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474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474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飞机!这名字真恰如其分的好,我刚才还在想飞车听上去怎么怪怪的呢!”贾萌的重点却一下子就在了他亲爹的口误上; 然后笑着拍手说:“大哥你瞧见没,可见爹爹对我是有信心的,不然也不会在我还没琢磨出门道的时候就给我想搞的玩意儿取了这么准确的名字。”
  贾芽双手离了缰绳,拍着巴掌,许是给他胯/下坐骑什么错误的暗示了,这一头同样通体白色只四蹄乌黑的‘踏雪’(被薛家三宝开玩笑叫踏泥)又打算撒丫子跑了。
  好在宝玉的长风先前就看这四脚黑黑的小家伙不太顺眼,眼见小家伙要折腾,伸头一口咬住踏雪的缰绳,把差点儿带着毫无准备的主人去放飞自我的踏雪给拉住了。
  宝玉伸手拍了拍长风的脖子以示褒奖,换来对方一句不乐意的哼哼:【来点实在的,比如说松子糖呗?】
  贾芽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方才差点儿遇到危险,然后继续慢半拍地很敷衍地拍了拍胸口表示安慰一下受惊的小心脏,接着就一脸兴奋地说:“爹,长风可真棒,老骥伏枥啊!”
  贾萌无语:“怎么用典的?再过两年你就要下场考试了,这水平……还不是要叫人笑话!”
  “啊哈哈哈,说错了说错了,是老当益壮。”贾芽最大的优点就是心宽,虚心接受亲兄长指点之后立即又换了话题,“所以爹啊,长风为啥不留子嗣。长风多聪明啊,可惜了我的踏雪要是有长风一半通人性就好了。”
  此言一出,贾萌也甚是赞同并深表遗憾。
  宝玉:【嗯……这是一个好问题,先天的出色条件加上后天灵药开发的脑域让长风已经开始把他自己当做是一个‘人’了,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不单纯是在发/情的季节去交/配了事,再叫他去和母马酱酱酿酿,实在是强马所难。】
  贾芽也就是遗憾地叨叨两句,并没有想要一定问出个结果来。
  被冷落的长风又扬了扬大头:【嘿,松子糖呢?别唠嗑唠嗑就忘了哟,虽然我是老马可是我脑子还不糊涂,记得真真儿的!】
  宝玉被长风耍无赖的样子弄得好笑,无奈掏出松子糖喂给陪伴自己多年的好伙计,顺便捏了捏对方立起来的耳朵:“开春才给你检查了身体,要少吃甜知道了不,不然那口牙还要不要的?”
  长风这个时候很溜地假装自己听不懂人话,咯吱咯吱地吃着松子糖,顺便给刚才的冒失鬼小辈*馋嘴踏雪一个鄙视的眼神:【刚才差点把我主人的二崽子给摔了,现在还想吃糖?早十年,爷爷请你吃后蹄子一蹬!】
  论起情谊,贾萌对长风的情谊不比他弟弟少。
  甚至说句实在话,贾芽对长风更多是一种喜爱而不得的情感,贾萌却是年幼时候真真切切被长风驮了好几次的,有时候下马走路差点摔了还是长风一个马头把当时三头身四头身的小豆丁给稳住的,于贾萌而言,长风若是个人,就该是和一更差不多的叔叔辈的存在。
  现在听爹说马叔叔牙口不好,贾萌皱眉想了想:“爹,我觉得可以用猪毛做一柄刷子,给长风刷牙用。”
  宝玉正有此意,便对小儿子说:“你哥哥说的是个好主意,回头你帮我打一副。”
  贾芽表示十分乐意代劳。
  正假装自己是一匹年老失聪的老马的长风一下子停住了嘴巴里的咯吱咯吱,耳朵慢慢地往后倒了一下,飞速地把剩下的松子糖都吃完,然后伸出舌头一遍又一遍地舔嘴巴顺便露出自己一口毫无任何问题的大白牙:【看我,快看我呀!】
  最后长风到底需不需要刷牙那……就是一个秘密了。
  宝玉父子三人出门跑马一趟,吃了一只烤鹅,又去花田庄子探望了滚滚和蛋蛋,萌芽兄弟嘱咐了照顾竹熊的下人平素一定要上心。
  粗神经贾芽都感慨了一句:“为什么人和动物都会有生老病死呢?叫人觉得心里头怪难受的。要是有什么法子可以叫人不死就好了……”
  【打住儿砸!你的想法很危险,还是好好研究火车和飞机吧,好么?】宝玉深怕目前瞧着是个典型工科男的小儿子突然被开了窍去研究神学,好在贾芽只是随口念叨了一下而已。
  ……
  回府之后,黛玉迎上来,接过宝玉换下来的衣裳,然后问:“如何了?”
