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67章

天下豪商-第16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平日,小梁太后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梁氏控制西夏大权已经三十年了!兴庆府内外早就遍植亲信。拱卫兴庆府的中右厢朝顺军司又在梁氏一门的梁永能、梁格嵬控制之下。卫戍军统军也是梁家的梁讫多埋。可她还是觉得随时可能会祸起萧墙……

    梁氏党羽虽然遍植兴庆府内外,但是西夏的国族毕竟是党项人!而且自小梁太后的姑母梁太后掌权至今,西夏实行的都是“胡化”国策,大力推进“去中国化”。虽然最高权力被汉人掌握,但是西夏党项人的势力却没有任何削弱。

    这种讨好党项人以稳定统治的政策,使得梁氏政权在西夏的根基非常薄弱。一旦梁氏的统治不利于党项人,马上就会祸起都门。哪怕梁氏族人担当了兴庆府内外各军的都统和监军也没有什么用,因为这些军队的中层和基层军官都是党项人。

    梁乙毗看了姐姐一眼,这个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大难临头:“太后,我有梁氏族兵三千,都已经调入兴庆府城,将皇宫遮护得严密……若是太后准备东去,这三千人足以一路护卫周全……”

    “你说甚底?”小梁太后怒喝道,“你难道也要把哀家卖给宋主?”

    “姐,”梁乙毗都快哭出来了,“大宋的章楶今日又遣使送信,说只要二姐肯去开封,宋主将待以亲王之礼……一切供养,都循亲王例,荣华富贵,绝不会比在兴庆府少。”

    “你……”

    看见弟弟这副熊样,小梁太后也知道指望不上了。可她现在也没了主意,和城外的辽兵开打是不可能的,命令一下达,城内的党项人就要炸毛了。

    既然大辽不容,西夏又呆不下去,不投宋难道去跳黄河啊?

    她梁太后是不怕死的,可梁氏一门恁般多人,都肯跟着一起死?大家死光光又有甚用处?

    还不如逃去大宋,没准将来还有出头之日呢?

    想到这里,小梁太后哀叹了一声:“各家都整理好行装了吗?”

    西夏虽穷,但是梁氏毕竟掌国三十年,总归能搜刮到不少的。即便没有多少黄白之物,好马、宝剑、瘊子甲之类的可有的是,若带去开封府,总能卖不少钱吧?

    “好了!全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走……”

    小梁太后点了点头,“好吧,天亮就走……派人去辽军营中告知,就说我明日就还政给国主,然后启程赴宋谢罪,请他们退兵五十里。”

    “好,我这就去。”梁乙毗送了口气,刚想扭头去传令,又被小梁太后叫住。

    “等等,你再去告诉各家,都要做好死战的准备。”小梁太后正色道,“只要一刻不入宋境,我们都有灭族的危险!”

    “知道了。”梁乙毗得令而去了。

    小梁太后则继续在城楼之上站立,只是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口中喃喃自语:“到底是谁把哀家的画像交给宋人的?这画像,又是谁画的呢?要是哀家寻到了那人,一定要千刀万剐,方泄心头之恨!”

    ……

    武好古这个时候没来由的抖了一下,手中的酒杯也没拿稳,哗啦一声落在地板上碎开了。

    他现在正在潘楼大摆宴席,庆祝自己升官发财!对,的确是升官和发财。

    因为他今天刚刚在吏部右选司递了家状注了官身,官告虽然还没拿到(此时官告院已经被裁撤,文武官官告都由吏部负责制作),不过武好古从现在开始,已经是正经的大宋正九品武官了!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大宋帝国统治集团的光荣一员了!

    除了升官之外,《花魁》画册创刊号的试发行也大获成功。《花魁》画册的创刊号一共有三十六页(不包括封面),是线装本,其中三十页是李师师和墨娘子的白描写真图,还有六页是“花招儿”——就是白描写真图加上广告词儿。一页“花招儿”收费一千缗!

    而三十六页装的《花魁》画册的定价是450文(其中50文给零售方),佳士得行的所得差不多是半缗钱了,绝对不便宜!不过通过开封府的书画斋试发行的2000册却在很短的时间里销售一空。不少书画斋看到《花魁》画册好卖,还自行加价销售,最贵的卖到了2缗一本!

    另外,出了血本在《花魁》画册上打广告的六个艳伎也都一夜爆红,成了可以和七大花魁相提并论的红角伎了。

    虽然《花魁》画册的试发行只为佳士得行取得了7000缗的销售收入,但是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这说明武好古又一次找准了市场的热点——情色嘛,永恒的热点,怎么可能不赚钱?武好古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傻乎乎的去印评论朝政的报纸,那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取得了成功的武好古已经决定投资建设佳士得行自己的印刻工场,还要投资研发彩印。

    同时,又加印了2万册《花魁》创刊号,而且加价到500文(实收)。

    如此双喜临门,武好古自然要好好庆祝一番了。于是就在潘楼大摆宴席,主要请了书画行里面的朋友——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了《花魁》画册的分销商了。通过他们,武好古甚至可以把这本画册买到大宋的其他城市去!

    另外,潘家兄妹,米家父子,纪忆,马植,童贯,梁师成,李忠,高俅、蔡攸、郭京和刘无忌等人也都接到了请帖。对了,高俅的那个亲戚高娘子也被请来了,武好古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和潘孝庵敲定迎娶潘巧莲的事情。

    他现在已经是大宋正九品武官了,又是端王赵佶的朋友,还加入了蔡氏忠党,后台钢板一般的硬!这次使辽归来肯定还要升官的,哪怕到不了大使臣也不会差太多。

    能不能通融则个,先让武大郎娶了潘巧莲?

