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爱的拐杖 >

第507章

爱的拐杖-第507章

小说: 爱的拐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皇帝当时鼓励下西洋,可是朝廷上的很多大臣也认为这是荒唐的举动。他们觉得中华地大物博,只要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基业就是好的了。他们认为,让人出去找别的国家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更何况,郑和虽然用功的人,帮助朱棣做个很多事情,可是他毕竟是个太监。太监,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是非常卑微的。也就是说无论郑和立下多少的汗马功劳,在那些人眼里也只是个太监而已。他们认为让郑和这样一个无根之人去做一件工程如此浩大的事情就更不行了,但是明成祖是非常了解郑和的。明成祖朱棣知道郑和的能力,他没有听取大臣的意见坚持让郑和出海去游历。犹豫当时的天下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大臣们虽然颇有微词却没有再说什么。但虽然他们在是否出海的事情上做出了让步,但他们却不同意拨给郑和大量的出海费用。
    要知道,出海最重要的就是船只了。当时连这个基本的要求都无法很好的完成,就在这个时候韩氏当时的家主,也就是洪武年间夺取状元的家主站了出来说愿意资助郑和出海。当时韩氏的家主虽然已经夺得了状元,但是在不久之后就辞官了。原因很简单,韩氏的历代家主都明白,商人一旦和政府有过多的接触,或者说一旦成为政府的要员就会受到诸多的限制。其实当时韩氏的那代家主只不过是想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当韩氏的那代家主听说郑和要下西洋时久上表朝廷说自己愿意一起同去,不仅如此他还原因捐赠大部分的财产资助。当时郑和下西洋用的三分之二的船都是当时的韩氏资助的。不光是这些,其他的一些东西大部分也是韩氏资助的,其中包括人员在内。要知道当时的人们对大海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很少有人愿意去冒险。由于皇帝的命令,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才参与进去的。可以这样说,郑和下西洋其中韩氏所做的事情占了一大半。而且,郑和的六次下西洋中,韩氏几乎每次都有参与付出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郑和下西洋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其中的一半功劳或许应该是韩氏的。这一切史书上自然是不会提及的,因为那对朝廷的面子有损。没有记录在书上,民间也很少人知道。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言片语,但是韩氏的家史上却记载的清清楚楚。
    郑和与韩氏不负重望,出色地完成远航任务。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出发。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郑和的航海队伍是仁慈的,是很受欢迎的一支航海队伍。
    郑和下西洋不仅增加了华夏与外界的交往,还起到了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明永乐年间;陆海两方面对明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变了被动防御战略;主动出机;陆上方向实施迁都、亲征漠北;海上方向组建了郑和舟师;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然而郑和与韩氏下西洋,不仅是对国家有好处,对韩氏也有好处。韩氏跟着郑和下西洋之时另外多准备了很多船只,这些穿上装的都是韩氏自己生产的一些物品。韩氏每到一处就会将自己的物品推销给遇见的人们。如果有的地方不流通货币的话韩氏的人就会用其他的东西和他们换。换来了很多好东西,至少对那个时期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东西。比如珍珠一系列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珍珠可是很大的。韩氏的财富有一部分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积攒下来的,可以说跟着郑和出海是一种互利的行为。韩氏毕竟是个商业世家,让自己没有好处的生意,他们是不会去做的。
    韩氏在跟着郑和的六次出海的过程中交往了很多友好的朋友,这对韩氏此后的商业发展有着很多的帮助。韩氏为何能如此的强大,这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韩氏当年参与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在那个离现在很遥远的时代,韩氏就已经积累了那么多的海外贸易资源,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韩氏还是强大不起来的话那就是那不正常了。韩氏在外贸上,可以说比其他的商人早起步了很多,也可以说韩氏是第一家搞外贸的商业家族。韩氏下西洋做出的贡献皇帝是知道的,当时的永乐大帝曾秘密召见韩氏的家主。他对韩氏的为国之心给予了很大的表扬,韩氏做的事情虽然外人不知道,但是皇帝显然已经把韩氏当成了国之栋梁。然而韩氏跟着郑和下西洋,这只是韩氏千百年来做的众多大事中的一件而已,在韩氏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韩氏不仅与郑和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当时的朝廷也有很紧密的关系。上面说了,那个时期是一个倭寇猖獗的时期。东瀛倭寇屡屡犯我华夏天国沿海区域。韩氏当时早就已经把生意做到了沿海地区。当时韩氏的家主因为曾经是状元出身,虽然后来辞官而去但并不代表韩氏心里没有天下人。韩氏的家主当时秘密见了永乐皇帝,主动要求用自己的力量去抗击倭寇捍卫我华夏龙威。有人帮着自己打仗朱棣当然是非常高兴了,他同意了韩氏的请命。韩氏可以自发的组织一些人去抗击倭寇,可以说在明朝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沿海一带的抗击倭寇的人里面有三分之一的人是韩氏的人。这些人有着自己的组织,朱棣亲自下令不得干涉韩氏抗击倭寇的行动。当时死在韩氏家丁手里的倭寇可以说不计其数,韩氏本就是文武双修的世家。打起仗来自然就比一般的兵勇要厉害很多,自然效率要就高了很多了。其他的士兵如果是一对一的话,那么韩氏的家兵长长是一对十的在打仗。不仅如此,韩氏还非常的大方。为了提高一些士兵打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单兵作战水平,韩氏甚至自己破坏了一些规矩教了一些士兵们弥补外传的功夫。这些功夫传授了出去之后效率也的确很高,明朝廷的那些士兵也变的比以前要强多了。要知道在当时的那种时代,要把自己家的武功传出去那是需要很多的胸襟的。华夏各个门派自古门派的思想非常的深厚,一般是不会把自己家的武功传给外人的。可是在当时,大明江山初定,天下的太平也只是在表面看来是太平的。在当时那个暗流汹涌的时期,韩氏抛开了门户之见,为天下人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其实明成祖与韩家那代家主在私下里交情是非常的好的,有的时候为了商量抗倭之事韩家的家主甚至就与朱棣同塌而眠,这一点当然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而这也只是韩氏在明朝的那一个王朝时期为天下做的事情,在历史上,韩氏与天下,与百姓那是密不可分的。
 
