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453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453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昌十五年,注定是大明要腾飞的一年。


第441章 
  将石油提炼之后的各种产物与橡胶原汁混合了个遍之后,云中子带领的石油团队顿时如醍醐灌顶——化学化学; 变化之学; 幻化之学; 这才是陛下和贾将军讲述这个词的本意吧?
  从此之后,仅仅石油原油及其提炼物就被这一群人玩出了花儿来。从最简单的常温,到高温; 再到低温; 甚至现在这些人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气压; 但是也误打误撞在实验的时候营造高压的环境了; 当然; 这种高压的环境是无意识营造的,并且往往都是和高温的情况有关——因为密封的铁罐或者是密封的窑内温度直线上升; 必然就产生了高压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样的方式; 原油被提炼得更为精纯; 甚至原先云中子模模糊糊隔着一层纱,觉得石油中有一股气也是可以被点燃的; 但是始终没有抓住那股气; 也在如此频繁且不断地控制变量实验中被提取出来了,更加重要的是; 因为有橡胶; 所以现在的容器密封性比原先提升了不知道多少档次,所以这股子在云中子眼中看来很淘气的气终于被抓住了。
  但是这整个过程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尽管宝玉早年就给云中子打过预防针,说过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危险性,并且云中子这个前辈子就玩过不少化学实验的道士也曾经历过数次炸炉; 不过终究是低估了石油的杀伤力。
  云中子用的那一套炼油装置是工部尚书阴大人和云中子花了多年时间摸索出来的,亦是贾政建议的精铜锻造,这一套炼油联动装置放在城郊外一个皇庄的后山,每次开机必须有尚书大人或者两位侍郎之一的人亲手审批。
  当初因为云中子强烈要求所以这玩意儿都不能说是放在室内——这一套东西身体庞大,搭建之后根本不能拿进屋子里去,还是后来工部匠人直接在皇庄后山盖了简易的、比一般屋子都高的棚屋才算完。
  云中子早就说过,炼制石油是有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的,所所以每次炼油装置开启之后,都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偏不巧,最近他沉迷于倒腾石油的各种化学反应,并且经常往荣国府跑,一时间没顾得上安全生产——啊不,是安全提炼,然后,因为近来贾政大出风头而感受到十万分危机感的工部左侍郎出了个昏招……
  …………………………
  当炼油装置处爆炸的消息传到阴尚书耳朵里的时候,这位老大人先是一惊,接着就赶忙追问伤亡情况。当听说左侍郎重伤、两位郎中不治身亡、匠人死三伤四、守卫的禁卫军也多有脏腑被震伤之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才想着怎么平稳过渡,安安稳稳呆到致仕,就来了这么一出,这都叫个什么事儿啊!】
  也别管什么休沐不休沐了,手下人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一把年纪的阴尚书立即换了朝服,喊了管家备车,即刻准备进宫去向陛下请罪——毕竟爆炸的是工部的器材装置,伤的是工部的侍郎等人,尤其爆炸地点还是皇庄(哪怕是后山,情况也很严重)。
  阴尚书坐着马车飞奔向皇宫,在车厢内却是分神想着:【手下的左侍郎石昆原是兵部左侍郎,因故多年前被平调到工部,说是平调,但是他一直觉得这是被贬黜了,想着各种办法另谋出路,尤其想回兵部,故而做事激进,每每有差事下来,总是优先安排兵部订单,最近云中子沉迷制橡胶,兵部那边着急要火油,他催了云中子一次,得了延后的回答,后来就自己动手,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真当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阴尚书赶到养心殿前殿的时候,三位阁老、其余五位尚书都已经在了,一同候着的还有太医院院判、工部编外人员云中子以及工部右侍郎贾政。
  阴尚书一来,便欲跪下请罪,十六一挥手,叫一旁内侍扶起他:“休沐之日,阴大人又怎知石昆如此胆大妄为?京兆尹,你来说。”好么,直呼工部左侍郎的名字了,可见十六气得有点狠。
  “启禀陛下,万幸因为这套装置是在皇庄后山,平时就被禁卫军戒严,所以爆炸发生的时候,除了工部左侍郎、工部两名郎中和几个工部匠人之外,没有造成别的伤亡。”程大人(其子程峰,数年前乃是禁卫军中一个队正,本性不坏的小纨绔,后被宝玉调/教成材,娶贾惜春)如今早就升官进吏部了,不得不说现在这位京兆尹说话的水平实在是有欠佳。
  十六只觉得自己的额角一个劲儿地在跳:【这叫万幸?六死、四重,朕的禁卫军都震聋了十好几人,这也叫万幸?炼油装置悉数炸毁,根本无法修复,只能重新铸造一套,这也叫万幸?】
  但是十六登基这么多年,总算还是学会一些忍字诀,毕竟京兆尹这个级别的官员,还不知道炼油装置的重要性。十六深吸一口气道:“太医怎么说?”
  被点了名的太医院判出列:“石大人靠得最近,但是幸而爆炸的时候有匠人挡了一挡,故而……但是全身烫伤烧伤严重,声带已毁,心肺俱伤,恐怕……”
  得了,这就是说,虽然石昆现在还活着,不过能不能活也说不准。
  其实这样的情况,石昆还真是死了比较好,毕竟如果活着,回头追究起罪名,他可不只是失察而已,还往深了说,休沐日不按操作手册使用石油炼化装置并且造成爆炸——不提死伤的都是比他品级低的官员,但那也是活生生的几条人命;就单说石油炼化装置的成本,若想再铸一套,把石昆罚俸一百年都不够!
