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8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8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做事,属于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得漂漂亮亮的,用她的话说:“奶奶我劳心劳力,为的就是面子里子都好看,实在不行,要么得个面子、要么得个里子。那既没有里子也没有面子的事儿,我却是不做的。”
  既然接手打理迎春选秀事宜,好歹有元春从前的例子比着,王熙凤也是稍减一二,完成得漂亮。
  等到中秋这一日,临中午就有一辆驴车停在荣国府的侧门,来人竟是元春的大丫鬟抱琴。
  于是等宝玉带着小尾巴贾环晨练完毕又自习(中秋族学放假一日)之后,就知道了一个好消息:大姐姐有喜了。
  说起晨练一事,不得不提,自贾琏成亲之后倒是懈怠了,晨练一事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话说回来,讲讲抱琴来荣国府报喜之事。
  贾母正院里,抱琴喜气洋洋地说:“原是姨奶奶说小日子推迟了,也不知作不作准,想着节前府上事务繁多,倒是不好声张,可是今儿实在是闻到荤油味儿吃不住,早膳时候便干呕了。殿下叫人请来太医瞧过了,太医说现在有两个月的月份看,已经坐稳了胎,稍稍害喜不妨事。今儿早上,太孙妃娘娘也说这是大功一件,要给我们姨奶奶请封为侧妃呢。”
  “这是有两个月足了?”贾母眯着眼睛问。
  “回老祖宗的话,已经两个多月了。”
  王氏等不及就要问:“你主子害喜厉害么?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抱琴摇头:“主子的胃口挺好,连太医都说主子底子好,避开油腻腥味的吃食即可。”
  一时间,众女眷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
  抱琴跑了这一趟,贾母发话先叫她与二太太去开了库房取些蜀锦(这是抱琴回太孙府后要拿去孝敬太孙妃的,毕竟是顶头上司要好好处理关系)、细棉布(给未出生的小婴儿用的)、以及心照不宣没有说出口的银票若干(这是给元春用于后院打点的)。
  王氏毕竟是亲娘,对元春的疼爱虽然不如两个亲生儿子那么多,但是慈母之心也是实实在在的,借着老祖宗开口的机会给一年也见不到一两次面的女儿收拾了满满当当的好东西,又放抱琴去与她老子娘几个吃了一顿饭(抱琴是家生子,从小跟着元春,又因为随元春入太孙府之后,她的家人都留在荣国府,才能够深得元春信任)。
  具体细节,是宝玉晚上与老祖宗等一块儿吃团圆饭才知道的。
  宝玉还记得小时候把着自己肥肥短短的小胖手教自己描红、给自己做小肚兜小帕子、新学会了什么点心做法第一个想起老祖宗和自己的大姐姐。没能看着她出门子,而后这些年也因为男女有别、身份有别,一直没有再见面,宝玉觉得还是有些遗憾的,于是他咽下口里的月饼,与王氏说:“想必年前大姐姐定是要见见太太的,到时候太太记得差人与我说一声,我也给大姐姐准备一份贺礼。”
  探春也活似一只小八哥,叽叽喳喳与王氏卖乖:“太太也要记得与我说一声,我给大外甥准备了好几件小肚兜呢……”
  站在王氏身后的赵姨娘低着头翻了个白眼:就你殷勤,我怎么净生出白眼狼!
