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

第71章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第71章

小说: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还没看见那家百姓敢欠朝廷的钱。能无视自己欠了朝廷钱的,除了那群勋贵之外,还真没看见几个。
  “其实可以每个月根据自己能给挣的钱,来每月还一部分。这样一来,还款的人也比较轻松。百工学院那边也能每个月都有收入,干些什么事情也方便。”太子等大皇子说完话后接到。
  皇帝听完了下面的讨论,觉着这个事情可行。这个百工学校开办后,会改善很多人的生活。皇帝看中的不是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而是看中了因为这个百工学院,社会的闲散人员会降低。因为贫穷等原因加入各种民间组织的人会变少,国家的稳定性增加。
  当然发现了大量的矿山,朝廷不缺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皇帝开口道:“好了,就讨论到这里了。太子你下去把这事情整理出一个方案出来,然后递给我。当然了,你们要是有什么好想法,也可以和太子说。”
  等皇帝说完这话,就代表这个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皇帝示意瑜总管,可以退朝了,就看见大皇子走出自己的行列来。皇帝抚额,本来还以为可以拖一拖。结果没想到太子没有说出来,大皇子反而沉不住气,要说出来了。
  罢了罢了,反正迟早是要说出来的。自己家这些雄鹰也要抛弃他们的父皇,展翅翱翔去了。
  皇帝是知道大皇子想要说些什么的,同时也知道了大皇子同样从太子那里的探子口中听到了太子的那番话。同时也了解到大皇子恐怕也起了和太子一样的心思,毕竟这些时日大皇子的动作皇帝也看在眼里。
  毕竟想要留在殖民地,然后建立一个国家,和打战建功立业的准备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大皇子已经把他的意图透露给一些他的心腹了,这心思透露给第二个人知道,就不保险了,何况还不止两个人知道。
  底下一些大臣看见皇帝的神色觉得有些奇怪,皇上好像知道大皇子想要说什么,但是不想听。这些大臣觉得最近很不对劲,大皇子和太子已经很久没有针锋相对了。四皇子让工部的人准备了很多关于大堤的资料,和往年的相关记录。九皇子折腾了他的店铺,听说换了好多管事。
  还有就是大皇子一脉很是活跃,太子那边居然没有想干什么。同时皇帝也没想着阻止,要知道大皇子这可以算是明目张胆的结党呀。要说是皇帝看好大皇子,想要把皇位留给大皇子。
  可是皇帝最近有对太子多有称赞,一点也看不出对太子有所不满。而且最近太子虽然没有像大皇子那样和自己的亲信往来频繁,可是太子的心腹最近也是忙碌的很,不知道在干什么?
  底下的大臣除了感慨皇帝的心思越发的难猜了,和皇帝一家肯定有事情之外,就只能夹紧尾巴,等这件事情的风波过去,尘埃落定。
  总感觉有什么事情,但是自己不知道,这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这下子朝廷上的那些狐狸都看出来了,大皇子这要说的话,应该就和皇室这段时间的反常有关系。


