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

第70章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第70章

小说: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转瞬的时候,皇帝心里就想咆哮了。难道自己不知道把地图用来治理水患吗?说的自己好像很不关心百姓一样,自己之所以现在公布,那是因为地图的关系重大。


第127章 义忠亲王
  大皇子今天很是兴奋; 不应该说知道地图事情的人都很兴奋。因为已经得到消息; 今天早朝上皇帝就会公布那些证实了的矿产; 和太子献上的那份地图。这样就代表他们可以进行接下来的事情,而不是光计划而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大皇子今天红光满面,太子也是嘴角含笑; 更不要说其他的几个皇子了; 也是一脸高兴。就连四皇子那面瘫脸; 今天都给人感觉柔和一些。朝廷上知道事情缘由的,都很高兴。户部的尚书上朝的时候; 碰到了大皇子。看见大皇子那满面红光的样子; 心里忽然突了一突。
  特别是看见大皇子在遇见太子的时候,笑容都没有变过,心里更是感觉到奇怪。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见太子和大皇子争锋相对了,因为这,朝廷上官员的日子也好过许多。不过今天看见他们这样; 户部尚书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事情; 感觉怪怪的。
  坏了,户部尚书心里想到。最近出了的大事就是那些矿产了,特别是新发现的那几个金银矿。户部尚书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兴奋的几天都没睡好觉。兵部、工部他们只知道从户部要钱; 却不知道国库里面都空荡荡的。
  还有预留一部分钱,预备着那里发生天灾人祸的时候用。得知发现新的金银矿,户部尚书心里是松了一口气。国库总算是能够有钱了,自己也不要这边缝缝那边补补的; 就怕那天必须需要钱的时候,拿不出来。然后自己一家老小为了这个事情,当了替罪羊。
  户部尚书心里暗道一声坏了,他们不会是盯上那些金银矿了吧!真是的,还没有开采出来,就又盯上了。户部尚书心里暗下决定,这次自己怎么说也不能让他们把那还没开采出来的金银矿就给霍霍了。俗话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自己都慌了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能不慌下去。自己一定要挺住,决不能让他们在把钱轻易的从自己手中拿出去。
  要说户部尚书这次还真是猜对了,那些皇子可不是盯上了那些金银矿出来的银钱。大皇子想要尽快的出兵大战,就算打战是可以以战养战,解决掉部队的开销。但是在打战初期的那些个准备,不是还要花钱吗?
  四皇子想要提议从新修大堤,这也是需要银钱。太子那边就更不要说了,要完成自己的梦想,怎么会不需要银钱。太子虽然自己前几世积攒了许多,可以说太子的空间里面的银钱比皇帝的私房加上众位皇子的私房还要多。可是在这关头,太子也不能凭空出现大笔银钱。引来皇帝和其他皇子的关注,给自己想做的事业添麻烦
  早朝时间到了,众人站住自己该站的位置上。皇帝进来之后,众人行礼之后。皇帝就开口道:“想来最近众卿家也有所耳闻,朝廷新发现了一些矿产。”说罢,就让瑜总管把发现的矿产的位置、种类和一些矿产估计出来的大致产量一一道来。
  下面的人都听到心血沸腾,毕竟就算以前知道朝廷新发现了许多矿产,但是到底是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前段时间就算猜的矿产数目多,现在听起来,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多。朝臣听到了,都有些震惊。
  等瑜总管说完,皇帝看了一下下面众人的脸色。满意的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说道:“这些矿产都是要开采出来的,现在你们有什么方案说来听听。”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现在应该先把金银矿开采出来,补充空虚的国库。”户部尚书本来还想哭一哭穷,让那些人少打一些银钱的主意。不过话到嘴边的时候,想到如今皇帝心情正好,这些话有些不和时宜,恐怕会触怒皇帝,就没说了。
  户部侍郎紧接着上前一步道:“今年的徭役还没有征发,不如就近让那些民工去开采。”
  一位大臣上前道:“不妥,徭役的时间就那么长,开采不了多少。要是消息传出去,这边防卫不当,容易引来贼人,盗挖金银。”
  另一位大臣上前一步道:“可以让军部的先去那里布防,再说了挖掘金银矿这么大的事情,瞒不了人的。”
  “微臣也觉得,可以先让那些被征发的人先去挖掘。在他们挖掘的时候,在找寻些百姓去挖掘。这样等那边服完徭役,这边挖掘矿石的百姓也找好了。”
  一个兵部的人员站了出来,说道:“开采了金银矿产之后,可以紧接着开采铁矿产。这些年军队的兵器消耗量很大,需要用铁来补充。”
  一个大臣心里在想,你逗我了。这些年国家太平,就算边境有些小打小闹。武器也不会折损那么多,国内以前的开采的矿山完全能够够用。怎么会需要到加大挖掘铁矿的地步,不知道兵部在搞什么。
  、、、、、、、、、、、
  一番讨论之后,终于定下了一个矿产的开采章程。可是人选上就出现了问题,有的大臣说:“现在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矿产,要都开采出来,不如让矿山附近的官员就近管理。”
  还有的大臣说:“让官员就近管理也行,但是要派些特派员去协助。”
  还有的说:“不能够让官员就近管理,一来当地的官员本来就有自己的事情要办,没有那么多时间。再来他们以前没有管理过矿产,害怕出现什么问题。再者说,地方的官员三年一任。频繁得更换管理者,对矿山的开采不利。”
  其实话里话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害怕那些官员对那些矿产下手,这其中有一个贪污的问题。还有就是铁矿之类的,属于国家监管的东西,要是出来什么问题就不好了。
  最后还是皇帝开口说是压后再议,让大臣们上折子,推荐一些人选。