  王氏正是心情好的时候呢,又因为探春从小就在自己面前讨巧,尽心尽力的,虽有小算盘,但是也有真心,所以她笑眯眯地点头允了。
  宝玉这说‘年前’指的就是年底皇室分猪头,额,晋封的时候,元春应该能够顺势升为侧妃的。毕竟如果这是没影儿的事儿,抱琴也不会来贾家说与众人听了。
  正因如此,宝玉心下觉得有些不对……莫非是一孕傻三年?按照大姐姐原来的性子,事儿还没砸实,当是不会张扬的,先前嫂子李纨怀孕的时候都是憋满了三个月才好对外说的——也是因为这样,宝玉才知道孕妇头三个月坐胎不稳这个常识。
  当然,回头宝玉悄悄问了贾母,宅斗技能高超的贾母倒是顿了顿,随后笑笑:“这定是太孙妃的意思,好表露自己是个贤良的人呢。嗨,我与你说这个做什么?宝玉你只要知道,后院里,就根本没有真正贤良的人,但凡张罗给夫君纳小的,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就是另有算计。你是爷们,可是也不要小看后宅女眷的心智……”此为后话,暂且不说。
  说起中秋,就不得不提前两年让荣国府——划重点,主要是让贾元春声名鹊起的《千手观音》了。
  如今《千手观音》已经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到了江南、东北、西北等地,反倒是作为此舞曲发源地的荣国府好久没有什么新鲜舞曲问世了。
  当然,此处还有一个笑谈:最初由贾赦采买的那些舞伎回头都被族亲姻亲、四王八公等与荣国府交好的人家借了一个遍,贾赦原本花花肠子又起来了,看上了那个领头的丽娘,结果愣是因为对方名气大了,威逼利诱不管用,没吃到嘴巴里。贾赦气得跳脚:“贱蹄子真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可给她骨头轻的,咋不攀着高枝上天呢!”
  贾琏悄悄私下说到:“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我老爷那可不跳脚?要纳了丽娘是北静王啊!”
  贾珠正色道:“我怎么听说北静王是聘了丽娘等人是因为老王妃特别喜爱这舞曲?”
  贾琏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迷之猥琐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大哥哥与二叔真是一样一样的,和正人君子说话可真没意思啊。】
  话说回来,不论怎样,元春有喜于荣国府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过了中秋,贾迎春便入宫待选了,既然三年前大姑娘贾元春的造化都只是太孙侍妾了,那么无论出身、相貌、才情都比大姑娘逊一筹的二姑娘么……咳咳,荣国府上上下下都没指望她能够一飞冲天之类的,只求不要太早被筛了下来,面子上不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线:
  两年前,
  太子叫人绑架15,错绑16,于是太子下令将错就错(事件A)。
  然后齐郡王把火烧贾家船的事儿栽赃太子(事件B)。
  林如海因齐郡王拿黛玉要挟,原本不从改为屈从(事件C)。
  江苏府台陈道伟是齐郡王的人,假意投靠太子(事件D)。
  皇帝手上人多,查到A已确认,B有疑虑,C有疑虑,D已确认。两年来一直继续追查BC事件。
  十六手上只有伍毅,查到A有部分头绪,即将全部明朗。


第39章 
  众皇室子弟等着皇上指婚赐个媳妇儿; 不过也晓得; 这一回众人都不是重头——因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啦; 皇帝毕竟是要给亲儿子先挑走好的闺秀的。这么看看; 这一届的秀女可真是有福气啊,至少比上一届好多了; 上一届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太孙正妻,这还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皇后娘家山阴胡氏出的。
  这一届里头,巴拉着手指头数一数:皇后娘娘的娘家已经没有合适的适龄秀女啦。太子妃娘娘?曹家已经出了一个太子妃了; 想必皇上也不会在指一个皇子妃从曹家出来——那简直是大破天的荣宠了好吗?