 第229章 谈婚论嫁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潘孝庵等人所在的包间中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全本小说网https://。

    媒婆高娘子侃侃而谈,把武好古的种种优点一一阐述。还别说,这个高媒婆的嘴还真是能说,吹得天花乱坠,都快把武好古夸上了天。

    不过她说的那些,在武好古看来都是基本属实的。他现在的条件别说在宋朝,就是搁后世那也是炙手可热的金龟婿啊!他可是堂堂的富一代加上官一代啊!

    他的佳士得行现在是大宋,不,是全世界最大的拍卖行,而且很快就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版商和纸面传媒。现在是十一世纪,世界上大部分地方连纸都没有呢!所以武好古的佳士得行大约可以类比后世的互联网巨头,估值怎么都得好多个“小目标”吧?

    而且武好古的佳士得行还拥有极强的盈利能力,开业当年就取得了一万余缗的纯利!元符二年的纯利保守估计也能突破二十万缗!

    对现在的佳士得行来说赚钱太容易了,只需要两个月组织一次书画文玩唱卖,一个月发行一期《花魁》画册,就能躺着把二十万缗给赚了——这样的盈利还没有考虑到《花魁》画册在开封府以外地区的市场,也没有考虑到进一步挖掘《花魁》画册的广告价值。可以说是相当保守的!

    拥有这样的盈利能力,就是按照保守的市盈率估值,武好古也有上百万缗的身价了。

    另外,武好古现在已经注了官身,是堂堂的大宋正九品武官了。虽然只是个芝麻官,可是武好古今年才刚刚21岁啊!后世这个年纪大学都没毕业呢,武好古却已经是官了,而且还是朝中有人的官……前途一片大好啊!

    这么好的金龟婿,潘家若是不要,那可有的是富贵人家要把女儿嫁给武好古!

    在高娘子吹捧完了武好古之后,童贯又告诉大家两个内幕消息:一是向太后已经敲定了端王殿下的王妃人选,就是三槐王家的才女,德州刺史王藻的闺女。而且大婚的日期也已经定下,就是元符二年六月初六。

    第二则是向太后一看到《潘素儿的微笑》,就马上相中了可爱的小姑娘潘素儿,当时就决定把她嫁给先帝第十四子永宁郡王赵偲。

    听到第二个消息时,潘孝庵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没有和武好古彻底翻脸。

    因为皇家和将门的联姻也讲究雨露均沾,没有同一辈皇子从一家将门赢取两位王妃的道理。若是向太后一开始就看上了潘素儿,那么潘巧莲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嫁给端王……

    而除了端王之外,武好古实在是开封府里数得上号的金龟婿了。如果潘家真的不要……没准就让蔡京捡去了,他们兴化蔡家有的是待字闺中的黄毛丫头。

    “高娘子说的甚是,武大郎和我家十八姐的确是青梅竹马的缘分。

    之前我提的要求的确有些高了,倒不是大郎做不到大使臣,而是十八年纪也不小了,今年都十八岁了,再等两年就是老姑娘了。我看不如这样,等大郎再回开封府后就把十八姐娶过门吧。”

    说着话潘孝庵满脸堆笑,看了武诚之一眼。

    “向道兄,你看如何啊?”

    “行啊,等大郎回来后,就寻个吉日把十八姐风风光光娶了。”

    今天酒宴上虽然讨论的是武好古和潘巧莲的婚姻大事,但是他们俩是没有发言权的——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嘛!

    武大郎的父亲是武诚之,而潘巧莲的父亲已经过世了,所以就是长兄为父,由潘孝庵做主了。

    而武大郎只能旁听,至于潘巧莲则是听都没得听。因为她和武大郎不在一个包间里面。今天的酒宴上,女眷有专门的包间雅座,潘巧莲和冯二娘,还有潘孝庵的大老婆赵氏,还有已经变成潘巧莲闺蜜的李清照以及墨娘子、杜文玉、潘影儿都坐在一个包间里面。

    小丫头金瓶儿则在武大郎所在的包间门外蹲着,竖着耳朵仔细听里面说什么……

    “向道,三书六礼的事儿,我们全听高娘子的。”潘孝庵这个时候收敛了一下笑容,表情认真起来了,“今天就议一议陪嫁多少吧。”

    这个……武好古其实无所谓!

    他又不再乎钱,他在乎的是人!潘巧莲、西门青、杜文玉、潘影儿、金瓶儿、墨娘子……他都是挺在乎的!

    不过他还是很尊重潘巧莲的,不能先纳妾后娶妻,也不能不经过潘巧莲的同意就纳妾……如果潘巧莲不同意,那就只能置几房外室了。

    所以迎娶潘巧莲是以后美好生活的开始!

    “这个你说多少就多少吧。”武诚之也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因为他知道潘孝庵和潘巧莲兄妹情深,怎么都不会亏待妹妹的。

    潘孝庵道:“那我就说个数吧,就给三十万缗吧!”

    这个数字一出口,在坐的人除了武好古,都不由得吸了口气儿。这潘大官人还真有钱啊,嫁个妹子就给恁般多的陪嫁。

    潘大官人扫了武好古一眼,又道:“十八还有些私房,那是不计算在这三十万里面的……这三十万缗也不都是现钱。有房产,有土地。上回十八和我说过,你想和她在海州长住,所以我在海州的那个庄子和一万多亩土地就算在陪嫁里面了。

    开封府城西还有一个庄子,就在琼林苑边上,不算大,连宅子带周围的土地就是五百亩,也算在陪嫁里面了。”

    他说的两处地产都是极好的,不是那种破败不堪的宅子,而是维护得很好的房产。两处加在一起,大约值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