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莲谋 >

第185章

莲谋-第185章

小说: 莲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旨的话音方落,人墙外虽不敢哗然,大多悄然互交眼色,各人心中无不起了浪涛般的腹议。杜公虽已仙逝,予杜氏的圣眷却更厚重了。莱国公生前终未能迎娶李家的公主,而今圣人竟以嫡公主出降杜氏,杜氏滔天的权贵并未受杜如晦离世的丝毫影响。看来圣人是铁了心要将杜氏扶持壮大。原想重新站队的官僚不觉又悄悄地抹去了先前的念头。安安分分低下头沉下心。
    须臾,杜氏兄弟三人躬身退出灵堂,两名内监从里头将门阖上。穆清如同一截枯木。始终跪于灵前不曾动过。李世民踱步至她身后,默立了一会儿,压着嗓子唤了她一声,“七娘……”听来全无君王威严。透着说道不清的疲惫,“这些年。原来的那些人,一个个都离我去了,有时想来,甚是寂寥。我这一路。若无杜兄扶持,还不知境遇如何……”
    他停了话不再往下说,穆清忽然动了动身子。茫然地转身抬头望他,竟瞧见他的面颊上挂了一大颗滚圆的泪珠。言语间也不称“朕”,想是动了真情。
    “近日我总无端忆起那些旧事,七娘可还记得那年雁门关勤王,你在商队中遇着劫匪,恰又碰见我与杜兄行军途中剿匪,险险地将你救了。还有讨伐薛仁杲那会儿,我患了时疫,亏得杜兄将我从高墌一路拖回长安。”李世民不尽的感慨凝成又一颗泪珠,悄然滚落。“每常想重回那烽烟四起金戈铁马之地,杜兄运筹帷幄,沙盘谋划,有他在,我方能安心去搏杀,没有君臣,没有朝堂,一帐中皆是同袍弟兄。如今连他也去了,教我如何……如何……”
    穆清慢慢转向李世民所立处,肃穆地展臂伏地下拜,“陛下切莫伤怀,克明想替陛下做的,皆已成事,了无缺憾,可谓完满。眼下天下已定,边患已除,朝政顺当,百姓归心,万事已具备,只需圣上励精图治,农商并重,包容四海,盛唐气象指日便至。若待大唐全盛,国强兵壮,四海来归八方朝拜之日,他亦当含笑。”
    李世民身子猛地一震,回身蹲地将穆清扶起,“七娘高岸深谷,杜兄能得七娘多年相伴,果未错选。”说着他向着杜如晦的灵牌棺椁深深一揖,“朕语出必行,定不敢教杜兄泉下寒心。”
    两名内监弯着腰,一齐将两边的大门拉开,一束耀眼的白直射进屋,李世民扫去脸上的感怀悲戚,回复了天子之尊,大踏步地走出灵堂,穆清重又定定地在灵前跪稳,又如一截枯木似的一动不动。
    府邸内浩浩荡荡的丧仪过后,已是三个多月之后,自初夏至仲秋。这一年果真就风调雨顺,田间金黄灿烂满目。穆清素衣素裙,仅以一支银簪子绾了发,在京郊一片高地上铺席坐了半日,高地下面麦浪翻滚,农人欢欣,孩童骑牛慢悠悠地走过田埂。
    “夫人可曾听说,去岁这一场蝗灾解得甚是古怪。齐国公向圣上谏言,若要解蝗灾,必要引蛙蛇入田,圣上竟是准了。惊蛰刚过,各处田地间便有了蛙蛇活动,倒果然奇效,为此齐国公立下了首功。”杜齐在她身后念到。
    穆清的脸上划过微不可见的一道笑容,四郎却缠着杜齐直追问个中道理。高地下的黄金绸子中突然冲出玄色一骑,直奔高地而来。片刻之后,下马奔来一名中年男子,身量瞧着文弱,面上却胡渣邋遢的。他向穆清躬身一礼,奉上书信一札,“夫人可是久等了?”