  “对咱们的儿子有信心一点,他只是一时没有适应,故而才感到迷茫的,很快就好。等忙起来了,什么都不会多想了。”宝玉宽慰到。
  儿子们越是长大便和小时候奶声奶气喊娘的阶段不同了,黛玉也知道,现在她能做的,就是替父子三人打理好生活琐事,再擦亮眼睛帮儿子们找好贤内助,至于儿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难题与疑惑,表哥这个做父亲的,才更加适合去与已经长大的儿子们谈心。
  黛玉从来都是信任宝玉的,见到表哥这么说,便也放下了一大半的心,然后开始说起妍春的事:“妍春是个有主意的,我前些日子问她,她亦是直接告诉我,不拘是什么富贵人家,只希望找的良人与她四姐夫差不多性子。”
  惜春的夫君,不就是原先禁卫军中宝玉手下的刺头、原京兆尹家公子、京城十大小纨绔之一的程峰么?听说现在这对夫妻过的日子还是挺不着调的,譬如说惜春想要画冬日雪山雪景图,程峰就张罗马车轿子炭盆,比动笔的人还积极……甚至这俩人生的孩子都直接丢给了长辈……
  宝玉表示,实在是不太明白现如今的小姑娘们是怎么样的审美,难道因为程峰这样的人瞧着比较有趣?
  黛玉笑了笑——毕竟妍春与萌哥儿一般大,夫君这个做人哥哥的除了给他小妹妹买买买和送小玩意之外,也没别的交流机会了,所以不太理解也是正常。她倒是在前一阵子同妍春谈了谈心——说实话,妍春的性子挺合黛玉胃口的,她的性子和探春仿佛,但是又因为许是嫡出的缘故,日常更有底气一些,所以瞧着不如探春掐尖好强——抛开表面的不谈,心中自有沟壑这一点是一样一样的。
  妍春在说自己心中想法的时候,嘴角带了三分笑,却不是闺阁少女羞涩的笑,她很直白地说:“二嫂嫂,我也没别的要求,就是对方能在日常相处的时候听一听我的意见就行,我知道要找像二哥哥那样支持你走出去的男人实在是太难了,那就退一步,像是四姐夫那样万事不操心的也挺好;再要是家中人口简单好相处就更好了。”至于什么家世门第官职前途之类的,妍春一概都没有提及。
  得了,感情这是一个喜欢拿主意的人。
  黛玉有考虑过,要满足妍春的最主要要求,那么估计男方那边最好家世不要太盛了——可是这就与婆母王氏的最基本要求相悖。
  当然,京城中好人家不少,只要慢慢甄选,总是能选出大差不离的人选来,这不是,寿昌十九年中秋,妍春生日之际,黛玉物色了三人家供选。
  第一个是和贾萌同届的探花陆舟,祖籍浙江严州,年二十二,父亲曾任先帝时御史,不过前些年病故了,现家中有一寡母与一幼弟,在京城典屋而居。
  第二个是户部尚书钱大人的孙子,钱嵩,年十九,如今还是个生员(秀才)。
  第三个是理国公柳彪的侄子、宝玉老下属柳岩的堂弟柳岫,年二十一,如今在禁卫军当差,乃是乾清宫禁卫军队正,品级虽然不高可是前途一片光明。


第466章 
  这三个人选放到王氏面前,哪怕是专业挑儿媳妇刺一百年的她也不好昧着良心说黛玉不尽心。
  因为王氏不止托付了黛玉; 还给元春和探春都说过这事儿; 甚至就连回京之后的薛宝钗也被她给谆谆嘱咐了好几遍、因为今年轮值没有轮到程峰去黑省永宁寺照看那一位; 所以也留在京中的惜春也被王氏喊来府里喝过茶。
  可是这几人,后面几位身份毕竟不如黛玉贵重,元春倒是皇家人贵重有了; 却是不便社交过多的寡妇。
