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7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7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对此表示很满意。不论嫡子、庶子,都是自己儿子,没有因为他们是不同母亲所处的关系变成乌鸡眼儿,可见自己这个做老爷的教育得很成功,几个儿子熟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的规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从此处开始算虚岁,七周岁之后的两年,是九周岁,即十虚岁


第38章 
  荣国府大房二房的情况便是如此; 另有两人不得不提。
  武师傅的胳膊倒是已经好了; 继续任教荣国府; 目前重点操/练对象是贾环——沈千针果然名副其实; 武师傅现在的身手是没的说;然后伍毅师傅倒是于去年成了家,娶的是一商户女; 倒也不是普通商家,乃是跃然茶楼掌柜的女儿。婚前伍毅辞去了荣国府的差事,开了个镖局。
  稍稍有心的人都晓得跃然茶楼是太子妃的产业……于是荣国府与伍师傅好聚好散; 在其成亲的时候还送上丰厚的贺礼; 也算是全了一场相识。
  荣国府大约就是这样的情况,另外还多了一个常驻人口:宁国府敬老爷的老来女; 贾惜春,顺着序齿; 被下人们喊作四姑娘。
  盖是因为惜春那亲老子贾敬虽曾是进士,如今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那哥哥贾珍又是个只贪玩好奢不醒事儿的、嫂嫂尤氏与贾珍定亲之时尤家家境尚好,然现在已是家道中落; 因娘家落魄; 尤氏在宁国府也无甚威名; 更不好挟管丈夫与儿子,宁国府的规矩更是乱一团。贾母怜惜惜春小小年纪无人照看,遂接了过来; 与迎春、探春养在一道。
  …………………………
  那么,宝玉原本共患难的头号脑残粉石榴皇子,啊不对,是十六皇子,去哪儿了呢?
  早先,他吩咐了皇帝给他的暗卫伍毅,叫之换了一个干净的背景,然后开个镖局也好,开个武馆也好,反正找一个营生,然后搜罗江湖上的人帮他寻找画上的人——也就是当初掳走他的游侠儿。
  十六皇子吩咐,务必要活口,下手轻一点。这也是皇帝与其他暗卫的要求。毕竟皇帝的暗卫人数比十六皇子多得多了,于是他先得到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自小十六江南一行未成,因被人掳走而中断之后,皇上就下了死命令让暗卫中的丙部(主刺探)与丁部(主监听)追查此事。
  暗卫出马,自然是比那江苏府台陈道伟要有效率得多。然而,报回来的密信所说的情况,却让皇帝无比心寒!
  根据小十六所说,当初那贼人是绑错了人,真正的目标是小十五。所以当暗卫查到指使贼人的幕后黑后住在曹家别院的时候,皇帝心寒却不震惊,大约是因为在未报来之前,他就有所猜测吧。
  曹家是太子妃的娘家,江南望族,也是皇帝打江山时候的一大助力。曹家人参与这事儿,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想要动摇国本,改朝换代;第二就是站队太子、参与储位谋划之事。
  第一种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因为曹家在三十多年前被前朝皇帝清算过一次,人丁凋敝——这也是曹家在当今圣上起事之后坚决拥戴的原因,毕竟上下几十口人的性命都是前朝末帝害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那么便是第二种可能,太子妃是已经致仕的曹阁老的孙女,曹家天然就是太子一系的。
  皇帝不是不知道因自己宠爱许贵妃而导致有些个投机之人想要将宝押在老七身上。可是太子是自己第一个孩子,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子,自己怎么会轻易废掉储君呢?再者说,老七最是与世无争的性子,又不擅长谋略,亏自己一开始还疑上了老七,以为是他在鲁地搅风雨。
  叫老皇帝心血翻涌的原因是,暗卫上报,那自己钦点的探花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竟也暗中投靠了太子!小十六被掳走的那一日,便是林如海差人夜里点着了贾府的船,为的便是可以趁火打劫,抓走小十五(然而抓错了人)。好趁乱搅了小十一的差事!在小十一快到扬州之时,林如海说盐务账房险些走水,然后又干脆因小十六之事,趁乱调换了江南一地的盐务账本。那账本几可以以假乱真,若不是老四喜精通此道,恐怕就要被蒙混过去了。
  皇帝简直是不敢置信,林如海!自己的心腹!居然能被太子收买了?可是暗卫来信是言之凿凿,又有证据的,那么多事儿,能说是巧合?