    穆清接过书信,柔柔一笑,“劳动胡家大郎了。”
    “夫人这是说的哪里话,胡某既抱定了决心要跟随阿郎夫人,便不是外人,夫人这般见外,胡某怎堪当。”胡大郎面上生了些许不快。
    穆清也不与他理论,自顾自地拆了书信细看。看罢她向杜齐要来火折,亲手焚烧了,直望着书信化成一小堆灰烬。她拂去手指上的残灰,站起身掸了掸裙裾,“便是这几日了,诸位还请多警醒些,尽快准备。”
    回府当晚,穆清召来杜构杜荷二人,待她将话说完,杜构唬得噗通下跪,连声问:“可是孩儿有不敬不孝之处?母亲缘何非走不可?”
    穆清摇着头将他扶起,“大郎想差了,实无大郎无关。母亲在这长安城中度日艰辛。此地太过伤感,挚友命丧于此,亲妹殒命于此,连你们的父亲也……”她掩了掩口,顿了良久,又道:“长庆长公主也好,皇后也罢。积年的恩怨。我于她们终究是如鲠在喉。再有,圣人重新启用息隐王旧人,想想息隐王满门如何殒灭。即便皇后与长庆长公主不与我作难,息隐王旧臣也不见得会放过我,更不必说那些毗沙门死士残余。不论如何,此番我带着四郎走了。你们,同你们的子嗣后代。谁也不许来寻。若有违,富贵权势难保。”
    若要说旁的,只怕还有得纠缠,提起富贵权势来。穆清有十足的把握,他们必不会在啰唣,果然。杜构略一沉思,拉着杜荷一同向穆清跪拜下。“既是如此,我弟兄二人当谢过母亲大义成全。有违母命当作不孝之举,我二人此生断断不敢。”
    穆清满意地点了点头,心内低低叹息,暗忖你二人于我无情,却到底是杜氏血脉,不免要多说两句:“往后再不得相见,我同你们名头上也是母子一场,别无他物可赠,惟有一语,你们且记着:权势如浪,滔天之日,倾覆将至。尤其二郎,日后城阳公主下降,你身列皇家,犹要慎之重之,万莫行差踏错,带累杜氏一族。”
    杜荷脸色一动,与杜构一同再拜过,心底对穆清当头的这盆冷水不以为意。“过两日我入宫请辞,出宫便走,你们好生当值,不必来送。”穆清说罢冷淡淡地起身离开,自回屋子去准备。
    ……
    入宫的这条路,穆清走了不知多少回,从不曾像今日这般难行。带路的吴内监只顾低头行走,默然无语,将至立政殿时,他忽然没头没脑地嘀咕道,“入秋了,这宫里的芦苇长势极好,以立政殿为最盛。自立政殿院内的芦花飞扬始,立政殿里便又有了皇嗣降生。”
    穆清侧头低声回道:“这四年有劳阿监了,往后再不必替七娘劳心照看汝南公主,入殿后说话不便,七娘便在此先谢过阿监。”
    吴内监起头先是一怔,旋即连连点头,“该是如此。倘或汝南公主在宫中长成,这么个尴尬的境地,免不了落得个藩地和亲的命数,终究要在亲人身边才好哇。”
    说话间立政殿已在眼前,两人都闭了口,静静地入殿。
    长孙氏依旧高高地端坐殿上,妍丽端庄的容貌多年来不曾有变。“顾夫人哀期内可还安好?时过境迁,还望夫人早离哀思之苦。”长孙氏一贯温和地微笑,“不知夫人特请入宫,所为何事?”
    穆清抬起头,扫看了一圈满殿的侍婢内监,沉吟不语。
    长孙氏了然地瞥了周遭一眼,“你们且都退出殿外,无诏不得入内。”
    宫人内监退尽,只剩了长孙氏随身不离的一名侍婢,仍低头躬身立在她身侧。穆清暗暗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直视了长孙氏道:“民女今日便要离京,临行望获皇后恩准,携凤翎同去,自此不再归。”
    长孙氏霍地从锦垫上站起,“你,你说甚么!你怎敢如此胆大妄为。”
    “皇后莫怒,但求将民女所说听完。”穆清伏地请道。
    长孙氏怒视了她一两息的功夫,目光转冷,慢慢又坐回几案后,“你说便是。”
    穆清直起身子,顾不上尊卑,坦然相视。话既然已出口,前头便是烈火烹油也退不得半步,容不得一个瑟缩的眼神。“这些年来,不知殿下可有仔细瞧过凤翎的样貌,民女却是瞧得真真的,与我那薄命的妹子竟是一日像过一日。民女私下想着,圣人每见凤翎,不知会有何想。如今皇后殿下圣眷隆重,整个后宫中,谁人能匹敌半分?凤翎于皇后殿下早已无甚作用,即便没有凤翎,圣人也不会少来一趟立政殿。反之,留她在身边,圣人见一次便追念一次英华,于皇后又有何益?”
