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229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229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连他今天到自己庄子里来,贾代善都得上折子告诉当今,怎么又会给他们做这中间之人。再说他可不觉得太子突然转变画风,对他消除与当今的隔膜有什么好处。
  因道:“太子为天下储君,自然会对所有臣民一视同仁。就是臣民们对太子,也是与对圣人一样爱敬。”你还只是个储君呀,就搞什么万民爱戴,是生怕你老子看你不碍眼是吧?
  张颉也是一惊:“国公爷刚才不是还说,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已经入部习学,势力渐长吗?若是太子无以抗衡,万一发生动摇国本之事,可如何是好?”
  代善要无语了。你可是太子的亲舅舅,动不动就在他耳边唠叨这些挑拨人家兄弟关系的话,让皇帝知道了,真有你的好吗?难怪原著里对这位承恩侯提都没提过,估计是跟着义忠亲王一起完蛋了。
  只是自己既然已经想好了要扶这太子上位,自然不能再让这张颉再存此想,因道:“圣人继位之时,也是经过重重险阻的。当时京中情形如何,想来不必代善多言,国舅自是感同深受。”
  见张颉似在回忆往事,头也不自觉地点了点,代善又道:“只是圣人自己面对时是自己面对,可是到了自己儿子这里,更愿意看到的是兄友弟恭,天家和睦吧。”
  这是自然,有谁愿意看着自己家里的孩子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张颉对此也是认同,然后才是悚然一惊,知道了自己往日里错在何处,而当今是因何开始对太子不喜的。看向代善的目光,更加地热切了几分:“不知国公有何良策?”
  代善不由一哂:“能有什么良策。我家里的两个小子,原也有些夺爵之意。却不知这爵位之事,朝庭自有法度。见他们还不消停,我自是想着收拾哪个就收拾哪个,直到把他们收拾老实为止。”
  可是爵位之事朝庭是有法度,这谁登基可就是各凭本事了。张颉心里再生不平,言语上却已经恭敬起来:“还愿国公有所教我。”
  代善只道:“教不敢当。我只知道,我就是一个做爹的,自己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孝顺,哪个真心实意地孝顺我,我说出的话都一丝折扣不打的做成了,我就喜欢哪一个。”这让谁上位,还不是凭的皇帝的喜好,你只管做他最喜欢的儿子就完了。
  这边张颉就若有所思起来。移时,才猛从椅子上立起,代善还当他要做什么,愣神间,这老头已经拜了下去:“往日里是我自视过高,竟没能有与国公交好,是我有眼无珠。今日听了国公一席话,才觉茅塞顿开。”
  代善忙起身,连道不敢。一时宾主皆欢,恰似老友重逢一般。只是等张颉告辞而去,贾代善的脸才重新沉了下来。
  太子身边,只会清谈,能出主意的人还是太少了。若是如此下去,就算是自己处处出力,也挡不得内部的消耗。看来还是请当今自己出手,给他儿子找些事情做,让太子没空与这些人日日闲谈的好。
  于是当晚贾代善已经拟好了一道密折,将今日里张颉到庄子里来见自己,还代太子道谢一事说了。这事本就瞒不了人,何况自己所处的地位,若说当今在他身边没有放人或是没有让人看着自己,那才是笑谈。
  接下来他的话风一转,直说到了贾政所求之事,还有自己是如何收拾他的事情上。看起来不过是接上了在宫里说出的收拾儿子之事,可是时时注意太子的当今,若是此时还没有改变让太子承继的主意,就会知道自己真实的意图,不过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借鉴之法。
  如此就算是张颉不能马上劝得太子改弦更张,但总会有所收敛。如此双管齐下的话,太子与当今之间紧张的局面,总能好转一二。
  他这里如何措词不提,这边张颉一回了京,就直接来到东宫请见太子。太子对自己这位舅舅还是十分看重的,毕竟他那詹事府里的人,除了当今指过来的之外,也有好些都是他舅舅举荐的。加上自他开始听政以来,也多亏了自己这位舅舅处处指点,才让太子仁爱、博学、礼贤下士的名声日盛一日。
  而今日承恩侯又是替自己去向贾代善道谢,顺带着探一探贾代善的立场,太子自是第一时间就让人请了承恩侯到书房。
  “舅舅,与荣国公所谈,可还顺利?”一见自己舅舅进门,没等着让服侍的人下去,太子已经急不可待地问了出来。
  张颉到底还是城府深沉,向着那要上茶的小太监挥了挥手,小太监转看太子,发现他也在点头,悄不声地退了下去。此时张颉才道:“原来我只以为贾代善不过是武勇之辈,因忠心得圣人看重。今日一谈,才知道自己竟生生错过了这些年。若是我早就与之交好,那太子也不会如此处处被动了。”
  太子还从来没见过自己舅舅如此佩服一个人,不免道:“那日在乾清宫,我也只觉得这贾代善看似说话粗直,却是忠心不二、粗中有细之人。虽然他是父皇指给我的班底,对我言语上也是维护有加,可是看得出来,他最忠于的还是父皇。即能得舅舅如此看重,不知此人对我观感如何,可能为我所用?”
