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29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29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鹃也下意识的看了黛玉一眼,见她并无伤心的样子,才稍稍安心,瞧瞧拉雪雁道:“下次可小心点,别再说胖胖的事了。”
  雪雁点点头,眼中有些愧色。
  黛玉觉得再这样让丫头们误会下去也不是办法,以后周航可能还会这样突然一猫身的样子出现,每次都搞得这么紧张也不好。所以黛玉笑笑,以欢快的语气道:“紫鹃你别拉着她,雪雁说的不错,这只猫是长得很像胖胖。”
  “姑娘,你……”紫鹃有些讶异。
  黛玉笑道:“胖胖死了,我是伤心,可也没有忌讳到体液不能提的地步。何况,我也已请大师为胖胖祈福,保佑它下一世投个好胎,无灾无难的过一生。于它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所以,以后你们很不必对胖胖讳莫如深,那个坎儿,我早过去了。”
  紫鹃愣了一会儿,才笑道:“姑娘能过去,实在是好事啊……”
  其余丫鬟也都说是好事。
  没了怕黛玉伤心的顾忌,众人便围着周航议论起来,都说周航长得太像胖胖了,简直是一模一样,若是胖胖长大了,也该是这个样子才对。
  黛玉笑道:“他比胖胖还要胖些。”
  雪雁道:“胖胖若是好吃好喝的养到如今,也能吃胖不少。”
  周航有些不耐烦听这些丫鬟们扯淡,在黛玉怀里不住的扭着身子。黛玉会意,便轻轻拍周航的背,示意等礼部尚书念完聘礼单子便回去。
  周航知道这是礼数,只好暂且忍耐,不过看众丫鬟的眼神凶恶不少,众人似乎是摄于他太子殿下的淫威,也不大说话了。
  礼部尚书等一行人走后,黛玉便抱着周航进了内室。
  一切收拾停当,内室只剩黛玉、周航二人。周航便跳上黛玉的紫檀木雕花拔步床,在绣着大红牡丹的被子上滚了滚,道:“收了我家的聘礼,玉儿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
  这话听在黛玉耳朵里,她觉得有些难为情,整个脸都烧了起来。
  她故意“哼”了一声,道:“一日没有成亲,我便算不得是你的人。”
  周航明知她是什么意思,却故意“噢”了一声,做恍然大悟状:“难道玉儿你是等不及,想让我尽快娶了你?”
  黛玉又羞又气,跺着脚道:“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欺负人!”
  说着便将头一扭,不理周航。
  她这个不理是真的不理,任凭周航怎么讨饶认错都不行,正脸都不给看。


第101章 
  首辅张亦枫的下台; 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大大小小官员牵连罢官者不计其数; 朝堂们内外笼罩在一片人人自危的阴霾之中。七个内阁大臣中,有三个因与张亦枫结党营私而被罢官流放,牵连族人。
  大臣们第一次看到信任皇帝的雷霆手段; 被震慑的久久不能回神。
  李昭趁机在重要部门当上自己心腹之人,对朝堂的把控进一步加强。
  林如海被提拔为殿阁大学士,兼太子少师; 正式进入内阁。
  另两个内阁大学士的缺儿,因为皇帝和太上皇的意见存在分歧,一时没有补上。所以,现在内阁大臣一共只有五个人; 首辅名唤张守忠; 亦为太上皇之旧臣,年已六十五岁。
  几个阁臣中,只有林如海算得上是新皇的心腹。但林如海毕竟资历尚浅,当不得首辅,所以李昭将张守忠推出来。他虽为太上皇的旧臣,但对新政权存有敬畏之心; 为人也较张亦枫圆滑许多; 在一众老臣里对李昭算是比较恭敬,倒不倚老卖老; 李昭的吩咐,起码他还是听得; 不想别的阁臣,只是阳奉阴违。
  而且,提拔这个人,太上皇也能接受得了。
  阁臣中林如海最为年轻,其余都已过花甲之年。林如海的上位,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鼓舞,似乎在默默宣誓着太上皇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后是“贞元”年间了,而非太上皇的“长兴”。
