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109章

赵云-第109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是时,梁冀把持朝政,一手遮天,其跋扈之气焰无以言表,皇帝反而成了无权的傀儡。

他的两个妹妹都曾先后被立为皇后,冲帝、质帝、桓帝也皆由梁冀策立为帝。

汉桓帝即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极力想摆脱其尴尬的境地,并与唐衡、单超、徐璜等五个宦官歃血为盟,决心除掉梁冀。

唐衡、单超等五人在皇帝的支持下,调动羽林军千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梁冀的住宅。

梁冀与其妻畏罪自杀,其家族成员及党羽宾客大多被杀。

唐衡等五人因诛杀梁冀有功,在一日之内同被封侯,食邑自二万户到一万三千户不等,时人并称“五侯”,朝政也随之为其垄断。

后人能见到的只言片语,不过是应劭的《风俗通》与《后汉书》的描述。

唐雨堕、唐独坐、唐应声、唐两堕四则评语可粗分为两类,唐雨堕、唐独坐可归为一类,侧重于指唐衡权势熏天,可呼风唤雨。

唐两堕、唐应声却是侧重于唐衡为人圆滑,见风使舵。

一个对世家抱着诚意的宦官,相信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笑纳其抛出的橄榄枝。

像曹操的爷爷曹腾,同样是唐衡后期的宦官,同样对世家士族青睐有加,为何不见人去说闲话?

无他,先期曹家没有荀家有名,不值得攻击。后期曹操权倾天下,没人敢说。

想到荀谌的处境,荀汪和荀旉两人对望一眼,悚然一惊,原来不知不觉,荀家已成为不少世家攻讦的对象,可笑两人还想总揽书籍的发布。

“六弟,还是你对这些孩子了解深刻呀。”荀焘微微一叹:“荀家是荀家,赵家是赵家。日后天下有变,你就肯定赵家能?”

他没有说出来,手指着天上。事关重大,造反之类谋逆的事情,不宜宣之于口。

荀爽暗自感伤,作为家主,好像四哥如此选择也没有错,毕竟他是为整个家族在考虑。

不爽的人岂止荀爽一个?在不远的雒阳深宫,刘宏今天脸一直阴沉着。

“阿公,依你看,赵家是否有反意?”他扭头问张让,随即又掉头看着宫门外那些穿着开档裤的宫女。

灵帝好淫,古代年纪轻轻挂掉的皇帝大都与这个爱好有关。

刘宏冲一个宫女招招手,那个看上去才十一二岁的小宫女也没有任何羞涩之意,当着张让的面,仰天躺在地上露出下体。

他盛怒之下就想找女人发泄,却发现怎么都不硬,给像死猪一样躺在那里的宫女一个耳光,面带厌烦地站起来,小黄门赶紧把裤子给皇帝穿好。

刘宏根本就不知道,他这话对张让的冲击无以复加。

尼玛,造反一直都是天家的逆鳞,谁敢有啥想法,直接灭掉。

十常侍当然不是一体的,每个人都想在皇帝心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张让不清楚灵帝说的赵家是赵忠还是真定赵家,反正两边如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忠也许对士人不爽,同僚之间关系还是处得相当不错,譬如这几年的马匹生意,带挈着几乎所有的大宦官一起在做,连皇帝也有份参与。

伴君如伴虎,十常侍在外面强势,不过是皇帝对付世家的工具,在皇帝面前却都扮演着弱者的角色。

说白了,皇帝不爽,让一个宦官去杀掉另外一个宦官,会不会有人干?当然会。

所以私下里,张让和赵忠等人都歃血为盟,共同进退,这个年代的人对鬼神的崇拜是后世人不敢相信的。

他赶紧找了一个借口跑到赵忠府上,使眼色让一个机灵的小黄门看着。

身为大长今,赵忠管理着后宫,空闲时间自然比时刻在皇帝身边服侍的张让要多上不少。

“侯爷来得正巧,”他笑眯眯地吩咐着:“快去把云儿送来的最新神仙醉搬动一坛过来,今日本侯与张侯爷痛饮一番。”

喝酒不过是托辞,借机送一坛酒给张让是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要靠誓言的约束,更需要利益的捆绑,赵忠看得明白。

等下人离去,张让脸色一沉:“皇帝对你有疑心!”