  张颉摇首道:“这正是我惋惜之处。若是太子原本就与这贾代善交好,那无论是朝中勋贵的支持,还是圣眷,怕都强过如今十倍不止。只是今日听其言、观其行,怕是此人对圣人的忠心,不是一般人能撼动的。”


第172章 
  “想收拾哪个收拾哪个、收拾到他服气为止?”太子重复了一下贾代善的话。张颉在旁边道:“荣国公还提过; 他就是一个做爹的,最愿意见到他的儿子孝顺他,谁把他的话不折不扣地完成了; 他就喜欢哪一个。”
  “孝顺; 听话吗?”太子越发若有所思起来。
  乾清宫里; 当今也已经收到了贾代善的密折,看完这折子之后; 对着服侍在侧的戴权道:“太子居然把张颉都派过去了。”
  戴权只管在那里做他的背景板; 连回一声都欠奉。当今也不过是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并不指望他一个内监能出什么主意。就听圣人接着道:“这个代善也是会找事的,看来对太子也是不知从何处劝起。”
  戴权那嘴角就轻轻地动了一下; 可是还是没有出声。当今自言自语地道:“他又收拾起他那个蠢儿子来了; 你说我若是把家里这几个也收拾一顿怎么样?”
  这回戴权就不好再装听不见,只好躬身道:“圣人,太子与皇子们都是众星捧月般长大的; 可是做不了贾二爷那样担水劈柴的活计。”
  “你这个老货; ”当今轻斥了戴权一声:“谁说是让他们和代善那个蠢儿子一样担水劈柴了。再说代善不是也没让他那两个一样嘛。不过他这个让老大考武举; 也是个办法。明天你去找个功夫好些、读过书的侍卫,去金陵监督着他那个大小子,别让他偷懒,两年后的武举,不能无功而返。”
  就算是只见过贾赦几面; 戴权都不由得同情起他来。让自己老子坑完,接着让圣人坑,也不知道是贾赦的幸运还是不幸。于是他觉得自己好歹与贾代善相交一场; 小声道:“荣国公已经让他们家的大爷开春就回京,怕是得直接塞到京营去。”您派过去的侍卫到时候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这可难不住被贾代善打开了新思路的当今; 只见他大手一挥:“那就让那侍卫跟着去京营,与那个贾家老大送做一堆。和他说,若是贾家老大能中了武举,提他一等。”
  “是。”戴权一面在心里挑选着人,一面替贾赦默默地担心了一瞬间,就又接着做他的背景板去了。
  只是第二日大朝会,太子与皇子们都接到了当今的旨意:太子入户部、二皇子入礼部、三皇子入工部、四皇子入翰林院。只是各皇子不领部,均以七品之身随部办差。各部不得对皇子格外照顾,不得为皇子开方便之门。每年底,皇子与各部官员一起参加京察!
  举朝哗然。这几位凤子龙孙已经听政多时,太子更是早已经把六部轮转了个遍。其余皇子不能与他相比,可是也都是一到部,就直接领了部里的掌总之权,各部尚书有事,不管听不听他们的意见,也总得知会领部的皇子一声。
  最关键的是,这些皇子们原来在的部是这样的:二皇子在户部、三皇子在吏部、四皇子在兵部,这三部可是实打实的位高权重。若非是看着三位皇子所去的部门,一些官员也不会主动向他们靠拢,而三位皇子们也不会渐渐生出些取而代之之心。
  现在当今一道旨意下来,三位皇子都是从最实权的部到了最清闲的部门不说,还不再领一部之事,只能经七品之身办事。可是皇帝说起来容易,让下面的人可怎么敢拿他们真当普通的七品官来对待呀。一瞬间,礼部、工部还有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头发就白了几根。
  其实更愁闷的是户部尚书。这皇子已经在户部两年有余,与这位王尚书关系也还算是融洽,更是与户部的一众官员打成了一片。时时可以听到户部的官员在自己耳边说什么二皇子精明强干,处事老练之类的话语。可是现在忽然之间这位二皇子就让圣人给调出了户部,若说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王尚书是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
  偏偏接着过来的就是太子!本来对二皇子在户部收买人心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王尚书,怎么能不心惊,如何能不后怕?现在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到户部,好生敲打一下自己那些不开眼的下属,这站队是那么好站的?是应该这么早就站的?!你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也是日日把为圣人尽忠挂在嘴边的,一个皇子的眼风,就让你们晕头转向了,风骨何存?!
  最让他担心的,则是不知道自己的下属里,有没有已经死心踏地跟着二皇子一条路跑到黑的。若是真有那样的人,再因太子只是经七品之身到部,给人些刁难的话,那才是好看。
  就在别人还纠结着当今为何会出这样一道旨意的时候,太子已经最先回过神来——昨日里他舅舅刚拜望过贾代善,今日他父皇就下了这样一道旨意,若说这里头没有什么不要太想,太子觉得他那前头的三十年都是白活过去了。
  好在昨日里贾代善也不是没有透露,如今他父皇到底想在什么样的儿子。于是就算是心里再恼火贾代善把自己卖给了父皇,太子还是抢先于众人行礼道:“儿臣领旨。请父皇放心,儿臣到部之后,定会小心向各位大人学习,尽快熟悉户部之事。”
  “唔。”当今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心下却对自己这个儿子满意了一分,看来代善说的话,他也不是一点也没有听进去,否则一定会当着朝臣就提出反对意见,也不想想他老子的面子是不是那么好伤的。
  其他人见太子已经率先表态,也都只好跟着向当今表起了决心。那三位皇子做何想当今暂时顾不上,他最在意的还是自己这个大儿子:“如今太子要去户部,原来詹事府里的人怕是不大得用,明日里吏部挑几个精数算的人去詹事府。”
  吏部尚书出列应下后,当今才道:“户部给太子安排事的时候,不要怕琐碎。小事做不好,何以成大事?太子,你可知道?”
  太子虽然不明白自己父皇说是让吏部给自己詹事府里挑人,是增加詹事府的人员,还是要把原来詹事府的人换掉几个。可是当今的问话他还是能听得见的,也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