  十六对太医院院判挥了挥手,也没说什么尽力救治或者是放弃石昆,太医院院判悄悄觑了陛下的脸色,接收到陛下‘该治治不要消极怠工治死人,但是也不必花大价钱不计代价抢救’的意思,恭敬退下了。
  前因告一段落,但是前因的诱因还有文章可以做,卫阁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专业倒贾一百年的战斗人士,出列就奏请陛下彻查云中子玩忽职守一事。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一个多月,云中子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荣国府了,乃至于今天内侍官去宣云中子进宫的时候,去道观的人也是跑了一趟空的,反而是去荣国府宣贾政的内侍官把云中子给一块儿领进宫了。
  蔡阁老站在原地,不动声色地往后瞄了一眼出列的老卫,在心中叹息:老卫是越老越糊涂,也越发看不清楚形式了。
  云中子被三巨头之一点名批判,自然是要出来请罪的——按照正常流程,是该如此。
  但是谁叫卫阁老碰到的是云中子呢?是一个从小地方来的化学迷,并且是稍微有点儿生存智慧的化学迷。遂云中子第一反应就是喊冤:“陛下,那炼油装置钱挂着铁制铭牌,详细规范了操作,并且!并且老道昨日傍晚还检查过,仓库里的原油是全部上锁了的!没有尚书大人批的条子,和两位侍郎大人内外各一把钥匙,无法取出石油原油啊!”
  阴尚书表示,从今天倒着往前数一旬,自己都没有批过条子。
  贾政也表示,他负责保管的那把石油库房外头门锁的钥匙也好好儿地没有闪失。
  也就是说,石昆今天用的石油原油,根本就不是皇庄上的!
  那么,是哪儿来的?
  这彻查下去还是很容易,毕竟要填满一个炼油装置,非石昆带着的那区区八/九人可以办到。
  兵部韩尚书出列请罪……石昆用的原油,乃是兵部武库里头用于做火弓的存料。因为兵部需要燃烧更稳定、挥发更慢的火油,可是催促工部多日,都了无音讯,昨日工部左侍郎说有眉目了,但是去批条取钥匙太费时间,所以打算直接把兵部现有的火油再提炼一遍。
  卫阁老本想隔山打牛通过参云中子实职把贾政扯进来的,没想到先给兵部尚书挖了个坑。
  再继续扯掰下去,不知不觉歪楼成为了石油的最新化合反应产物在军事、民生中的应用讨论。
  卫阁老不依不饶,还是想把话题扯回到追究本事责任上来,纵然贾政再没有政治天赋,这么多年呆在京城,也知道三位阁老之中的卫阁老同自己家是敌非友。
  不过贾政有一点好的,就是偷瞄了亲家公兼妹婿之后,见到对方依旧是老神在在,便不在担心卫阁老咄咄逼人了——在他看来,天塌了,有亲家公和老祖宗顶着的嘛。
  果然,在卫阁老坚持不懈地要提出工部办事程序有疏漏,需要严查之后,陛下闭嘴不说话了。其余两位阁老和五部尚书也不说话了。
  卫阁老还在侃侃而谈,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部堂堂左侍郎都能罔顾章程办事,可见工部之中另大行特权之人不少云云。
  十六气极反笑:“卫大人所言极是,照朕看来,本次事故不仅仅暴露出了工部的问题,兵部也疏漏颇多,军用物资居然能够轻易运送出武库。看来六部都需要彻查一遍。”
  因为卫阁老执意要拖工部某人下水,所以非叙职大考之年,六部遭遇抽查复查,确实查出不少隐患。一时间,卫阁老在六部官员之中的人缘跌至谷底。
  此中,工部依旧是六部之中工作效率最高,狗皮倒灶事情最少的部门。
  饶是卫阁老示意自己这边人尽量去给工部尤其贾政挑毛病,也未能成功。
  时至六月底,工部左侍郎石昆终因伤势过重身亡,贾政从工部右侍郎成为工部左侍郎,经此一事非但没有被贬黜,反而又往上爬了一点点,工部尚书之位,指日可待。
  …………………………
  就在纷纷扰扰间,南边冰玉堂里年纪小的女子,基本脱离了文盲范畴,并且由于有将军府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又有宝玉稍加点拨,原本的纺织机进一步改良,成为水力纺织机。
  因为水力纺织机的图纸牢牢掌握在黛玉手里,所以冰玉堂的女子们并没有因为水力纺织机的出现而失去纺织工作,反而获得更多的纺织机,每人看顾更多台机器,大大提升了棉麻布的产量。
  与此同时,因为有部分自梳女与家中的关系尚可(自梳女有些是因为不想被迫嫁人而自梳,有些则是因为家中实在贫困拿不出嫁妆而自梳的,后者与家中关系并不是出于冰点),偶尔回家住,家人知道其识字之后,便央求这些女子教一教家中子侄。
  黛玉早在让人教女子读书识字的时候就说过不禁拼音识字的方法,所以这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成为了第一批通过学习拼音和部首开始识字的人。


第442章 
  宝玉和黛玉早就预计过了,拼音和部首的出现; 会使得一些有孩童初启蒙的人家; 发现这样学习的好处; 虽然仅限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但是也正是因此,不会引起社会中上层太大的关注。
  高高在上的读书人只会在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是女人家弄出来的类似女书的文字; 或者认为是番邦文字而已; 哪怕过了几年; 终于有人认识到了拼音和部首在启蒙时候的好处; 那么只要不是官府自上而下地禁学; 这样的学习方式,终究会随着效率和便利性; 飞速传播开的。此为后话; 暂时不表。
  更何况; 宝玉也不打算完全走民间路线,字典初稿之后他就命人给十六送去了; 十六看了之后拍案叫好; 要不是宝玉折子上讲解了需要顾忌的几方面,并劝着他先不要强行推广; 恐怕当晚十六就要把翰林院的翰林官们喊来商议此事了。
  这一部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