第128章 义忠亲王
  最后皇帝开口说是压后再议; 让大臣们上折子; 推荐一些人选。
  矿山的事情告一段落了; 大皇子就想着把殖民地的事情过个明路。这个时候,太子上前一步道:“父皇,我提议在京城附近建立一个百工学院。”
  “哦!说说看。”皇帝起了性质接口道; 本来皇帝还以为太子要说殖民地的事情了。
  “百工学院; 就是聘请一些有一门手艺的人。然后来教导有意学一门手艺的平民百姓子弟、养生堂的孤儿或者乞儿之类的人; 让他们有一门安身立业的本事。”
  “听太子的意思,这学生是不收取费用的了?”大皇子忍不住的反问道; 心里想到; 办这个学院,那钱可谓是源源不断的流出去。自己还想着尽可能的想办法让朝廷多出些银钱,去扩充军备了,准备打仗的事情了。
  “当然不是,俗话说‘授人与鱼; 不如授人与渔。’办这个百工学院是要花钱的; 现在国家新发现了众多矿产,国库尚有盈余,自然能够支撑。但是以后万一有其他紧急的事情,那百工学院那边很容易断了。
  本宫的意思; 家境尚可的,倒是可以学一年交一年。而那想要学一门手艺又没有钱的,可以和百工学院签一份契约。等以后学成了之后,少则三五年; 多则十来年还清以前在百工学院学习的学费。”
  “这样一来,百工学院除了先前的花销,后面倒是不用继续投钱进去。”九皇子紧接着接口道,“父皇,这到可以试试。”
  九皇子心里想到,等那学院的学生学出来之后,自己店铺招人倒是好招一些。作为皇子,自己的店铺招工人什么的,倒不会招不到。但是这质量就有些问题,那百工学院办起来之后,肯定是会出现众多的手艺人。等那个时候,自己的店铺就再也不会出现招不到质量好的手工艺人。
  至于你说那些学成的人会不会选择自己的店铺,这根本不是问题。好歹也是朝廷办的,自己一个皇子能不会收罗到学成的好的人?这样一想,九皇子就第一个站出来赞同太子的提议。
  “那是只在京城附近办一个,其他地方呢?”四皇子也开口问道。
  “等京城附近这个百工学院办得好了,就逐步的推广出去。”太子面目和善的回答道。
  “这样时间长了,手工艺人一多,会不会造成一些手工艺人找不到工作。毕竟我们国家每年需要手工艺人的地方就那么多,多了的手工艺人怎么办?还有就是以前有些百姓会一些粗浅木匠手艺之类的,闲暇的时候,会接附近的一些活,回去做,填补家里。这样一来,不是断了他们的路?”底下的一个臣子心里有些沉甸甸的说道。
  这个臣子是耕读之家出生,年轻的时候,家里也有人会些木匠的手艺。那时候家里供他读书,导致家里有些紧巴巴的。就是家里那会木匠手艺的长辈,农闲的时候出去接些活,让家里多吃了几回肉。虽然现在他们家是不用这样了,但是他也认识一些其他这样的人,心里感到担心,才会冲动的上前提出来。
  “你这话就有些不对了,”另外一个臣子不赞同的说道:“他们至少可以种地,家里还有几亩田地。可是那些育婴堂出来的人和那些乞儿,生活更加不济。再说了,那些人要学出来,还要几年。他们要是愿意,完全可以让家中小子去学不是。”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万一这钱收不回来怎么办?”八皇子一脸严肃的说道,“万一他家涂四壁,自己还懒惰、不思进取,还不上钱怎么办?还有就是家里出了什么变故,还不是起钱又是一个什么章程?”
  大皇子这个时候也反映过来了,大皇子心里暗骂,太子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开始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太子突然办个百工学院干什么?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殖民地的事情吗?可是反应过来之后,不得不为太子这手赞个好。
  如果想其他海外国家那么建立殖民地,当然不用多准备些其他的。等打下来之后,自然有国内那些追逐利益的人前来。可是现在太子是想在海外从新建立一个国家,那么需要的东西就多了。
  首先的一个就是,看情况到时候占领的地方肯定是那种稍显荒芜的地方。那么就需要很多工匠,去建立城市和村落。看现在的隔海的那个国家,还不是以前朝廷出海求仙到那里之后,才慢慢改善的。如果不是求仙的船队带了那么多的工匠,他们国家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还有就是国家的边界那里,以前不是也出现了俘虏工匠的事情。没有了工匠,怎么发展。没有了工匠,兵队的武器谁做?房子谁建?就连做饭的家伙,都要有工匠。
  这样一来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工匠的数量就那么多。就算能够派一些出来,可是又能够派多少。太子提议办一个百工学院就解决了所有的事情,让工匠的数量足够用。而且工匠之间的竞争大了,愿意去殖民地的工匠也会变多。毕竟不是那个人都愿意去殖民地的,而且我们国家传统的思想就是‘故土难离’。
  大皇子听到八皇子的话,表情一肃正声说道:“谁敢拖欠朝廷的钱,至于那些因意外还不上钱的,可以宽限一些时日。总不能他一直都有意外,还不上钱吧!如果真的有这么倒霉的,我倒是想看看。就是他不还又何妨,就当是同情他好了。”
  确实,还没看见那家百姓敢欠朝廷的钱。能无视自己欠了朝廷钱的,除了那群勋贵之外,还真没看见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