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012章

我要做皇帝-第101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彻也就懒得插手,让这些士大夫互喷。

    谁赢了,轨道就落到那里。

    在现在来说,汉家关注的还是前线。

    不过,因为距离的缘故,前线的情报,一般要四五天才能抵达长安,即使是传说中的八百里加急紧急报告,也需要三天。

    所以,尽管刘彻很着急的想要知道河阴战事的具体细节。

    但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前线的报告。

    这时候,那个传讯的使者,直接走进大殿,跪到殿中,奏道:“陛下!卫将军都紧急奏报:赖陛下洪福,社稷之灵,祖宗庇佑,河阴大捷!”

    刘彻立刻就站起身来。

    而文武百官,也都立刻停止了纷争,看向了那个传讯使。

    几乎是马上,就有宦官走下御阶,去将那代表着胜利的竹筒接过来,然后恭敬的跪呈在刘彻之前。

    刘彻心里面激动无比,但还是故作淡定的接过那奏报,然后念了起来:“臣卫将军、执金吾都:顿首百拜,扣问陛下圣安!赖陛下之天威,社稷之灵,将士用力,臣已于河阴,大破匈奴左大将之部。阵斩捕首一万余级,匈奴左大将仓皇撤兵……”

    “万岁!”群臣听到此处,再也没有人能按捺得住心中的激动,跪在地上,大声的呼喊起来。

    而将军列侯们,则激动的更是难以自抑。

    倘若此处不是宣室殿,即便是君前,恐怕,许多人都会不顾形象的载歌载舞。

    河阴之战一胜,等于汉家在草原上打开了局面。

    这意味着,汉军不仅仅可以在长城内,获得胜利,更可以出塞作战,撅师万里,取敌酋首级而归!

    更别提,河阴之战,斩首万余。

    可以说,几乎将匈奴的主力打成残废了。

    这意味着,直至高阙城前,将再无可以阻拦汉军的力量。

    只要再拿下高阙,河间之地,就已经在手,汉军登高望远,可以窥探阴山了。

    作为身居庙堂之上的朝臣们,自然没有几个是东郭先生。

    大部分还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自然,他们都清楚一个事情:假如汉军能够再攻下高阙,那长安从此就要远离战争的威胁了。

    从今以后,北方的草原骑兵,除非长了翅膀,不然就再也威胁到长安这个汉家的根本之地。

    火烧回中宫的耻辱,甘泉山上的烽火,从此将不复再有!

    当然,更重要的是——此番战争,汉军在取得了河阴之战的胜利,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最起码,也可以跟匈奴打一个平手了。

    这意味着,无数人的投资,有了保障。

    要知道,前不久,天子可是逼着很多列侯公卿士大夫认购了‘国债’。

    要是这战事有意外,那就惨了。

    因为皇帝可能会不认账。

    但现在既然赢了,有了战争的红利,自然再无人怀疑皇帝在未来的偿还能力。

    刘彻看着高兴的都快蹦起来的群臣,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

    “卫将军都,三朝元老,佐朕以忠,治军以严,撅师出塞,阵斩捕首万余,其以卫将军都为昌武侯,食邑五千七百户!”刘彻也适时的下达诏命:“望将军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陛下圣明,臣等奉诏!”群臣自然立刻叩首拜道。

    河阴之战一胜,郅都是肯定封侯的。

    不仅仅郅都要封侯,他手下的有功将官,也至少要出两三个列侯和十几位封君。

    这就是战争的魅力所在。

    只要获胜了,那么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这让很多列侯真是心痒难耐。

    人人都在琢磨着,下次再打匈奴,就去找条大腿抱抱。

    这一次与匈奴作战,不就有好几个列侯跑去抱了义纵的大腿?

    抱大腿这种事情,显然是贵族们的特长。

    若非这次是汉军第一次出塞作战,很多列侯都没有信心,不然去抱大腿的,估计数之不尽。

    现在,就已经有很多人后悔了。

    “唉,吾当时应该胆子大一些……”许多人都在心里想着。

    然而,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再想抱一个大腿,恐怕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刘彻看着群臣们,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河阴之战,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了。

    只有刘彻知道,为了打赢河阴之战,汉室到底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仅仅是民夫,就足足征发了十万。

    还动员了整个代上的郡兵去支援和保障汉军的粮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河阴的汉军,每吃一口饭,就有三口在路途上被民夫和军队吃掉了。

    不过,好在河阴之战赢了。

    赢了就一切都好说!

    只要再打下高阙,那么,汉室就可以将所有投入的资源和财赋,成倍的赚回来!

    河套,哪怕是在后世,也是享有塞上明珠的美誉的。

    而在此时,只能用‘天府之国’‘塞上秦川’来形容此地。

    此地,有着充沛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和一马平川的平原。

    当年,秦始皇获得此地,兴奋的将它命名为‘新秦中’,既秦人的第二块基本盘。

    可惜,秦始皇的这个野望没有变成现实。

    秦末的农民起义,彻底摧毁了他的帝国和黄图霸业,更使得诸夏民族陷入了危机之中。

    如今,刘彻只要重新夺回河套。

    那么,不管付出了多少,都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回报。

    首先,就是夺取河套后,汉家再也不缺马了。

    河套的肥美牧场和湖泊,足够蓄养百万匹以上的战马!