第一百七十二章黄巾来拜(1/10)

(推荐同好作品:《大明祠》作者:雨落轻尘,《三国杀刘》作者:什么风。每一位大神都是从新作者开始,不忘初心,一步步走出来,需要读者君们的细心呵护。)

“何事让皇帝竟然怀疑我?”赵忠当即大惊失色。

这几年他听信赵云日常给他的来信,认为要稍微缓和一下与世家的关系,平日里深居简出韬光养晦,想不到还有事扯到自己身上。

“赵侯,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张让很是迷惑,难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请张侯明言,忠实不知!”赵忠站起身来,深施一礼。开什么玩笑,君无戏言,只有趁皇帝没下决心之前消弭于无形才是正经。

“你们赵家麒麟儿做得好事,”张让自然嫉妒:“先是马踏江南,邀约荆州、扬州、豫州、徐州等几乎天下世家参与海商。”

“遑论此趟生意盈利与否,却根本就没有人知会皇帝,你说他能高兴吗?”

“其二,燕赵书院成立,拉拢了一大批的世家寒门,据传要推广纸质的书籍。皇帝是天子,这么大的事情,连他也不曾知晓,可妥当?”

两句质问,像两柄重锤,使劲敲击在赵忠的心上,他如梦初醒,幡然而悟。

连年来顺风顺水,家族生意越来越大,不管是真定赵家还是安平赵家,两边确实有些得意忘形,根本就没考虑皇帝的感受。

真定赵家就不说了,赵孟本为草莽之人,赵云虽然聪慧绝顶,毕竟年龄幼小,还没到过雒阳,不知道其实自己都在仰仗皇帝鼻息。

“哈哈哈哈。”赵忠忽然仰天大笑,

他原本是假笑,在笑声中已想好了说辞和对策,不由笑声越来越高。尖细的笑声,把提着酒坛进来的下人吓了一跳,差点连酒坛都扔地上。

张让满脸困惑,难道对方如此做派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隐秘?他静静地看着下人倒酒。

“张侯。本侯敬你。”赵忠此刻也不称忠了:“自小黄门相识,你我共同扶持,经年以来,或有些许龌龊,却始终不离不弃。”

张让把酒杯在嘴巴边上咂了咂。特么的,太辣了吧,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善酒之人。

所幸赵忠也不在意对方喝不喝或喝多少,自顾抿了一小口放下酒杯。

“海商之事,云儿早已来信告知。”他从容地说道:“只等具体份额出来,我等再秘密参与进去,难道你想现在闹出去,让世家之人尽皆知晓?”

啊,原来如此?张让原本有些愤愤不平,早已烟消云散:“那皇帝那边?”

“你我都进去了。敢不带着他那份?还要他占大头呢。”赵忠神秘地一笑。

其实,大头不大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到时候自己等人赚了一百万金,就给皇帝说小赚一笔,约莫十万金。

张让会意地点点头,欺上瞒下的事情,两人又不是第一次做,驾轻就熟。

“书籍之事,敢不让皇帝参与?”赵忠拍拍手:“来人啦,呈上书籍!”

没让两人等多久。四个下人抬着两大摞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吃力地走到宴席跟前。

说实话,张让不是好书之人,只能说初通文墨。看到这些书眼睛都直了。

“此类就是你家子龙送来的?”他干脆站起身来,拿出挨着自己的那一摞最上面一本《论语》,草草翻阅着。

一旁的赵忠面有得色,小样儿,你天天在皇帝身边担惊受怕,后期封的县侯比我的乡候还高了一等。那又如何?

如今天下最有钱的不是皇帝,也不是你身后的张家,而是我赵家!