  考核官员的行动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李旭每日起早贪黑,定着巨大的压力给那些各地赶来的官员考核定等级优劣,忙的不可开交,还要处处受那些守旧老臣的挤兑,一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这日进宫,李旭向皇兄汇报近些日子的成果。
  李昭过目之后,合起奏疏,缓缓步下御座。
  “小弟。”他叫了一声,眸中流露出帝王的霸气与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此举虽以裁撤官员、提高朝廷和衙门的办事效率、削减开支为目的,但不能一味以裁撤官员为手段。对于那些靠裙带关系上台、游手好闲尸位素餐的官员一律裁撤。余者虽有一定的办事能力,但在一个位子上数年没有见树,尤其是地方官员,没有任何落实到民的政绩者,依据其其考核等级,或裁撤或贬官,自然不在话下。但对于那些真正才干优长,政绩显著,或为百姓称道的能臣,不仅不能裁撤,还要大大的加赏,给他们升官,让他们在更好的位子上继续为朝廷做贡献。我们的官员不是多,而是少,你明白么?”
  李旭拱手道:“请皇兄赐教。”
  李昭道:“朕读史书,发现历朝历代凡是有所见树的君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求贤若渴。历朝历代,但凡是盛世,便不仅仅有明君,更有一大帮子的贤臣。一个君王有再大的本事,能有多少的谋略,一天能处理多少事?毕竟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一大帮子的能臣来帮着他。朝廷缺官,很缺!但缺的不是那些正是只知盘剥塞满自己腰带的庸官贪官昏官,而是切实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君主分忧、为百姓谋利的好官。所以,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人才,需要大量的好官!”
  一席话,李旭听得大受鼓舞,他意气风发的“噗通”跪倒,贺道:“皇兄有如此想法,实乃万民之福!”
  李昭忙将李旭搀起,“小弟快起来,不必如此。”
  李旭本是被他这一番豪气万丈的人才一说给震撼,不自觉的便跪下恭贺,等头脑冷静下来,又觉得有些过于正式。他自小与皇兄相依为命,感情比一般的兄弟深厚许多,便是皇兄后来登基为帝,亦没有疏远。所以二人相处起来不像君臣,更似寻常百姓家的兄弟,除朝堂上,他平日也很少向皇兄行大礼,一般多是家礼。今日下意识的行了如此大礼,也有些别扭。
  因此李昭一拉,李旭便也顺着他的力道站了起来。
  李昭在李旭的肩膀上拍了拍,正要转身往御座上走,眼神扫到周航正在大殿的柱子旁歪头看着他,眼神里藏着疑惑,似是在沉思。
  李昭叫了声“航儿”,回头看向魏兴安,眼神冷冽起来。
  魏兴安下意识的抖了抖身子,差点跪在地上。皇上啊,不是奴才不通报,是太子殿下来的时候你跟靖王爷说的正起劲儿,太子殿下不让奴才通报的。太子殿下是主子,奴才只是个奴才啊,主子的话奴才不敢不听,所以,奴才也很冤枉啊!
  周航似是注意到了他的为难,上前一步拱手道:“见过父皇。”又向一旁正盯着他看的李旭也拱了拱手,“皇叔好。”
  然后又看向李昭,笑道:“父皇别怪魏公公,是儿臣不让他打扰父皇和皇叔说话的。”
  “这么说,朕与你皇叔说的你都听到了?”
  周航点点头。
  李昭道:“听到就好,以后你治国也要记住,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最重要的。人才宁可多不可少,就跟书要尽量多读是一样的。否则书到用时方恨少,临时抱佛脚,必然会出大乱子。治国也一样,人才要随时储备,各方各面的人才,这样道用的时候,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周航上前,嘟了嘟嘴做不悦状,“父皇,这些大道理林先生都讲了八百遍了,好容易我这耳根子刚清净会儿,您又来念!”