第129章 义忠亲王
  底下超过一半的大臣把自己的耳朵竖着高高的; 打算一解自己的疑惑。
  大皇子也不负众望;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外国殖民地的事情说了出来。能站在朝堂上的都是聪明人; 听到大皇子说的话,再一联想,就大概知道大皇子打的算盘了。兵部的和那些武官心里大抵还是乐意的; 甚至有些人反应过来大皇子的意思后; 还期盼这个事情的到来。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 天下承平已久,现在只有边界还有些小打小闹。武官升职大多靠的是军功; 没有功劳; 怎么升官发财。
  固然有些武官人家有远见,把孩子引上了科举的道路。可是不是有远见的就行的,还有子孙争气。本来武官之家在科举这方面就没有文官有底气,只不过比贫穷人家好些罢了。
  现在有这个机会能够建功立业,自然要紧紧抓住。看大皇子所说也知道花费的时间不会太短; 这样也能把自家的几个子弟带出来; 让家族在延续一代。至于下一代的事情,下一代再说。就算还是读书科举不成,那些殖民地也是要人看守的。到时候自己在打战的时候多买些力气,得了功劳好说话。
  武官倒是心里面支持大皇子的提议; 可是文官那里就没那么简单。首先文官不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就算心里再惟利是图的人,他都不好把这些大大方方的表现出来。毕竟像海外那些地方建立殖民地,一看不用想就知道是违背道义的; 也是违背自己从幼年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的东西。
  等大皇子的话音刚刚落下,就有文官站出来,语气激动的说道:“皇上,大皇子此举万万不可呀!我国一直是个礼仪之邦,怎么可以做出如此行径,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如果做出如此行径,那么和海外那些蛮夷有何区别。”
  接下来就有一帮子站出来,“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武官和文官这两个集团本来就不太对头,再看见文官要以这样的理由来断了自己这边的青云路,武官怎么会乐意。而且大皇子和太子这边的心腹事知道大皇子和太子想要干什么的,也是支持的。怎么会让这帮子有些迂腐的文官三言两语的把事情打消掉,现在如果不确立好的话,以后就不太好说了。
  兵部侍郎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皇上,微臣认为我们也应该去海外站据一块土地。其他的海外国家都这么做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不是落后与人了吗?而且在海外占一块土地,我们也能对海外国家的一些情况能够及时了解。”
  “就是,如果海外的那些国家有什么歪主意,我们也能够及早的知道,不用波及到我们国家的国民。”另外一个大臣说道。
  礼部的于侍郎听到这个话的时候,心里有些不好受。刚才听大皇子也说过一些殖民地里的事情,大皇子就说过海外的一些国家打战,根本不在自己的国家土地上打。而是去那些殖民地上打,这样就不会对自己国家造成太多的损失。
  礼部的于侍郎心里想到,听兵部那家伙的话就知道,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海外的那些国家有什么出格的地方。打战的地方就尽量安排在殖民地上面,这样就不会对我们国家的百姓造成多大的影响。
  可是其他国家的人就不是人了吗?怎么能这么干了,这是不道德的。果然那些莽汉就是不太懂得礼仪,看他们说的这是什么话。想到这里,于侍郎就站出去反驳那个大臣说的话。
  就这样,一些比较迂腐的大臣就和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武官开始在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起来了。渐渐的大家的脾气也上来了,原本的克制不见了,乱的像菜市场一样。
  看见底下的官员吵起来,还比较厉害,他们的上司就有些坐不住了。没过多久,朝堂上的人基本都参与了进去。因为大皇子和太子那方本来就有所准备,另外一方就慢慢落了下风。
  太子看见下面有几个文官情绪特别的激动,好像情绪再被那些武官激一激,就要在朝堂上当场撞柱子来明鉴。
  太子知道自己该说话了,就大声的咳了咳。可是悲剧的就是,下面居然没几个人注意到太子的声音。看见身旁的几个兄弟隐藏的笑意,太子当场脸就黑了下来。
  皇帝看着太子的脸色,再加上下面的人实在闹得不像话了。就示意瑜总管上前去制止,让他们都停下来。
  等下面的大臣们都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也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看着情绪都平静了一些,皇帝就厉声说道:“看你们像个什么样子?你们以为自己是那?菜市场吗?”
  接着皇帝看着太子,缓和了语气说道:“太子有什么说的吗?”
  太子站出来行了行礼,然后说道:“其实我觉得诸位是误会皇兄了,皇兄可没说过要去外面占领殖民地之类的话。”
  听到太子说到这里,底下的大臣如果知道现代的词汇的话,心里面一定刷起了‘呵呵’几个大字。太子这是当大家傻呀,如果大皇子没有这个意思,何必当着朝臣的面说这个事情。难道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来朝堂上说说吗?那为什么大皇子看见我们开始争吵的时候,不制止,说自己没那个意思。
  原本不赞成这个事情的人想到,如果不是那些人早就知道这件事,我们这一边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败退下来。而知道的人在想,太子究竟在想什么。于是大家倒是没有人上前去打断太子的话,想知道太子会怎么说。
  大皇子也没有打断太子的话,大皇子是知道太子的事情的。而且太子这段日子的动静又不是假的,而且太子还在父皇面前上演了那么一出,大皇子想知道太子现在是打的什么主意。
  “皇兄只是觉得那些被殖民地原本的百姓很可怜罢了,想要出兵帮帮那些人。”接着太子把自己知道的那些殖民者在殖民地上的恶行讲述出来,引起了下面大臣不少的情感共鸣。不少大臣都觉得被殖民的百姓生活实在是太悲惨了,当然还有一些是不为所动的,心思没有被太子转移。
  “当然了,救助那些百姓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扬我国的威名。毕竟在海外还有很多地区的百姓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名声,要是他们知道的话,在被殖民的时候,应该就会向我们国家求助。”太子顿了顿,接着说道:“再者还有就是,那些被殖民地上的百姓大多没有接受过教化。如果能够简单教化他们,那也是功德一件。”
  太子的话音刚落,就有大臣赞同起来。总的意思就是支持这件事情,说既可以扬我国威,又可以有教化之功。重点述说了这教化之功,说这功劳可以堪比圣贤。
  当然在明眼人看来,这就是□□裸的威胁。看皇室的这意思就知道这出征的事情改变不了了,再加上太子说的教化之功。这不就是说谁不听话,就扔去那殖民地教化百姓吗?
  就算在那殖民地在自由,官职再大。也没有几个官员想去,在他们心中,那殖民地堪比龙潭虎穴。就算是贬到国家的苦寒之地去,也比去殖民地强。
  而且现在国家新发现了那么多矿产,也不用担心银钱的问题。当然也有人想要垂死挣扎一下,就问道了粮草的问题上。有句话就叫做‘三兵未动,粮草先行。’说道我们国家虽然在江南地区粮草有多的,但是近些年来天灾频繁,国家根本没有存到多少粮草。
  当场就有太子和大皇子的心腹怼回去了,这去海外打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开打的。这国家的军队对海上打战都不是很熟练,就算有那熟练的了,人数也不够。还有就是海上打战用的船只,国家里也没多少,还要加紧赶工。所以要开打至少要等几年去了,这段时间怎么也能够存够粮草。
  而且还有太子的心腹说了一件事情,就是红薯、玉米和土豆等高产的作物。其实这些作物早在前朝的时候就已经传入了我们国家,只不过因为交通的不便,和一些其他的原因,没有推广开来。等那大臣说了红薯、玉米和土豆等作物的产量,和它们并不挑地方之后。在看来数据和听了一些证据之后,好多大臣都兴奋起来。
  皇帝看事情都到这里了,就对着底下的大臣说道:“好了,工部的你们下去的时候尽快交一份关于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