呢,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简直就是病!

    拿着自己的资源,去养外人。

    通俗点来说,就是外忍内残。

    这就跟后世的男人,拿着老婆的钱去养小蜜一样,一旦被老婆知道,肯定是天崩地裂。

    所以,明朝文官一把大火,将郑和舰队烧的干干净净,连片纸都不曾留下。

    这是因为那些文官****吗?

    或许吧!

    但是,假如郑和舰队下西洋,带去的不是问候和馈赠,而是杀戮和征服。

    出海的舰队,每年都运载数之不尽的黄金白银,回归母港。

    举国上下,都因为郑和舰队的存在,而受益匪浅。

    谁敢烧?谁又能烧?

    怕是就是动一下舢板,都会被人吊起来打!

    赵普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但在刘彻看来,治大国,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利益分配。

    就像此次打下河套。

    正常的想法,如同武帝那样,当然是设立郡县,实行国家开发。

    但问题是——国家开发,就要将压力和负担转嫁给天下人。

    而且,在这个其中,官僚们上下其手,轻轻松松就将负担加重几倍甚至十几倍。

    如此一来,自然是民不聊生。

    老百姓的生活都被影响了,那谁还****一样的去支持皇帝开疆拓土呢?

    因为,皇帝打下的土地越多,自己的负担就越重。

    聪明人自然会知道怎么选择。

    而刘彻想要改变这个死循环。

    公家的东西,自然不会有人珍惜,但自家的东西,却一定会拼死爱惜!

    屯垦团的制度,是时候,再次扩张了。

    与之并举的,当然还有加恩封国。

    不过,现在已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