   。




☆、第四百一十一话 韩大少比十大酷刑更恐怖

说完了韩氏一段光荣的历史,再回到现实中来。现在的战况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呢?可以这么说,现在还能站着的人加上韩羽这一边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个。所有的黑人几乎都倒在了地上,他们用一种看魔鬼一样的眼神看着站在他们中间的那个穿着白衣服的男人。这个男人的衣服还是那么干净,经过那么激烈的打斗之后他的衣服居然没有一丝的尘土。虽然现在是冬天,这个季节一般不会想其他的季节那样尘土飞扬。只是那么多人打架拳脚相向,很多人的衣服都有了不知道是谁的脚印,可是韩羽的身上没有。这让很多人不禁又想起了那天的那个傍晚,韩羽也是如此这般站在了一群黑衣人中间。这是这样一身白衣,当时还有人流了血。很多人甚至都能看到血花飞溅,但但是韩羽的身上居然连一滴血都没有。这很违反常理,这件事情在学校里传了好一阵子。然而就在今天,韩羽似乎又重演了当时的那一幕,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次的人更多。但是他们现在显然是明白了,人多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和效果。当然如果非要说效果的话还是有的,那就是让青帮更多的人变成了残废,更多的人要进医院了。
    那个领着这一大群黑衣人来的家伙呆呆的看着自己眼前的场景,自己带来的一千五百多个弟兄,如今站着的不超过三十个。这个结果对他的神经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仅是他换了谁都不敢相信,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韩羽居然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战一千五百多人。如果说韩羽上一次是表现出自己强大的一面的话,那么这一次他给人的感觉只有四个字了,不可思议。是的,只能说是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让隐藏在暗处一直拿着相机观看这一切的两个狗仔感到非常的震惊,终于他们发出了一声惊呼:“这他妈的还是人吗?!!这……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他们是在感叹,当然他们也应该如此的感叹。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这一感叹差点要了自己的小命。那个领头的黑衣人虽然很是惊讶,他的额头虽然全都是汗,但他还保持着冷静。在听到那两个狗仔队员的惊呼之后,那个领头人趁韩羽没有顾及他这边的时候已经快速的站起身子来到了那两个人的身边。他把一把看起来很不错的刀放在了其中一人的脖子上,他的两名手下也不是笨蛋,很快的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领头的人意思非常明显,很显然他想用这两个狗仔队的人做人质来威胁韩羽。应为他非常清楚,如果韩羽不想让他走的话他是绝对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