    “啪”的一声响,一只琉璃小碗迎头而来,不偏不倚,正砸落至穆清额角,穆清愣了一下,忙俯身下拜,“民女僭越,原是死罪。不敢求生。但这话于皇后殿下,句句不错,望殿下三思。”
    琉璃碗砸得并不十分重,穆清的额角只隐隐地有些钝痛,小碗骨碌碌地滚到了穆清膝盖一旁,她在俯身时瞥见碗底那黏附着的褐色残渣,几缕药气浮浮地散开。待她贴地时。那药气更重了些许,穆清偷偷吸了吸鼻,果然是喘疾的方子。当下她心底里冷然哼笑一声,伏拜不起。
    也不知在地下伏了多久,大殿内静得没有丝毫人气,穆清只能听见她自己的呼吸。一声一声地在耳边荡开,每一声都如同一只重锤落在心头。她咬紧后牙,固执地伏身地下,纹丝不动。忽然前头的地面微动,似是有人向她走来。她不敢抬眼去瞧,只听得细碎的佩环金翠叮当相击声,依稀嗅见略有些浓重的熏香。遮盖着满身的药气。
    “这么些年了,顾姊姊每与我谋划。究竟有哪桩是真心替我思虑的?”长孙氏弯下腰,在她头顶低声细语道,声量虽小,却字字如冰棱,掷地有声。“哪一桩里头,顾姊姊不得利?倒是比西市中那些胡商算得更机巧精明。”
    穆清依旧伏在地下,手指头用力扣住面前的莲花卷草纹的青砖。“民女不敢。斗胆问殿下一句,又有哪一桩教殿下亏了去?殿下不曾得利么?”言罢她闭上眼,等着头顶的暴怒,或许下一息,便会有人将她拖出殿去。深衣内一块木牌硬生生地硌着她的腰,她要费极大的劲方能忍着不将那木牌从怀中掏出掷往长孙氏的脚下。
    暴怒倒并未如期而至,长孙氏默了一阵,轻轻叹息一声,“你且起来说话。”
    穆清直起身却不敢站立起来,仰面对上长孙氏幽寒的眸子。“你且说说,这一桩里头,我占多少利,你占多少利?”
    “利弊得失,方才民女已言明,皇后圣辨。”
    长孙氏冷声长笑,绕着她走了一转,上下打量的冷峻目光教穆清浑身不由自主地发寒,后颈沁出细细密密的湿滑冷汗来,双眼仍盯着前方不敢移动丝毫。“我冒着令全族人的性命攸关的险,将皇家公主交予你私下带走,全你天伦,换得圣上不惦念一个过世许久的妃嫔?顾姊姊可真是作得一手好买卖。”长孙氏笑得接不上气,精致绝伦的面庞几乎变了形。她向来端庄示人,这般肆意的模样竟是穆清从未见过的,穆清暗道,这大约便是长孙氏最初始的样貌了,一张面具戴得再久,终是面具,不是她原本的面皮。
    “顾姊姊怎知凤翎于我无用?咱们大唐的公主用处极大,大得你我眼下皆预想不到。抑或,将来为平八方边境,要舍出公主去,难不成我会舍出自己的女儿?况且留她在身边,好教我时刻得知,她亲母已不在这人世,终究是我胜了她一筹。”
    这一句直直地戳中穆清心尖,尖锐的疼痛直往她心底最碰触不得之处钻,她自怀中取出一枚木牌,双手高举过头顶,“若这一桩买卖,再加上此物,殿下可还觉得亏?”
    长孙氏转眼望去,那木牌是一枚宫人名牌,每名宫人随身带着,为校验身份明确各人指责所用。长孙氏定定地注视着穆清手中的木牌,正是玄武门兵谏,英华殒命那日,她遣去传话的那名宫人所有。那日事后她命族内人悄悄地城内城外地翻查,皆不得那宫人踪迹,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