  好在皇帝怀疑归怀疑,还是觉得暗卫报上来的结果太过于蹊跷了,想给自己嫡长子和心腹一阵子观察期的,是忠是奸,早晚会露出尾巴……也许其中有误会?也许是有人诬陷?
  帝王多疑,虽然不全信暗卫的调查,但是心头也是有了刺,尤其是绑架小十六的事儿是太子做的无疑。
  年迈的帝王看着自己年富力强的太子,更是倍感威胁。于是他把原先潜伏在醇亲王府的暗卫丁部丁三、丁四设法调去了东宫,又差丁十设法进入扬州林府。
  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做什么都顺你的心意,都能令你满意;当你对这个人产生了不满的时候,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满是破绽。
  观察的时间越久,老皇帝越是觉得自己的胸口哇凉哇凉的,寡人寡人,真当是孤家寡人!幸好能够打天下的他心性不是一般的坚韧,还记得收拾好残破的情绪,吩咐下去若是十六皇子查到这些事情,要将之糊弄过去。一来是因为十六毕竟是老大一母同胞的弟弟,恐怕冲动起来会去直接质问老大,间接让太子知道自己已经派人在清查他的党羽的了;二来小十六毕竟一直单纯,很不适合听这些。只要丙七(被十六皇子赐名伍毅)用些似是而非的消息糊弄一下他就行了。
  …………………………
  也许一开始太子并不知道皇帝对他已经起了防备之心,他正沉浸于江苏府台陈道伟投诚带来的成就感中。古人说“湖广熟,天下足”粮仓重地东宫不好伸手,但是又有说“天下财富一石,七斗归于江南”——江苏可是好地方,陶瓷、茶叶、苏绣、盐城……
  更重要的是,江苏位于山东南边,与京城上下一厄,便掐住了鲁地的交通。太子之前还担心陈道伟被老七拉拢过去,现在看来,这江苏府台还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知道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随着陈道伟的投诚,江苏一系的官员也隐约有了站队的意思,苏北的大多是态度模糊,苏南的就比较亲太子一系了。
  狂喜之后,太子渐渐发现了不对,皇帝对他的态度,不知从什么时候七,变得日渐冷漠起来。太子心下有些慌乱,想着是不是自己拉拢官员的事情叫父皇知道了……或者是,小十六的那件事?想到后者,太子一身冷汗,觉得自己当时真是鬼迷心窍了,怎么会传信去江南说将计就计呢?要是曹家有疏漏,自己可就留下了大把柄了。
  幸好有皇后娘娘从中调和,又有皇太孙是被皇帝抚养长大的,与老皇帝感情也非同一般。因这二人极力周旋,皇太子之位暂时还是稳固的。
  然而,暂时总归是暂时。
  随着沈千针与醇亲王的一年坐馆之约结束,臭脾气的江南神医就带着徒儿茯苓远游去了——这一年多,他与贾宝玉软磨硬泡,甚至打破从前自己的誓言,登门金陵四大家族的贾府给贾府主子免费诊治了一场(沈千针安慰自己,这荣国府与金陵贾家虽然同宗,但是来京城都三十多年,从前的事儿倒是与他们不相干),终于拿着贾宝玉给的名为人体解剖图的画卷走了。走去哪儿?自然是穷山恶水的地方,给人家免费诊治,然后换取实践的机会呗。
  沈千针游历四方,其实未尝不是想避开京城的浑水。“我是医者,又不是神仙。”这是他临走前与贾宝玉说的大实话,“皇后娘娘底子太差了,估摸就是怀着太子的时候吃多了苦头又没养回来,等到年纪恁大,还拼着命生下十六皇子,可不是把自己的油都烧没了?那什么气疾啊、头风啊,单独治起来,都不是事儿。可是皇后娘娘就好像已经漏了的水罐子,流出去的水比灌进去的要多,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