  王氏一开始还没明白过来; 为什么嫡出女儿身边的丫鬟抱琴吞吞吐吐、庶出女儿探春亲自上门苦笑; 就连最会说话的宝钗都没敢直接应下; 而是说‘姨妈若是有看中的人选; 我倒是可以叫人去打听打听对方品性家风如何’云云的话,把王氏郁闷得在暑天里头喝了好几杯凉茶下火。还是妍春一甩帕子直接说了个究竟。
  这么好几个月瞅着; 王氏不得不承认; 妍春的婚事; 怕是真得靠老二家的了。
  【我能怎么办呢,我恨不得能亲自带着小女儿出去相看人家啊!】黛玉给出人选之前; 王氏是旁敲侧击、自认为委婉地与二儿媳说了又说; 一定要给她五妹妹找个可心的人家。
  可心。
  黛玉知道,婆母眼中的可心; 就代表了四个字:非富即贵。
  早二十年黛玉是真能完全不能苟同二舅母想法的; 如今成了四个孩子的娘,却发现——好像、似乎、也许也不是很难理解婆母的心了?
  当然,她还是觉得,日后给萌哥儿芽哥儿找媳妇; 要比给两个女儿找夫家轻松,毕竟前者是娶进门,过得好不好自己都能看见,后者是嫁出去,过得好不好,就只能靠她们自己了。
  【也许再过十几年,我和表哥或许会比婆母忧心得还要多、对怡姐儿悦姐儿夫家的要求比婆母如今提的还要高也说不定呢?】
  不过荣国府到了如今这样的份上,要是给国公爷嫡出的女儿找了次一等的人家,才是难事吧。
  黛玉分心设想了一下若干年以后,顿时就开始有一些为女儿们未来的婚嫁之事而担忧了。回神之后,便继续和婆母说她这几个月甄选京中尚未婚配的少年郎们的结果。
  ……
  【第一个是探花有啥用?我孙儿可是状元!我外孙可是榜眼!再说了,他就算曾经有个当官的爹,人走茶凉,死了这么多年,哪里还剩下关系和银钱?要不然也不能在京城连屋子都没有。这不是说,那回头还不得自己闺女贴了嫁妆去养他陆家?】
  【第二个如今家世还行吧,可是他祖父(必须注意的是,祖父又不是父亲,人家钱尚书嫡出的孙子都比一个巴掌多了,整个钱家的资源能分到多少在一个孙儿身上)尚书这个官职又不是世袭罔替的!他本人都快二十了还是个秀才,我的妍春嫁给他之后日后出去交际,地位脸面就连当初刚嫁人的探春都比不上!】
  【柳家的小子,任职禁卫军,守卫乾清宫,倒是个有前途的,就是……要是理国公的亲儿子而不是侄子,就好了……】
  黛玉慢慢说,王氏一边听,一边就在心里头盘算,等到听完之后,觉得哪个都不够好。
  但是二儿媳这几个月奔赴不同的府上参加宴会,确实是出了力,王氏还打算想要她再为妍春花点心力,故而没有甩脸子责备,只是尽量和善地同黛玉说:“我晓得你这几个月辛苦了,不过我看这事儿也不必急于一时,还是可以再张罗张罗有没有更合适的,日后……必是要妍春记得你这个二嫂嫂的好。”
  “母亲言重了,这是我这个做嫂嫂的应当做的。”【婆母的要求和五妹妹的要求是在是相差太大了,此事真是难办!】
  ……
  王氏捏着这三人的名录,琢磨了许久,虽然不识字,但是上头写的年龄却是认识的(文盲也认识货币呢,王氏不识字可是没少摸银票,汉字里头的一二三四个十百千还是都认识的),她左思右想,这事儿得找个人商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