  李昭见周航走过来,顺势揽了他的肩,“你是太子,大道理多听听有好处。”
  李旭很有眼色,想人家父子俩培养感情,他就别在这碍眼了。于是,便请求告退,皇帝欣然应允。父子俩坐在一块儿说了一会儿话,李昭便问周航最近在学什么书,又考校他的学问。周航说在学《六韬》、《三略》,《六韬》、《三略》既涉兵法,也含政道,周航身为皇太子,不必科举进仕,所以不用学那些时文,倒是这个正好。
  考校周航的学问,回答也十分流畅,很多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李昭十分高兴,夸林如海教的好。
  周航半真半假的抱怨林如海严厉,李昭明知林如海严厉也是为他好、为朝廷大计考虑、为天下百姓负责,而且周航明明也十分恭维林如海,哪里有半点嫌弃的意思。但他故意说:“你嫌弃林如海不好,为父给你换个老实如何?”
  周航吓得差点将刚含到嘴里的半盏茶水喷出来,他梗着脖子将口里的茶水咽了下去,呛得连连咳嗽起来。看着儿子因被呛到儿憋得通红的脸,李昭有些心疼,凑上去拍他的背。
  周航呛了半天才抬起头,道:“咳咳,不用,父皇,林先生很好……”
  林如海是可以随便就换的么,那可是林妹妹的父亲,他巴结还巴结不过来呢,还敢嫌弃?给林妹妹知道又该生气不理他了好不。
  他周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妹妹生气,比那刀子剜他的心都难受。
  ——
  林如海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京城上至达官贵人,小到平民老百姓的羡慕之情。从太上皇的宠臣变成当今圣上的宠臣,从巡盐御史到太子少师,再到内阁大臣,如今更是连其独女都被当今圣上聘为太子正妃,一时之间风光无两,成了京城烈火烹油的新起之贵。
  不过羡慕也没用,不是谁都有那样的运气的。
  林府突然热闹起来,车水马龙,拜访者络绎不绝。
  林如海常在宫里当值,并没有时间接待这些踏破门槛儿的拜访者。所以很多人来了也见不到林如海,即便通过门房送了拜帖等,林如海也多数是不见的。甚至白拜帖最后能不能送到林如海面前也是个未知数。据说有个海南来的小官想走林如海的门路,日日来林府投拜帖,送给门房的礼物都不知凡几,最后也没有见的林如海一面。
  后来,拜访者想了个变通之法,他们不亲自来了,而是让家里的女眷过来。
  林如海不是不在家么,但林家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主子,不是还有以为姑娘么,而且这姑娘也是身份不凡,未来的太子妃啊,若能塔上太子妃的线儿,更是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啊!
  有女眷拜访,自然是黛玉接待,但你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想见未来的太子妃么?
  显然不是!
  能见到黛玉的贵妇人起码也得是世家命妇,或者至少也是三品以上高官的家眷。
  京城最不缺的便是世家高官,其中向往高处爬的更占其中的多数。这样算下来,自热也不在少数,这么多人赶趟儿似的拜访,接待起来也不轻松。不上一个月的功夫,黛玉也觉得有些受不了,索性以偶感风寒身子不适为由闭门谢客,这才偷得浮生半日闲。
  宫里派出来的那些嬷嬷、女官、宫女开始正式履行职责,把黛玉当成正儿八经的皇家媳妇来教导。各种规矩、各种礼仪,十分繁琐,外男自然是见不得的,就连跟林如海见面也没有从前方便了。
  黛玉学了一天的规矩,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傍晚的时候歪在床上由慧儿给她捏腿。不知不觉一个小纸人自袖口攀上手腕,黛玉知道是周航又送消息来,便清了清嗓子,道:“慧儿,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