    其次,中国也估计不会再缺耕牛了。

    河套的牧场,每年向内地至少提供十万头耕牛。

    更别提,当地的资源丰富,甚至墨苑都在当地发现了一个大铁矿。

    更何况,收复河套,等于给汉室买了一个名为‘安全’的保险。

    长安,从此不会暴露在任何敌人的威胁下。

    长城也将重新恢复它的历史价值——不仅仅作为一个防御基地,更是一个进攻的发。

    当然,更重要的是:河套地区,沃野千里,足可养活一个百万规模的人口。

    这块新土地的获得,足可使汉室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再次缓解。

    作为皇帝,刘彻很清楚。

    中国的问题,从来只有两个。

    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土地。

    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其他一切问题,对中国来说,都不是问题。

    …………………………

    当天,汉军在河阴取得大胜的消息,立刻传遍整个关中。

    整个关中军民,都陷入了狂欢之中。

    就连太学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

    对汉室来说,上次的马邑之战,打破了匈奴骑兵‘野战无敌’的神话。

    而这次的河阴之战,则打破了许多人私底下说的‘汉军不可出塞,出则必败’的谣言。

    整个社会,都被这个胜利的喜讯为之一振。

    甚至有许多地主宣布‘为了庆祝河阴之战的胜利,所以今年的田租,一律减半……’。

    本来,这种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的。

    在以前别说战争获胜,太宗皇帝多次减免田税,这些家伙也没有见过动弹。

    但是,近年以来,随着关中商业不断发展,各种作坊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

    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不管生产什么,不管生产多少,总是能够卖掉’这样的奇迹。

    许多人因此投身工商业,即使是列侯们,也遮遮掩掩的派了管家和家臣开设作坊。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青壮人口被作坊抢走了。

    很多农民,特别是贫民,甚至除了农忙时节会下地干活外,其他时候,都在作坊里。

    这样一来,佃农就大大减少了。

    毕竟,给地主种地,虽然说现在关中地租普遍都是三成。

    而且,因为农业技术进步,工具也迎来大发展,土地产量大大增加。

    在实际上来说,其实,即使佃农,也可以得到温饱了。

    但问题是——人家作坊给的钱实在啊!

    一个熟练工人,每天可以拿十钱以上的薪水,作坊主还包吃住。

    哪怕是新人,学徒,也能拿到一天五钱左右的工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年轻人都被工坊吸引走了。

    面对作坊的抢人,地主们没有办法,只好是打感情牌,打乡情牌。

    尽量的对自己的佃农好一些。

    不仅仅逢年过节,得发点礼物,更是要隔三差五的给佃户们一些福利。

    不然的话,人家转身一拍屁股去了作坊,你哭都来不及。

    更何况,现在关中地主豪强和勋贵们也学精了。

    他们也不再将土地看成发财的工具和聚宝盆了。

    而是将依附在自己土地上的农民看成真正的宝物。

    自己的佃户,是最好的士兵和最拥护自家的人。

    他们的忠诚度和凝聚力,都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很显然,不会有傻瓜,再去苛待自己家族未来的真正根基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九十七节 可怕的少府

    **

    夜幕徐徐降临,未央宫中华灯初上。

    为了庆贺河阴之战的胜利,刘彻在未央宫里,召集了全部的贵族及两千石以上大臣、家属,举行庆贺宴会。

    趁着酒宴的空档,刘彻把少府令刘舍叫到了自己面前。

    “朕听说,最近少府又抓了几百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彻把玩着手里的酒樽问道。

    现在,在关中,没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他。

    更何况是一次性抓捕数百人这样的恶性事件。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刘舍也很光棍,他低头报告道:“这些贱民,居然私卖铁器,还交不上罚款,臣就只好将他们抓起来,让他们为陛下劳作至缴清罚款……”

    少府,从前,主要是靠着口赋和山泽盐池的矿产产出致富。

    但,刘彻即位后,搞了个盐铁专营。

    靠着盐铁之利,少府岁入数十万万!

    赚的真是盘满钵满。

    去年夏天,刘彻为了加强国家税收,就给少府、大农以及主爵都尉衙门下达了一个不记录的诏命。

    所谓的不记录诏命,就是确实存在,但不备案的诏命。

    这种诏命,一般来说都是很坑爹的。

    是皇帝给大臣挖的坑,谁跳谁死。

    但,刘彻那个诏命,却非是如此。

    只是因为那个命令不太符合刘彻的形象,所以刘彻选择不将它归档,免得有人在历史书上黑他。

    自然,这个命令充满了市侩。

    这个命令的大体意思就是从今以后呢,少府、大农和主爵都尉,可以截留当年所收税款的十分之一,作为本身衙门的小金库。

    无论他们是拿来当福利,还是用来扩编衙门的机构。

    只要上报一下,备案一下,刘彻就会批准。

    这自然立刻就激发了这几个衙门的工作热情。

    甚至,主爵都尉和少府,都有些太过热情了。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跟官僚机构本身的意志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