  十五皇子和十六皇子的爵位早先礼部便已经拟好了; 都是郡王,不过在挑选封地的时候朝臣们扯了好一会儿的皮。
  这便要说起来; 当今皇帝有序齿的皇子十六个:
  大皇子便是太子;
  二皇子乃是贤妃所出,封地淮南;
  三皇子(殁)是许贵妃所出;
  四皇子生母荣妃; 封地淮北:
  五皇子生母德妃,封地晋南;
  六皇子是宜妃所出,封地晋北;
  七皇子生母许贵妃,封地齐;
  八皇子是惠妃(殁)所出,封地陕北;
  九皇子生母宁嫔(殁),封地粤北;
  十皇子(殁)
  十一皇子生母林贵人; 封地粤南;
  十二皇子(殁)
  十三皇子(殁)
  十四皇子生母秦贵人; 封地闽南;
  十五皇子与十六皇子尚未有封地。
  这么看起来; 皇帝后宫的水也是颇深:前期生子的都是份位较高的妃子,并且皇子的成活率都挺高,中间开始; 倒是有一些妃嫔因病或生子难关没了,后期皇子夭折率颇高,直到十六皇子出生之后,宫中再无添丁——当然,也许是与今上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从前也有关系吧。
  皇子们除太子外,全册封为郡王,封号也是简单粗暴,以封地在淮南的二皇子为例,便是淮南郡王。
  此间有两个人不得不提,第一个便是七皇子齐郡王,他曾在而立之年办了一场科考舞弊案,很受皇帝嘉奖,破格从齐南郡王升为齐郡王,执掌整个齐鲁之地。第二个便是六皇子,宜妃以六皇子体弱为名,恳请皇帝允许之不就藩——这也确是实情,老六从小就病歪歪,几次险是要去了,又熬了下来。于是六皇子便是唯一一个没去封地的郡王,晋北一地封邑年年送来京城。众人同情六皇子手无实权又管不着封地,空有晋北郡王的头衔。但是六皇子觉得自己这样也挺好,再过二十年,且看谁可怜谁好了。
  …………………………
  说起来,当今陛下也可以算是高产了,竟是将三分一的国土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这可真是……
  当初年满七岁,终于从荣国府后院搬到前院,进入族学并开始听大哥哥讲起朝堂上的事儿之后,宝玉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如今朝堂的形式,活脱脱就是明朝初年的翻版呀,不不,其混乱程度远胜过明初,那时候的藩王也没这么十好几个……虽然老皇帝出生世家,比草根皇帝朱元璋要念旧仁慈得多,当初打天下的兄弟大多是有个善终的。但是这样的封王封地制度,早晚是乱国的根源!
  这一点也不难想象:现在,执政的是亲爹,看哪个儿子都差不多,总想着嫡长子要继承家业富有全国了,其余的儿子们也不能到后代就落魄了吧?所以封!可是等到太子继位之后呢?自己的一众兄弟把一个国家分去一小半(如今上这样高产的皇帝儿子多,还把疆土分走了多半),那么轮到新帝的儿子该封去哪儿?新地的兄弟执掌一地,经营多年,分明就是国中之国了。长此以往,国不生乱,才怪!
  宝玉对今上这样的举措是完全不能苟同的,然而这个架空的世界(谢天谢地直男宝玉还知道架空这个词),也没人知道什么是八王之乱、什么是靖难之役。总而言之,封建社会本来就是君主□□的高度集权统治,不合理的分权只会导致后期各个利益集团产生矛盾、激化矛盾、最终以战争的形式爆发矛盾。
  当然,这一切与如今的宝玉暂时没有关系,他只是希望在万一的将来,遇到了最坏的情况,自己有能力保护好一心疼爱自己的老祖宗、扛着长兄责任爱护幼弟的大哥哥、贪花好色却死不承认自己与赦大伯一样的琏二哥、可爱无比却要装严肃的小大人兰哥儿、吚吚呜呜自己能把自己逗乐小半天的苒哥儿、口嫌体正直的斯德哥尔摩环哥儿……甚至是私心颇重但是爱子之心毫无疑问的王氏、与自己交集并不多但是每次都给自己做荷包的迎春探春惜春……
  这些人,虽然说前者为男子,自当承担起顶立门户的职责。
  可是,可惜可叹可恨,贾赦与贾政不会教子!虽然上梁是歪的也不能指望他俩兄弟教出栋梁之才,但是这荣国府与别家一比,后辈相差实在是太多了。
  宝玉觉得这好好的一个国公府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