  简言之:油尽灯枯之相。
  “幸好皇宫么,什么奇珍异宝都有,保养得当还能撑两三年吧。京城水深,我还是喜欢在乡下给穷人看病。”那些穷人能治病就很满足了,才不会像是贵人一样唧唧歪歪轻不得、重不得的。
  沈千针因为眼馋宝玉的奇闻异说而入贾府,又因为多次出入贾府而深感宝玉于医有天赋(宝玉心说:只是醒脑丸效用大而已),他曾不止一次想忽悠宝玉做他徒弟,被宝玉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其一是因为身为荣国府少爷,从医太过惊世骇俗,比从戎还要叫人吃惊;其二就是成为一个医者,与宝玉既定的成为人上人的目标相去甚远;其三……就是沈千针要求的从师门名字太过儿戏了,说要宝玉顺着茯苓序齿,改名叫田七!贾田七?你逗我?
  沈千针当初离京的时候说皇后娘娘还有两三年的寿命,然后那前提是需要好好将养,可是身为皇帝的枕边人,与他结发四十多年,皇后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根据近年的种种官员调动、节日赏赐、日常问候来看……太子的处境实在是不乐观。皇后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长子到底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才叫他的父亲开始厌弃他了?
  一心在天家父子二人中间周旋,皇后也耗费心血无数。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十六皇子也变得懂事起来,虽然他不知太子曾下令将计就计,但是也通过伍毅传来的消息猜到了自己与十一、十五下江南时候遇到的事儿,与太子哥哥脱不了干系。
  于是年前硬是想要从军,老皇帝不准,只叫他和小十五都先去兵部历练着,先成家,成为大人,稳重之后再建功立业。
  今年是选秀之年,皇宫里只剩下十五与十六没有被赐婚开府了,皇上曾与幼子戏言,问他要找什么样的媳妇儿。十六皇子只是认真的说,要找能够孝顺母后的。
  倒是叫皇帝感动不已。
  …………………………
  又是一年八月十五,自贾元春那年选秀之后,每次逢年过节,京城里有闺女的人家总是要传一些贤惠的说头,或者是处理家事井井有条、或者是宴席上突发情况临危不乱。今年尤其,因为这三年一度的选秀又要开始了,总之为了造势,是用尽了手段。而开创这个先河的荣国府却沉寂起来。
  外人倒是有所不解,有那与荣国府走得近的人家却是知道的,现在荣国府里适龄的秀女仅一人,还是大房庶出的,很不必投入太多精力去造势。
  庶出与嫡出,相差的又岂是一个字而已?
  在贾母眼里,迎春也是自己的孙女,不过她的性子实在是太过沉闷了,贾母要疼爱的人众多,且不说放在心尖尖的宝玉,还有长孙贾珠、重孙子贾兰、巧嘴孙媳妇王熙凤、娘家兄弟的孙女史湘云、远在扬州的外孙女林黛玉……这迎春嘴拙,便显不出来了。
  所以就连贾赦这个亲爹都不是很在意女儿选秀的事情,不过吩咐邢氏替迎春准备待选的衣物等等。邢氏哪里会尽心?转头就吩咐儿媳妇去办这事儿了,美其名曰‘长嫂如母’。王熙凤暗地啐了一口,人家丧母的才说‘长嫂如母’这句话,虽然你一个继室是与摆设差不多,可是也太上不得台面了。
  王熙凤做事,属于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得漂漂亮亮的,用她的话说:“奶奶我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