想不到赵云无意之中送来的一套书,竟然解了燃眉之急。

“然则,此类书与皇帝有何干系?”张让翻了几下就搁在原地。

“此言差矣,”赵忠缓缓摇头:“云儿让我拿到宫中,让皇帝珍藏也好御批也罢,反正当今天下,皇帝是第一个拥有全套书的人。”

要说金银财宝他很感兴趣,说不定会私藏一些。书?你想要就拿去,不够自己再找赵云。

当天,平日里不咋喝酒的张让侯爷回到宫里脸上红扑扑的,并把神仙醉给了刘宏一坛。

神仙都能醉倒的酒,一坛足矣,皇帝自是龙颜大悦。

据说隔天上朝的时候,脚步轻快,几个小黄门小跑着都跟不上。

灵帝如何不高兴?海商之事赵家早已安排妥当,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让人说皇帝与民争利就不好了。

散朝后,把太学和鸿都门学的几个大儒邀请到宫里,那些白发苍苍的酸儒一个个泣不成声,出现划时代的产品,那简直就是邀天之幸。

秋天的真定,四处一片焦黄,农田里剩下一些庄稼茬子,好多农人直接用牛犁地,把各类桔梗埋到地下。

赵家三公子说,这些都是好肥料,加上有煤炭可以烧,价格还不贵,也不在乎这点柴火。

“大兄,真定之地,当为天下之冠。”张梁不由叹口气:“也勿怪七儿,他们根本就是丰衣足食,黄巾对农民来说可有可无。”

“然也。”张角暗自庆幸,好在天下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真定一般富足,否则黄巾当无立锥之地。

“大兄,赵孟明知我等手下,还大肆屠戮。”张宝还一肚子火:“此仇不能不报。”

“如何报?”张梁在竭力为自己的徒弟开脱。

尼玛,人头猪脑,他对自己的三弟很是鄙夷,啥时候都想着杀人。

现在的黄巾,说起来天下有三十六方,几成的道众有战斗力?这还是未知数。

你张宝想打仗,没问题,把你的汝南人拉过来打,到时候不管你们谁赢,老子不奉陪。

在真定或者常山开战,你当刘家天子是瞎子聋子?会迅速出动军队剿灭不说,死伤的不都是我巨鹿这边的人吗?

最要命的是,开战的名头就是因为自己的徒弟,赢了倒也罢了,输了呢?至少张梁看不到胜利的半点希望。

“人家赵孟根本就没提我们黄巾,你拿何名头?”他瓮声瓮气地杵回去:“没看见写的告示都说剿灭山贼吗?”

“两位贤弟稍安勿躁,”张角有些不耐烦:“不管今后对赵家的态度如何,还要见过才知。”

打仗是需要钱财的,黄巾目前最主要是没有钱,让道众手无寸铁去拼?

说话间,三人已到赵府门前,朱红七早已拿出名刺:“告诉你们家主,就说黄巾来拜!”(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张角吓尿(2/10)

(推荐好友作品:《九星战尊》作者:欧团长,《重生大唐皇太子》作者:月麒麟,《史上第一大骗子》,作者,罗与白。么么哒。)

“赵风见过侯爷!”眼前的大哥神采飞扬,哪有曾经的颓废模样?

一旁的赵巴本来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一言不发,跟着拜了下去。

侯爷?赵忠脸色一沉。自己为真定赵家做的事情不少了吧,这小子以为攀上了袁家的高枝儿,就完全可以不依靠自己么?太天真。

好在自己亲近的也不是眼前的赵风,而是他的亲弟弟赵云。

尽管在一些小说中,作者往往把宦官们描写得十分邪恶,人性扭曲什么的,却也并不尽然。他们察言观色的地步,是常人永远比不上的。

历史上出名的宦官多了去了,近的如造纸术传承者毕升,后世也有三宝太监郑和,他们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正常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

“是袁次阳叫你来的?”赵忠慢条斯理地喝着茶,也不叫他们起来。

此话赵风根本就不敢接,无论袁隗的身份多么显赫,如今更是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